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战后美国外交史  从杜鲁门到里根  上
战后美国外交史  从杜鲁门到里根  上

战后美国外交史 从杜鲁门到里根 上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资中筠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50120585X
  • 页数:500 页
图书介绍:
《战后美国外交史 从杜鲁门到里根 上》目录

绪论 1

第一章 从盟友到敌人 20

第一节 建立战后大国合作的努力--联合国 21

(一) 前期构想 21

(二) 关于成立联合国组织的磋商 21

第二节 雅尔塔格局的形成 25

(一) 雅尔塔会议前的形势和美、英、苏各自的意图 25

(二) 雅尔塔会议的主要内容与结果 30

(三) 苏联与西方的裂痕与罗斯福的最后愿望 34

第三节 杜鲁门继任,“冷战”拉开序幕 35

(一) 波兰问题和杜鲁门的强硬态度 38

(二) 停止“租借物资”事件 39

(三) 波茨坦会议 41

(四) 原子弹 44

第四节 对苏“遏制”政策的形成 47

(一) “国家安全法”与政府机构改组 48

(二) 战略大辩论 49

第五节 从“杜鲁门主义”到NSC68号文件 56

(一) 杜鲁门主义的直接起因 56

(二) “干涉内政”问题 58

(三) 杜鲁门3月12日讲话 59

(四) X先生文章 61

(五) 全国性的政策辩论与国会决议 62

(六) NSC68号系列文件 66

第六节 巩固后院--泛美体系的确立 68

(一) 历史背景 68

(二) 查普特庇克议定书 69

(三) 里约热内卢条约 70

(四) “美洲国家组织”的建立 72

第二章 美苏在欧洲对抗与欧洲的分裂 74

第一节 马歇尔计划 76

(一) 产生的背景和经过 76

(二) 内容和主要精神 80

(三) 欧洲的反应和行动 81

(四) 苏联与东欧国家参加与否的问题 83

(五) 美国国会通过拨款的经过 85

(六) 后果 87

第二节 德国的分裂 89

(一) 波茨坦会议后有关各国的立场 89

(二) 美英占领区的合并和四国外长会议破裂 90

(三) “伦敦协议”--西方联合筹建西德政府 93

(四) 苏联的政策和封锁柏林事件 97

(五) 解除封锁,两个德国正式成立 100

第三节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102

(一) 从敦刻尔克条约到布鲁塞尔条约 102

(二) 美国下决心 105

(三) 范登堡决议 107

(四) 进一步克服障碍,正式缔约 108

(五) “军援法”(或称“共同防御援助法”)的通过 113

第三章 在东亚和西亚的争夺 117

第一节 总论 117

(一) 东亚 118

(二) 中近东 121

第二节 中国 123

(一) 扶蒋压共以求避免内战及其失败(1945年4月-1947年1月) 123

(二) 公开援蒋反共(1947年秋--1948年底) 128

(三) “脱身”政策与分离台湾(1949年初-1950年6月) 132

(四) 对待新中国的政策 138

第三节 日本 140

(一) 保留天皇制与美国独家占领 140

(二) 占领初期政策(1945-1948年) 143

(三) 政策逆转(1948-1950年) 151

(四) 单独对日媾和及美日安全条约 156

第四节 伊朗 170

(一) 逼苏撤军与安理会的斗争 170

(二) 伊苏协议 172

(三) 进一步支持伊朗排斥苏联 172

(四) 伊朗否决伊苏条约,苏联失势 174

第五节 巴勒斯坦分治 176

(一) 冲破移民限制之争 177

(二) 巴勒斯坦分治问题 179

(三) 联合国分治决议 180

(四) 以色列国的成立和第一次中东战争 182

第六节 第四点计划 185

第一、二、三章参考书目 190

第四章 朝鲜战争 196

第一节 战后美国对朝鲜政策的起源和演变 196

(一) 三八线的由来 196

(二) 占领时期的政策 198

(三) 撤军 202

第二节 干涉时期 205

(一) 决定军事干涉 205

(二) 越过三八线 209

(三) 战争局部化 213

(一) 酝酿停战 223

第三节 停战谈判 223

(二) 谈判时期的政策 226

(三) 签署停战协议 231

第四节 后果及影响 235

本章参考书目 236

第五章 艾森豪威尔时期的外交 238

第一节 艾森豪威尔与杜勒斯的外交政策思想 239

第二节 “新面貌”安全政策和“大规模报复”战略 244

(一) “新面貌”安全政策 244

(二) “大规模报复”战略 247

(三) “新面貌”政策的实施及其影响 250

(四) “大规模报复”战略的破产 252

(一) 1955年日内瓦四国首脑会议 256

第三节 对苏关系 256

(二) 1958年柏林危机 262

(三) 尼克松访苏与赫鲁晓夫访美 265

(四) U-2事件与四国首脑会议的流产 269

(五) 日内瓦裁军会议与禁止核试验问题 273

第四节 日内瓦会议与印度支那问题 278

(一) 美国对印支政策 278

(二) 美、法、英在印度支那问题上的分歧与美国对军事干涉的考虑 281

(三) 日内瓦会议上的“观察员” 285

(四) “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的签订 288

第五节 美中关系 289

(一) 第一次“台海危机”与美、蒋共同防御条约的签订 290

(二) 中美大使级会谈 297

(三) 1958年7月至10月台湾海峡危机 301

(四) 在“两个中国”政策上的一些考虑 310

第六节 艾森豪威尔主义和美欧关系 313

(一) 美国在中东的“中立”政策与两难处境 313

(二) 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 315

(三) 艾森豪威尔主义 323

(四) 美国、西欧的合作与矛盾 326

(五) 对刚果共和国的干涉 330

第七节 保卫拉丁美洲“后院” 333

(一) 美国对拉丁美洲的干涉政策 333

(二) 颠覆危地马拉的阿本斯政权 334

(三) 反对古巴革命 337

本章参考书目 342

第六章 箭与橄榄枝的高度发挥--肯尼迪的一千天 348

第一节 “多元论”的军事战略和扩军备战措施 351

(一) 整顿军事机构,改组班子 352

(二) “战略多元论”的主导思想 353

(三) 全面扩军措施 356

第二节 对话与缓和 361

(一) 维也纳会晤及其前前后后 363

(二) 各种交流 366

(三) 部分禁试条约的缔结 368

(一) 猪湾事件 379

第三节 冒险与危机 379

(二) 柏林墙事件 384

(三) 古巴导弹危机 390

第四节 弥补北大西洋联盟的裂痕 402

(一) 西欧的变化和肯尼迪的“宏伟计划” 402

(二) 两种针锋相对的战略构想 405

(三) 戴高乐的独立行动 409

(四) “多边核力量”与独立核力量之争 412

(五) 肯尼迪的欧洲之行 417

第五节 对华政策 419

(一) 如何利用中苏分歧 420

(二) 核武器问题 422

(三) 联合国席位问题 426

(四) 放宽粮食禁运之议 430

(五) 关于蒋介石“反攻大陆” 432

第六节 对第三世界的两手政策 434

(一) 政策思想与实施 434

(二) 拉美 439

(三) 非洲 443

(四) 老挝与日内瓦会议 448

本章参考书目 454

第七章 约翰逊与美国的干涉主义政策 458

第一节 约翰逊入主白宫 458

(一) 意外地继任总统 458

(二) “伟大的社会”与约翰逊的外交政策 459

(一) 60年代美苏关系改善的背景 462

第二节 美苏关系的有限缓和 462

(二) 双边关系的改善 465

(三) 军备控制方面取得的进展 469

(四) 美苏缓和的局限性 474

第三节 美欧联盟--“麻烦的伙伴关系” 476

(一) 一个“闹独立性”的西欧的出现 476

(二) 法国在军事上退出北约 477

(三) 美国国会要求从欧洲撤军的压力 478

第四节 拉丁美洲的危机与约翰逊主义 479

(一) 与巴拿马在运河问题上的争执 479

(二) 约翰逊主义与美国武装干涉多米尼加 481

(一) 持续六天的第三次中东战争 489

第五节 美苏在中东的对抗 489

(二) 从中东停火到联合国242号决议 490

(三) 既对抗又合作 493

第六节 中美关系 495

(一) 重新思考对华政策 495

(二) 对华政策的调整与制约 497

第七节 约翰逊政府的终结 499

第八章 在越南的干涉和战争 501

第一节 越南战争的起源 501

(一) 建立南越反共国家 501

(二) 南方革命的兴起和“反叛乱”的开端 512

(一) 升级的前奏 520

第二节 特种战争和倒吴政变 520

(二) 泰勒调查团建议及其讨论 523

(三) 美国参战和特种战争 527

(四) 倒吴政变 532

第三节 从“34A行动”到“雷鸣行动” 539

(一) 阮庆政变和针对北越的秘密战 539

(二) 美国酝酿轰炸北越 542

(三) “东京湾事件”和“东京湾决议” 546

(四) 西贡的混乱和升级的压力“ 549

(五) 从“火箭行动”到“雷鸣行动” 552

第四节 美国接过地面战争 555

(一) 从岘港登陆到檀香山会议 555

(二) “跨过卢比康河” 559

(三) 美国的战争与越南南方社会 562

第五节 越南战争的转折 566

(一) 民解1968年春节攻势 566

(二) 美国战争能力的严重拮据 569

(三) 反战运动的高涨 573

(四) 战争降级的开始 577

(五) 干涉的根源 582

本章参考书目 588

第九章 尼克松与美国力量的收缩 593

第一节 尼克松重返政坛 593

第二节 严峻的形势 595

(二) 在西方联盟中面临挑战 596

(一) 新的“力量中心” 596

(三) 从优势到均势 597

(四) 经济地位的下降 598

(五) 越战的沉重负担 600

(六) 新孤立主义的兴起 601

(七) 行政当局与国会关系的变化 601

第三节 从关岛声明到“尼克松主义” 604

(一) 关岛声明 604

(二) “尼克松主义”的形成 605

(三) 基辛格与“尼克松主义” 607

(四) “尼克松主义”的实质 608

(一) “越南化”政策 610

第四节 结束越战 610

(二) 战争升级 613

(三) 反战运动 617

(四) 和平谈判 620

(五) 战争结束 624

第五节 打开美中关系的大门 625

(一) 美中和解的背景 625

(二) 最初的变化 626

(三) 建立接触渠道 628

(四) 连续的信号 628

(五) 邀请尼克松 631

(六) “乒乓外交” 633

(七) 基辛格秘访北京 635

(八) 基辛格访华之后 637

(九) 尼克松的中国之行与《上海公报》 638

(十) 尼克松访华之后 640

第六节 美苏战略武器谈判 642

(一) 最初的形势 642

(二) “联系”原则 643

(三) 为谈判作准备 644

(四) 谈判开始 647

(五) 1970年的谈判形势 648

(六) 新的突破 650

(七) 基辛格访苏 651

(八) 协定的签订 652

(九) 意义、局限性与各方反应 653

(十) 开始新的谈判 655

第七节 首脑会晤与美苏缓和 657

(一) 缓和的由来 657

(二) 第一次首脑会晤 658

(三) 第二次首脑会晤 663

(四) 第三次首脑会晤 665

(五) 美苏贸易 667

(六) 四国柏林协定 669

(七) 欧安会与共同均衡裁军 672

(八) 小结 674

第八节 南亚次大陆的冲突 675

(一) 冲突的背景 676

(二) 两难处境 677

(三) 危机的发展 677

(四) 战争的爆发 679

(五) 后果 681

第九节 中东的战火 682

(一) 中东形势 682

(二) 尼克松的中东政策 682

(三) “罗杰斯计划” 683

(四) 中东停火 684

(五) 约旦危机 685

(六) 十月战争 686

(七) 石油禁运与能源危机 691

(八) 基辛格的“穿梭外交” 692

第十节 “后院”的动乱 694

(一) 拉丁美洲新的现实 694

(二) 智利革命 696

(三) 苏联在古巴的潜艇基地 699

第十一节 调整对欧政策 701

(一) 加强与西欧盟国的协商与对话 702

(二) 支持欧洲统一 703

(三) 把欧洲缓和纳入美苏缓和的轨道 704

(一) 美日关系的变化 705

(四) 重申美国对北约盟国承担义务 705

第十二节 美日关系中的不和谐音 706

(二) 归还冲绳 707

(三) 纺织品摩擦 710

第十三节 尼克松政府的终结 712

(一) 尼克松辞职 712

(二) 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 713

(三) 对尼克松外交的评估 717

第十章 福特与缓和的衰落 719

第一节 福特继任总统 719

第二节 缓和的衰落 722

(一) 福特政府继承缓和政策 722

(二) 缓和面临严峻考验 723

(三) 缓和的逆转 725

第三节 限制战略武器谈判的失败 730

(一) 谈判进程的继续 730

(二) 海参崴首脑会晤与海参崴协议 732

(三) 海参崴协议后的形势 735

(四) 最后努力的失败 737

第四节 美苏贸易上的僵局 740

(一) 最惠国待遇问题的背景 740

(二) 紧张的三角谈判 742

(三) 扩大贸易关系的失败 742

第五节 美欧关系的发展 744

(一) 美欧联盟中的不稳定因素 744

(二) 对东欧国家的政策 747

(三) 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 749

(四) 中欧裁军谈判 751

第六节 美中关系与美中苏三角关系 752

(一) 停滞不前的正常化进程 752

(二) 美中苏三角关系 754

第七节 印度支那的形势 756

(一) 美国在印度支那的最后失败 756

(二) “马亚奎兹”号事件 761

第八节 中东外交 762

(一) 解决中东问题的新的努力 762

(二) 调整中东政策 763

(三) 埃以协议的达成 765

第九节 美苏在安哥拉的对抗 767

(一) 安哥拉内战的背景 767

(二) 危机的发展 768

(三) 美苏在安哥拉危机中的作用 770

(四) 安哥拉危机与缓和 772

第七、九、十章参考书目 773

第十一章 “人权外交”与务实外交--卡特时期 778

第一节 卡特政府初期的美苏关系 779

(一) 缓和战略与SALTⅡ 779

(二)人权攻势与“三边主义”战略配合 787

(一) 人权外交对第三世界的运用 796

第二节 第三世界政策的调整 796

(二) 1977年美巴条约 801

(三) 埃以和平条约 807

第三节 中美建交 812

(一) 卡特政府初期的对华态度 812

(二) 中美正式建交 815

(三) 邓小平副总理访美 820

(四) 蒙代尔副总统访华 825

(五) 《与台湾关系法》 825

第四节 伊朗人质危机及“卡特主义”问世 830

(一) 伊朗人质危机的由来 830

(二) 人质危机和美国的努力 835

(三) “卡特主义”的问世 841

本章参考书目 846

第十二章 从新的冷战到新的缓和--里根政府时期 850

第一节 里根政府的基本政策思想 850

(一) 里根上台的背景形势 850

(二) 全面对抗的政策思想 852

(三) 几个象征性的信号 853

第二节 大力扩充军备 855

(一) 大幅度增加军费 855

(二) 军事战略思想的一些特点 856

(三) 几项重大军事政策 856

第三节 美苏裁军谈判 859

(一) 拖延政策 859

(二) 部署欧洲中程导弹问题 862

(三) 裁减战略核武器谈判 869

第四节 美苏攻守态势转变 874

(一) 国务卿的更换 874

(二) 美苏战略攻守态势的转化 877

(三) 南朝鲜客机事件和美军入侵格林纳达 883

第五节 美苏关系开始走向松动和日内瓦首脑会晤 885

(一) 1984-1985年间的激烈争夺 885

(二) 谈判和对话 886

(三) 日内瓦美苏首脑会晤 892

第六节 艰难曲折的缓和进程 893

(一) 1986年新的对抗和曲折 893

(二) 美苏继续对话和雷克雅未克会晤 895

(三) 中导条约的缔结和华盛顿首脑会晤 898

(四) 1988年两次美苏首脑会晤 906

第七节 务实外交占上风的对华关系 910

(一) 里根执政初期的政策 910

(二) 售台武器问题与《8·17公报》 916

(三) 中美相互调整政策 922

(四) 在新的基础上实现新的发展 925

(五) 中美间的分歧与矛盾 927

第八节 与欧洲的关系 929

(一) 与西欧盟国的战略协调 929

(二) 天然气管道问题 930

(三) 在欧洲部署中程导弹问题 934

(四) 美苏关系紧张与缓和对美欧关系的影响 936

(五) 对东欧及波兰的政策 940

第九节 对日关系 943

(一) 压日本加强防务 944

(二) 中曾根时期美日政治、军事关系的迅速发展 946

(三) 贸易逆差直线上升中的对策 948

第十节 发展中国家和热点地区 950

(一) 主要政策思想 950

(二) 热点地区及突出事件 952

总结 964

本章参考书目 966

大事年表 970

索引 104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