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
海权:利益与威胁的双刃剑
海权:利益与威胁的双刃剑

海权:利益与威胁的双刃剑PDF电子书下载

军事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俞学标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海潮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802135505
  • 页数:269 页
图书介绍:本书通过对古今中外的国家战略研究,认为争夺陆地的战争尚未结束,争夺海洋的战争愈演愈烈,“寸土必争”将被“寸海必得”所代替,争议海域将成为战争的导火索等。
《海权:利益与威胁的双刃剑》目录

第一章 陆地战略在海洋前终结 1

特殊的地理位置与社会环境,使困境中的希腊人首先走向蓝色的海域,人类开始经营海洋。 2

奉行地域蚕食体制的沙皇俄国,越来越不满足于陆疆地扩大了,彼得大帝在第一次看到了海洋之后,便时刻不能忘记蓝色海洋的魅力。马克思重视他为俄罗斯夺取出海口的努力。 4

俾斯麦用“大陆政策”统一德意志,在大陆霸权和海洋霸权的问题上与德皇发生了分歧。威廉二世毫不客气地将他抛弃,启用主张“海洋政策”的外交大臣比洛,欲将德国建成世界性强国。 11

“从人类开始利用海洋以来,一个大的历史教训就是囿于陆上战略的一方最终必败。”法国的崛起总是受到英国的阻碍,“以陆制海”的最后结果就是以失败而告终。 14

历史发展的结论证明:谁控制海洋谁就能控制世界。海洋成为决定霸权更替的关键场所,海上争夺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历史上霸权的兴衰。 17

人类的目光由橙色转向蓝色的那一天起,“寸土必争”就转向了“寸海必夺”,“由海向陆”与“由陆向海”的共同目标都是对海洋的争夺,不重视海洋必将被蔚蓝色的海水所淹没。 20

第二章 海面上膨胀着帝国的野心 25

“海上乞丐”成了“海上马车夫”之后,海上力量就露出尖利的獠牙,将自己的势力延伸到地球的每一个地方,成为当时的“海上第一强国”。 25

为了本国的海上贸易,英国只能先求助于海盗。海洋终于托起了一个“日不落帝国”,他们仗剑经商,垄断全球制海权近3个世纪,只有约24万平方千米的小国却侵占了比本土大111倍的海外殖民地。 30

日本在西方殖民者的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但出人意料地从海上起步,成为唯一挤入帝国列强行列、在自己国外建立过殖民地的亚洲国家。 36

海洋将理性思维送给了美利坚,《海权对历史的影响》影响世界一个多世纪,美国演绎了帝国兴起罕见的奇迹,成了当今唯一的超级大国,将手中的权杖伸向了世界。 43

第三章 世界战略博弈不变的“棋谱” 48

在西方人的眼中,印度是财富的象征,寻找通往印度的捷径,成为几个世纪地中海国家不懈的奋斗目标,人类第一次为了印度在大西洋对地球进行了分割,争夺印度洋的战争由此拉开了序幕。 49

印度洋是各种海上强权最后交锋的地区,决定着世界的命运。控制印度洋是拿破仑争霸世界的首选目标,会师印度洋是法西斯德国和日本的最后使命。 53

阿富汗200年一直处于战争状态之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它处于大国争夺印度洋的交汇处。 57

印度洋不仅是海上交通的要冲,还是世界资源的宝库,美国不允许任何国家在印度洋的海湾成为霸主,海湾成了全球风暴的风眼。 61

自“9·11”事件以来,印度洋吸引了更多国家的关注,美国在印度洋修建了“不沉的航空母舰”,远在东亚的日本也派遣“宙斯盾”级驱逐舰到印度洋“扬威”,俄罗斯自由民主党领导人日里诺夫斯基甚至扬言“要在印度洋洗俄军的马靴”,印度更是将未来系于印度洋,大国角逐印度洋的号角吹响了。 63

中国人航海几千年来形成一个习惯,一出马六甲海峡从不向东,而是向西进入印度洋。中国安全也从来没有过像现在这样离不开印度洋,它直接关乎中国的整体发展和安全。 67

第四章 国家战略利益拓展的支撑点 71

海洋能使一个民族成为一个伟大的民族,是拓展国家战略利益的主要方向。 71

陆地的负荷太沉重了,而海洋却是新世纪生存与发展的资源宝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76

新世纪斗争的焦点向海洋转移,能否有效控制“海洋国土”和海峡通道,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强弱的重要标志,将决定和影响国家安全。 81

第五章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处境 90

海洋原被认为和阳光、空气一样,“为大家共有之物”。随着对海洋认识的加深,海洋斗争越来越激烈。为了争夺海洋,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成了当今世界上会期最长的一次“马拉松”国际会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妥协和让步中诞生了。 90

法律规定是一回事,剑拔弩张又是一回事,《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批准的当天即爆发了围绕马岛主权归属的英阿之战,从会议桌上发端的海洋权益争夺向武力转移。 99

原则是灵活的,公平是相对的,引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不同的法律条文竟得出不同的结论,针对某一问题的斗争双方引用的甚至竟是同一条法律的不同条款,更多的争议也由此产生。 105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赋予沿海国以划定不超过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的权利,理想要变成现实且不影响他方,但多数沿海国家缺少这一必要条件。 112

哪里的海域发现了资源,那里的宁静就被打破,那个地区就可能出现争议。解决海洋纷争的规律不是法律主导,而是利益主导。 115

第六章 争议海域是战争的导火索 130

海上没有“弹丸之地”,一个点就是一个面,一块礁石的背后就是一大片海域,“寸石之争”往往就是“片海之争”。 131

由于很多海洋划界和岛屿之争起源于复杂的历史或现实原因,争端各方往往互不相让,各执己见,双方的一举一动都为国际社会的和平与稳定带来了隐患。 133

地区外大国势力的插手,往往就是在争议区火上浇油,将原本复杂的局势搅得更加复杂。 137

个别国家不严肃、不恰当地使用对自己有利的法律条文,中国主张的300万平方千米的管辖海域中,存在双边或多边争议的达150多万平方千米。 142

第七章 战争首先从海上发起 150

近10年来爆发的多场局部战争几乎毫无例外都是由海上力量率先发起攻击。危机发生时,美国总统第一个要问的就是:“我们的航母编队在哪里?” 151

海洋利益之争,必然影响到许多国家,共同的利益很容易形成牢固的联盟,达成国际间的合作,形成最有利的国际环境。 155

海战场的贯通性,使海军力量可以自由游弋于世界各大洋,是唯一可以“全球到达”的攻击兵力。 159

海军是唯一可以实施水面、水下、空中和陆地等多个领域作战的军种,进攻与防御的纵深区域无限广阔。未来战争的威胁主要来自海洋,只有海上才能实施有真正意义的联合打击,“海军致胜”越来越受到各国的关注。 163

当今与美国对抗的全球性海上对手已不复存在,美国海军新战略将“前沿部署”改为“前沿存在”、将“海上优势”改为“从海上(出击)”,美国海军成为对付局部战争的先头部队。 168

第八章 “以海制陆”的序幕已经拉开 175

掌握制信息、制空和制海权,就可以直接对敌陆地纵深进行攻击,地面战争从海上和海空中发起。 175

高技术条件下战争,海上兵力之间的较量退居次要地位,“以海制陆”的特征表现得更为明显。 178

美军称未来战争是“从海上发起机动作战的时代”,海军建设由“蓝色”向“棕蓝色”转变。 179

陆上无法组织起有效的防御,以色列将目光转向海上,率先开始“由海向陆”的作战能力的转型建设。 186

在“由海向陆”作战思想指导下,法国海军开展“由海向陆”作战样式的创意性建设。 190

第九章 “新制海权”的争夺成为焦点 195

随着海洋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新制海权”即“争夺国家利用海洋和在海洋发展的控制权”成为世界海洋争夺的焦点。 196

依托海洋能够拓展国家权益的空间,岛屿控制权、海域管辖权、资源开采权、通道使用权和海洋控制权等构成了“新制海权”的主体。 200

获取海洋上的有利态势和战略利益,确保“国家利用海洋和在海洋发展的控制权”,参与争夺“新制海权”的不止是一两个国家,将涉及更多的国家单元,“新制海权”的获取将更加复杂。 206

在“新制海权”的获取中,武力仍将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并赋予新的使命,将是世界各国努力发展的方向。 212

第十章 海洋决定国家兴衰存亡 217

中国七八千年之前就发明了航海的工具,“海上丝绸之路”开辟了两条国际航线,郑和七下西洋……祖先征服海洋的壮举,让我们自豪是龙的传人。 218

忽必烈用兵海外时怎么也不会想到他的子孙竟会因害怕海盗的骚扰,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下达了禁海令。此后一代又一代龙的子孙,在海洋前却步了,下达了一道又一道禁海令,将自己囚在黄色的土地上。 223

400年的禁海让中华变得蒙昧和衰弱以致落伍,到19世纪中叶,几乎所有的早期殖民主义大国都曾对中国兴师动武、占地索款。当时的中国就像餐桌上的蛋糕,任人分割,仿佛列强到中国就是“赴宴”来了。 227

中国这条巨龙睡得太深太沉,竟然对屈辱的炮声没有一点反应。邻邦小国惊醒了,而我们的军队还酣睡在迷梦之中,似乎在等待着“小兄弟”的教训。 236

当时的有些人似乎麻木了,他们并不觉得什么是痛,也不知道什么是荣辱,什么叫是非,说谎话献媚取宠,给打败仗者升官晋爵,把主要官员位置交给外国人,投降时拍手欢庆……没有一点气节。 243

尝尽海洋辛酸的民族应该牢记自己的历史,不管是辉煌还是耻辱。但麻痹的神经竟一直传到现在,在现代生活中,我们中的有些人还在有意无意地回避某些问题,难道今天的人们还不敢正视自己的历史吗?还处于麻木的状态下不能自拔吗?海权观念淡漠让近代中国吃尽了苦头。 253

善良的中国人民在海岸徘徊了几千年。当打开面向海洋的大门时,就可实现前所未有的利用海洋的飞跃,一个个沿海城市的腾飞充分证明了,海洋兴则国家兴。 256

现代国家的安全不仅仅是生存,更多的是发展。孙中山先生提醒我们,发展之权“操之在我则存,操之在人则亡”。维护海洋权益不光要自守家门,也要面向世界,现代中国必须走向海洋,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海军是当务之急。 258

主要参考文献 26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