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哲学
哲学

哲学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肖明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1
  • ISBN:7505804146
  • 页数:547 页
图书介绍:
《哲学》目录
标签:主编 哲学

一、哲学 1

(一)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1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1

(二)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3

(三)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4

(三)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5

(一)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 5

二、哲学基本问题 5

(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 7

(三)哲学的党性 8

(四)“哲学基本问题”与“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关系 10

(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产生和发展的根源 11

三、哲学中的基本派别及其历史形态 11

(二)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14

(三)唯物主义发展的三个基本形态 16

(四)辩证法发展的三个基本形态 18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和阶级基础 20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 20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 20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 21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理论来源 22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断发展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学说 23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 26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6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 30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作用 33

第三节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和方法 35

(一)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36

一、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 36

(二)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8

(三)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42

(一)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 45

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 45

(二)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方针的关键 46

(三)认真读书、掌握理论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必要前提 48

本章小结 49

(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特点 52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 52

第一节 物质 52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物质观 52

(三)马克思主义以前没有形成科学物质观的原因 53

(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特点 53

(一)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的内容 54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54

(一)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 56

(二)列宁物质定义的重大意义 56

三、物质和物质形态 56

(二)物质范畴和物质结构理论的关系 58

(二)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 1 59

第二节 运动 59

一、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根本方式 59

(一)运动范畴的含义 59

(二)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59

二、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 64

(一)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64

(二)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 66

(三)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反对两种错误倾向 67

第三节 时间和空间 68

一、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68

(一)时间和空间范畴的含义 68

(二)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离 69

二、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71

(一)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 71

(二)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 72

三、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和有限性 73

(一)时间和空间无限性和有限性范畴的含义 73

(二)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辩证统一 74

(三)掌握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的意义 76

第四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77

一、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 77

(一)世界有无统一性 77

(二)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 78

(三)世界是物质多样性的统一 79

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由长期的科学和哲学发展证明的 80

(一)科学对世界物质统一性的证明 80

(二)哲学对世界物质统一性的论证 82

三、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重要意义 84

本章小结 85

第三章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87

第一节 意识的起源 87

一、意识产生的自然前提 87

(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高度发展的产物 87

(二)人类意识的产生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89

二、意识产生的社会基础 91

(一)劳动在人类意识产生中的决定作用 91

(二)人类意识和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 94

三、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意识起源理论的重要意义 95

(一)意识起源理论的理论意义 95

(二)意识起源理论的实践意义 95

第二节 意识的本质 96

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96

(一)人脑是意识的器官 96

(二)人脑的反射活动是意识的生理基础 98

二、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100

(一)意识的客观内容 100

(二)意识的主观形式 102

(一)人工智能是对人类思维的模拟 106

三、意识和人工智能的关系 106

(二)人工智能与意识的区别 108

(一)能动性是意识的本性之一 110

第三节 意识的作用 110

一、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和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110

(二)意识能动性的表现及其实现的途径 113

(一)规律的客观性质和特点 116

二、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 116

(二)人的主观能动性 117

(三)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118

(四)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120

本章小结 121

第一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 123

第四章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123

(二)联系的客观性 124

一、事物、现象的普遍联系 124

(一)辩证联系的含义 124

(三)联系的普遍性 125

(一)联系形式的多样性 126

二、具体联系的多样性 126

(二)联系的条件性 128

(一)辩证联系观点与系统观点 130

三、辩证联系和科学发展 130

(二)系统论的意义 131

(一)联系和运动 132

第二节 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132

一、运动、变化和发展 132

(二)运动和变化 133

(三)变化和发展 136

(二)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137

二、发展和新生事物的不可战胜性 137

(一)新生事物的含义 137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 139

(三)新生事物不可战胜原理的意义 139

(二)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140

一、两种发展观的对立 140

(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140

(三)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的表现 141

(一)唯物辩证法的构成 142

二、唯物辩证法的科学理论体系 142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44

本章小结 145

(一)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 147

第五章 对立统一规律 147

第一节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47

一、矛盾、同一性、斗争性 147

(二)矛盾的同一性 149

(三)矛盾的斗争性 151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区别 152

二、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152

(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联结 153

(二)矛盾的对立面又同一又斗争推动事物的发展 156

第二节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156

一、对立面的同一和斗争推动事物的发展 156

(一)事物的“自己运动” 156

(一)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 159

二、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59

(三)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161

(一)矛盾普遍性的含义 162

一、矛盾的普遍性 162

第三节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62

(二)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意义 163

(二)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164

(一)矛盾特殊性的含义 164

二、矛盾的特殊性 164

(三)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165

(四)解决矛盾形式的多样性 167

(一)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169

三、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169

(二)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170

本章小结 172

(一)质的规定性 175

一、质 175

第六章 质量互变规律 175

第一节 质、量、度 175

(二)质与属性的关系 176

(三)认识质的重要意义 178

(一)量的规定性 179

二、量 179

(二)认识量的重要意义 180

(二)度是质和量的统一 181

(一)度是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 181

三、度 181

(三)认识度的重要意义 182

(二)质变 183

(一)量变 183

第二节 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183

一、量变和质变 183

(一)由量变转化为质变 184

二、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184

(二)由质变转化为新量变 186

(三)在量变和质变相互关系问题上,反对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 187

(一)质量互变的客观普遍性是由科学证明了的 188

一、质量互变的普遍性 188

第三节 质量互变的普遍性和复杂性 188

(二)质量互变规律对于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 189

(一)量变和质变形式的多样性 190

二、量变和质变的复杂性 190

(二)量变和质变的相互渗透 193

本章小结 196

第一节 肯定和否定 198

第七章 否定之否定规律 198

(一)肯定和否定的含义 199

一、事物自身运动中的肯定和否定 199

(二)肯定和否定的相互关系 200

(一)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201

二、辩证的否定 201

(二)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对立 204

(三)辩证否定观的重要意义 205

一、否定之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207

第二节 否定之否定 207

(一)事物发展的前进性 209

二、否定之否定是事物发展的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运动 209

(二)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210

(二)坚持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212

(一)坚持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反对循环论和直线论两种错误观点 212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的重要意义 212

(一)否定之否定是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领域中普遍地起作用的基本规律 213

一、否定之否定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 213

第三节 否定之否定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213

(一)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特殊性 215

二、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表现形式具有特殊性 215

(二)全面地理解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普遍性 215

(二)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特殊性的重要意义 217

本章小结 218

第一节 原因和结果 219

第八章 唯物辩证法诸范畴 219

(一)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220

二、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 220

一、原因和结果的含义 220

(一)什么是原因和结果 220

(二)因果联系与时间顺序性的关系 220

(二)原因和结果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221

(一)因果联系的客观性 222

三、因果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222

(二)因果联系的普遍性 223

(三)因果联系的多样性 224

(四)原因和结果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225

(一)什么是必然性 226

一、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含义 226

第二节 必然性和偶然性 226

(二)什么是偶然性 227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228

(一)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对立 228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 228

(三)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232

(一)什么是现实性 233

一、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含义 233

第三节 可能性和现实性 233

(二)什么是可能性 234

(二)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统一 236

(一)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对立 236

二、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辩证关系 236

(三)可能性和现实性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237

(一)内容和形式的科学规定 238

一、内容和形式的含义 238

第四节 内容和形式 238

(二)内容和形式的普遍性、多样性和复杂性 239

(二)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240

(一)内容和形式的对立 240

二、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 240

(三)内容和形式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242

(一)什么是现象 244

一、现象和本质的含义 244

第五节 现象和本质 244

(一)现象和本质的对立 245

二、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 245

(二)什么是本质 245

(二)现象和本质的统一 246

(三)割裂本质和现象的辩证统一,就会犯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错误 247

(四)现象和本质辩证关系的原理的重要意义 248

本章小结 250

(一)唯物主义的反映论 252

一、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根本对立 252

第九章 认识和实践 252

第一节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252

(二)唯心主义的先验论 253

(二)不可知论 254

(一)可知论 254

二、唯物主义反映论与不可知论的根本对立 254

(三)对不可知论的驳斥 255

三、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原则区别 256

(一)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局限性 256

(二)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反映论 257

(一)认识主体的含义 259

四、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259

(二)认识客体的含义 260

(三)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261

第二节 实践及其对认识的作用 263

(一)实践及其特点 264

一、实践的特点和形式 264

(二)实践的基本形式 266

(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67

二、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 267

(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269

第三节 认识的辩证运动 271

(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71

(三)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271

(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形式 272

一、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272

(二)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275

(三)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 278

(四)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279

(一)由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80

二、由理性认识到实践 280

(二)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和途径 281

(二)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过程 282

(一)认识的全过程 282

三、认识的全过程以及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282

(四)把握认识发展规律的重要意义 284

(三)认识运动的无限发展 284

(二)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的重要作用 287

(一)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的含义 287

第四节 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 287

一、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的含义和作用 287

(一)归纳和演绎的含义 288

二、归纳和演绎 288

(二)归纳和演绎的辩证关系 289

(一)分析和综合的含义 291

三、分析和综合 291

(二)分析和综合的辩证关系 293

(一)抽象和具体的含义 294

四、从抽象到具体 294

(二)抽象和具体的辩证关系 295

(三)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辩证思维方法 296

本章小结 298

(一)真理的含义 300

一、真理是客观的 300

第十章 真理 300

第一节 客观真理 300

(二)真理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有机统一 301

(三)唯心主义的真理观 302

(一)真理和谬误的对立 304

二、真理和谬误的关系及其意义 304

(二)真理和谬误的统一 305

(三)真理与谬误辩证关系的原理对实践的重要指导意义 308

(二)真理的相对性 310

(一)真理的绝对性 310

第二节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 310

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310

(一)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 311

二、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311

(二)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同人的思维能力的关系 313

(三)把握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314

(一)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 318

一、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318

第三节 实践在检验认识的真理性中的作用 318

(二)只有实践才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319

(三)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320

(一)逻辑证明的含义及其作用 323

二、实践检验和逻辑证明的关系 323

(二)逻辑证明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325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与觉的思想路线的统 326

一、认识论和思想路线的一致性 326

第四节 认识论和思想路线 326

(二)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的关系 327

(一)党的思想路线 328

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328

(二)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路线的伟大意义 331

本章小结 332

第一节 两种历史观的根本对立 334

第十一章 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历史观 334

(二)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335

(一)历史观基本问题的含义 335

一、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335

(三)世界观、历史观和人生观的关系 338

(一)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唯心史观独占统治地位 339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历史观的伟大革命 339

(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341

(三)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343

(一)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的含义及其关系 346

三、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346

(二)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对象 347

(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有着本质的区别 348

一、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区别和联系 348

第二节 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辩证关系 348

(二)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联系 350

(三)劳动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既对立又统一的基础 352

(一)劳动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354

二、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 354

(二)劳动发展史是打开全部社会发展史的一把钥匙 355

(一)社会规律的客观性 356

三、人的自觉活动和社会规律的客观性 356

(二)正确发挥人的自觉活动的作用 358

第三节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359

(二)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60

(一)地理环境 360

一、地理环境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60

(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64

(一)人口因素 364

二、人口因素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64

(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368

(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368

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及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368

(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的原理的重要意义 369

本章小结 370

(一)生产力的含义 372

一、生产力及其构成 372

第十二章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372

第一节 生产力 372

(三)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 377

二、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 380

(一)生产力的性质 380

(二)生产力的水平 382

(三)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之间的关系 382

(一)生产关系的含义 383

一、生产关系的内容 383

第二节 生产关系 383

(二)生产关系的构成 384

(三)私有制生产关系的根本特点 386

(二)公有制生产关系的根本特点 386

(一)生产关系的两种基本类型 386

二、生产关系的类型 386

第三节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387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 388

(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388

(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389

(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391

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392

(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的基本内容 392

(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的重要意义 394

本小结 397

第十三章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398

第一节 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398

(一)经济基础范畴 399

(二)正确理解经济基础的科学含义 399

一、经济基础 399

二、上层建筑 401

(一)上层建筑范畴 401

(二)上层建筑的构成 402

(三)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的关系 403

(一)社会形态范畴的科学含义 404

三、社会形态 404

(二)社会形态理论的重要意义 405

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 408

(一)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 408

第二节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408

(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能动反作用 411

(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413

二、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辩证发展的规律 414

(一)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辩证发展规律的基本内容 414

(二)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辩证发展规律的重要意义 415

第三节 社会基本矛盾的辩证运动 416

(一)社会基本矛盾的含义 417

一、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 417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据 418

(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 420

(四)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 423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427

(一)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建立的特点 427

(二)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 428

(三)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429

(四)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改革的关系 432

本章小结 435

一、阶级的起源和实质 437

(一)阶级的产生 437

第一节 阶级和阶级斗争 437

第十四章 阶级国家革命 437

(二)阶级的实质 439

(三)社会的阶级结构 441

二、阶级斗争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442

(一)阶级斗争及其客观性 442

(二)阶级斗争的形式 443

(三)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445

(一)阶级分析方法的含义 446

(二)阶级分析方法的重要意义 446

三、阶级分析方法 446

一、国家的起源和实质 448

(一)国家的起源 448

第二节 国家 448

(二)国家的实质 449

(三)国家的职能 450

(二)国家的形式 453

(一)国家的类型 453

二、国家的类型和形式 453

(三)国体和政体的关系 454

一、社会革命的实质和作用 456

(一)社会革命的实质 456

第三节 社会革命 456

(二)社会革命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457

(三)社会革命和社会改良的关系 458

(一)社会革命的根源 459

(二)社会革命的条件 459

二、社会革命的根源和条件 459

(一)社会革命的类型 461

三、社会革命的类型和形式 461

(二)社会革命的形式 462

(一)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同以往一切类型国家的本质区别 463

一、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的国家 463

第四节 阶级社会向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463

(二)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的特点 464

(一)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的特点 466

二、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斗争 466

(二)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长期存在的原因 468

(二)国家消亡的途径 470

(一)阶级消灭的必然性 470

三、阶级的消灭和国家的消亡 470

(三)正确估量和对待我国现阶段阶级斗争的重要意义 470

本章小结 472

(一)社会意识的含义 473

一、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473

第一节 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 473

第十五章 社会意识 473

(二)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474

(二)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476

(一)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含义 476

二、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476

(三)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的现实意义 481

(一)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的含义 482

一、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 482

第二节 社会意识的构成 482

(二)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的关系 483

(一)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的含义 485

二、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485

(二)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的关系 486

(一)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形式的含义 488

(二)非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形式的含义 488

三、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 488

一、各种意识形态的特点及其作用 489

(一)艺术的特点及其作用 489

第三节 意识形态诸形式 489

(二)道德的特点及其作用 490

(三)宗教的特点及其作用 492

(四)政治法律思想的特点及其作用 493

(五)科学的特点及其作用 494

(一)各种意识形态的相互区别 495

二、意识形态诸形式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495

(六)哲学的特点及其作用 495

(二)各种意识形态的相互联系 497

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498

(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含义 498

第四节 社会的精神文明 498

(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这两对范畴的关系 499

(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 499

二、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 501

(一)精神文明的发展形态 501

(二)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关系的意义 503

本章小结 504

一、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不断进步的 506

(一)社会进步的含义 506

第一节 社会进步 506

第十六章 社会进步和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506

二、人的解放程度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508

(一)人的本质 508

(二)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508

(二)人的价值 509

(三)人的本质与人的解放的关系 511

第二节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514

一、群众史观与英雄史观的根本对立 514

(一)英雄史观 514

(二)群众史观 516

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516

(一)人民群众的含义 516

(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517

(三)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社会制约性 520

三、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522

(一)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 522

(二)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 524

(三)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重要意义 527

第三节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528

一、历史人物对社会历史发展的重大影响作用 529

(一)历史人物的含义 529

(二)历史人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529

(一)历史人物产生的条件 531

二、历史人物的社会制约性 531

(二)社会条件对历史人物的社会制约作用 532

(三)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 533

三、无产阶级领袖对历史发展的伟大作用 534

(一)无产阶级领袖的含义 534

(二)无产阶级领袖的伟大作用 535

(三)无产阶级领袖和群众的关系 536

第四节 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实现共产主义 538

一、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 539

(一)必然王国的含义 539

(二)自由王国的含义 540

二、共产主义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 541

(一)共产主义是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起始阶段 541

(二)共产主义的含义 542

(三)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实践相统一原理的意义 544

本章小结 545

后记 547

(二)生产力的构成 9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