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劳动社会学教程
劳动社会学教程

劳动社会学教程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艾玉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301041411
  • 页数:431 页
图书介绍:
《劳动社会学教程》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劳动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1

一、劳动社会学的产生条件 1

二、劳动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2

第二节 劳动社会学与有关学科的关系 6

第三节 劳动社会学产生的理论渊源 9

一、马克思与恩格斯 9

二、迪尔凯姆 13

三、韦伯 13

四、泰罗与梅耶 14

第四节 国外劳动社会学研究简况 16

一、美国的劳动社会学 16

二、德国的劳动社会学 17

三、法国的劳动社会学 18

四、日本的劳动社会学 19

五、前苏联的劳动社会学 19

第五节 中国的劳动社会学 20

思考题 22

第二章 劳动者 23

第一节 劳动者的社会学分析 23

一、劳动者及其相关概念 23

二、劳动者的构成 26

第二节 劳动者的素质分析 31

一、自然素质 32

二、社会素质 34

第三节 劳动者素质的测定 39

一、劳动者素质的微观测定 40

二、劳动者素质的宏观测定 43

第四节 劳动者的社会化 45

一、劳动者社会化的含义 45

二、劳动者社会化的特点 46

三、劳动者社会化的过程 46

四、影响劳动者社会化的因素 53

五、劳动者社会化的途径 54

思考题 56

第三章 职业与行业 57

第一节 职业与行业的概念及特点 57

一、什么是职业 57

二、职业的功能及特点 58

三、什么是行业 59

四、职业与行业间的关系 60

第二节 职业与行业的分类标准 61

一、职业分类的标准 61

二、行业分类的标准 63

第三节 职业、行业结构与社会发展 68

一、职业结构与社会发展 68

二、行业结构的变化与社会发展 72

思考题 83

第四章 劳动者的职业地位与声望 84

第一节 职业地位与职业声望 84

一、概念 84

二、职业地位与声望研究的理论渊源 85

三、研究职业地位与声望的意义 90

第二节 影响职业地位和声望的因素分析 93

一、与职业有关的因素 93

二、与评价者有关的因素 94

第三节 职业地位与声望研究 97

一、测定职业地位和声望的方法 97

二、国外关于职业地位和声望的调查方法 100

三、中国职业声望的调查与研究 106

第四节 各国(地区)职业声望的比较 109

一、对世界范围内职业声望等级相似性的研究 110

二、对职业声望在国家之间评价不一致的解释 112

思考题 113

第五章 职业选择 114

第一节 职业择人 115

一、职业对个人的要求 115

二、职业对个人的选择 117

第二节 劳动者对职业的选择 119

一、偶然性观点 120

二、理性决定论 120

三、社会一文化影响论 125

第三节 劳动者与职业的匹配 133

一、人格特性—职业因素匹配学说 133

二、人格类型—职业类型匹配学说 134

第四节 当今青年的择业特点 137

一、职业选择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138

二、职业选择时更注重物质利益 139

三、职业偏好发生了变化 141

四、职业选择时对家庭和国家的依赖思想有所转变 142

思考题 145

第六章 职业流动 146

第一节 职业流动的分类和模式 146

一、职业流动的概念及分类 146

二、几种特殊的职业流动形式 152

三、职业流动的社会结构模式 155

第二节 职业流动的影响因素 157

一、职业流动的社会结构因素 157

二、职业流动的个人因素 164

三、影响因素的差异分析 166

一、职业流动的测量 170

第三节 职业流动的测量及研究 170

二、职业流动量(率)的研究 174

第四节 中国的职业流动 175

一、中国职业流动的历史回顾 175

二、中国职业流动的障碍及问题 179

思考题 181

第七章 劳动组织 183

第一节 劳动组织及其功能 183

一、组织与劳动组织 183

二、劳动组织的功能 185

第二节 正式劳动组织 186

一、概念及界定 186

二、正式劳动组织的结构及类型 187

三、中国正式劳动组织结构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192

一、非正式组织的特点 196

第三节 非正式组织 196

二、非正式组织的类型 199

三、非正式组织的功能 201

四、对非正式组织的分析 202

第四节 组织理论 204

一、古典组织理论 204

二、行为科学组织理论 208

三、现代组织理论 215

思考题 218

第一节 国际企业文化的兴起 220

一、企业文化的兴起 220

第八章 企业文化 220

二、企业文化兴起的原因 221

第二节 企业文化的内容要素 223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 223

二、企业文化的构成要素 224

第三节 企业文化的类型及特征 233

一、企业文化的类型 233

二、企业文化的特征 236

三、企业文化的功能 237

第四节 中国企业文化建设 240

一、中国企业文化发展的历史 240

二、中国企业文化的特点 244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面临的任务 246

思考题 249

第九章 产业士气 250

第一节 产业士气及评价指标 250

一、对产业士气的界定 250

二、劳动群体产业士气的评价指标 253

三、劳动者士气高低的评价指标 255

第二节 产业士气的形成及与有关因素的关系 258

一、影响产业士气形成的因素 258

二、产业士气与劳动生产率 262

第三节 国外关于产业士气的主要理论 265

一、内容型激励理论 265

二、过程型激励理论 268

三、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271

思考题 275

第十章 工会 276

第一节 工会的来历及组织形式 276

一、工会的来历 276

二、工会的组织形式 280

第二节 工会的性质和职能 286

一、工会的性质 286

二、工会的职能 288

第三节 中国工会的地位和权力 292

一、工会的法定地位和权力 293

二、工会的实际地位和权力 294

思考题 302

一、社会关系 303

第一节 劳动关系概述 303

第十一章 劳动关系 303

二、社会关系的类型 304

三、劳动关系的概念 305

第二节 业缘关系 306

一、业缘关系及其特点 306

二、业缘关系的类型 307

第三节 劳资关系及其变迁 311

一、劳资关系的概念 311

二、劳资关系的发展阶段 312

三、劳资关系的类型 314

四、工会在劳资关系中的地位和角色 315

五、雇主协会的类型及在劳资关系中的角色 317

六、政府在劳资关系中的地位和角色 319

七、西方国家劳资关系的新趋势 321

第四节 中国的劳动关系及变迁 322

一、劳动关系的性质和类型 322

二、民主管理与劳动关系 326

三、劳动关系的变迁 335

思考题 336

第十二章 劳动制度 338

第一节 劳动制度概述 338

一、对劳动制度的界定 338

二、劳动制度的要素与特征 339

第二节 劳动就业制度 341

一、就业制度及基本类型 341

三、劳动制度的分类 341

二、中国的就业制度及其改革 344

第三节 劳动工资制度 353

一、工资制度及基本类型 353

二、最低工资制度 356

三、中国工资制度的发展及改革 359

第四节 劳动保障制度 364

一、失业保障制度 364

二、中国的失业保障制度 368

三、退休保障制度 370

思考题 375

第十三章 劳动社会学与劳动问题 377

一、什么是失业 378

第一节 失业问题 378

二、产生失业现象的原因 379

三、失业的代价 381

四、中国的失业问题 382

五、对中国失业问题的认识 390

第二节 劳动中的特殊人群 392

一、残疾人的劳动就业问题 393

二、退休老年人的再就业问题 399

三、妇女的劳动就业问题 405

第三节 收入分配公平问题 416

一、公平与公平分配 417

二、分配不公平的原因及其表现形式 419

三、缓解收入分配不公平的措施 425

参考书目 42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