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论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论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论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金方松著
  • 出 版 社: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9
  • ISBN:7541906921
  • 页数:470 页
图书介绍: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论》目录

导言 1

第一篇 社会主义经济关系本质——直接劳动交换 29

第一章 劳动的两种形式及其交换关系 29

第一节 活劳动同物化劳动相交换 29

一、社会主义是劳动者的联合体 29

二、劳动的两重性质 31

三、劳动的存在形式及其交换关系 33

第二节 社会平均耗费劳动时间 37

一、劳动交换和劳动二重性 37

二、劳动量计量还原为自然劳动时间 40

三、社会平均耗费劳动时间的特点 43

第三节 劳动交换存在的基础和条件 47

一、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直接劳动交换的基础 47

二、社会化生产是直接劳动交换的一个必要条件 50

三、劳动力个人所有制是直接劳动交换的根本原因 53

第二章 直接劳动交换和社会生产过程 56

第一节 劳动交换和社会主义生产过程的统 56

一、劳动交换过程和社会生产过程 56

二、社会主义经济关系中的交换失去了独立意义 59

第二节 直接劳动交换形式 62

一、直接劳动交换形式Ⅰ:劳动——产品 62

二、直接劳动交换形式Ⅱ:劳动——劳动券——产品 64

三、劳动券的职能和特征 66

四、劳动券对劳动交换的意义 71

五、直接劳动交换形式Ⅲ:劳动——货币——商品 75

第三节 工资 76

一、社会主义工资的基础和本质 76

二、工资的形式 80

三、奖金和津贴 83

第三章 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交换 86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结构 86

一、直接劳动交换本质上是社会交换 86

二、社会主义经济结构和国民经济 88

三、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 92

第二节 社会两大生产部门之间的劳动交换 96

一、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直接地参加劳动交换 96

二、社会范围内的劳动交换 100

三、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 101

第三节 关于马克思社会总产品扣除理论的理解 106

第四章 等量劳动交换规律及其内在矛盾 116

第一节 劳动力(劳动)个人所有制 116

一、劳动力(劳动)个人所有制是客观存在 116

二、劳动力个人所有制经历了一个历史发展过程 120

三、劳动力(劳动)个人所有制同劳动力(商品)个人所有制的区别 122

第二节 等量劳动交换规律 125

一、劳动是劳动者个人谋生的手段 125

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128

第三节 劳动交换的内在矛盾 130

一、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矛盾 130

二、个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132

三、劳动交换和社会不平等 137

四、劳动者的双重地位 140

第二篇 劳动交换的理论和实践 143

第五章 马克思关于劳动交换的理论 143

第一节 财富的主体和本质是劳动 143

第二节 马克思关于劳动交换关系及其发展的理论 147

一、简单商品经济关系:物的形式下的劳动交换 147

二、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资本和劳动相交换 150

三、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关系:直接的劳动交换 154

第三节 按劳分配不等于直接的劳动交换 155

一、马克思关于劳动交换的思想是怎样被误解为按劳分配的 155

二、劳动交换与按劳分配的区别 158

三、区别劳动交换与按劳分配的意义 160

第六章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建立 162

第一节 全社会范围内劳动交换关系的产生 162

一、旧中国的经济政治特征及其社会革命 162

二、劳动交换关系的产生和发展是两种不同的事情 164

三、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全民所有制的劳动交换关系 168

四、对民族资本主义的改造,全民所有制劳动交换关系的扩大 171

第二节 集体范围内劳动交换关系的产生 177

一、先合作化后机械化 177

二、坚持自愿互利原则,逐步组织农业劳动合作 181

三、个体手工业者劳动交换组织的建立 184

第三篇 直接劳动交换的组织和管理 188

第七章 直接劳动交换的社会(国家)管理 188

第一节 社会(国家)劳动交换管理的职能和组织 188

一、社会(国家)劳动交换管理的必要性 188

二、社会(国家)管理劳动交换的职能 193

三、社会(国家)经济管理组织系统 196

第二节 国家对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管理 199

一、劳动交换关系的多层次结构 199

二、国家对企业的管理和企业的自主权 201

三、国家与企业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 203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分配管理的两个层次 208

一、劳动交换关系结构:劳动者——企业——国家 208

二、个人消费品两级分配体制 209

三、劳动交换和分配管理的两个层次使社会矛盾复杂化 213

第八章 直接劳动交换的企业管理 215

第一节 企业是劳动交换的基层组织 215

一、企业是劳动交换组织和生产力组织的统一体 215

二、企业管理的主要职能 217

三、企业管理机构和组织系统 219

第二节 企业的劳动定员、定额和劳动组织 223

第三节 企业经济责任制 228

一、经济责任制是生产管理和劳动交换管理结合的形式 228

二、建立经济责任制的基本原则 231

三、从实际出发,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 234

第四节 厂长(经理)负责制和企业民主管理 236

第九章 社会主义管理劳动的二重性质 239

第一节 社会主义管理阶层的产生和作用 239

一、社会主义管理阶层的产生 239

二、管理干部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43

三、管理阶层的特征及其新的社会矛盾 245

第二节 管理劳动的二重性质 250

一、社会主义管理劳动二重性的第一层含义 250

二、社会主义管理劳动二重性的第二层含义 252

三、指挥、监督劳动和普通劳动 254

第三节 以权谋私是管理劳动发展中的一种持殊现象 257

一、以权谋私是管理劳动中的特殊现象 257

二、以权谋私侵入社会和经济关系的各个方面 260

三、议权谋私不断消灭着又不断在产生着 265

第十章 中国劳动交换组织和管理的变革 271

第一节 劳动交换组织和管理的历史分析 271

一、劳动交换组织和管理形式区别社会主义不同阶段 271

二、国家管理为主的社会主义的历史分析 273

三、企业成为劳动交换组织和管理的主要形式 276

第二节 劳动交换组织和管理改革的实质和任务 281

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 281

二、劳动交换组织和管理体制改革的任务 283

第三节 劳动交换组织多样化和增长着的社会矛盾 287

一、多种劳动交换组织形式和多种经济形式 287

二、增长着的社会矛盾 290

第四篇 劳动交换和社会主义积累 297

第十一章 劳动交换及其社会主义两种所有制 297

第一节 劳动者的劳动分裂为两个部分 297

一、劳动分裂为两个部分是生产的性质决定的 297

二、劳动分裂为两个部分不会因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300

第二节 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生活资料个人所有制并存 304

一、两种所有制并存是劳动分裂为两部分的结果 304

二、社会主义两种所有制并存 307

第三节 两种所有制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劳动交换的影响 313

第四节 社会主义积累和扩大再生产 318

一、社会主义简单再生产 318

二、社会积累和扩大再生产 321

三、劳动者的个人积累 325

第十二章 劳动交换制约的人口规律 329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两种生产的观点 329

第二节 社会主义人口规律 334

一、社会主义积累对人口生产的影响 334

二、社会主义人口生产的有计划调节 338

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问题和人口政策 342

一、中国的人口问题 342

二、中国现行的人口政策 346

第五篇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350

第十三章 直接劳动交换和计划经济 350

第一节 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 350

一、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350

二、社会主义公有制为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提供了基础 352

三、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客观性质 354

第二节 计划经济是直接劳动交换的实现形式 358

一、计划经济是从劳动交换中直接产生的 358

二、计划经济是劳动者获得生活消费品的保证 360

三、计划经济是劳动交换实现的条件 363

第三节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主要比例关系 365

一、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内部的比例关系 365

二、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和非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的比例关系 369

三、各经济地区之间的比例关系,生产力合理布局 370

四、经济发展中的积累和消费关系 372

第四节 社会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的计划领导 374

一、制定国民经济计划的客观依据 374

二、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 377

三、计划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形式 378

第十四章 直接劳动交换和商品经济 382

第一节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条件 332

一、商品生产产生和发展的一般基础 382

二、全民所有制内部的商品关系形式 385

三、不同的所有制之间的商品交换关系 389

四、商品交换同直接劳动交换的区别和联系 391

第二节 商品经济对劳动交换关系的影响 393

一、恩格斯对杜林批评的回顾 393

二、商品交换是现阶段劳动交换实现的条件 397

三、市场竞争与收入差别的扩大 399

第三节 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403

一、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403

二、社会主义制度下价值规律的特点 407

三、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价格 409

第十五章 社会主义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 414

第一节 社会主义商品流通 414

一、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性质和作用 414

二、社会主义商品流通渠道和商业形式 417

三、商业劳动和商业费用 420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货币流通 423

一、社会主义货币的本质 423

二、货币流通渠道及其规律 425

三、社会主义货币流通的有计划调节 429

第三节 社会主义信贷和银行 431

一、社会主义信贷的性质和作用 431

二、社会主义银行 435

三、社会主义利息 437

第四节 社会主义国家对外经济关系 439

一、开放、引进和对外贸易的必要性 439

二、社会主义对外经济关系遵循的原则 443

第十六章 结束语——社会主义是扬弃异化劳动的必经阶段 448

一、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经济关系的总思考 448

二、社会主义是异化劳动积极扬弃的一个必经阶段 454

三、社会主义异化劳动消灭的道路 46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