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民法的应用
民法的应用

民法的应用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可凡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2
  • ISBN:7800561518
  • 页数:565 页
图书介绍:本书内容包括:民法总论、物权、债权、知识产权、人身权、财产继承权、民事责任、时效共8编。
《民法的应用》目录
标签:民法 应用

目录 1

第一编 民法总论 1

第一章民法的概念与《民法通则》 1

第一节民法的概念 1

第二节《民法通则》的制定过程 4

第三节《民法通则》的主要内容 5

第四节《民法通则》的特点 6

第二章民法的调整范围与基本原则 11

第一节民法的调整范围 11

第二节民法的基本原则 17

第三章民事法律关系 26

第一节 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特征 26

第二节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 28

第三节 民事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 33

第四节民事法律事实 34

第五节民事权利分类 36

第六节 民事权利的行使与保护 37

第四章公 民(自然人) 40

第一节公民的概念 40

第二节 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42

第三节监护 49

第四节宣告失踪与宣告死亡 53

第五节个体工商户和农村承包经营户 58

第六节个人合伙 62

第七节私营企业主 68

第五章法 人 73

第一节法人的概念与特征 73

第二节法人的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 76

第三节法人的设立与分类 79

第四节法人的变更与终止 84

第五节法人的破产 87

第六节法人的民事责任 91

第七节联营 94

第六章物 98

第一节物的概念 98

第二节物的分类 100

第七章民事法律行为 107

第一节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 107

第二节民事法律行为的要件 108

第三节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 110

第四节无效的民事行为 112

第五节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115

第六节 民事行为无效的法律后果 116

第七节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118

第一节代理的概念 121

第八章代 理 121

第二节代理的法律特征 122

第三节代理的分类 124

第四节代理权的行使 126

第五节代理权的终止 128

第二编 物权 130

九章物权概述 130

第一节建立物权制度的必要性 130

第二节物权的概念与特征 137

第三节物权的效力 139

第四节物权的种类 143

第五节物权的变动 146

第十章财产所有权 154

第一节财产所有权的概念与意义 154

第二节财产所有权的内容 155

第三节财产所有权的特征 157

第四节财产所有权的取得与消灭 160

第五节对财产所有权的保护 165

第十一章财产所有权类型 168

第一节国家财产所有权 168

第二节国营企业财产经营权 177

第三节劳动群众集体组织财产所有权 181

第四节公民财产所有权 189

第五节私有财产所有权 192

第六节社会团体财产所有权 198

第七节无主财产 202

第十二章财产共有权 204

第一节财产共有权的概念与特征 204

第二节按份共有 206

第三节共同共有 209

第四节家庭共有财产 212

第十三章相邻权(相邻关系) 215

第一节相邻权的概念 215

第二节相邻关系的性质 216

第三节相邻权的效力 221

第四节处理相邻关系的原则 222

第五节几种主要的相邻关系 224

第十四章城镇土地使用权 234

第一节城镇土地使用权的概念与意义 234

第二节城镇土地使用权的出让 237

第三节城镇土地使用权的转让 239

第四节城镇土地使用权的出租 241

第五节城镇土地使用权的终止 243

第六节土地使用权抵押 244

第七节划拨土地使用权 246

第十五章宅基地使用权 248

第一节宅基地使用权的概念与意义 248

第二节宅基地使用权的法律特征 249

第三节宅基地使用人的权利与义务 253

第四节宅基地使用权与相邻权 254

第五节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与消灭 255

第六节宅基地使用权的法律保护 257

第十六章 自然资源使用权 258

第一节 自然资源使用权的概念 258

第二节 自然资源使用权的特征 259

第三节几种自然资源的使用经营权 261

第十七章抵押权 278

第一节抵押权的概念 278

第二节抵押权的性质 279

第三节抵押权的意义 284

第四节抵押权的标的物 287

第五节抵押权的取得 288

第六节抵押权的效力 291

第七节抵押物的占管 293

第八节抵押人的权利与义务 294

第九节抵押权的实行 295

第十节抵押权的消灭 298

第十八章留置权 300

第一节留置权的概念 300

第二节留置权的特征 302

第三节留置权人的权利与义务 304

第四节留置权的消灭 306

第三编 债权 308

第十九章债的一般原理 308

第一节 债的概念与债的发生根据 308

第二节债的特征 315

第三节债的分类 319

第四节债的消灭 325

第二十章合 同(契约) 331

第一节合同的概念与特征 331

第二节 合同的分类 332

第三节合同的订立(要约与承诺) 338

第四节合同的内容 342

第五节合同的形式 344

第六节合同的有效与无效 348

第七节合同的履行 350

第八节 合同的变更与解除 356

第九节合同当事人的变更 364

第十节合同的担保 367

第十一节合同的终止 385

第一节知识产权的概念 390

第四编 知识产权(智力成果权) 390

第二十一章知识产权的概述 390

第二节知识产权的主体和客体 391

第三节知识产权的特征 393

第四节知识产权制度的基本原则 397

第二十二章著作权 400

第一节著作权的概念 400

第二节著作权的主体和客体 400

第三节著作权的内容 403

第四节邻接权 406

第五节对著作人的权利限制 407

第六节禁止传播的作品 408

第七节著作权的保护 409

第一节发现权 411

第二十三章发现权和发明权 411

第二节发明权 413

第三节其他科技成果权 416

第二十四章专利权 417

第一节专利权的概念 417

第二节 专利权的主体和客体 417

第三节专利权的内容 420

第四节专利权的期限、终止和无效 422

第五节专利权的保护 422

第二十五章商标权 424

第一节商标权的概念 424

第二节 商标权的主体和客体 425

第三节 商标权的取得、续展和终止 426

第四节商标权的转让和使用许可 428

第五节商标权的保护 429

第五编 人身权 431

第二十六章人身权的概述 431

第一节人身权的概念 431

第二节人身权的特征 432

第三节公民和法人人身权的异同 434

第四节对人身权的保护 435

第二十七章人格权 437

第一节人格权的概念 437

第二节人格权的特征 438

第三节公民人格权的种类 439

第二十八章身份权 444

第一节身份权的概念 444

第二节身份权的种类 445

第二十九章财产继承权概述 447

第一节财产继承权的概念 447

第六编 财产继承权 447

第二节财产继承权的法律特征 449

第三节我国财产继承制度的性质 452

第四节财产继承的基本原则 454

第二节继承权的接受和放弃 461

第三节继承权的丧失 463

第三十一章法定继承 465

第一节法定继承的概念 465

第二节法定继承的范围 466

第三节法定继承人的顺序 470

第四节代位继承 471

第五节转继承 473

第三十二章遗嘱继承与遗赠 475

第一节遗嘱继承的概念 475

第二节遗嘱 476

第三节遗嘱的内容与形式 477

第四节遗嘱的有效条件 480

第五节遗嘱的变更和撤销 481

第六节遗赠 483

第七节遗赠扶养协议 485

第三十三章遗产的处理 489

第一节遗产的概念 489

第一节继承的开始 489

第三十章财产继承权 489

第二节遗产的范围 490

第三节遗产的保管 491

第四节遗产的分配原则 492

第五节遗产的分割 493

第六节被继承人的债务清偿 495

第七节无人继承的遗产 496

第一节民事责任概述 498

第七编 民事责任 498

第三十四章民事责任的一般规定 498

第二节 民事责任的概念与意义 501

第三节 民事责任的特征 502

第四节 民事责任与其他法律责任的区别 504

第五节确认民事责任的原则 508

第六节免除民事责任的条件 512

第七节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 517

第三十五章违约的民事责任 522

第一节违约责任的概念 522

第二节承担违约责任的条件 523

第三节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 527

第三十六章侵权的民事责任 529

第一节侵权责任的概念 529

第二节侵权责任的特征 530

民事责任 532

第三节一般侵权行为与特殊侵权行为的 532

第四节侵权责任的种类 534

第八编 时 效 551

第三十七章时效概述 551

第一节时效的概念 551

第二节时效的法律特征 553

第三节建立时效制度的意义 554

第三十八章诉讼时效 555

第一节诉讼时效的概念 555

第二节诉讼时效的特征 556

第三节诉讼时效适用的范围 557

第四节诉讼时效期间的种类 558

第五节诉讼时效的起算 560

第六节诉讼时效完成的障碍 56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