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新编哲学自考指要
新编哲学自考指要

新编哲学自考指要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建新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800915700
  • 页数:331 页
图书介绍:
《新编哲学自考指要》目录

第一部分 自学指导·解题技巧指导 1

1.怎样自学哲学? 1

2.怎样进行记忆? 4

3.怎样解答填空题和解词题? 11

4.怎样解答辨别对错题和辨别改正题? 15

5.怎样解答选择题? 22

6.怎样解答简答题? 28

7.怎样解答辨别说明题? 30

8.怎样解答论述题? 33

9.怎样在答题中使用反证法和归谬法? 46

10.怎样审题? 52

11.怎样形成最佳临考竞技状态氛围并拓宽解题思路? 56

12.怎样合理安排考场上的解题时间? 61

第二部分 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66

第一单元 绪论 66

1.马克思主义包括哪三个组成部分?其一般理论基础是什么? 66

2.什么是哲学? 66

3.什么是世界观? 66

4.简述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 67

5.什么是方法论? 67

6.简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67

7.简述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67

8.在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上,要防止哪两种错误的倾向? 68

9.哲学基本问题是什么?它包括哪两个方面? 68

10.对哲学基本问题两个方面的不同回答会构成怎样的对立? 68

13.什么是哲学的党性原则? 69

11.为什么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的基本问题? 69

12.简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69

14.什么是一元论? 70

15.什么是二元论?二元论是超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第三种哲学派别吗? 70

16.唯物主义的发展经历了哪些基本形态? 70

17.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具有哪些特点? 70

18.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具有哪些特点? 71

19.辩证唯物主义具有哪些特点? 71

20.唯心主义有哪两种基本形态? 72

21.主观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72

22.客观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72

23.主、客观唯心主义的共同点和区别点是什么? 72

25.在阶级社会中,怎样理解哲学斗争的阶级性? 73

24.唯心主义长期存在的认识根源和社会阶级根源是什么? 73

26.简述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74

27.简述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的关系 74

28.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19世纪中叶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74

30.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应当主要掌握哪些观点? 77

31.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是什么? 77

32.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什么? 77

第二单元 唯物主义 78

33.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有什么特点? 78

34.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有什么特点?它为什么抵挡不住唯心主义的进攻? 78

35.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 79

40.什么是相对静止? 80

39.简述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80

37.简述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关系 80

38.什么是运动? 80

41.简述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81

42.承认相对静止有什么重要意义? 81

43.否认绝对运动或否认相对静止,各自会导致什么错误? 81

44.运动有哪些基本形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81

45.什么是时间、空间? 82

46.简述时间、空间同运动着的物质的关系 82

47.唯心主义时空观错在什么地方? 83

48.怎样理解时间、空间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83

49.科技新成果是怎样证明时间、空间的相对性的? 83

50.怎样理解时间、空间是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84

51.简述在世界统一性的问题上,二元论和一元论、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马克思以前的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分歧 84

54.什么是规律? 85

52.为什么说世界的统一是无限多样的统一? 85

5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如何证明的? 85

55.怎样理解规律的客观性? 86

56.怎样理解规律的普遍性、重复性、稳定性? 86

57.为什么说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根本要求? 86

58.为什么说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87

59.为什么说意识是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 87

60.怎样理解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88

61.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意识起源的理论有何重要意义? 88

62.意识的本质是什么? 88

63.怎样理解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88

64.什么是庸俗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错在哪里? 88

66.为什么说一切唯心主义都否认了意识在内容上的客观实在性? 89

65.怎样理解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89

68.怎样理解意识的能动性? 90

67.简述人类思维和人工智能的本质区别 90

69.在意识的能动性的问题是上,要反对哪两种错误的观点? 91

70.论述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91

71.如何正确处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事物的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92

第三单元 辩证法 93

72.唯物辩证法的两个基本特征是什么? 93

73.什么是联系? 93

74.怎样理解联系的普遍性? 93

75.怎样理解联系的客观性? 93

77.怎样理解联系的条件性? 94

78.怎样把握唯物辩证法关于系统的观点? 94

76.怎样理解联系的多样性? 94

79.什么是发展? 95

80.简述联系和运动、变化、发展的关系 95

81.怎样理解事物作为过程而存在? 95

82.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基本范畴是什么? 96

83.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96

84.逻辑矛盾和辩证矛盾有什么区别? 97

85.形而上学是如何对待矛盾的? 97

86.什么是矛盾?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是什么? 97

87.怎样理解矛盾的斗争性是一个广泛的哲学范畴? 98

88.简述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98

89.为什么说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98

91.简述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 99

90.如何理解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推动事物的发展? 99

93.如何理解矛盾的普遍性? 100

94.把握矛盾的普遍性的原理有什么意义? 100

92.如何理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100

95.如何理解矛盾的特殊性? 101

96.把握矛盾的特殊性的原理有什么意义? 101

97.简述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的关系 101

98.什么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二者的关系如何?把握这一原理有什么意义? 102

99.什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二者的关系如何?把握这一原理有什么意义? 102

100.怎样理解两点论和重点论是辩证的统一? 103

101.什么是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 103

102.怎样理解矛盾解决形式的多样性? 104

103.论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104

106.简述质和事物的关系 105

104.掌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是什么? 105

105.什么是质? 105

107.什么是属性?质和属性的关系是怎样的? 106

108.怎样理解质的多样性? 106

109.如何把握事物的质? 106

110.认识事物的质有什么重要意义? 106

111.什么是量? 107

112.简述量和事物的关系 107

113.怎样理解量的多样性? 107

114.认识事物的量有什么重要意义? 107

118.把握事物的度有什么意义? 108

117.简述质和量的关系 108

116.什么是度?什么是关节点? 108

115.怎样理解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而量和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 108

119.什么是量变?什么是质变? 109

120.论述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109

121.割裂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会导致哪两种错误? 110

122.引起量变和质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10

123.什么是前进性质变?什么是倒退性质变? 110

124.把握质量互变规律的意义是什么? 110

125.怎样理解质量互变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111

126.怎样理解量变和质变的相互渗透? 111

127.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有哪两种表现形式?引起部分质变的根源是什么? 111

131.什么是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 112

132.为什么说事物的否定是自我否定? 112

129.量变引起质变有哪两种不同的情形? 112

130.质变有哪两种基本形式? 112

128.什么是质变过程中的量的扩张? 112

133.为什么说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 113

134.怎样理解发展过程是间断性(非连续性)和连续性(非间断性)的统一? 113

135.辩证的否定的实质是什么? 114

136.形而上学是如何对待事物的肯定和否定的? 114

137.简述辩证否定观和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对立 114

138.什么是否定之否定? 114

139.否定之否定规律如何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辩证过程? 115

140.循环论和直线论错在什么地方? 115

144.为什么说新事物战胜旧事物需要一个过程? 116

143.为什么说新事物必然要战胜旧事物? 116

142.什么是新事物和旧事物? 116

141.怎样理解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116

145.如何对待新事物? 117

146.什么是范畴?什么是哲学范畴? 117

147.唯心主义是怎样解释范畴的? 117

148.什么是本质?什么是现象? 117

149.什么是真象?什么是假象? 117

150.论述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 118

151.承认现象和本质既对立又统一,对于科学研究的意义是什么? 118

152.如何透过现象把握本质? 119

153.唯心主义哲学家康德是如何割裂现象和本质的关系的? 119

154.什么是内容?什么是形式 119

155.什么是内在形式?什么是外在形式? 119

156.论述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 120

157.怎样理解内容和形式相互关系的复杂性? 121

158.什么是形式主义?什么是形式虚无主义? 121

159.什么是原因?什么是结果? 121

160.为什么说“在此之后”不等于“由此之故”? 121

161.论述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 122

162.世界上有终极原因和终极结果吗? 122

163.怎样理解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 123

164.怎样理解因果联系的复杂性、多样性? 123

165.掌握原因和结果辩证关系的原理有什么意义? 124

166.什么是决定论?什么是非决定论? 124

167.什么是目的论? 124

168.什么是必然性?什么是偶然性? 124

170.论述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125

169.引起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原因是什么? 125

171.在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问题上,要批判哪几种错误的观点? 126

172.掌握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有什么意义? 126

173.什么是现实性?什么是可能性? 127

174.什么是不可能性?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有什么意义? 127

175.什么是现实的可能性?什么是非现实的可能性?区分二者有什么意义? 127

176.从质上区分可能性有什么意义? 128

177.从量上区分可能性有什么意义? 128

178.论述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辩证关系 128

179.在由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化过程中,为什么要重视转化的条件? 129

180.掌握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辩证关系有什么意义? 129

183.简述唯物主义认识论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 130

182.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130

181.什么是认识论? 130

第四单元 认识论 130

184.简述不可知论的基本观点 131

185.简述辩证唯物主义可知论的基本主张 131

186.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具有哪些局限性?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如何克服的? 132

187.什么是认识的主体?什么是认识的客体?二者的关系是怎样的? 133

188.什么是实践? 133

189.实践具有哪些特点? 133

190.实践具有哪些基本形式? 133

191.什么是认识? 134

192.简述实践决定认识 134

193.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134

197.世界上存在着“生而知之”的天才和圣人吗? 135

196.为什么要学习间接经验? 135

194.什么是直接经验?什么是间接经验? 135

195.为什么说间接经验最终也发源于实践? 135

198.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36

199.为什么说求知欲、好奇心不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136

200.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136

201.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136

20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什么? 137

203.怎样理解认识的相对独立性? 137

204.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是什么? 137

205.什么是感性认识?什么是理性认识? 137

206.什么是感觉、知觉、表象? 138

207.什么是概念、判断、推理? 138

208.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138

211.理性认识为什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 139

209.在认识过程中怎样才能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139

210.什么是唯理论?什么是经验论?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错在哪里? 139

212.在认识过程中,怎样才能实现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的飞跃? 140

213.怎样理解认识发展的全过程?认识运动为什么是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 140

214.怎样理解党的群众路线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一致性? 141

215.什么是真理? 142

216.怎样理解真理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 142

217.真理的客观性包含哪两层意思? 142

218.怎样理解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142

219.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真理问题上的分歧是什么? 142

220.什么是实用主义的真理观?它错在什么地方? 143

221.真理是“社会的公认”吗?为什么? 143

224.论述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 144

222.真理的两重性是什么? 144

223.什么是绝对真理?什么是相对真理? 144

225.怎样理解人类认识能力的两重性和真理的两重性是辩证的统一? 145

226.绝对主义真理观和相对主义真理观错在哪里? 146

227.什么是谬误? 146

228.论述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 146

229.什么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47

230.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47

231.为什么说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148

232.简述逻辑证明在认识真理过程中的作用 149

233.逻辑证明是检验真理的第二条标准吗?为什么? 149

235.为什么说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150

234.什么是党的思想路线? 150

第五单元 历史唯物主义 152

236.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152

237.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主要有哪些? 152

238.简述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关系 152

239.什么是历史观? 153

240.什么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153

241.什么是社会存在?什么是社会意识? 153

242.对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会构成怎样的对立? 153

243.为什么说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154

244.简述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对立 154

245.列宁是怎样揭露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缺陷的? 155

246.唯心史观的两种基本形态是什么? 155

247.历史唯心主义长期存在的根源是什么? 156

249.历史唯物主义之创立的伟大意义是什么? 157

250.什么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157

248.历史唯物主义为什么必然地产生于19世纪中叶? 157

251.怎样理解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既对立又统一? 158

252.为什么说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是自然的历史过程? 158

253.简述尊重社会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159

254.什么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159

255.什么是地理环境? 159

256.地理环境对于社会的发展起什么作用? 160

257.什么是地理环境决定论?地理环境决定论错在哪里? 160

259.人口因素对于社会的发展起什么作用? 161

260.什么是人口决定论?人口决定论错在哪里? 161

258.什么是人口因素? 161

261.什么是马尔萨斯的人口论? 162

262.什么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162

263.为什么说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162

264.为什么说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163

265.什么是生产力? 163

266.简述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及其在生产力中的地位和作用 163

267.怎样理解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164

268.什么是生产关系? 165

269.生产关系是怎样构成的? 165

270.怎样理解生产关系是一种物质关系? 165

271.人类社会的生产关系具有哪些基本类型? 166

272.论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166

274.把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具有什么意义? 168

273.怎样理解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或者不适合生产力状况的复杂性? 168

275.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有什么特点? 169

276.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相比较,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具有哪些特点? 170

277.简述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170

278.什么是经济基础?如何理解经济基础的科学含义? 171

279.什么是上层建筑? 171

280.什么是政治上层建筑?什么是思想上层建筑?二者的关系是怎样的? 171

281.什么是社会形态? 172

282.论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172

283.把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有什么意义? 173

284.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建立有什么特点? 174

285.无产阶级首先确立自己的政治统治,然后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这是否违背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一般规律?为什么? 174

287.简述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175

286.怎样理解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能动作用? 175

288.社会基本矛盾是如何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 176

289.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问题上,马克思的新贡献是什么? 177

290.阶级是怎样产生的? 177

291.暴力是阶级产生的根源吗? 178

292.列宁是怎样给阶级下定义的? 178

293.如何把握列宁的阶级定义? 179

294.怎样理解阶级既是一个经济范畴,又是一个历史范畴,同时还是一个广泛的社会范畴? 179

295.什么是阶级社会?人类社会依次经历过哪三个阶级社会?这三大阶级社会的基本阶级各是什么? 180

296.什么是阶层? 180

297.“组织论”、“分配论”错在什么地方? 180

301.怎样理解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81

300.阶级斗争的根源是什么? 181

299.什么是阶级斗争? 181

298.康生鼓吹从政治、思想上划分阶级错在什么地方? 181

30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有哪三种基本形式?在这三种形式中,哪一种形式是最高形式? 182

303.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它有什么意义? 183

304.怎样理解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183

305.什么是国家?国家的本质是什么? 184

306.国家是全社会的代表吗? 184

307.同原始社会的氏族组织相比,国家具有哪些特征? 184

308.国家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185

309.国家的两种职能是什么?二者的关系是怎样的? 185

310.什么是国体?什么是政体?二者的关系是怎样的? 185

313.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是什么? 186

312.社会革命的实质是什么? 186

311.国家有哪些基本的类型? 186

314.社会革命的作用是什么? 187

315.社会革命的根源是什么? 187

316.社会革命的条件是什么? 187

317.社会革命具有哪些类型? 188

318.为什么说无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革命? 188

319.社会革命具有哪些形式? 189

320.马克思主义者如何看待改良? 190

321.简述过渡时期的阶级斗争 190

322.简述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特点及其存在的原因 191

324.为什么说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的国家? 192

325.无产阶级专政具有哪些基本职能? 192

323.在现阶段,我国社会阶级斗争的突出表现是什么? 192

326.社会主义民主和资本主义民主有什么区别? 193

327.阶级怎样才能消灭? 193

328.国家是怎样消亡的? 194

329.论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94

330.怎样理解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195

331.社会意识能够永久地落后于社会存在吗?社会意识能够无条件地预见社会发展的趋势吗? 196

332.简述社会意识的构成 197

333.什么是个人意识?什么是群体意识?二者的关系是怎样的? 197

334.什么是社会心理?什么是社会意识形式?二者的关系是怎样的? 197

335.什么是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什么是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 198

336.什么是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它们同经济基础是什么关系? 198

339.怎样理解道德的历史性? 199

337.什么是道德? 199

338.道德和法律都属于行为规范,它们在调整人们的行为时有哪些区别? 199

340.怎样理解道德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阶级性? 200

341.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评价的标准是什么? 200

342.什么是共产主义道德? 200

343.什么是艺术?艺术的作用是什么? 201

344.社会主义艺术的评价标准是什么? 201

345.什么是宗教? 201

346.宗教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根源是什么? 201

347.怎样理解“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202

348.宗教在历史上起过积极的作用吗? 202

349.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里,怎样理解“宗教信仰自由” 202

351.简述宗教和哲学唯心主义的共同点与区别点 203

350.社会主义社会为什么还存在着宗教现象?宗教的消亡需要什么条件? 203

352.什么是科学? 204

353.简述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04

354.什么是群众史观?什么是英雄史观? 204

355.英雄史观有哪两种基本形式? 205

356.英雄史观长期存在的根源是什么? 205

357.如何理解“人民群众”这一范畴? 205

358.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206

359.知识分子是一个独立的阶级吗? 206

361.为什么说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群众对历史的创造作用具有全新的意义? 207

362.人民群众历史的创造力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 207

360.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是否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207

363.个人对于历史的发展起作用吗? 208

364.什么是历史人物? 208

365.历史人物对于社会的发展起什么作用? 208

366.什么是杰出人物? 208

367.简述杰出的政治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09

368.怎样理解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出现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209

369.什么是无产阶级领袖? 209

370.简述无产阶级领袖的历史作用 209

371.简述无产阶级领袖和人民群众的关系 210

372.什么是个人崇拜?为什么要反对个人崇拜? 210

375.什么是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211

376.简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 211

374.为什么说社会进步具有必然性? 211

373.什么是社会进步? 211

377.什么是人的解放? 212

378.什么是人的本质?资产阶级“人性论”错在什么地方? 212

379.简述人的解放和人的本质的关系 212

380.什么是人的价值? 213

381.什么是必然王国?什么是自由王国? 213

382.怎样理解共产主义是人类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213

383.如何理解自由? 214

第三部分 模拟测试练习 215

模拟测试卷编拟说明 215

模拟测试卷之一(绪论·唯物主义) 217

模拟测试卷之二(辩证法) 226

模拟测试卷之三(辩证法) 235

模拟测试卷之四(认识论) 244

模拟测试卷之五(历史唯物主义) 253

模拟测试卷之六(历史唯物主义) 262

模拟测试卷之七(历史唯物主义) 271

模拟测试卷之八(综合) 281

参考答案 290

模拟测试卷之一(绪论·唯物主义) 290

模拟测试卷之二(辩证法) 295

模拟测试卷之三(辩证法) 300

模拟测试卷之四(认识论) 304

模拟测试卷之五(历史唯物主义) 310

模拟测试卷之六(历史唯物主义) 316

模拟测试卷之七(历史唯物主义) 321

模拟测试卷之八(综合) 32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