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晋陕蒙接壤地区环境整治与农业发展研究  环境整治对策研究
晋陕蒙接壤地区环境整治与农业发展研究  环境整治对策研究

晋陕蒙接壤地区环境整治与农业发展研究 环境整治对策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郭绍礼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5
  • ISBN:7504621161
  • 页数:210 页
图书介绍:
《晋陕蒙接壤地区环境整治与农业发展研究 环境整治对策研究》目录

目 次 1

第一章晋陕蒙接壤地区环境特点 1

一、区域环境的过渡性 1

(一)气候过渡性明显 1

(二)地貌的过渡性 2

(三)土壤的过渡性 4

(四)植被的过渡性质 4

二、人类活动在历史时期对环境演变的影响 6

(一)气候的波动性明显且日趋旱化 8

(二)天然植被破坏,地面裸露程度增加,地形破碎严重 8

(三)土壤侵蚀加剧 9

三、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严重 10

第二章晋陕蒙接壤地区环境演变 12

一、1万年以来的气温变化序列 12

(一)过去工作的回顾 12

(二)重点研究区及地层剖面 14

(三)典型剖面气温变化信息的定量分析 17

(四)综合校正与气温曲线 19

(五)结论与讨论 22

二、距今2500年来的降水变化 23

三、距今2500年来的自然植被覆盖度的变化 24

第三章晋陕蒙接壤地区环境动态监测 25

一、自然地理背景及基本资料预处理 25

(一)监测区自然地理背景 25

(二)基本资料及预处理 26

(一)基本资料处理 32

二、环境动态监测的技术与方法 32

(二)以植被类型为基础的遥感动态监测分区单元 33

(三)动态监测模型的建立 35

三、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分析(1988~1993年) 38

(一)各旗县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点 38

(二)研究区植被覆盖度总体的时空变化 41

四、地表植被类型、监测、水分状况对植被环境影响分析 53

一、基本环境因素及其与风蚀沙化的关系 62

第四章风蚀沙化 62

(一)风力对风蚀沙化的影响 63

(二)气候干燥度对风蚀沙化的影响 65

(三)地面组成物质对风蚀沙化的影响 66

(四)风蚀沙化自然形成因素的综合分析——风蚀沙化脆弱度 69

二、人为活动与风蚀沙化的关系 71

(一)风蚀沙化过程的数学模型 71

(二)晋陕蒙接壤区风蚀沙化过程中人为作用的定量分析 72

三、风蚀沙化的现状及对区域开发的危害 75

(一)风蚀沙化的强度类型划分 75

(二)风蚀沙化分区 76

(三)风蚀沙化指数及风沙环境评价 78

四、风蚀沙化对区域开发的危害 80

(一)风蚀沙化的危害方式 80

(二)风蚀沙化对区域开发的危害程度 80

五、区域经济开发引起的风蚀沙化变化 87

(一)全区范围内风蚀沙化逆转 87

(三)风蚀沙化千万的经济损失估价 87

(二)重点开发项目地区沙化扩展 88

(三)无治理对策条件下风蚀沙化对区域开发危害的经济估价 91

第五章水土流失 92

一、现代侵蚀环境的形成 92

二、侵蚀的环境效应 92

(一)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93

(三)对水利及交通的影响 94

(二)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94

(四)对下游河道的影响 95

三、侵蚀产沙类型及指标体系 95

(一)侵蚀产沙类型区的划分 96

(二)侵蚀产沙指标体系 96

(三)指标的数值化 96

四、侵蚀强度空间分异 100

(一)侵蚀产沙强度的确定 100

(一)区域开发概况 103

五、区域开发对侵蚀产沙可能产生的影响 103

(三)侵蚀分区 103

(二)侵蚀产沙强度的空间分异及其原因 103

(二)开发对侵蚀的影响 105

(三)开矿对黄河泥沙的影响 105

第六章土地退化 108

一、土地退化现状 108

二、土地退化的环境效应 113

(一)土地退化综合因子指标的选择 126

三、土地退化与逆转预评预测 126

(二)土地退化与进化预测 127

四、土地退化程度评价 131

(一)土地退化评价体系 131

(二)土地退化程度评价 131

第七章环境污染 137

一、区域环境污染特征 137

二、污染源排放 137

(一)大气污染源排放 137

(二)废水污染源排放 141

(三)固体废弃物的排放 143

(四)污染源治理途径 145

三、环境污染现状分析 146

(一)大气污染现状 146

(二)主要河流污染现状 147

(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48

(四)油田开发对生物栖息环境的影响 151

(五)油田开发对生态环境综合影响评价 151

(一)污染物最大允许排放量和废水安全排放量 152

四、环境保护对策 152

(二)接壤区环境保护目标与总量控制 154

第八章土地破坏与土地复垦 162

一、工矿业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 162

二、土地破坏类型与土地复垦 163

(一)土地破坏类型 163

(二)待复垦土地面积 163

(二)复垦规划 165

(一)分布规律 165

三、待复垦土地的分布规律与复垦规划 165

四、土地复垦的投资概算 168

第九章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171

一、建立区域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171

二、区域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因素分析 172

三、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173

四、生态环境恶化原因分析 176

(一)生态环境脆弱 176

(二)先天的地形要素 178

(三)植被要素指标 179

(四)土地沙漠化指标与风、水蚀间关系 179

(五)人类活动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 181

(六)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相互迭加、相互作用,是环境恶化的又一重要原因 183

五、不同类型区的环境评价 186

第十章区域环境整治对策 188

一、环境整治现状 188

(一)取得的成就及采用的对策 188

(二)环境整治存在的问题 190

二、环境整治原则和战略布局 191

(一)环境整治原则 191

(二)环境综合治理的战略本局 192

三、环境整治对策 192

(一)制定本区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 192

(二)农业人口转化的推行 193

(三)环境及环境整治的政策及管理的实施 194

(四)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与坝系农业的施行 194

(五)土地退化的治理 196

(六)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197

(七)农田沙害的治理 199

(八)流沙治理 202

(九)飞播的推广应用 204

(十)沙地适宜植被覆盖度的确定 205

四、环境整治前景分析 207

(一)环境整治预测 207

(二)综合治理所需经费评估 20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