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经济法理念与范畴的解析
经济法理念与范畴的解析

经济法理念与范畴的解析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单飞跃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80185019X
  • 页数:344 页
图书介绍:本书分“理念论”和“范畴论”两部分,探讨了经济法的人文关怀,经济法观念论,经济法程序理念论,经济法的法主体范畴,经济法的法价值范畴等问题。
《经济法理念与范畴的解析》目录

理念论 1

篇Ⅰ 经济法的法治理念探索 3

一、经济法的自由理念 4

(一)市场竞争自由 5

(二)经济政策民主 6

二、经济法的公平理念 8

(一)规则公平 9

(二)信息公平 10

(三)分配公平 12

三、经济法的发展理念 14

(一)持续发展理念 15

(二)公平发展理念 17

(三)快速发展理念 18

四、经济法的安全理念 19

篇Ⅱ 市场逻辑与国家观念--经济法理性之诠释 23

一、市场逻辑 23

(一)市场结构 24

(二)市场逻辑 25

(三)市场逻辑非自洽性 27

二、国家观念 29

(一)国家的产生 29

(二)国家行动范围之界定 31

三、经济法理性之诠释 33

(一)发展公平理念 35

(二)经济安全理念 37

(一) 古代经济法 观念的批判 40

篇Ⅲ 经济法观念的批判 40

一、关于经济法起源论观念的批判 40

(二)以经济法的造词作为起源的观念的批判 41

二、关于经济法本质论观念的批判 41

(一)经济法词义论的批判 41

(二)经济立法论的批判 42

(三)经济行政法论的批判 42

三、关于经济法方法论观念的批判 43

(一)以企业法为本位的经济法研究方法的批判 43

(二)以机械法律继承为手段的经济法研究方法的批判 45

篇Ⅳ 经济法观念论 47

一、经济法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法律产物 47

二、经济法是国家经济权力深入经济生活的法律反映 50

三、经济法体系的核心与本位是竞争保护法和宏观经济调控法 54

(一)竞争保护法律制度 55

(二)宏观经济调控法律制度 56

篇Ⅴ 法律文明演进与经济法的现代化 58

一、社会转型与法律文明演进 59

二、经济法:政治国家向经济国家转化的法形式 62

三、中国经济法:现代化与本土资源的契合 64

篇Ⅵ 经济法的人文关怀 71

篇Ⅶ 经济法发展理念论 75

一、工业经济、工业文明与传统发展观 75

二、经济法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77

(三)产业持续发展 78

(二)人力持续发展 78

(一)生态持续发展 78

三、经济法的公平发展理念 80

(一)地区发展公平 80

(二)竞争公平 81

(三)分配公平 82

四、经济法的快速发展理念 82

(一)社会化大生产与经济发展 82

(二)经济法的快速发展理念 83

篇Ⅷ 经济法安全理念论 89

一、安全:法律持续性的制度安排与价值追求 89

(一)安全源于人性,保障于法律 89

(二)人身、财产保护:安全的核心 90

二、宏观经济风险:安全理念的挑战与发展契机 96

三、经济法安全理念 100

(一)宏观经济安全理念 100

(二)发展安全理念 104

篇Ⅸ 经济法程序理念论 107

一、经济法程序理念的含义 107

(一)程序与实体 107

(二)特殊的经济法程序理念 108

二、实质平等理念 109

(一)传统法律程序中扶助弱者理念的欠缺 110

(二)实质平等理念在特殊的经济法诉讼程序中的体现 111

三、保护公益理念 114

(一)传统诉讼程序对公益救济的不足 115

(二)保护公益理念在经济法程序中的体现 116

四、多元善治理念 118

(一)行政权治理念与现代市场经济的反差 118

(二)多元善治理念 119

(三)多元善治理念在经济法程序中的体现 121

篇Ⅹ 社会法:一种经济法研究进路的反思 124

一、本质反思:经济法等于社会法吗? 124

二、利益反思:社会利益是本位或基石吗? 128

三、主体反思:社会团体是经济法中最具特性的法律关系主体吗? 131

篇Ⅺ 经济法的社会力学原理分析 135

一、经济法的经济力学原理分析 135

二、经济法的政治力学原理分析 138

三、经济法的理念力学原理分析 141

四、经济法的惯性力学原理分析 143

五、经济法的综合力学原理分析 146

篇Ⅻ 当代中国经济法的发展进路 149

一、理论进路 149

(一)经济法是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辩证法 149

(二)经济法是公法与私法交融衍生的第三法域 150

(三)经济法是社会勃兴的法律载体 150

二、立法进路 150

(一)法律与政策的适当分离和尽可能分离 151

(二)现有经济法成果与理论的最充分反映 151

(三)立足于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国情 151

(四)高度注重社会与地区空间 151

(二)社会控制机制 152

(一)行政程序机制 152

三、实施进路 152

(三)司法干预机制 153

范畴论 157

篇Ⅰ 论行政权与国家所有权 157

一、 两权分离 的思考 158

(一)政府所有权形态与 两权分离 的背景 158

(二) 两权分离 的形式及其实质 160

(三) 两权分离 的局限性 162

(四) 两权分离 的走向 166

二、行政权与国家所有权现状之考察 167

(一)主体重合所引起的观念与功能的对抗 167

(二)行政权限结构与国家所有权 168

(三)串借与异化效应:行政权与国家所有权一体结合的必然 172

三、行政权与国家所有权分离 176

(一)行政权与国家所有权分离的必要性 176

(二)行政权与国家所有权分离的内容 178

(三)国家所有权主体形态的构造与三次分权的形成 183

四、行政权与所有权关系的重建 189

(一)重建行政权与所有权关系之一般原则 189

(二)重建后的行政权与所有权关系之特征 192

(三)行政权对所有权的作用理论 194

篇Ⅱ 经济法: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辩证法 199

一、解读市民社会 199

二、国家观念与职能 204

三、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关系架构 208

(一)市场缺陷与干预市场 211

(二)政府失灵与干预政府 213

四、经济法: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良性互动 214

(一)经济法是公法与私法交融衍生的第三法域 216

(二)经济法: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辩证逻辑 217

篇Ⅲ 经济法的法经济范畴研究 218

一、经济法不具有双重法经济人格 218

二、民商关系的高度发达和经济资源的权力分配是经济法产生和存在的法经济前提 222

(一)民商关系的高度发达与经济法的产生 222

(二)经济资源的权力分配与经济法的法律反映 226

三、中国经济法法经济范畴的理想与现实 228

一、经济法法主体前提探微 231

篇Ⅳ 经济法的法主体范畴研究 231

二、经济法法主体个性分析 234

(一)广泛性 235

(二)意志性 236

三、经济法法主体范畴之外延界定 236

(一)市场 237

(二)社会 239

(三)国家 241

篇Ⅴ 经济法的法权利范畴研究 244

一、商品社会的两难权利现象 244

二、经济法中的经济权力 246

三、社会自治权力:新兴的经济法权利概念 249

篇Ⅵ 经济法的法价值范畴研究 252

(一)古代经济法与经济强行法的识别 253

一、经济法的存在价值--商品经济的普通法 253

(二)经济法是商品经济的普通法 254

二、经济法的法权价值--权力的规制 255

(一)经济法是限权法,而非扩权法 255

(二)经济法与私权规制 255

(三)经济法与公权规制 256

三、经济法的资源价值--发展公平 258

(一)商品社会与可持续发展 258

(二)经济法的资源价值目标:发展公平 260

四、经济法的社会价值--经济安全 265

(一)个体安全与交易安全的道德障碍与法律局限 265

(二)经济法的社会价值目标:经济安全的实现 266

一、法形式、法地位与法体系 269

篇Ⅶ 经济法的法形式与中国经济法立法模式的基本分析 269

二、关于中国经济法立法模式的理论预想 270

(一)经济法典模式 270

(二)基本经济法+单行经济法律法规模式 271

(三)单行经济法律法规模式 271

三、基本经济法的制定与《中国经济法纲要》 272

(一)基本经济法制定条件的分析 272

(二)《中国经济法纲要》的制定 279

篇Ⅷ 经济法的程序机制研究--以司法程序为视角 282

一、程序、法律程序、司法程序 282

(一)程序 282

(二)法律程序 283

(三)司法程序 285

(一)横向层面之考察:经济诉讼在诉讼机制中的遗漏 286

二、程序视角的盲区--经济法司法程序机制的缺漏 286

(二)纵向层面之考察:司法程序机制在经济法内部程序系统的缺失 292

三、创设经济法程序机制的基本问题分析 299

(一)经济法程序机制架构--权力分配背景的基本分析 299

(二)执法程序与诉讼程序视角的理性分析和比较 302

四、经济审判制度的经济法分析 310

(一)经济案件类型及经济审判机构职能分析 310

(二)经济审判机制的发展 312

篇Ⅸ 竞争诉讼机制研究--经济法的程序价值视角 320

一、竞争冲突及其可诉性认识 320

二、竞争诉讼的程序价值 323

(一)行政机制 323

(二)诉讼机制 326

三、竞争诉讼的基本属性 330

(一)竞争诉讼以社会公共利益为基点,存在其独立的价值追求 331

(二)竞争诉讼以社会公众与国家代表起诉机关为起诉主体,有广泛化的主体需求 332

(三)竞争诉讼以其相对的低成本,发挥独特的效益优势 333

四、国外竞争诉讼模式研究 334

(一)美国竞争诉讼模式 334

(二)德国竞争诉讼模式 335

(三)西班牙竞争诉讼模式 336

五、我国竞争诉讼机制的构建 337

(一)国家与个人:竞争诉讼控诉方设计 337

(二)经济审判庭:竞争诉讼的裁判主体 340

(三)处分权利的受限性:竞争诉讼的特殊权利安排 341

后记 34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