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安全
环境与岩土工程
环境与岩土工程

环境与岩土工程PDF电子书下载

环境安全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周健等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112045207
  • 页数:295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地震与环境岩土工程、垃圾土的工程性质、垃圾填埋场的设计与施工、考虑施工作用影响的土体环境理论与控制、地下水位与环境岩土工程以及地质环境与软土地下工程等。
《环境与岩土工程》目录

第1章.绪论 1

1.1.环境岩土工程的形成与发展 1

1.2.环境岩土工程的研究内容与分类 2

1.3.大环境岩土工程中的主要问题 2

1.3.1 地震灾害 3

1.3.2 土壤退化 7

1.3.3 洪水灾害 16

1.3.4 温室效应 20

1.3.5 水土流失 22

1.4.小环境岩土工程中的主要问题 28

1.4.1 人类生产活动引起的若干环境岩土工程问题 28

1.4.2 人类工程活动引起的若干环境岩土工程问题 29

第2章.地震与环境岩土工程 35

2.1.饱和砂土的地震液化 35

2.1.1 砂土液化的机理 35

2.1.2 影响砂土液化的主要因素 35

2.1.3 砂土液化的判别方法 39

2.2.饱和软土基的震陷 47

2.2.1.震陷产生的原因 47

2.2.2 震陷的计算分析法 47

第3章.垃圾土的工程性质 60

3.1.概述 60

3.2.垃圾土的基本性质 61

3.2.1 垃圾土的组成与成分 61

3.2.2 垃圾土的基本性的指标 64

3.2.3 垃圾土的强度 69

3.3.垃圾土的动力特性 72

3.3.1 试验方法 72

3.3.2 动压缩模量 73

3.3.3 轴向残余应变 74

3.3.4 几点规律 75

第4章.垃圾填埋场的设计与施工 77

4.1.垃圾填埋场的设计 78

4.1.1 垃圾填理场选址和场地勘察技术方法 78

4.1.2 垃圾填理场体系的组成与设计原则 83

4.2.垃圾填埋场污染物隔离屏障体系的设计与施工 95

4.2.1 垃圾填埋场淋滤废液的处理原则 95

4.2.2 地下连续墙隔离屏障的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96

4.2.3 污染物隔离工程实例 100

4.3.顶部覆盖层形式与入渗 102

4.3.1 微渗透土工膜面层 103

4.3.2 破损渗漏土工膜面层 108

4.3.3 压实粘土面层 112

4.4.饱和表层流 119

4.4.1 饱和表层流 119

4.4.2 非水平层的均匀介质稳定饱和流 121

4.4.3 水平层的均匀介质稳定饱和流 130

4.5.防渗层上的渗流运动分析 134

4.5.1 防渗层结构与渗流运动模式 134

4.5.2 不透水防渗层上的渗流运动 136

4.5.3 微渗透土工膜渗漏 153

4.5.4 破损土工膜渗漏 156

4.5.5 压实粘土防渗层渗漏 157

4.6.集液系统排水能力分析及设计 159

4.6.1 集液管流 159

4.6.2 不渗漏防渗层时的集液管流 160

4.6.3 渗漏防渗层时的集液管流 161

第5章.考虑施工作用影响的土体环境理论与控制 164

5.1.典型施工作用下的土体性质变异研究 164

5.1.1 应力状态和应力路径的改变 164

5.1.2 扰动土体工程性质的变异 170

5.2.基坑开挖工程的环境土工问题 176

5.2.1 软土深、大基坑工程及其环境土工问题 176

5.2.2 深基坑周围地表沉降分析 179

5.2.3 深基坑开挖引起临近地下管线的位移分析 181

5.3.打桩对周围土工环境扰动影响的特性研究 186

5.3.1 打桩挤土效应的理论分析 187

5.3.2 沉桩挤土效应的模型试验研究 189

5.3.3 沉桩挤土效应的数值模拟 194

5.3.4 群桩挤土效应的数值模拟 201

5.4.强夯作用下的土体环境理论与控制 207

5.4.1 强夯施工的扰动区域划分 207

5.4.2 强夯时地基土应力场与有效加固深度 208

5.4.3 强夯扰动所引起的环境公害 209

5.4.4 某机场深部饱和软土的强夯加固效果探讨 213

5.5.盾构掘进对环境土工公害的理论与预测 218

5.5.1 盾构掘进的扰动机理 219

5.5.2 土体受盾构掘进扰动的特点 220

5.5.3 盾构掘进对土体的影响范围 223

5.5.4.盾构掘进对土体扰动的变形控制 225

第6章.地下水位与环境岩土工程 230

6.1.环境对地下水位的影响 230

6.1.1 温室效应引起的地下水位变化 230

6.1.2 人为开采引起的地下水位的降低 231

6.2.地下水位变化引起的岩土工程问题 231

6.2.1 地下水位上升的情况 231

6.2.2 地下水位下降的情况 233

6.3.地下水位与地面沉降 234

6.3.1 地面沉降及其影响因素 234

6.3.2 地面沉降研究现状 234

6.3.3 抽水压密导致地面沉降的计算模型 238

6.3.4 人工回灌与地面回弹 243

6.3.5 地面沉降计算实例 246

6.3.6 控制地面沉降的措施 249

6.4.地下水位上升对砂土液化的影响 251

6.4.1 地下水位上升引起的砂土液化势变化分析 251

6.4.2 地下水位上升引起的砂土液化的变化规律 255

6.5.地下水位上升对震陷影响的分析 261

第7章.地质环境与软土地下工程 267

7.1.城市地下工程及其施工方法 267

7.1.1 城市地下空间、地下设施及地下工程 267

7.1.2 城市地下工程的施工方法 268

7.2.城市地下工程的工程地质问题 269

7.2.1 岩土体的工程地质性质 269

7.2.2 城市地下工程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272

7.3.城市地下工程的围岩稳定性评价 274

7.3.1 影响围岩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274

7.3.2 围岩稳定性分析 275

7.4.地下工程施工中地下水影响计算与评价 279

7.4.1 地下水对地下工程的主要影响作用 279

7.4.2 地下水影响的预测分析 283

7.4.3 地下工程施工中的防水措施和墙漏技术 283

7.5.地下工程建设中的地质环境变异性影响评价 283

7.5.1 地下开挖与地层变形规律 284

7.5.2 地下工程施工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 285

7.5.3 工程保护 286

7.6.地下工程施工中的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及防治 287

7.6.1 地质灾害的预测、预报 288

7.6.2 采取工程措施防治施工中的地质灾害 288

7.6.3 城市地下工程的信息化设计施工 288

7.6.4 城市地下工程的专家系统 289

7.6.5 地下工程信息化设计施工实例 290

7.7.可持续性地开发城市地下空间、建造城市地下工程 291

7.7.1 城市地下工程可持续性发展的概念 291

7.7.2 城市发展与地下工程、地质环境的关系 291

7.7.3 城市地下工程建造技术及防灾技术 292

7.7.4 城市地下工程的发展前景 29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