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治国范畴论
治国范畴论

治国范畴论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朱海风,史鸿文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562018103
  • 页数:312 页
图书介绍:
《治国范畴论》目录
标签:海风 范畴

目录 1

前言 1

第一章 道 1

一、道的范畴嬗变 1

1.道的思想源流 1

2.道的引申涵义 1

二、以道治国与治国之道 3

1.遵道为立国之本 3

2.明道为治国之要 8

3.行道为治国之基 12

4.修道为治国之务 16

三、治国之道的实践范畴 19

1.王道与霸道 20

2.君道臣道(吏道)君臣之道 36

3.义道和利道 48

4.公道与私道 55

四、道与相邻范畴的关系及其治国意义 57

1.道与天、地、人 57

2.道与理 64

3.道与德 70

第二章 德 73

一、德的范畴嬗变 73

二、德的治国功能 75

1.为王要重德 75

2.为官必有德 79

3.为政以德 82

4.敬德保民 84

5.德化治国 87

三、德与才、德与罚 92

1.德与才 92

2.德与罚 95

第三章 仁 97

一、仁的范畴嬗变 97

1.“爱人”之说 97

2.“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之说 98

3.“克己复礼”之说 99

1.“仁政”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00

二、以仁治国的思想体系 100

4.“孝悌”之说 100

2.为君要行仁爱民 104

3.仁政的具体功能 105

三、仁之内容及仁者标准 109

1.仁的内容辨析 109

2.仁者的行为标准 110

四、兴仁之教及其重要意义 113

五、仁与礼、仁与义 115

1.仁与礼 115

2.仁与义 116

第四章 礼 120

一、礼的范畴嬗变 120

1.礼的由来 120

2.礼的实质 121

3.礼仪制度 123

4.礼乐教化 124

5.国礼与家礼 125

6.礼的分类 128

1.礼之所起,源于治国 129

二、礼的治国功能及效果 129

2.“治人之道,莫急于礼” 132

3.为王重礼 136

4.礼主于敬 139

三、礼各有功,礼功各异 143

1.礼各有功 143

2.礼功各异 145

四、礼与相邻范畴之关系及其治国意义 148

1.礼与法 148

2.礼与乐 151

3.礼与理、义 158

第五章 信 163

一、信之内涵 163

1.诚实、真实 163

2.守信、讲信用 164

3.信任、相信 164

4.自信、有信心 165

二、信的治国功能及效果 165

1.信以安邦 166

2.信以守国 169

3.信以服众 172

4.信以聚朋 173

三、信的治国原则及规范 175

1.取信于民 175

2.信不可偏 177

3.用人以信 178

4.上下以信 180

5.赏罚以信 182

四、信与忠、诚、义 183

1.信与忠 184

2.信与诚 186

3.信与义 189

第六章 智 191

一、智的内涵 191

1.智慧、智谋 191

2.知识、学识 192

3.知晓、知道 192

1.圣人重智 193

4.知趣、知理 193

二、治国必以智 193

2.智以谋远 195

3.智以明理 196

4.智者不惑 197

5.智以制敌 199

三、用智的基本原则 203

1.取才求智,唯智是举 203

2.知人善任,贵在求真 204

3.广纳众智,举众之能 208

4.兼听纳言,智得于群 209

5.智者不诈,智不为私 210

四、智以学成 212

1.学以致智,智成于学 212

2.博闻为智,从谏如流 214

3.智者多问,不问不知 215

4.智得于思,不思非智 216

5.智积于勤,非勤丧智 217

1.智与能 218

五、智论旁解 218

2.智与谋 220

3.智与明 223

4.智与仁、勇 226

5.知与行、智与施 230

6.智与愚 234

第七章 势 236

一、势的内涵 236

1.形势之势 236

2.趋势之势 237

3.权势之势 238

二、势的治国谋略论 239

1.分析形势,把握时机 239

2.揣测趋势,因势利导 242

3.树立权势,巩固政权 245

三、势的亚范畴及其治国意义 253

1.时势 253

2.地势 256

3.气势 258

4.权 259

第八章 和 261

一、和的范畴嬗变 261

1.“和,相应也” 262

2.“以他平他谓之和” 262

3.“和以天倪”与“冲气以为和” 262

4.“中和”与“太和” 264

5.“无声之中独闻和焉”与“心正气和” 265

二、和的治国功能 266

1.“和而不同”:和同之辨及其治国方略 267

2.“中和”与“太和”:中庸之和及其治国思想 271

3.“和以息争”与“和而不流”:治国必致和 277

4.“政象乐,乐从和”与“致乐以治心”:和的实现 279

途径及其心理功能 279

三、和的相关范畴及其治国谋略 287

1.合 288

2.两一 294

3.中庸与狂狷 299

4.适 30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