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中国革命史
中国革命史

中国革命史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国家教委社科司组编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040040182
  • 页数:411 页
图书介绍:
《中国革命史》目录

第一章 近代中国社会和民族民主革命的酝酿与准备 1

第一节 踏入近代之前的中国社会 1

一、文化灿烂的古代中国 1

二、清朝的统治在全国的建立 3

三、清朝中叶之后的衰败及其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6

清朝中叶以后的衰败 6

清朝统治面临的严峻挑战 9

第二节 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程 11

一、近代中国走向半殖民地化的起点 11

英国发动侵华的鸦片战争 11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起点 14

二、半殖民地化的迅速加深与近代化的缓慢推进 16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加深 16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面貌的变化 19

洋务运动和中国早期资本主义的产生 22

近代中国新兴社会阶级的诞生 26

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及其基本特点 27

日本发动侵华的甲午战争,中华民族的空前危机 27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形成 31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33

第三节 从鸦片战争至19世纪末探索国家出路的不屈斗争 35

一、鸦片战争时期的反侵略斗争和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救国主张 35

鸦片战争时期全民族的反侵略斗争 35

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救国主张 38

二、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派的英勇斗争 40

太平天国农民革命的兴起 40

太平天国革命的高潮相对国家出路的探索 42

太平天国革命的失败及其经验教训和重大意义 44

三、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变法维新运动 47

早期改良主义思潮的传播和变法维新思想的酝酿 47

“公车上书”与维新运动的兴起 49

从百日维新到戊戍政变 51

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与教训 53

第二章 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 56

第一节 辛亥革命的准备 56

一、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产生和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56

辛亥革命发生的社会背景 56

兴中会的建立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 58

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团体的增多 60

二、同盟会的建立和三民主义的提出 62

同盟会的建立 62

三民主义纲领的阐述 63

革命派同改良派的论战 66

第二节 辛亥革命的胜利和失败 68

一、武装起义的发动和革命形势的高涨 68

武装起义的频繁发动 68

清政府的“预备立宪”和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立宪运动 70

全国保路风潮 73

二、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75

武昌起义的爆发 75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77

三、袁世凯篡夺政权和辛亥革命的失败 79

帝国主义扶植袁世觊接管清政府权力 79

革命党软弱涣散,孙中山被迫交出政权 81

辛亥革命的意义和教训 83

第三节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继续奋斗和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新发展 85

一、袁世凯的独裁统治和全国反袁斗争 85

袁世凯专权和政党政治破灭 85

“二次革命”及其失败 88

袁世凯复辟帝制和全国反袁护国运动 89

二、北洋军阀的分裂割据和革命党人的护法运动 92

军阀割据与纷争 92

段祺瑞卖国独裁和孙中山第一次护法斗争 94

三、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发展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96

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和工人阶级的成长 96

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的壮大和早期新文化运动 99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101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和国民革命高潮 103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03

一、五四爱国运动 103

五四运动的爆发 103

五四运动的特点与意义 106

二、新文化运动的深入与发展 108

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 108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111

三、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115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和建党的准备 115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118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 119

四、中国政局的新变动和共产党领导的初期革命活动 120

中国政局的新变动 120

中国共产党的初期革命活动与党的二大的召开 122

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125

第二节 国共合作和国民革命 126

一、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建立 126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的制定 126

国民党的改组和国共合作的形成 128

二、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131

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和巩固 131

五卅运动和全国革命形势的高涨 134

反对国民党右派的斗争 137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提出 139

三、北伐胜利进军和全国革命高潮 142

北伐前的形势和国民党新右派的夺权活动 142

北伐的胜利进军 144

反帝斗争和工农运动的迅猛发展 140

四、国民革命从胜利转向失败 149

北伐后期的严峻形势和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危害 149

国民党右派集团的相继叛变和国民革命走向失败 152

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及历史启示 156

第四章 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救亡运动 159

第一节 国民党政权对全国的反动统治 159

一、国民党全国政权的建立 159

二、国民党新军阀的独裁统治 161

国民党政权的内政外交 161

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社会经济 163

第二节 土地革命的开展和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167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167

革命潮流的低落 167

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169

二、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 173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提出 173

农村包围城市理论的基本形成 175

三、土地革命的深入和红军反“围剿”作战的胜利 178

农村根据地土地革命的深入开展 178

红军反“围剿”战争的胜利 179

国民党统治区的文化“围剿”与反“围剿” 181

四、中间派别寻求中国出路的主张和活动 182

五、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革命新道路中的失误与历史性转折 185

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危害,中国革命的危机 185

遵义会议的召开及其伟大意义 189

红军长征的胜利,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出现 190

第三节 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和国内和平的实现 192

一、“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救亡运动的起伏 192

“九·一八”事变,抗日民主运动的兴起和低落 192

日本向关内的扩张,抗日潮流的起伏 195

二、华北事变后,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涨 199

华北事变,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确定 199

“一二·九”运动,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202

国共两党的初步接触和各自政策的调整 205

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国内和平的实现 207

西安事变的爆发及其反响 207

中国共产党人的努力和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209

国内和平的实现,团结抗日局面的初步形成 210

第五章 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213

第一节 全民族抗战的发动 213

一、抗日战争的爆发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213

卢沟桥事变和“八·一三”抗战 213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215

二、全民族抗战高潮的掀起 218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对敌作战 218

南京大屠杀 220

共产党敌后战场的开辟 221

持久战的理论和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方针 224

全民族团结抗战的新形势 226

第二节 相持阶段坚持团结抗战、反对分裂投降的艰苦斗争 228

一、相持阶段到来后的形势和坚持团结抗战的斗争 228

日本侵华政策的调整和国民党妥协投降的逆流 228

相持阶段到来后的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 231

国民党发动反共高潮,共产党坚持团结抗战 234

国民党统治区民主力量的联合 240

二、中国共产党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241

三、敌后军民克服抗日战争的严重困难 245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新形势 245

敌后战场面临的严重困难 246

敌后军民的反“扫荡”斗争 248

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 250

第三节 抗日战争的胜利 253

一、国民党统治区的危机和民主运动的高涨 253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性转折和中国战场的局部反攻 253

国民党统治区的腐败和危机 255

国统区爱国民主运动的高涨 257

美国推行扶蒋反共政策 258

二、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259

中共七大和国民党六大 259

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263

第六章 全国解放战争 266

第一节 战后初期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266

一、抗战胜利后的时局和各党派的政治主张 266

战后国际形势及对中国政局的影响 266

战后国内形势和各党派的政治主张 268

二、争取和平民主的重大斗争 270

中国共产党和平、民主、闭结的方针 270

国共重庆谈判 273

政治协商会议 277

共产党整军经武,准备自卫战争 281

第二节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282

一、解放战争的战略防御和战略进攻 282

全面内战爆发,中国共产党关于打败国民党进攻的政治、军事方针 282

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284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285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 286

中共中央十二月会议,夺取全国胜利的行动纲领 287

二、国民党统治危机的加深和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290

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政治危机 290

国统区人民运动的高涨,反蒋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293

第三条道路破产,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格局形成 295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297

一、战略决战的胜利与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297

战略决战的胜利 297

美蒋反动派的新和谈阴谋,中国共产党号召将革命进行到底 300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303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303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304

中国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和基本经验 306

第七章 社会主义制度在全国的确立 309

第一节 巩固人民政权,恢复国民经济 309

一、建国初期的形势和任务 305

建国初期的严峻形势和主要任务 309

巩固人民民主政权的斗争 312

抗美援朝战争及其胜利 315

国内民主改革运动的开展 318

二、国民经济的恢复 321

恢复国民经济的努力 321

合理调整工商业和开展“三反”“五反”运动 323

国民经济迅速恢复的成就及其原因 327

三、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328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酝酿与制定 328

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 331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性胜利 336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336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 336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339

新中国和平外交的重大成就 343

二、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345

对个体农业、手工业的改造 345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348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胜利完成 352

第八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难探索与重大突破 355

第一节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 355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355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先声 355

中共八大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构想 359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提出 361

二、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364

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方针的失误和国民经济困难局面的山现 364

国民经济的调整与全面恢复 369

十年建设的成就和探索中的两种趋势 373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的严重挫折与新的历史性转折 376

一、“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及其教训 376

“文化人革命”的起因和全面发动 376

“文化大革命”的危害与教训 381

二、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387

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387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历史性转折 389

第三节 开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392

一、拨乱反正的全面完成 392

各条战线的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起步 392

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完成 395

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胜利 398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推进 398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突破 403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概括 407

后记 411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