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南宋教育史
南宋教育史

南宋教育史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苗春德,赵国权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532550463
  • 页数:379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杭州市社会科学院组织编纂的“南宋史研究丛书”中的一种。著者对南宋的学校教育(官学、私学、书院)、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以及著名教育家朱熹、张栻、吕祖谦、陆九渊、陈亮、叶适的教育思想与实践,在史料分析的基础上作了深入的考察和研究,探讨总结了南宋教育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特征。
《南宋教育史》目录
标签:教育史 教育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文库总序&习近平 1

以杭州(临安)为例 还原一个真实的南宋(代序)&王国平 5

序言&徐规 35

导言 1

第一章 南宋教育的基本特征 7

第一节 以儒治教的文教理念 7

一、尊孔及崇儒 7

二、重视知识精英 11

三、读书、聚书和刻印书籍 14

第二节 对传统教育的传承和创新 16

一、关于人际传承 17

二、关于群体传承与创新 19

三、关于媒体传承与创新 23

第三节 学校教育制度的科举化趋势 25

一、办学理念与科举取士目的相一致 26

二、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受科举考试制约 27

三、太学的“混补”和“待补”与科举互为“预备” 28

四、官学教育评价唯科举及第率 29

五、官学招生为科举让路 30

第四节 学派林立,教育思想多元化 31

一、理学 33

二、湖湘学 37

三、心学 39

四、吕学 41

五、事功学 42

第五节 爱国教育思想的凸现 43

一、“中国”意识的确立 44

二、南宋时局与太学生的爱国政治运动 46

第二章 南宋的官学教育 51

第一节 南宋的中央官学 51

一、南宋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 51

二、南宋中央官学的设置 54

三、南宋中央官学的管理 61

第二节 南宋的地方官学 69

一、南宋的地方教育行政机构 70

二、南宋地方官学的设置 72

三、南宋地方官学的管理 73

第三章 南宋的私学教育 82

第一节 南宋的蒙学及精舍教育 82

一、蒙学与精舍 83

二、蒙学与精舍、经馆的教材、教学 93

第二节 南宋的家学与家庭教育 103

一、家学与家庭教育分类 103

二、家学与家庭教育教材与内容 116

第三节 南宋的女子教育 129

一、贵族女子教育 129

二、平民女子教育 133

第四章 南宋的书院教育(上) 139

第一节 南宋书院的发展与成就 140

一、南宋开创书院发展的新纪元 140

二、南宋各地书院的快速发展 141

三、南宋书院制度的完善和成熟 164

第二节 南宋书院发展的历史背景 165

一、官学式微 165

二、理学中心南移 166

三、与佛教文化相抗衡 167

四、印刷技术的推进 168

五、南宋以前书院文化的积累 169

第三节 南宋书院的发展历程 171

一、高宗时的良好开端 172

二、孝宗时稳步发展 174

三、光宗时稳中有降 176

四、宁宗时再度攀升 176

五、理宗时处于鼎盛 178

六、度宗时再创辉煌 183

七、恭帝、端宗和帝昺时持续发展 185

八、南宋书院发展的历史轨迹 186

第四节 南宋的著名书院 186

一、南宋学者认定的著名书院 187

二、明清学者认定的南宋著名书院 188

三、当今学者认定的南宋著名书院 189

四、南宋著名书院列举 189

第五章 南宋的书院教育(下) 197

第一节 南宋书院的建制 197

一、书院的类型 197

二、书院的环境与布局 201

三、书院的职事 206

四、书院的生徒 208

第二节 南宋书院的教学 209

一、书院的教育目的 209

二、书院的教学内容 210

三、书院的教学方式 214

第三节 南宋书院的管理制度 217

一、书院的学规 217

二、书院的会讲 222

三、书院的祭祀 226

四、书院的藏书与刻书 229

五、书院的经费 230

第四节 南宋书院文化的基本特征 235

一、南宋书院对主流文化的选择 235

二、南宋书院对主流文化的传播 237

三、南宋书院不断完善自身的文化传递机制 238

四、引领后世书院文化走向辉煌 241

第六章 南宋的社会教育 244

第一节 南宋社会教化的形式 244

一、劝谕文 244

二、乡约 245

三、乡饮酒及堂会 246

四、宗族规训 247

五、民间话本及文艺活动 247

六、印行图书 248

七、立庙、碑、祠、坊 251

八、士绅影响 251

第二节 南宋社会教化的内容 252

一、伦理教化 252

二、风俗教化 255

三、劝学教化 257

四、劝农教化 257

五、法制教化 258

六、军事教化 259

第七章 南宋的爱国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 261

第一节 朱熹的教育思想 262

一、教育实践活动 262

二、“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的教育目的论 275

三、“变化气质”的教育作用论 277

四、三教一体的儿童教育论 279

五、“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教育论 284

六、“教有成法”的教学法理论 290

七、“朱子读书法” 297

第二节 张栻的教育思想 303

一、教育实践活动 303

二、旨在“尽其性”的教育作用论 308

三、培养“传道济民”之才的教育目的论 310

四、传授“经世致用”之学的教育内容论 311

五、以“明人伦”为核心的道德教育论 312

六、“以教学为先务”的教学方法论 316

第三节 吕祖谦的教育思想 320

一、教育实践活动 320

二、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实才” 325

三、教育的作用旨在“复善良”和得“民心” 326

四、教育内容重在明体达用 329

五、论治学和教学方法 332

第四节 陆九渊的教育思想 338

一、生平及教育实践活动 338

二、论教育的作用和目的 342

三、论课程及教学内容 345

四、论道德教育 346

五、论教学思想 348

第五节 陈亮的教育思想 350

一、生平及教育活动 350

二、论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 355

三、论教育内容 357

四、论教育原则和方法 361

第六节 叶適的教育思想 363

一、生平及教育活动 364

二、论人性及教育的作用 367

三、论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 369

四、论教育内容 370

五、论知识的来源和认识过程 372

六、论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373

编后语&史及伟 37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