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解读台湾选举
解读台湾选举

解读台湾选举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史卫民著
  • 出 版 社:北京:九州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801955552
  • 页数:379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台湾选举的演讲、台湾各政党诸生态、选民的价值取向、“蓝绿对峙”的政治版图、选举的策略与技术要素、影响选举的重要因素、“立法委员”选举的技术性比较、县市长与直辖市长选举策略比较等方面,用大量的案例阐述了台湾自1950年至今的各层次选举,并深入解析,对台湾选举的未来走势进行了预测和分析。
《解读台湾选举》目录
标签:选举 解读

第一章 台湾选举的演进 1

第一节 初办“地方自治”的密集选举(1950~1954年) 1

(一)直接选举范围的扩大 2

(二)选举制度的变化 6

(三)国民党政权迁台后的首次“总统”、“副总统”选举 8

第二节 选举走向简约合并(1954~1968年) 10

(一)50年代中后期的选举 10

(二)第三任“总统”、“副总统”选举 14

(三)被压制的党外助选活动 15

(四)第四任“总统”、“副总统”选举 18

(五)确立“公费选举”制度 19

第三节 增加“中央民意代表”选举(1969~1974年) 20

(一)1969年的“中央”和直辖市“民意代表”选举 21

(二)第五任“总统”、“副总统”选举 22

(三)“中央民意代表”增额选举 23

第四节 蒋经国时代的选举(1975~1988年) 26

(一)党外助选再起波澜 26

(二)第六任“总统”、“副总统”选举 28

(三)《选罢法》的颁行 29

(四)“美丽岛事件”对选举的影响 31

(五)第七任“总统”、“副总统”选举 33

(六)政党竞争登上舞台 34

第五节 选举的全面变化(1989~1995年) 35

(一)解除戒严后的两次直接选举 36

(二)第八任“总统”、“副总统”选举 37

(三)“中央民意代表”全面直选 38

第六节 “总统”直接选举的冲击(1996~2000年) 42

(一)第九任“总统”、“副总统”和第三届“国大代表”选举 42

(二)国民党渐失选举优势 42

(三)第十任“总统”、“副总统”选举 45

第七节 台湾选举的新局(2001~2006年) 46

(一)“北蓝南绿”的格局 46

(二)民进党继续执政下的选举 49

第二章 台湾政党诸生态 53

第一节 国民党——“老店换新颜”的艰难步履 53

(一)两蒋时期建立和维系稳定的派系结构 53

(二)“非主流派”与“主流派”之争 55

(三)党内改造与建立政党合作关系 58

(四)马英九带来的新气象 60

(五)百年老党面临更严峻的选举形势 63

第二节 青年党、民社党——淡出政坛的“老党” 64

(一)不断分裂的青年党 65

(二)民社党的没落 66

第三节 民进党——“选举怪物”的历史变迁 68

(一)民进党早期的派系结构 68

(二)彰显“台独”与“派系共治” 71

(三)由“派系共治”走向“一人独治” 73

(四)“解散派系”的真正意图 76

第四节 新党、亲民党——“深蓝”政党面临选择 80

(一)新党的盛衰 81

(二)亲民党的走向 84

第五节 “建国党”、“台联党”——“深绿”政党的困局 89

(一)未成气候的“建国党” 89

(二)以“精神领袖”为中心的“台联党” 90

第六节 非盟或无盟——无党籍人士的合作模式 93

(一)三大联盟鼎立 93

(二)无党团结联盟与“第三种势力”的生存空间 94

第三章 选民的价值取向 96

第一节 台湾选民数量的变化 96

(一)人口数与选民数的关系 97

(二)选民人数的“权重”排序 98

第二节 选民投票率的差距 100

(一)投票率由高到低的走势 101

(二)高投票率与低投票率县市的划分 103

(三)台湾最主要选举中的投票率排序 105

第三节 影响投票率的主要因素 108

(一)选举重要程度的影响 108

(二)选举频率的影响 110

(三)选民的投票动机 111

(四)选民不投票的主要原因 113

第四节 选民的投票取向 115

(一)日益淡化的政见取向 115

(二)被严重扭曲的候选人取向 117

(三)部分选民存在的关系取向 119

(四)不断强化的政党取向 120

第五节 “中间选民”的走向 124

(一)对“中间选民”的不同解释 124

(二)“中间选民”标准的澄清 126

(三)“中间选民”的作用 128

第四章 “蓝绿对峙”的政治版图 131

第一节 “中央民意代表”选举显示的各政党选民基础 131

(一)国民党、民进党得票率的变化 131

(二)新党、亲民党、“台联党”的得票率 135

(三)三次“立法委员”选举显示的两大阵营选民基础变化 137

第二节 各政党在地方主要“民意代表”选举中的得票率 139

(一)各政党在台北市、高雄市议员选举中得票率的变化 140

(二)各政党在县市议员选举中得票率的变化 141

(三)各政党和两大阵营在“民意代表”选举中得票率的综合走势 145

第三节 单一席次选举呈现的“蓝”、“绿”支持率 146

(一)县市长选举两大阵营得票率的变化 146

(二)台湾省长与直辖市长选举两大阵营的得票率 150

(三)“总统”选举两大阵营在各县市的得票率 151

第四节 “北蓝南绿”政治版图的解读 156

(一)台湾政治版图的变化 156

(二)不同选举选民支持取向能否保持一致 159

(三)地方执政者的影响 161

(四)省籍对选民的影响 164

第五章 选举的策略与技术要素 170

第一节 候选人的选择 170

(一)政党提名候选人制度的变化 170

(二)候选人提名权限划分与“中央决定”的影响 171

(三)协商提名机制的作用 173

(四)“封闭式初选”与“开放式初选” 175

(五)干部评鉴与民意调查 178

(六)不分区、侨选等“立法委员”候选人提名方式的不同 180

(七)政党协商提名候选人的发展 181

(八)候选人提名的策略要素 183

第二节 选举的攻防方略 188

(一)选举的总体目标 188

(二)文宣策略及其成效 190

(三)“天王”辅选的变化 197

(四)应对“抹黑”、“抹黄”的成功范例 202

第三节 选举的技术操作 205

(一)竞选机构和人员 205

(二)选举经费的筹措 207

(三)竞选技巧的应用 210

(四)民意调查的作用 211

(五)“配票”与“弃保” 213

第六章 影响选举的重要因素 216

第一节 选举议题的主导性功能 216

(一)持续发酵的“统独”议题 216

(二)常流于空谈的“安定”与“改革”议题 219

(三)愈演愈烈的“蓝绿之争” 223

第二节 选举中的“行政中立”问题 227

(一)政务官辅选问题 227

(二)选举机构能否保持中立 229

(三)选择性办案和“调查局”收集选情 231

第三节 “黑金”与“查贿”组成的政治游戏 233

(一)民进党主导的大规模“查贿”行动 233

(二)“查贿”效果的综合评估 235

(三)“查贿”的双面刃功能 238

第四节 选举中媒体的作用 243

(一)台湾的主要媒体及其政治倾向 243

(二)媒体介入选举的方式 245

(三)媒体的“守法”和“中立”问题 247

(四)媒体的可信度 250

第五节 地方派系的变局 251

(一)台湾的主要地方派系 251

(二)地方派系在选举中作用的变化 256

第七章 “立法委员”选举的技术性比较 258

第一节 各政党得票数的变化 258

(一)2001年和2004年“立委”选举各政党的得票 258

(二)两大阵营得票数的变化 262

第二节 候选人人数与当选席次的关系 264

(一)候选人“蓝多绿少”的结果 265

(二)“总量控制”与“扩张性提名”对决 272

(三)“超额提名”与“满额提名”的分析 278

第三节 “配票”的作用 280

(一)2001年的“配票”奇迹 280

(二)2004年的“配票”平局 284

第四节 民调结果的应用与比较 288

(一)2001年政党民调大比拼 288

(二)2001年《联合报》与《中国时报》民意调查结果比较 291

(三)2004年各政党与学者对席位分布的预测 293

(四)2004年四大媒体民意调查结果比较 297

第五节 “席次红利”分析 300

(一)国民党的进步 300

(二)民进党的退步 302

(三)亲民党、“台联党”的稳定状态 304

(四)“席次红利”的综合比较 306

第六节 新选区划分对“立法委员”选举的影响 309

(一)台北市与高雄市“北蓝南绿” 309

(二)北部六县市“蓝强绿弱” 311

(三)中部七县市“蓝弱绿强” 314

(四)南部七县市凸显“南绿” 318

(五)第七届“立法委员”席次分布的各种预测 322

第八章 县市长、直辖市长选举策略比较 324

第一节 2001~2006年县市长、直辖市长选举情况 324

(一)北部六县市 324

(二)中部七县市 333

(三)南部七县市 344

(四)澎湖、金门、连江三县 354

(五)台北市和高雄市 357

第二节 县市长选举与直辖市市长选举的综合比较 360

(一)“两党竞争”的影响 360

(二)两大阵营整合的效果评估 362

(三)“弃保”的作用 367

(四)其他选举策略的比较 368

(五)“换党执政”分析 370

结语:台湾选举的未来走势 373

(一)向“两党政治”生态过渡 373

(二)选举议题的走向 374

(三)候选人提名策略的调整 375

(四)竞选策略的延续 376

(五)创新选举技术 377

(六)争夺“中间选民” 37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