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江苏教育史
江苏教育史

江苏教育史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2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乃林,周新国主编;张连生,王运来,殷定泉等编者
  • 出 版 社: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9787214046055
  • 页数:972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中国教育史地方教育史研究系列中江苏卷。该书系统论述了有史以来至当代江苏地区教育形成和发展的历程。作者对江苏教育的各方面情况作了历史与现实的考察,从教育理论的出现、教育内容的拓展、教育形式的形成与发展,教育与社会各种因素的关系进行细致的叙述,特别对江苏知名和著名的教育家的生平和贡献也做了概括,从而展现出江苏教育发展清晰的历史线索。
《江苏教育史》目录

绪论 1

上篇 13

第一章 先秦时期的江苏教育 13

第一节 古代江苏地区的教育萌芽 13

一 古代江苏地区的名称演变 13

二 江苏地区人类的早期活动与教育的产生 14

第二节 夏商周时期江苏地区的文化与教育 16

一 夏商周时期江苏地区的社会发展 16

二 吴国与中原地区的文化交流活动 18

三 吴国地区军事教育的传播和推广 21

四 吴国地区金属冶炼技术的传授规模 23

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江苏教育 25

第一节 秦王朝时期江苏地区的教育 25

第二节 汉朝江苏地区诸侯王国的贵族教育 28

第三节 汉朝江苏士人赴京求学的活动 33

第四节 汉代江苏地区的地方官学 35

第五节 汉代江苏地区的私学教育 37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江苏教育 42

第一节 三国时期的江苏地区教育 43

一 以贵族子弟为主要对象的官学教育 43

二 以学习历史与兵法为主的军队教育 47

三 以大族家庭教育为主的私学教育 49

第二节 东晋南朝时期的江苏教育 53

一 东晋南朝官办学校制度的演变 53

二 东晋南朝江苏地区私学教育的发展 63

三 东晋南朝江苏地区家庭教育的兴盛 69

四 东晋南朝时期贵族教育的失误 90

第四章 隋唐时期的江苏教育 105

第一节 隋朝的江苏教育 106

一 隋朝教育体制的演变 106

二 隋朝江苏地区的官学 107

三 隋朝江苏地区的私学 109

第二节 唐朝的江苏教育 110

一 唐朝的地方教育制度 110

二 唐代江苏地区的官学 111

三 唐代江苏地区的私学 113

第三节 五代十国时期的江苏教育 119

第五章 宋元时期的江苏教育 123

第一节 地方官学的恢复和发展 124

一 地方官学的发展历程 124

二 地方官学的经费和管理 129

三 地方官学的教学情况 132

四 元代地方官学的新发展 134

第二节 书院的兴盛和变化 135

一 宋元时期书院的发展历程 136

二 政府对书院的控制和影响 138

三 书院的内部组织 141

四 书院的教学情况 142

五 书院的职能 143

第三节 私学教育的兴盛 145

一 乡党之学 146

二 游学 149

三 家学与自学 151

第四节 科举考试的改进 153

一 宋元时期科举考试概况 154

二 科举制度对江苏地方教育的影响 156

三 科举与地方教育 159

第六章 明代的江苏教育 161

第一节 明代文教政策的确立和教育体制的形成 162

一 文教政策的确立 163

二 教育体制的形成 163

三 文化教育中专制主义的加强 170

第二节 官学学制系统的形成 173

一 中央官学的新发展 173

二 地方官学的空前发展 185

第三节 民间私学的发展 199

第四节 留学生教育的发展 200

第五节 书院的曲折发展 202

一 明代江苏书院的兴衰 202

二 东林书院 207

第六节 科举地位的提高 214

一 科举成为最主要的选士制度 214

二 应天乡试与南京会试 216

三 明代江苏科举中式状况 219

第七章 清代的江苏教育(1840年以前) 223

第一节 江苏社会概况及教育制度 224

一 江苏社会经济概况 224

二 清代的文教政策及在江苏的实施 225

第二节 地方官学的发展 227

一 府州县学的恢复和发展 228

二 服务于科举的官学教学 232

第三节 社学、义学与私学教育的普及 234

一 社学与义学教育的普及 234

二 遍布各地的私学教育 236

第四节 书院的繁盛 237

一 书院的设立与繁盛 238

二 各具特色的书院教学活动 241

三 书院的文化传承——藏书和刻书 245

第五节 教育与科举、学术互动 247

一 举足轻重的江南乡试 247

二 值得称道的科举成就 250

三 人文渊薮 学术昌盛 252

第八章 江苏古代教育家 254

第一节 先秦至隋唐时期江苏教育界名人 254

第二节 宋元时期的教育思想家 255

一 范仲淹 255

二 胡瑗 262

第三节 明代的教育思想家 268

一 王艮 268

二 顾宪成 272

第四节 清代的教育思想家 275

一 顾炎武 275

二 陆世仪 277

三 阮元 280

中篇 285

第一章 步入近代的江苏教育 285

第一节 “经世致用”教育思潮与西方教育文化的进入 285

一 封建传统教育渐趋解体 285

二 “经世致用”教育思潮在江苏 289

三 西方教会学校在江苏的创办 291

第二节 中体西用的洋务教育 294

一 洋务教育的兴起 294

二 江苏的新式学堂 296

三 江苏的留学活动 300

第二章 太平天国时期江苏的教育 305

第一节 全民教育模式与学习内容 305

一 妇女教育 306

二 儿童教育 306

三 士兵教育 307

四 教育内容与方式 307

第二节 科举考试 311

一 士阶制度 312

二 试题 313

三 任用 315

四 服饰 316

五 《钦定士阶条例》 316

第三章 清末的江苏新学 321

第一节 维新派的改良教育 321

一 江苏维新派的教育观 321

二 维新运动中的江苏教育 324

第二节 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主义教育思想的论争 326

第三节 清末新学制与近代江苏的教育体系 328

一 壬寅学制与癸卯学制在江苏的影响 328

二 近代江苏的教育体系 333

三 江苏教育总会 335

第四章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江苏教育 337

第一节 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教育思想 337

一 孙中山关于发展教育的思想 337

二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344

第二节 国体骤变时期的江苏教育 347

一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教育改革和“壬子癸丑学制” 347

二 民国初年江苏教育的发展 351

第五章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江苏教育 361

第一节 新教育思潮对江苏教育的影响 361

一 杜威教育思想对江苏教育的影响 361

二 义务教育在江苏 365

第二节 江苏教育的改革 366

一 新文化运动推动下的江苏教育改革 366

二 壬戌学制的实施及影响 372

第三节 江苏的各级各类教育 376

一 小学教育 376

二 中学教育 377

三 大学教育 377

四 中等师范教育 380

五 其他教育 383

第六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江苏教育 389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对教育的控制 389

一 鼓吹党化教育 390

二 推行“三民主义”教育方针 391

三 制定新学制 393

四 成立大学院和建立大学区 395

五 整顿学风 强化训育 396

六 镇压广大爱国师生的民主运动 397

第二节 1927—1949年的江苏教育 399

一 抗日战争前的江苏教育 399

二 抗日战争时期学校的流亡 418

三 战后初期的江苏教育 421

第七章 沦陷区的教育与反侵略斗争 429

第一节 沦陷区的教育受摧残 429

第二节 沦陷区的奴化、伪化教育 432

第三节 江苏教育界的反侵略斗争 436

一 江苏师生的抗日救亡活动 436

二 “清乡教育”的破产 439

第八章 革命根据地的教育 443

第一节 根据地教育事业的恢复与发展 444

一 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教育事业的恢复与发展 444

二 解放战争时期根据地教育事业的恢复与发展 451

第二节 各级各类教育 458

一 干部教育 458

二 群众教育 461

三 中等教育 462

四 小学教育 466

第三节 革命根据地教育的基本经验 470

一 坚持为革命战争和根据地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471

二 走群众路线办教育 使教育工作扎根于群众之中 472

三 正确执行知识分子政策 尊重和关心人民教师 473

四 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475

五 勇于改革创新 实行新型正规化教育 476

第九章 近代江苏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 478

第一节 张謇的教育思想及实践 478

一 生平与教育思想 478

二 教育实践及其特色 482

第二节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及实践 491

一 生平与教育活动 491

二 生活教育的思想 494

三 生活教育的特点 498

第三节 黄炎培的教育思想及实践 501

一 生平与教育活动 501

二 教育思想 503

三 教学方法 511

四 农村教育改革实验区 517

第四节 江苏教育家传略 522

一 马相伯 522

二 缪荃孙 525

三 沈恩孚 528

四 唐文治 529

五 袁希涛 535

六 李瑞清 536

七 蒋维乔 539

八 金天翮 541

九 江谦 547

十 朱其慧 550

十一 于敬之 553

十二 郭秉文 555

十三 柳诒徵 560

十四 李更生 562

十五 朱经农 569

十六 竺可桢 571

十七 廖世承 575

十八 晏阳初 576

十九 钱穆 578

二十 黄质夫 579

二十一 俞庆棠 584

下篇 591

第一章 建国初期江苏教育的改造与新生 591

第一节 旧学校的接管与改造 591

一 对旧学校的接管 591

二 对旧教育的改造 596

第二节 学习苏联教育的经验及其教训 602

一 学习苏联教育经验的历史背景 602

二 凯洛夫教育理论对江苏教育的影响 604

三 全面学习苏联教育经验 607

四 学习苏联教育经验的教训 614

第三节 高校院系和中专学校的调整 617

一 院系调整的方针和步骤 617

二 江苏高校院系调整的实际情况 618

三 院系调整后的江苏高等教育 622

四 中等专业学校的调整 625

第四节 基础教育的初步发展 628

一 幼儿教育 629

二 小学教育 631

三 中学教育 634

四 特殊教育 641

第五节 师资队伍的建设 642

一 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改造运动 642

二 师范教育的调整与发展 645

三 中小学教师进修学校的建立 648

第六节 成人教育的兴起 650

一 扫除文盲 651

二 职工教育 652

三 农民教育 654

四 工农速成中学 655

第二章 江苏教育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657

第一节 反右派斗争的极度扩大化及其严重后果 658

一 整风运动演变为反右派斗争 658

二 教育界反右派斗争的严重扩大化 662

三 反右派斗争的深刻教训 671

第二节 教育革命的得失 673

一 教育革命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 673

二 高等院校的教育革命 676

三 中小学的教育革命 685

三 教育革命的失误 699

第三节 “八字”方针的贯彻与教育事业的整顿 703

一 高等教育事业的全面整顿 704

二 普通教育事业的调整 709

第四节 学校工作条例的全面执行 719

一 《高校六十条》的试行及其成效 720

二 试行《中学五十条》和《小学四十条》 738

第五节 农业中学的兴办与两种教育制度的推行 759

一 大力兴办农业中学 760

二 半工(耕)半读学校的发展 766

三 中等(职业)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 769

第三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江苏教育的浩劫 778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初期的大动乱 778

一 教育界知名人士沦为“牛鬼蛇神” 779

二 红卫兵“破四旧”与“革命大串联” 780

三 “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 781

四 “一·二六”夺权与大规模武斗 782

五 从“复课闹革命”到“上山下乡” 784

第二节 “斗、批、改”和“教育革命” 786

一 中小学的“教育革命” 787

二 高等学校的“彻底革命” 792

三 围绕招生考试进行的“复旧”与“反复旧”斗争 796

第三节 广大师生的抵制与斗争 799

一 广大群众的觉醒与抗争 799

二 从“南京事件”到“四五”革命运动 801

第四章 新时期江苏教育的改革开放 803

第一节 教育工作的拨乱反正 803

一 揭批“四人帮”平反冤假错案 803

二 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805

三 恢复高校统一招生考试制度 807

四 重申中小学条例 807

五 恢复重点学校的建制 808

六 恢复、重建教师队伍 808

第二节 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809

一 基础教育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 809

二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 811

三 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实行政府统筹、多元办学、分工管理 815

四 逐步建立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 816

五 全面推进学校内部管理改革 818

六 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民办学校的发展 819

第三节 城乡教育综合改革 819

一 建立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 820

二 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实施 822

三 城市教育综合改革 823

第四节 江苏教育的对外开放 824

一 概述 824

二 教育代表团组的来访和出访 825

三 派遣出国留学生 825

四 接受外国留学生 827

五 外国文教专家(教育引进智力)工作 829

六 中外合作办学 830

七 政府间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 832

第五节 “科教兴省”战略与教育现代化 835

一 “科教兴省”战略的逐步确立 835

二 教育现代化的初步实施 836

三 教育促小康工程 839

第五章 历史新时期江苏教育的振兴与发展 842

第一节 普及小学教育与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 842

一 普及小学教育 843

二 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 845

三 九年义务教育的巩固和提高 854

第二节 普通高中教育 856

一 事业发展 857

二 重点高中建设 858

三 各项改革 861

四 会考制度 864

第三节 师范教育 865

一 概述 865

二 高等师范教育 867

三 中等师范教育 873

四 在职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 880

第四节 职业教育 884

一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884

二 高等职业教育 895

第五节 高等教育 901

一 高等教育的恢复与发展 901

二 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与高等教育大众化 905

三 “211工程”的实施与重点学科建设 906

四 办学条件和师资队伍建设 908

五 高校科研工作 910

第六节 成人教育 914

一 概述 914

二 农村成人教育 919

三 职工教育 921

四 成人高等教育 922

五 成人中等专业教育 923

六 广播电视大学 924

第六章 当代江苏教育家的思想与实践 927

第一节 陈鹤琴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927

一 生平与教育活动 927

二 教育思想和实践 929

第二节 吴贻芳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933

一 生平和教育活动 933

二 教育思想和实践 935

第三节 匡亚明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942

一 生平和教育活动 942

二 教育思想和实践 945

第四节 吴天石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951

一 生平和教育活动 951

二 教育思想和实践 954

第五节 斯霞的教育思想和实践 962

一 生平和教育活动 962

二 教育思想和实践 963

后记 97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