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新芝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81071225X
  • 页数:234 页
图书介绍:本课程主要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教育,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思维水平;为学生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确立社会主义信念自觉坚持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打下坚实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目录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1

第一节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1

一、什么是哲学 1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4

三、哲学的基本派别及其发展的历史形态 8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3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的必然产物 13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 16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发展的理论 19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 22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 22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4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医学大学生 26

第二章 世界统一于物质 29

第一节 世界的物质性 29

一、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29

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32

三、时间和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 35

四、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时空现在医疗实践中的应用 39

第二节 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和能动性 41

一、意识的起源 41

二、意识的本质 43

三、意识的能动作用 45

四、意识与人工智能 47

第三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50

一、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50

二、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52

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54

第三章 物质世界的联系和发展 56

第一节 世界的普遍联系 56

一、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56

二、联系的多样性 58

三、联系的系统性 60

第二节 世界的永恒发展 63

一、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63

二、两种对立的发展观 65

三、联系与发展的观点在医学中的应用 67

第三节 世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范畴 71

一、原因和结果 71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 73

三、可能性和现实性 77

四、本质和现象 79

第四章 物质世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82

第一节 对立统一规律 82

一、矛盾及其基本属性 82

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86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88

第二节 质量互变规律 93

一、质、量、度 93

二、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95

三、量变和质变的复杂多样性 98

第三节 否定之否定规律 99

一、辩证的否定 99

二、否定之否定 102

第五章 认识运动的本质和规律 106

第一节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06

一、马克思主义以前的认识论 106

二、认识的主体和客体 108

三、认识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111

第二节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13

一、实践及其特点 113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15

第三节 认识的辩证运动 117

一、从实践到认识 117

二、从认识到实践 119

三、实践和认识的反复循环与无限发展 120

四、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医学 122

第四节 真理 123

一、真理的基本属性 123

二、真理与谬误 127

三、检验真理的标准 128

四、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 130

第五节 辩证思维方法 132

一、归纳和演绎 132

二、分析和综合 134

三、抽象和具体 135

第六章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138

第一节 两种历史观的对立 138

一、社会历史观及其基本问题 138

二、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 140

三、唯物史观创立的伟大意义 143

第二节 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144

一、人类对自然界的依赖性 144

二、人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改造 146

三、生态系统和环境问题 147

第三节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生活条件 150

一、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50

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52

三、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54

第四节 人类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156

一、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区别和联系 156

二、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与人的主体能动性 159

第七章 社会基本结构 161

第一节 社会经济结构 161

一、生产力 161

二、生产关系 163

第二节 社会政治结构 165

一、国家的起源、本质和特征 165

二、国家的职能 167

三、国体和政体 170

第三节 社会意识结构 172

一、社会意识的构成 172

二、社会意识形态诸形式 176

三、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 180

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83

第八章 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 186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86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186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188

三、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90

四、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192

第二节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94

一、阶级斗争在历史上的作用 194

二、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 195

三、阶级消灭和国家消亡 196

第三节 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巨大杠杆 198

一、科学技术的本质 198

二、科学发展的社会制约性和社会功能 199

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02

四、医学发展的社会动因 204

第四节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06

一、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 206

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210

三、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212

第九章 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 214

第一节 社会进步 214

一、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据 214

二、社会进步的曲折性和复杂性 215

三、社会进步的标准 217

第二节 人的本质 219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对人的本质的探索 219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的本质的科学揭示 222

三、人的社会性 223

四、医学与人 225

第三节 人的价值 226

一、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226

二、实现人的价值的途径 228

第四节 人的自由 228

一、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 228

二、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230

三、共产主义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 23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