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教育法律问题研究
教育法律问题研究

教育法律问题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丽著
  • 出 版 社:北京:法律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9787503675744
  • 页数:341 页
图书介绍:教育法学作为法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而非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就在于它的研究对象不是一般的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而是成为法律问题的教育问题,即教育法律问题。教育法律问题首先是教育问题,只有当其中的某些教育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纳入法律调整的范围时,才成为教育法律问题。《教育法律问题研究》以12章的形式,分别对相关的教育法律问题进行探讨,其内容既涉及教育法作为一门学科的学科建设研究,如教育法的体系与教育法的地位问题;又涉及教育法的基本理论问题,如教育权与受教育权问题、教育基本问题等;还涉及教育法制的实践问题,如学校、教师、学生的法律地位问题,学位章程,校园安全等问题。正是基于《教育法律问题研究》跨度大的特点,所以对某一教育法律问题的研究可能会较宏观,不细不深,再加之本人常识所限,因而《教育法律问题研究》的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同行的专家、学者不吝赐教。
《教育法律问题研究》目录

第一章 教育法制 1

第一节 教育权 1

一、教育权的演变 1

二、教育权的法制化 6

第二节 受教育权 10

一、受教育权的演变 10

二、受教育权的法制化 12

第三节 教育法制 20

一、教育法制的含义 21

二、教育法制的主体 22

三、教育法制的范围 23

四、教育法制的依据 24

五、我国教育法制的现实分析 24

第二章 教育法的地位 29

第一节 教育法的概念 29

一、教育法的含义 29

二、教育法的特征 30

三、教育法与教育政策 32

第二节 教育法的沿革 39

一、具有教会法性质的古代教育法 39

二、附属于行政法的近代教育法 39

三、形成独立法律部门的现代教育法 41

第三节 教育法的性质 42

第四节 我国教育法的历史沿革 43

一、清末的教育立法 44

二、民国时期的教育立法 45

三、国民党时期的教育立法 46

四、新中国成立后的教育立法 46

第五节 教育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47

一、学界争议及评析 48

二、教育法应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50

第三章 教育法体系 53

第一节 教育法体系的纵向结构 53

一、教育法的表现形式 53

二、教育法的层级 58

三、教育法的效力从属关系 59

四、对教育法表现形式的实践分析 60

第二节 教育法体系的横向结构 63

一、基础教育法 64

二、职业教育法 65

三、高等教育法 65

四、民办教育法 66

五、学校法 66

六、教师法 67

七、学生法 67

八、教育经费法 68

九、终身学习法 69

十、国家教育考试法 70

第三节 教育法体系完善的思考 71

第四章 教育基本问题 74

第一节 教育地位 74

一、关于教育地位的规定 74

二、确立教育地位的必要性 75

三、教育地位的保障 77

第二节 教育方针 79

一、关于教育方针的规定 79

二、我国教育方针的回顾 81

三、教育方针表述的争论 82

第三节 教育基本原则 84

一、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原则 84

二、教育的公益性原则 84

三、受教育机会平等原则 85

四、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原则 88

五、教育法制统一原则 90

第四节 教育基本制度 91

一、学校教育制度 91

二、义务教育制度 94

三、职业教育制度 96

四、成人教育制度 98

五、国家教育考试制度 99

六、学业证书制度 100

七、学位制度 101

八、教育督导制度 103

九、教育评估制度 104

第五章 教育投入 106

第一节 国家办学教育经费投入体制 106

一、以财政拨款为主 107

二、以多渠道筹措为辅 111

第二节 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 117

一、保障机制 117

二、保障要求 119

第三节 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体制 121

一、财政拨款 121

二、企业承担 121

三、教育附加费 122

四、学费 122

第四节 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体制 123

一、财政拨款 123

二、社会投入 124

三、校办产业收入 125

四、学费 125

第五节 民办学校教育投入体制 127

一、举办者负责筹措 127

二、政府适当支持 128

第六节 教育经费管理 133

一、建立健全教育经费管理制度 134

二、建立健全教育经费监督制度 134

第六章 学校 136

第一节 学校的法人地位 136

一、法律上的学校 136

二、学校的法人资格 136

三、学校法人的类型 138

四、学校法人的特点 139

第二节 学校的设置 141

一、学校的举办 141

二、学校设置的条件 142

三、学校设置的程序 143

第三节 学校的权利 145

一、《教育法》规定的学校权利 145

二、《高等教育法》规定的高校权利 150

第四节 学校的义务 151

一、《教育法》规定的学校义务 151

二、《高等教育法》规定的高校义务 153

第五节 学校内部管理体制 153

一、公办中小学的内部管理体制 153

二、公办高校的内部管理体制 157

三、民办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 159

四、校长的任职资格 159

第六节 学校法律地位的分析 161

一、学校的法律地位 161

二、学校与政府的关系 163

第七章 依法治校 166

第一节 依法治校的含义 166

一、行政管理权要依法行使 167

二、办学自主权要依法行使 167

三、行政管理权和办学自主权必须依法接受监督 169

四、行政行为与办学行为违法应担责 170

第二节 依法治校对学校的基本要求 171

一、建立完善依法治校的依据 171

二、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172

三、落实民主管理 173

四、依法维权 174

五、依法接受管理和监督 175

第三节 依法治校的地方实践 175

一、“一”是校长树立一个理念 176

二、“二”是规范二个行为 177

三、“三”是三个保障 178

四、“四”是做到四个转变 178

五、“五”是落实五项民主管理 178

第四节 依法治校认识上的几个误区 178

第八章 学校章程 188

第一节 学校章程的地位 189

一、学校章程与学校一般规章制度的关系 189

二、学校章程与国家法律法规的关系 191

三、学校章程与国家政策的关系 193

四、学校章程与学校规划的关系 195

第二节 学校章程的作用 195

一、学校设立和活动的基本依据 195

二、学校自主管理、政府监督的基本依据 196

第三节 学校章程的内容 198

一、民办学校章程的主要内容 198

二、高等学校章程的主要内容 199

三、公立中小学校章程的内容 199

第四节 学校章程的结构 200

一、总则 200

二、分则 204

三、附则 209

第五节 学校章程制定中的几点注意事项 210

一、章程制定的原则 210

二、章程的制定、修改和通过 211

第九章 教师 215

第一节 法律意义上的教师 215

一、教师的职业特征 215

二、教师的执业机构 216

三、教师承担的使命 217

第二节 教师的权利 217

一、《教师法》规定的教师权利 218

二、特定教师的特定权利 222

第三节 教师权利的保障 224

一、政府部门和学校的保障义务 224

二、教师待遇的保障 225

三、侵犯教师合法权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228

第四节 教师的义务 230

一、《教师法》规定的教师义务 230

二、教师不履行义务的法律责任 232

第五节 教师管理法律制度 234

一、教师资格制度 234

二、教师职务制度 238

三、教师聘任制度 240

四、教师的培训、培养制度 241

五、教师的考核与奖励制度 241

第六节 教师法律地位的分析 242

一、教师与教育行政机关的关系 243

二、教师与学校的关系 243

三、聘任制下教师的身份及教师聘用合同的性质 247

第十章 教师申诉制度 252

第一节 教师申诉制度的概念 252

一、教师申诉制度的含义 252

二、教师申诉制度的特征 253

第二节 教师申诉的提起 256

一、教师申诉的主体 256

二、教师申诉的内容 256

三、教师申诉的形式 259

第三节 教师申诉的受理 259

一、受理机关 259

二、受理审查 259

三、受理处理 260

四、处理文书 260

第四节 教师申诉的救济 261

一、救济途径及期限 261

二、救济措施选择与程序启动 262

第五节 对教师维权的几点建议 263

一、教师维权途径的比较 263

二、教师选择维权途径应当注意的问题 264

第六节 教师申诉的地方立法实践评析 265

第十一章 学生 272

第一节 学生的法律特征 272

一、法律意义上的学生 272

二、学生作为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特点 272

第二节 学生的权利 274

一、《教育法》规定的学生权利 275

二、特定学生的特定权利 278

三、关于受教育权的几个问题 280

第三节 学生受教育权的法律保护 283

一、未成年学生受教育权的保护 284

二、特殊学生群体受教育权的保护 286

第四节 学生易受侵犯的几类权利分析 288

一、未成年学生易受侵犯的几类权利分析 288

二、高校学生的学习自由权分析 294

第五节 学生的义务 295

一、《教育法》规定的学生义务 295

二、特定学生的特定义务 296

第六节 学生违法行为的责任 297

一、学生处分的性质 298

二、学生处分的类型和范围 300

第七节 学生的法律地位分析 303

一、学生与政府的关系 303

二、学生与学校的关系 304

三、学生与教师的关系 306

第十二章 校园安全 308

第一节 学生伤害事故的界定 308

一、是与学生有关的伤害事故 309

二、是学生人身损害事故 310

三、是在校学生的人身损害事故 311

第二节 事故责任的确定原则 312

一、过错原则 312

二、学校有无过错的认定 312

三、学校有过错就一定承担赔偿责任吗 313

四、学校的职责 314

五、学校履行职责的时间段分析 315

第三节 学生伤害事故的类型 318

一、学校责任事故 318

二、学生责任事故 322

三、第三人责任事故 325

四、可免责的学生伤害事故 326

五、学校管理职责外的学生人身安全事故 327

六、由致害人本人负责的学生伤害事故 328

第四节 校园伤害事故的事前预防 329

一、健全校内安全管理制度 329

二、加强校内日常安全管理 330

三、强化安全教育 331

第五节 学生伤害事故的处理 332

一、抓紧时间,及时救助学生 332

二、想方设法,及时告知家长 333

三、事发、事后,及时报告上级 333

四、保护现场,组织专人处理 335

五、主动协商,慎重对待承诺 335

六、分清责任,处理有关人员 336

第六节 校园安全法规的缺陷分析 336

一、立法上的低层次性 337

二、司法适用上的参照性 337

三、调整内容的局限性 338

参考文献 339

后记 34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