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历史考古研究系列  唐代文化  中
历史考古研究系列  唐代文化  中

历史考古研究系列 唐代文化 中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2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斌城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9787500432623
  • 页数:1041 页
图书介绍:
《历史考古研究系列 唐代文化 中》目录

中卷 481

第四编 道教文化篇 481

第一章 唐代道教文学 481

第一节 道教诗歌 481

第二节 道教俗讲 487

第三节 道教笔记小说 490

一 《虬鬚客传》的作者 491

二 《虬鬚客传》的内容 491

三 《虬鬚客传》的性质 491

四 《虬鬚客传》的艺术水平 492

五 五种版本的《虬鬚客传》的异同 492

第二章 唐代道教乐舞 496

第一节 琴 501

第二节 啸 506

第三节 笙 509

第三章 唐代道教绘画 512

第一节 太上老君像 517

第二节 道教诸神像 518

第三节 老子化胡经 519

第四节 著名道士像 520

第五节 其他 520

第四章 唐代道教雕塑 522

第一节 造像 522

一 石刻 522

二 玉刻 523

三 夹紵 523

四 铁铸 524

五 金铜铸 524

六 金铸 525

七 木雕 525

八 泥塑 525

九 摩崖造像 526

十 不明质地的道教造像 527

第二节 铸钟 531

第三节 经幢 534

第五章 唐代道教书法 535

第六章 唐代道教建筑 540

第七章 唐代道教祭祀礼仪 552

第八章 唐代道教斋醮 560

第九章 唐代道教医学与养生 570

第一节 医学 570

第二节 养生之术 573

一 导引 576

二 按摩 580

三 服气 581

四 辟谷 586

五 叩齿 590

六 咽津 590

第十章 唐代道教典籍的搜集、整理与著述 592

第五编 经学篇 621

第一章 唐代经学概说 621

第二章 陆德明《经典释文》 626

第一节 《经典释文》的成书年代 626

第二节 陆德明撰写《经典释文》的目的和期待 629

第三节 《经典释文》对后世的影响 634

第三章 唐王朝对五经的整理 638

第一节 颜师古在经学上的贡献 638

第二节 孔颖达与《五经正义》 642

一 《五经正义》编纂过程 642

二 《周易正义》 645

三 《尚书正义》 653

四 《毛诗正义》 658

五 《礼记正义》 670

六 《春秋左传正义》 679

第四章 唐代的《易学》 686

第一节 李鼎祚《周易集解》 686

第二节 史徵《周易口诀义》 695

第五章 贾公彦的《周礼》《仪礼》疏 706

第一节 《周礼注疏》 706

第二节 《仪礼注疏》 715

第六章 刘知几《史通》有关经传的论述 721

第七章 啖助、赵匡、陆淳(质)对《春秋三传》的看法 729

第一节 讨论《春秋》宗旨 731

第二节 评议“三传”得失 735

第三节 补充集注新注 738

第四节 赵匡“损益”说明 741

第五节 《左传》、《国语》比较 743

第八章 韩愈、李翱在经学上的贡献 750

第九章 结语 761

第六编 佛教文化篇 768

第一章 佛寺群系与寺院型制 768

第一节 佛寺群系的形成 768

第二节 佛寺型制的演变 770

一 宫塔式 770

二 楼塔式 771

三 廊院式 772

第二章 僧团制度与僧官寺职 777

第一节 僧尼仪规与禅门规式 778

一 恢张律戒 778

二 道宣:僧尼仪规 779

三 怀海:《禅门规式》 781

第二节 僧官与寺职 782

一 僧官沿革 782

二 敦煌文书中的州级僧官 785

三 寺职“三纲” 787

第三章 译业与声业 789

第一节 译业的鼎盛 789

一 唐以前的译业 790

二 唐初译业 791

三 武周译业 793

四 译业尾声 795

第二节 声业的成熟 796

一 胡呗演化为梵呗 796

二 经导两声的融合 798

三 俗讲风靡民间 800

第四章 人文撰述 803

第一节 僧传 803

一 《名僧传》与《高僧传》 804

二 道宣《续高僧传》 805

三 “别传”与“类传” 806

第二节 行记 807

一 《佛国记》、《北魏惠生使西域记》与《大隋西国传》 807

二 玄奘、辩机《大唐西域记》 808

三 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 811

四 《往五天竺国传》 813

第三节 寺记与名山记 814

一 《洛阳伽蓝记》、《寺塔记》 814

二 《庐山记》、《天台山记》 816

第四节 经音义与唐梵语样 818

一 玄应《大唐众经音义》 819

二 慧琳《一切经音义》 820

三 《梵唐千字文》、《梵唐文字》、《悉昙字样》 822

第五节 参玄录 824

第五章 岁节之庆 829

第一节 传统节日 829

一 除日(岁除)、元日(大岁日) 829

二 上元日(燃灯节,正月十五日) 832

三 寒食日 834

四 冬至日 835

第二节 释门节日 838

一 佛诞日(四月八日)、[附]敦煌行像日(二月八日) 838

二 盂兰盆节(七月十五日) 841

三 腊日(十二月八日) 843

第三节 节祝情结与美学品格 845

第六章 寺学与庋藏 849

第一节 寄寺修学 849

一 三吴、两浙 850

二 庐浔、楚衡、荆襄 851

三 沂兖、淮扬 852

四 蜀中、闽莆 853

五 终南、京畿 854

六 嵩山、都畿 855

七 中条山 856

第二节 敦煌的寺学 857

第三节 典籍藏 860

一 外典藏 860

二 别集特藏 861

三 敦煌佛寺的外典藏 862

第四节 名物藏 863

一 “三绝藏” 863

二 独藏 865

三 佛舍利藏 866

第五节 故实藏 868

一 文化名人故实 868

二 政治名人故实 869

三 京寺“常住掌故” 870

第七章 栖寄与利养 872

第一节 寺舍停客 872

一 “流寓”与“宿会” 872

二 举子“税居”与商客寄寺 875

三 传舍与“普通院” 877

第二节 “悲田”利人 880

第三节 护生营林 884

第七编 礼仪风俗篇 889

第一章 唐前礼仪 889

第一节 礼仪的起源 889

第二节 周公孔子制礼作乐 892

第三节 诸子论礼 899

第四节 秦汉礼仪 906

第五节 魏晋南北朝礼仪 910

第六节 隋代礼仪 913

第二章 官颁唐礼 916

第一节 贞观礼和显庆礼 916

第二节 武则天冲击旧礼 917

第三节 开元礼 919

第四节 五经正义和开元礼举 923

第五节 贞元、元和间礼的变迁 924

第三章 唐代礼仪风俗 926

第一节 唐代诞生礼俗 926

第二节 唐代冠笄礼俗 929

第三节 唐代婚嫁礼俗 933

第四节 唐代丧葬礼俗 948

第五节 唐代祭祀礼俗 974

第六节 唐代皇帝礼仪 988

第七节 唐代军礼 1013

第八节 唐代乡饮酒礼 1020

第九节 唐代家礼 1022

第十节 唐代节日风俗 1030

一 元旦 1031

二 元宵 1031

三 上巳 1032

四 寒食 1032

五 清明 1033

六 端午 1034

七 七夕 1035

八 中元 1036

九 中秋 1036

十 重阳 1038

十一 冬至 1038

十二 腊八 1039

十三 送灶 1039

十四 除夕 104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