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艾伟编
  • 出 版 社: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9787533448929
  • 页数:436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我国教育心理学家艾伟有关教育心理学的一部力作。阐述了教育心理学的一般原理及研究方法。
《教育心理学》目录

上册 3

第一章 刺激与反应 3

第一节 刺激-反应的举例 3

第二节 刺激-反应的解释 5

第三节 刺激-反应的公式 7

第四节 反应本能和习惯 9

第五节 刺激-反应的种类 11

第六节 刺激-反应与心理学 14

第二章 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 16

第七节 心理学的意义 16

第八节 心理学的分类 17

第九节 心理学与教育 20

第十节 教育心理学之两大任务 21

第三章 儿童智慧的发展 24

第十一节 智慧的界说 24

第十二节 研究智慧量法的经过 25

第十三节 儿童智慧的发展举例 27

第十四节 智慧商数 29

第十五节 智慧上的个人差异 31

第十六节 人类智慧的分配 33

第十七节 智慧发展与遗传 35

第十八节 智慧发展与环境 37

第十九节 环境与遗传的重要比较 40

第四章 儿童情绪的发展 46

第二十节 情绪的意义 46

第二十一节 忿怒的情绪 50

第二十二节 惧怕的情绪 62

第二十三节 亲爱的情绪 67

第五章 儿童语言、图画的发展 75

第二十四节 语言发展与智慧之关系 75

第二十五节 语言发展的分期 76

第二十六节 语言能力测验及其量法 81

第二十七节 图画心理的意义 84

第二十八节 儿童图画发展的分期 86

第二十九节 研究儿童图画心理的方法 93

第六章 儿童社会行为的发展 97

第三十节 社会行为的萌芽期 97

第三十一节 个人化与社会化 99

第三十二节 儿童年龄问题 100

第三十三节 发展之条件 103

第三十四节 社会行为的分类 108

第三十五节 社会发展量表 111

第七章 儿童食宿习惯的养成 124

第三十六节 味觉的发展 124

第三十七节 饥与渴的感觉 125

第三十八节 营养心理学 126

第三十九节 食物与风俗 126

第四十节 取食动作的发展 128

第四十一节 饥饿与食欲 130

第四十二节 儿童营养问题 131

第四十三节 儿童食品与自由选择 136

第四十四节 拒食的原因及其补救方法 137

第四十五节 睡眠的需要 140

第四十六节 睡眠时数与儿童年龄 141

第四十七节 儿童睡眠及其环境 143

第四十八节 防止与补救失眠的方法 146

第八章 儿童的个性差异 149

第四十九节 发展上的差异 149

第五十节 粹质在智愚上的差异 156

第五十一节 个性差异的原因 159

第五十二节 儿童个性的分类 164

第五十三节 儿童个性的研究 168

第五十四节 个性差异与教育 173

第九章 儿童的心理卫生 176

第五十五节 心理卫生的重要 176

第五十六节 学童变态行为的倾向 178

第五十七节 心理卫生的积极习惯 181

第五十八节 心理卫生的消极习惯 186

第五十九节 性的顺应 187

第六十节 训育新论 188

第六十一节 教师对于学生的指导 199

第六十二节 教师个人的顺应问题 200

第十章 母子健康问题 203

第六十三节 健康问题的重要 203

第六十四节 婴孩死亡的研究 204

第六十五节 产母死亡之研究 208

第六十六节 怀胎期间的卫生 209

第六十七节 婴孩调护之研究 214

图的目录 7

图一 刺激-反应图 7

图二 刺激-反应图 8

图三 刺激-反应图 8

图四 刺激-反应图 8

图五 常态分配图 33

图六 智慧分配图 34

图七 智慧分配图 34

图八 失恃——原来的惧怕 由拖毯子所引起的惧怕反应 59

图九 两手捧其首部引起忿怒的反应 60

图十 惧怕习惯之养成——最初看见白鼠这孩子不惧怕 61

图十一 惧怕习惯之养成——以后看见有胡子的圣诞老人他也怕了 61

图十二 儿童图画的发展 89

图十三 儿童图画的发展 89

图十四 儿童图画的发展 90

图十五 儿童图画的发展 90

图十六 桌子图 92

图十七 拉洋车 104

图十八 同乘汽车游校园 105

图十九 摇船乘凉 105

图二十 转得很快 106

图二十一 共同游戏 106

图二十二 男女儿童身高曲线 154

图二十三 低能儿测验成绩 155

图二十四 智愚各级儿童发展趋势图 155

表的目录 82

表一 戴可珠氏测验结果 82

表二 社会发展成绩标准 121

表三 各年龄社会发展成绩标准 121

表四 各年龄儿童每日所需之总热量 132

表五 普通食物所含加路里量 133

表六 普通食物所含加路里量(续前表) 134

表七 受经济限制之食谱——为一岁半至两岁儿童制者 135

表八 各年龄儿童所需睡眠时数 142

表九 各年龄儿童之脑重 152

表十 粹质百分数表 153

表十一 智愚粹质之比较 157

表十二 两组儿童之测验成绩 159

表十三 粹质之两性差异 162

表十四 婴孩疾病统计表 205

表十五 逐期乳量表 215

上册中西文名词对照表 220

下册 227

第十一章 学习历程 227

第六十八节 反应在学习上的重要 227

第六十九节 学习曲线 228

第七十节 学习高原 233

第七十一节 生理的限度 234

第七十二节 尝试与错误 235

第七十三节 学习与领悟 238

第七十四节 学习与遗忘 241

第七十五节 学习原理 243

第七十六节 练习的移转 255

第七十七节 学习指导 259

第十二章 学力测量 267

第七十八节 学力测验与智力测验 267

第七十九节 测验的功用 268

第八十节 测验的限度 271

第十三章 国语科的学习心理 274

第八十一节 汉字的学习 274

第八十二节 儿童错字的分析 280

第八十三节 释形同音两法之比较研究 290

第八十四节 识字教学原则 292

第八十五节 常用字问题 294

第八十六节 汉字测量 303

第十四章 算术科的学习心理 310

第八十七节 数的意义 310

第八十八节 基本演算 314

第八十九节 练习的错误和速度 323

第九十节 整数的高级演算 329

第九十一节 分数的练习和应用 337

第九十二节 算术上的推理 346

第九十三节 演算上毛病的诊断 348

第十五章 常识科的学习心理 357

第九十四节 初小常识教材问题 357

第九十五节 历史的学习心理 376

第九十六节 地理的学习心理 380

第九十七节 史地事实的了解问题 383

第九十八节 社会科中常用名词之研究 384

第十六章 艺术科的学习心理 390

第九十九节 艺术步骤与儿童心理 390

第一百节 音乐欣赏能力的发展 391

第一百零一节 美术欣赏能力的发展 395

第一百零二节 手工与各方面之关系 396

图的目录 229

图一 两位加法学习曲线 229

图二 汉字学习曲线(甲) 230

图三 汉字学习曲线(乙) 231

图四 艾宾浩斯(Ebbinghaus)的遗忘曲线 241

图五 汉字形、声、义间的关系 275

图六 中小学儿童的识字量曲线 305

图七 比例关系图 313

图八 分数图解 340

图九 常识教材分配图 363

表的目录 258

表一 各学科组及其比较价值 258

表二 小学各级默字错误分析表 282

表三 包稚颐氏各年级错字次数统计 284

表四 费景瑚女士儿童错字次数统计 285

表五 前师及初中学生作文错字统计 289

表六 释形同音两法教授之成绩比较统计 291

表七 小学作文用字数量 296

表八 盖茨氏智商与艰难指数对照表 300

表九 周祖训氏低年级国语教科书艰难指数 301

表十 中小学各级识字量常模 304

表十一 科尔教授算术练习分配表 325

表十二 加法诊断记录 349

表十三 减法诊断记录 350

表十四 乘法诊断记录 351

表十五 除法诊断记录 353

表十六 薛人仰氏小学国语教科书内容之分析研究 359

表十七 四种初小常识教科书之共同教材——中年级 364

表十八 四种初小常识教科书之共同教材——低年级 369

表十九 常识教材中卫生自然社会所占百分数 373

表二十 四种初小常识教科书共同材料归类表 374

表二十一 美国社会科常用名词之中小学各级常模 386

表二十二 美国社会科常用名词之艰难度举例 387

表二十三 各学科间之相关系数 397

表二十四 艺术科各科间之彼此相关系数 398

下册中西文名词对照表 401

教育心理实验目录 403

绪论 403

实验一 图画观察 406

实验二 智慧评判 407

实验三 学习实验 410

实验四 差异实验 411

实验五 遗忘实验 416

实验六 知觉实验 418

实验七 补画测验 423

实验八 情绪实验 427

实验九 人格实验 431

实验十 识字测验 432

实验图表目录 419

图1 知觉实验图1 419

图2 知觉实验图2 419

图3 知觉实验图3 420

图4 知觉实验图4 420

图5 知觉实验图5 420

图6 知觉实验图6 421

图7 知觉实验图7 421

图8 知觉实验图8 421

图9 知觉实验图9 422

图10 知觉实验图10 422

表一 两次观察比较表 407

表二 等级相关计算表 409

表三 国立中央大学教育心理班学生72人所得之结果 409

表四 学习实验成绩记载表 410

表五 “之无测验”结果统计表 411

表六 统计材料举例 412

表七 均数之计算 412

表八 均差之计算 414

表九 国立中央大学教育心理班学生45人的结果 415

表十 遗忘实验结果记载表 418

表十一 墨迹意义记载表 419

表十二 年龄常模表 424

表十三 年龄与标准错误数 424

表十四 国立中央大学实验学校学生190人之结果 425

表十五 怕的物件等第表 428

表十六 怕的物件等第表 428

表十七 一周间发怒次数表 429

表十八 发怒延长的时间 429

表十九 发怒的原因 430

表二十 发怒时的反应 430

表二十一 发怒后的感觉 430

表二十二 人格特质重要性的统计表 432

表二十三 测验分数与识字量之对照表(第一类) 435

表二十四 测验分数与识字量之对照表(第二类) 435

表二十五 各级识字量常模 43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