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李欣文集  第5卷  中国现代秘书工作基础
李欣文集  第5卷  中国现代秘书工作基础

李欣文集 第5卷 中国现代秘书工作基础PDF电子书下载

社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欣著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040231038
  • 页数:304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书坛百讲(即作者在20世纪80年代后半叶到90年代初共讲过一百余次关于秘书工作的课),序亦厚文(即作者为别人的文章写的序文),争鸣续貂(即作者与秘书学家董继超先生在学术观点上的探讨),群星捧月(即众学者对作者的支持)。
《李欣文集 第5卷 中国现代秘书工作基础》目录

第一章 领导与决策的一般常识 1

第一节 国家和统治 1

第二节 统治和权力 4

第三节 政治和政党 9

第四节 领导 14

一、领导的概念 15

二、国家领导的实质和领导科学的范畴 15

三、领导人的成败类型 18

第五节 决策 24

一、决策是领导的主要工作之一 24

二、事业的成功与失败总伴随着决策的正与误 25

三、什么是决策 26

四、决策程序 29

五、邓小平同志关于党的领导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思想 31

第二章 中国历代秘书工作点滴 41

第一节 中国秘书工作的开端 41

第二节 秘书官吏及其职能 44

一、最早的秘书人员 44

二、尚书省 46

三、中书省 46

四、秘书称谓 47

五、侍中、门下 47

六、中书、门下相互制约 48

七、内阁制起源 48

八、其他秘书人员 49

九、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秘书人员 50

十、工作点录 50

十一、工作纪律 53

第三节 一个历史现象 54

第四节 官文书的种类 56

第五节 官文书的格式 58

一、用字 59

二、空格提行 60

三、纸色和纸型 61

四、用印 62

五、密封 63

六、最早的秘密通信 63

七、文书传递的缓急符号 64

八、签押 64

九、公文摘由(标题) 65

十、文风点滴 65

第三章 革命战争时期我党秘书工作简述 68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会议和第一批文件 68

第二节 老一辈革命家与秘书工作 69

第三节 时起时落的秘书工作机构 71

一、中央秘书处的成立与撤销 71

二、苏区根据地的秘书机构 73

三、再建秘书处 73

四、转移和重建 75

第四节 艰难环境中的秘书工作 76

一、指导方针 76

二、一般情况 77

三、由简朴趋向正规的会务工作 81

四、在长征中 82

第五节 无线电通讯 83

一、筹建 84

二、建台 85

三、发展 86

第六节 文件保管与档案迁移 88

一、人走档留 88

二、苏区档案转移 89

三、重整旗鼓 89

四、大疏散、大转移 90

第七节 秘密文库历险记 92

第八节 地下交通网 97

第九节 小结 100

第四章 秘书工作队伍的素养 102

第一节 提高队伍素质的必要性 102

第二节 才干素养 103

一、精明的办事本领 104

二、较强的文字能力 106

三、技术上的能手 107

第三节 智能训练 107

一、知识积累 107

二、思维训练 109

三、临机智力训练 110

四、记忆训练 111

第四节 心理训练 112

一、多些乐观和幽默 112

二、培植自信心 113

三、鼓励竞争精神,防止嫉妒心理 114

第五节 职业道德 116

一、为事业埋头苦干的献身精神 116

二、珍视政治荣誉,自觉遵守纪律 117

三、谦和与平等的人际关系 118

附录 如何处理好与领导的关系 119

一、命题的实质 120

二、才干素养是重要因素 121

三、品德素养是更重要的因素 123

四、领导人的关怀 126

第五章 秘书工作总体引论 128

第一节 关于秘书工作和秘书学 129

一、什么是秘书工作 129

二、什么是秘书学 130

三、秘书学的属性 131

四、秘书学与秘书工作的关系 132

第二节 关于秘书工作的职能 133

第三节 秘书工作的作用 134

第四节 秘书工作的指导思想 136

第五节 秘书工作的方针 137

第六节 秘书工作的特点 137

第七节 秘书工作的基本规律 139

第六章 办公厅(室)秘书工作的第一职能是组织高效运转 141

第一节 办公厅(室)的基础职能是办事 141

第二节 什么是效率 144

第三节 怎样提高效率 145

一、领导要有权威,工作人员要有纪律 145

二、机制要优化,体制要合理 145

三、科学管理 146

四、环节紧凑 147

五、文件发得少些再少些 150

六、公文写得短些再短些 151

七、合理安排好会议 151

八、坚持查办、催办制度 152

九、办公手段现代化 152

十、工作人员的素质和快节奏 153

第四节 效率意识和习俗革命 153

第七章 参谋职能和做好十项参谋性工作 157

第一节 秘书部门的参谋职能 157

一、参谋的实质 157

二、不可夸大参谋的作用 158

三、正确理解“参与政务” 159

四、不可否定参谋职能 161

第二节 参谋工作十大项 162

一、起草文稿 162

二、调查研究和信息工作 162

三、核稿把关 167

四、办事预案 168

五、会议工作 169

六、公务活动 169

七、查办、督办、催办 171

八、协调 173

九、信访 174

十、议事制度 174

第八章 协调是秘书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175

第一节 协调工作的内涵 176

第二节 协调工作的意义和作用 177

一、协调是秘书工作的一项主要职能 177

二、协调推动秘书工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178

第三节 协调工作的内容 179

一、协调工作的主客体及其关系 179

二、协调工作的范围和内容 180

第四节 协调工作的原则 187

一、从属原则 187

二、政策原则 188

三、沟通原则 188

四、服务原则 188

第五节 协调工作的要求 189

一、知识素质 189

二、道德素质 189

三、政策素质 190

四、能力素质 190

五、心理素质 190

第六节 协调工作的管理和方法 191

一、分析情况 191

二、拟订方案和目标 191

三、确定人选 191

四、选定活动媒介 192

五、选择时机 192

六、选择地点 192

七、进入角色 193

八、绩效评估 193

第七节 协调工作的艺术 194

一、战略思维的头脑 194

二、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195

三、捕捉有利时机 195

四、利用有效空间 196

五、实行整体性协调 197

第九章 关于调查研究 199

第一节 调查研究对领导工作的重要意义 199

第二节 调查研究的类型 201

一、“战略”型调查 201

二、“战役”型调查 203

三、“轻骑”型调查 204

四、蹲点调查 205

五、资料挖掘型调查 206

第三节 调查方法 206

一、题目、大纲和计划 206

二、座谈、交谈和“走出去”、“请进来” 207

三、打开僵局,言其欲言 208

第四节 调查者须知 209

一、下得去 210

二、待得住 210

三、伏得下 210

四、听得进 211

第五节 写调查报告 211

第十章 关于党政领导机关办公厅(室)的信息工作 213

第一节 信息概述 213

一、信息 213

二、信息量 214

三、信息的主要特性 215

第二节 信息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217

一、信息工作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217

二、信息工作在秘书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217

第三节 信息系统及其网络建设 219

一、党委信息系统的作用 219

二、党委系统的信息网络 221

三、信息网络的建设和管理 224

第四节 加强对信息的整体开发和综合处理,努力提高信息质量 225

一、增强参谋意识 226

二、提供信息的基本要求 226

三、加强对信息的整体开发和综合处理 228

第十一章 撰文常识 230

第一节 公文的作用 231

第二节 公文产生效能和权威的条件 233

第三节 公文的特点 235

第四节 公文的总体构成 237

第五节 信息积累 241

第六节 文章构思 244

第七节 主题和标题 246

第八节 公文种类与公文起草 248

第九节 结构和层次 254

第十节 奋笔疾书与飞流直下 257

第十一节 材料真实与结论正确 258

第十二节 文贵在新和鲜明生动 261

第十三节 文情合理、立论不悖 263

第十四节 公文的语言 264

第十五节 文风要正 267

第十六节 语法、标点符号的重要性 271

第十七节 遵守行文规则 276

第十八节 文不厌改 279

第十九节 善于学习、勇于实践 280

第十二章 办公自动化 283

第一节 办公自动化的兴起和发展 283

一、办公自动化的兴起 283

二、什么是办公自动化 284

第二节 秘书部门的办公自动化 285

一、文字处理自动化 286

二、会议服务自动化 289

三、信息存储、管理自动化 290

四、收发工作自动化 293

五、信息传递与电子邮政 293

六、日常事务处理自动化 295

第三节 如何发展一个办公自动化系统 295

一、办公自动化系统 295

二、以数据库为中心的办公自动化系统 298

三、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问题 300

四、发展办公自动化的若干问题 303

后记 30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