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文地球
中国石油地质学
中国石油地质学

中国石油地质学PDF电子书下载

天文地球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翟光明,高维亮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502149309
  • 页数:561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介绍了石油天然气地质理论基础及中国特色的油气藏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
《中国石油地质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古代石油天然气地质学的萌芽(1907年前) 1

第二节 近代油气地质科学理论的引入与发展(1907—1949年) 4

第三节 现代油气勘探的首次突破与中国油气地质理论的诞生(1950—1959年) 8

第四节 中国油气勘探重点战略东移和中国油气地质理论的系统发展(1959—1985年) 11

第五节 深化东部发展西部油气并举进一步丰富了中国油气地质理论(1986—2003年) 18

第六节 中国石油天然气地质理论日臻完善 25

参考文献 28

第二章 含油气区地层 30

第一节 太古宇、元古宇(AR—PT) 30

第二节 古生界(Pz) 35

第三节 中生界(Mz) 52

第四节 新生界(Kz) 68

参考文献 78

第三章 含油气区沉积相 81

第一节 沉积发育史 81

第二节 陆相沉积体系 94

第三节 海相沉积体系 111

第四节 沉积模式和生储油岩沉积类型 122

参考文献 131

第四章 中国区域构造特点与油气关系 134

第一节 全球构造背景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135

第二节 中国区域构造特点 145

第三节 中国含油气盆地发育规律 148

第四节 中国含油气盆地有利勘探领域分析 153

参考文献 169

第五章 油气生成 171

第一节 陆相生油气层的形成与分布 171

第二节 陆相生油气层的岩石类型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178

第三节 陆相烃源岩中有机质的热演化 186

第四节 油源对比 203

第五节 烃源岩生烃潜力评价 212

第六节 中国陆相油气生成结语 224

第七节 中国海相生油岩 227

参考文献 242

第六章 油气储集层 244

第一节 概述 244

第二节 陆相碎屑岩储集层类型 248

第三节 陆相碎屑岩储集层的成岩作用 264

第四节 湖相碳酸盐岩储集层 275

第五节 海相碳酸盐岩储集层 282

第六节 变质岩和火山岩储集层 319

参考文献 324

第七章 油气田水文地质 328

第一节 中国含油气区地层水化学特征 328

第二节 油气田水化学标志 339

第三节 油气藏形成的水文地质条件 346

第四节 油气藏保存的水文地质条件 355

第五节 含油气性的水文地质综合评价 359

参考文献 363

第八章 天然气地质特征 365

第一节 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鉴别 365

第二节 天然气源岩特征 384

第三节 天然气储集层特征 388

第四节 天然气藏盖层特征 392

第五节 天然气赋存形式及形成条件 400

第六节 中国天然气藏的分布特征 415

第七节 天然气藏形成的主要因素 421

参考文献 426

第九章 原油性质 428

第一节 中国原油性质与油层深度的关系 428

第二节 原始石油和控制其性质的因素 439

第三节 原油的蚀变作用、演化模式及成因分类 449

第四节 特殊原油的分布及成因 458

参考文献 468

第十章 油气运移 469

第一节 初次运移 469

第二节 二次运移 481

第三节 运移的结果 486

参考文献 495

第十一章 油气藏 497

第一节 油气藏形成和含油气系统 498

第二节 油气藏类型 508

第三节 油气藏聚集带 520

第四节 油气藏分布 534

参考文献 543

第十二章 中国石油天然气地质特征与含油气前景 545

第一节 中国石油天然气地质基本特征 545

第二节 油气资源丰富与勘探程度低 549

第三节 含油气领域拓展方向 550

第四节 勘探工作方法探讨 558

第五节 结语 560

参考文献 56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