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中国货币史
中国货币史

中国货币史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2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彭信威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208072353
  • 页数:743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全面系统地研究论述中国货币产生、发展、流通的历史。
《中国货币史》目录
标签:货币

第一章 货币的发生 1

第一节 货币经济的萌芽 1

一 产生货币的社会背景 1

货币产生的前提 1

中国古籍关于交易行为的传说 1

社会发展的阶段 1

中国社会发展阶段的划分 1

殷代社会的情形 1

中国殷周时代和古希腊罗马的比较 1

周代社会的情形 1

封建社会的特点 1

《诗经》时代的社会 1

皮币二字的意义 1

“货币”一词的原始意义 1

封建社会与货币 1

二 殷周时代的贝和铜 8

贝在古代赐锡品中的地位 8

贝在中国文字形成时的意义 8

古人爱好贝壳的原因 8

贝壳作为货币的优点 8

贝朋的单位 8

金属的使用与重量单位 8

铜贝 8

兵器与生产工具 8

龟和玉 8

三 贝的种类及其来源 16

贝的品种 16

贝币使用的普遍性 16

中国古代所用的贝 16

甲骨文和金文中贝字的书法 16

古籍中关于贝的记载 16

古代贝币的种类 16

贝的来源 16

各种仿制贝 16

第二节 货币经济的确立 22

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铜铸币 22

四大铜币体系 22

布币体系 22

空首布和平首布 22

空首布的种类 22

空首布的文字 22

平首布的种类 22

尖足布 22

方足布 22

圆足布 22

三孔布 22

釿布 22

当寽布 22

刀币体系 22

小刀和大刀 22

针首刀 22

尖首刀 22

明刀 22

圆首刀 22

齐刀 22

齐刀的时代 22

大刀和小刀的先后 22

环钱体系 22

环钱的起源 22

环钱的种类 22

环钱的时代 22

蚁鼻钱 22

中国古代铸币发展的阶段同古希腊的比较 22

中国钱币上的文字 22

战国时期钱币的等级 22

战国时期钱币的铸造与流通 22

二 黄金和金币 47

黄金的发现 47

使用黄金的原因 47

黄金的职能 47

黄金的单位 47

黄金的铸造形式 47

楚国的爰金 47

三 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币制 54

秦始皇统一中国币制的重要意义 54

秦国币制的开始 54

惠文王行钱的意义 54

三孔布说 54

环钱说 54

始皇统一币制的具体措施 54

半两的铸造 54

改革币制前后的其他方孔钱 54

四 货币经济确立后的影响 60

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 60

货币流通高潮 60

战国时的货币单位 60

战国时期社会的性质 60

自然经济的地位 60

当时的物价数字及其意义 60

货币经济确立后的影响 60

第三节 货币理论 67

货币对于社会的推动作用 67

古人对经济问题的不重视 67

儒家和农家对于交换经济的看法 67

单旗的子母相权说 67

计然的循环论 67

白圭 67

李悝 67

《管子》中的货币理论 67

《墨子》中的货币理论 67

第四节 信用的发生 76

借贷行为发生的前提 76

货币与借贷的关系 76

《周礼》中泉府的赊贷制度 76

《国语》和《左传》中的借贷 76

《管子》中的借贷 76

实物借贷与货币借贷 76

借贷与高利贷 76

借贷利率 76

战国时期放债的普遍 76

信用放款 76

第二章 两汉的货币 80

第一节 货币制度 80

一 钱币 80

西汉的币制 80

西汉铜钱同罗马铜币的比较 80

汉初的铸币权 80

西汉铜钱的种类 80

半两 80

三铢 80

阴文四朱和三朱 80

武帝时的白金皮币 80

五铢 80

五铢钱的成功 80

汉代的货币经济 80

秦汉钱币的外流及其影响 80

新莽的币制 80

新莽的衡法 80

刘玄的钱币 80

公孙述的铁钱 80

东汉的货币经济 80

东汉五铢 80

灵帝的四出五铢 80

董卓的小钱 80

二 三国时的钱币 95

三国时期币制的复杂 95

魏钱 95

蜀汉钱 95

吴钱 95

太平百钱的种类 95

太平百钱的铸造人 95

定平一百 95

三 金银 103

西汉盛行黄金的传说 103

西汉帝王赐金数 103

西汉黄金的用途 103

西汉黄金的周转情形 103

东汉的黄金 103

东汉黄金减少的原因 103

东汉的对外贸易 103

王莽的黄金国有政策 103

公元初中国和罗马黄金存储量的比较 103

东汉以后工艺方面对于黄金的需要 103

两汉的金价 103

汉代黄金的铸造形式 103

白银的货币性 103

白银的铸造形式 103

第二节 货币的购买力 116

一 楚汉战争所引起的货币减重 116

货币购买力的意义 116

楚汉战争对生产的破坏 116

执政者对于货币的错误看法 116

汉初货币减重的情形与物价上涨的程度 116

稳定币值的企图 116

文帝稳定币值的方法 116

文景的通货紧缩政策 116

文景之治 116

二 武帝时匈奴战争所引起的货币贬值 120

武帝时的财政困难 120

其他开源方法的无效 120

白金币的贬值和私铸 120

货币贬值的理论根据 120

铜钱的贬值 120

租税政策与货币的购买力 120

昭帝以后物价的回跌 120

西汉后期的米价 120

三 王莽时的货币贬值 124

王莽第一次币制改革的意义 124

第二次币制改革(大小泉) 124

第三次币制改革(宝货制) 124

第四次币制改革(货泉和货布) 124

王莽货币政策的失败 124

末年的米价 124

四 东汉的币值 128

光武帝的紧缩政策 128

章帝时的物价波动 128

和帝时的粟价 128

安帝以后的战费和谷价 128

董卓的货币减重 128

谷价上涨的程度 128

董卓死后的货币流通 128

五 两汉物价小结 133

《九章算术》中的物价 133

《居延汉简》中的物价 133

官俸折算标准 133

东汉延平年间的粮价 133

两汉官吏月俸的比较 133

两汉的工钱 133

两汉的国民财富 133

六 三国时期的货币贬值 139

曹魏币值的相对稳定及其原因 139

蜀汉的当百钱 139

直百钱的减重 139

太平百钱的减重 139

孙吴的货币减重 139

第三节 货币研究 144

一 货币理论 144

秦汉统一以后的思想界 144

西汉关于铸币权的争论 144

贾谊的《谏放民私铸疏》 144

儒家的态度 144

法家的管理政策 144

贾山和晁错的名目论 144

司马迁的货币起源说 144

贡禹和师丹的实物论 144

班固对于货币职能的看法 144

张林的数量说 144

刘陶的言论 144

荀悦的反实物论 144

司马芝的言论 144

二 货币史 151

历史的含义 151

货币史的萌芽 151

司马迁的《史记·平准书》 151

班固的《汉书·食货志》 151

《平准书》同《食货志》的比较 151

第四节 信用 154

汉代商人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猖獗 154

长安的放款市场 154

政府的救济性放款 154

汉代的利率同罗马利率的比较 154

古代反对放款取息的原因 154

王莽的赊贷制度 154

东汉的放款 154

存款的不发达 154

第三章 晋到隋的货币 158

第一节 货币制度 158

一 钱币 158

这一历史时期的特点 158

五铢的盛行 158

西晋的钱币 158

北方一些独立政权下的钱币 158

东晋的钱币 158

刘宋的钱币 158

萧齐的钱币 158

萧梁的钱币 158

陈钱 158

北魏的钱币 158

东魏的钱币 158

西魏的钱币 158

北齐的钱币 158

北周的钱币 158

隋代的钱币 158

一些不知所属的钱币 158

六朝钱币的过渡性 158

六朝钱币的艺术性 158

二 金银 170

金价的上涨及其原因 170

铜钱的跌价 170

东西贸易对黄金数量的影响 170

工艺等方面对黄金的需要 170

黄金生产成本的增加 170

六朝以前白银的作用 170

中国银价较高的原因 170

金银的形式 170

金银钱的铸造及其由来 170

西方金银币的流入 170

金银比价 170

三 谷帛 176

谷帛在中国的货币性 176

谷帛通行的原因 176

谷帛通行的实例 176

两晋的布帛 176

北魏的布帛及其定式 176

北齐的粟帛 176

北周的布帛 176

南朝的谷帛 176

布帛的作价 176

第二节 货币的购买力 181

一 两晋的币值 181

本期货币购买力变动的特点 181

两晋货币经济衰落的表现 181

铜钱赐与的锐减 181

救济品内容的分析 181

墓葬出土物的分析 181

铜钱铸造的减少 181

两晋的紧缩政策 181

货币经济的相对衰退 181

两晋的物价 181

二 宋齐币值的变动 186

宋初币值的稳定 186

元嘉年间的货币减重 186

北魏的南侵与通货贬值 186

米价 186

币制的整理 186

萧齐的紧缩 186

米价和布价的下跌 186

末年的回涨 186

三 梁陈币值的变动 192

对北魏的战争和铁钱的铸造 192

铁钱的私铸 192

短陌制的盛行 192

萧梁末年的货币贬值 192

萧梁治下的米价 192

南陈的币制改革 192

四 北朝的币值 195

北魏的社会经济 195

货币的使用 195

私钱的减重 195

北周的货币减重 195

五 隋的币值 199

隋初币值的稳定 199

炀帝的膨胀政策 199

私铸的减重 199

隋末物价 199

第三节 货币研究 201

一 货币理论 201

几种货币理论的对立(金属论、名目论、实物论) 201

中国的金属论和欧洲金属论的比较 201

实物论者的见解 201

鲁褒的《钱神论》 201

孔琳之的意见 201

范泰的意见 201

刘义恭、沈演之的名目论 201

何尚之的数量说 201

周朗的实物论 201

徐爰、沈庆之的金属论 201

颜竣的见解 201

孔觊上《铸钱均货议》 201

沈约的实物论 201

高谦之和高恭之 201

二 钱币学的产生 207

货币史的不发达 207

钱币学的产生 207

钱币学的内容和性质 207

钱币学产生的条件 207

《刘氏钱志》 207

《顾烜钱谱》 207

第四节 信用和信用机关 210

两晋的信用 210

南北朝的存款(寄存或寄附) 210

放款(出责和举贷) 210

南北朝的寺院 210

北魏的僧祇粟 210

典质的产生 210

典质和寺庙的关系 210

隋的信用 210

第四章 唐代的货币 214

第一节 货币制度 214

一 钱币 214

唐代币制的概要 214

唐代货币经济发展的过程 214

钱名的变革 214

钱币文字的演变 214

唐钱的种类 214

史思明的钱 214

赵赞铸钱的问题 214

开元钱的重要性 214

开元钱的板别 214

开元钱的种类 214

开元钱分类的意义 214

光背开元的时代 214

开元钱上月文的来源 214

外国钱币上的月文 214

西域钱币影响中国钱币的途径 214

会昌开元的背文 214

会昌开元的铸造时期 214

唐钱的成色 214

唐代铸钱的炉数 214

唐钱的艺术水平 214

唐代货币文化的对外影响 214

开元钱与五铢钱的比较 214

二 五代十国的钱币 228

五代的钱币 228

楚王马殷的钱币 228

南汉的钱币 228

闽的钱币 228

蜀的钱币 228

南唐的钱币 228

燕的钱币 228

五代十国钱币的特点 228

三 绢帛 232

绢帛的货币性 232

绢帛的单位 232

使用绢帛的原因 232

使用绢帛的法律根据 232

自然经济在唐代社会的地位 232

四 金银 236

金银在唐代币制上的地位 236

金银的产区 236

金银的形式 236

金银钱 236

金价 236

金银比价及其与外国金银比价的关系 236

第二节 货币的购买力 243

一 盛唐钱币的购买力 243

唐初稳定物价的成功 243

贞观时的米绢价格 243

战争和私铸 243

恶钱问题 243

乾封年间的货币贬值 243

恶钱的取缔 243

开元时的物价 243

盛唐物价低廉的原因 243

二 安史之乱与通货贬值 247

战前府库的盈溢 247

战时的货币贬值 247

官吏货币所得的增加 247

税收的增加 247

吏治的败坏 247

物价上涨的程度 247

战后钱币的购买力 247

当局开源节流的政策 247

形势的好转 247

三 贞元元和间的通货回缩 251

通货回缩的意义 251

通货回缩的原因 251

钱币的销镕 251

铸钱的减少 251

用钱区域的推广 251

租税政策 251

杨炎的两税法 251

两税法在中国货币经济史上的意义 251

紧缩的现象 251

米价的下跌 251

绢价的下跌 251

紧缩期间的物价与战前物价的比较 251

蓄钱之禁 251

短陌制 251

四 晚唐五代的币值 258

会昌年间的币制改革对通货紧缩的影响 258

晚唐的币值 258

五代时的穷困 258

货币的供应 258

南唐的货币贬值 258

各地的铅铁钱 258

铜钱的购买力 258

五 唐代物价小结 264

米价的演变 264

官吏收入的变动 264

汉唐官俸的比较 264

劳动人民的收入 264

第三节 货币研究 267

一 货币理论 267

陈子昂 267

张九龄的自由铸造论 267

刘秩的反自由铸造论 267

杜佑 267

陆贽的名目论和数量说 267

韩愈的高物价论 267

柳宗元的低物价论 267

杨于陵 267

李翱 267

皮日休的名目论 267

蓄钱禁背后的理论根据 267

二 货币史 275

《晋书》和《隋书》的《食货志》 275

杜佑《通典》的《食货》 275

《唐书·食货志》 275

三 钱币学 277

封演的《续钱谱》 277

徐氏和敦素 277

张台的《钱录》 277

第四节 信用与信用机关 278

一 商业的发达与长安金融市场之产生 278

唐代的对外贸易政策 278

对外贸易实况 278

国内商业和都市的规模 278

长安的信用机关 278

二 放款 281

信用放款 281

放款的对象 281

公廨钱的运用 281

放款利率 281

抵押放款 281

典当 281

三 存款 284

资金的存放 284

柜坊 284

柜坊的起源 284

柜坊业务的性质 284

支票 284

寄附铺 284

四 生金银买卖 288

金银店的演进 288

唐代的金银市场 288

金银买卖与兑换 288

五 汇兑的产生 290

产生汇兑的原因 290

承办飞钱的机关 290

汇兑业务的消长 290

第五章 两宋的货币 292

第一节 货币制度 292

一 钱币 292

两宋货币的种类 292

两宋钱币的复杂性 292

币材种类之多 292

货币流通的割据性 292

宋代钱币铸造与流通的割据性同欧洲的比较 292

钱币的等级 292

钱名的繁杂 292

钱文书法的多样性 292

北宋钱制与南宋的区别 292

太祖朝的钱币 292

太宗朝的钱币 292

真宗朝的钱币 292

仁宗朝的钱币 292

英宗朝的钱币 292

神宗朝的钱币 292

哲宗朝的钱币 292

徽宗朝的钱币 292

宋朝的货币文化 292

徽宗朝钱币的艺术性 292

徽宗朝钱文上的瘦金体 292

宋朝的对钱 292

钦宗朝的钱币 292

南宋铸钱额的减少 292

南宋钱制的演变 292

高宗朝的钱币 292

孝宗朝的钱币 292

南宋钱的纪年 292

光宗朝的钱币 292

宁宗朝的钱币 292

嘉定铁钱的种类 292

理宗朝的钱币 292

度宗朝的钱币 292

宋钱的重量和成色 292

蔡京的夹锡钱 292

临安府的钱牌 292

二 金银和金银钱 306

黄金的地位 306

白银的职能 306

金银的形式 306

金银钱 306

大观通宝银钱 306

宣和通宝金钱 306

乾道元宝金钱 306

太平通宝金钱与银钱 306

刘光世的招纳信宝 306

宋代金银钱的制作 306

三 纸币的产生 313

纸币原则的渊源 313

产生纸币的经济原因 313

五代十国时的契券 313

四川币制的孤立性及铁钱的盛行 313

关于交子起源的传说 313

交子发展的三个阶段 313

自由发行的交子 313

富商连合发行的交子 313

交子在文化上的意义 313

交子铺户的衰败 313

政府取得发行权的经过 313

官交子的形制 313

交子的分界制 313

交子的发行额和现金准备 313

钱引的形制 313

南宋纸币的种类 313

关子 313

会子的形制 313

会子的面额 313

第二节 货币的购买力 322

一 北宋初年的币值 322

两宋币值波动的频繁性 322

两宋币值波动的局部性 322

宋初钱币的混杂 322

宋初货币的购买力 322

西夏元昊叛乱所引起的通货贬值 322

贬值后的物价 322

二 熙丰年间的币值 329

北宋铸钱额 329

货币经济飞跃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329

熙丰间频年丰收下的米价 329

当时对于米价的两种态度 329

丰收时米价尚高的原因 329

北宋垦田数 329

唐宋货币数量的比较 329

铸额增加与钱荒 329

铜钱的外流 329

货币经济的发达 329

省陌制 329

宋初的平均米价及其趋势 329

绢价 329

三 崇观年间币值的下跌 338

铜产的减少 338

浸铜术 338

元符年间的米价 338

蔡京铸崇宁大钱后的纷扰 338

大观大钱 338

夹锡钱之害 338

川陕交子的膨胀 338

崇观以后的米价 338

政府的浪费 338

宋代官俸与汉唐官俸的比较 338

劳动人民的收入 338

四 金人进军中原所引起的通货膨胀 344

金人的掠夺 344

铸钱的减少 344

关子的发行 344

军费和发行 344

绍兴年间的米价 344

绢价 344

川陕的重要性 344

川引的膨胀 344

王之望的货币政策 344

金人进军中原时的物价和唐代安史乱时物价的比较 344

五 南宋会子的膨胀 351

金人的第二次进军中原 351

会子的发行 351

乾道四年的币制改革 351

发行的增加 351

开禧以后的膨胀 351

川引的跌价 351

铜钱的私销 351

铜钱的输出 351

南宋的对外贸易 351

日人输入中国铜钱 351

南宋当局的对策 351

铁钱的铸造 351

南宋的物价 351

两宋米价上涨的倾向 351

宋代产铜额 351

当局增加鼓铸的企图 351

会子信用的减退 351

各种地方纸币的膨胀 351

理宗朝会子的进一步膨胀 351

金银现钱的使用 351

末年的物价 351

两宋纸币分界发行法的作用 351

南宋纸币膨胀的真相 351

南宋工农的收入 351

六 白银的购买力 366

白银在两宋时的地位 366

宋代的银价 366

宋代以白银计算的米价 366

绢价 366

白银购买力变动的倾向及其原因 366

宋代的金价 366

金价上涨的原因 366

金银比价 366

国内金银的供需关系 366

国际间的金银移动 366

以黄金计算的米价 366

第三节 货币研究 378

一 货币理论 378

李觏的数量说 378

司马光的实物论倾向 378

沈括关于流通速度的论点 378

苏轼的金属论的观点 378

苏辙的钱币国定说 378

罗泌的货币起源观 378

虞俦 378

辛弃疾 378

袁燮 378

袁甫 378

叶适 378

宋代的金属论 378

二 货币史 388

《五代史·食货志》 388

《新唐书·食货志》 388

郑樵的《通志·食货略》 388

货币史的资料书 388

关于货币史的专著 388

杜镐的《铸钱故事》 388

张潜的《浸铜要略》 388

三 钱币学 390

陶岳的《货泉录》 390

金光袭的《钱宝录》 390

董逌的《续钱谱》 390

李孝美的《历代钱谱》 390

洪遵的《泉志》 390

罗泌的《路史》 390

第四节 信用和信用机关 394

放款 394

王安石的市易和青苗法 394

营田 394

质库 394

存款 394

柜坊 394

金银铺 394

兑坊 394

便换 394

第六章 金元的货币 400

第一节 货币制度 400

一 辽的钱币 400

契丹人建国前的社会经济 400

关于铸钱的记载 400

辽钱的种类 400

辽钱的制作 400

辽国的货币经济 400

二 西夏的钱币 402

西夏钱的种类 402

西夏文钱 402

汉文钱 402

西夏钱的制作 402

三 金人的币制 403

金人币制的特点 403

铜钱 403

金钱的文字 403

白银 403

交钞 403

金人纸币的种类 403

交钞的形制 403

贞祐宝券的形制 403

兴定宝泉的形制 403

四 元代的币制 407

元代币制的特点 407

统治中国以前白银的通行 407

统治中国以后白银的地位 407

世祖以前的纸币 407

中统元年的币制改革 407

至元二十四年的币制改革 407

至大二年的币制改革 407

至正十年的币制改革 407

中国纸币对于外国的影响 407

元代的钱币 407

各种至正钱 407

元代钱制的对外影响 407

元末张士诚的钱币 407

韩林儿的钱币 407

徐寿辉的钱币 407

陈友谅的钱币 407

元代钱币的输出 407

黄金的使用 407

边区的货币 407

第二节 货币的购买力 426

一 金人的通货膨胀 426

金人货币经济的发展阶段 426

初年的钱荒 426

大定初年的币值 426

章宗时发行的增加 426

承安宝货的失败 426

泰和大钱的铸造 426

蒙古人建国后通货膨胀的恶化 426

贞祐二年的百贯大钞 426

贞祐三年的贞祐宝券 426

贞祐通宝 426

元光元年的兴定宝泉 426

银本位的采用 426

末年纸币的购买力 426

二 元初中统钞的膨胀 430

元初对于宋金货币的收兑 430

至元初年的物价 430

发行的增加 430

卢世荣改革币制的失败 430

至元钞的发行 430

元初的纸币发行额 430

物价上涨的程度 430

三 至元钞的贬值 436

各地的反抗运动 436

大德年间发行额的大增 436

至大二年的币制改革 436

至元以后的纸币发行额 436

伪钞问题 436

各种物价上涨的不平衡 436

运费 436

米价 436

盐价 436

美术品的价格 436

民间的代用币 436

政府开支的增加 436

元代的工钱 436

元代工钱同当时英国工钱的比较 436

四 元末至正钞的贬值 447

新钞的性质 447

各地的起义与纸币的增发 447

马价 447

至正十五年的情况 447

至正十六年的情况 447

至正十七年的情况 447

末年的物价 447

元代以金银计算的米价 447

第三节 货币研究 453

一 货币理论 453

马亨的见解 453

许衡对纸币的看法 453

张之翰 453

王恽 453

马端临对纸币的看法 453

二 货币史 455

马端临的《文献通考·钱币考》 455

《宋史·食货志》 455

三 钱币学 458

费著的《钱币谱》和《楮币谱》 458

武祺的《宝钞通考》 458

第四节 信用和信用机关 459

金元两代中西信用事业的比较 459

金人治下的放款利率 459

金人的质典库和流泉 459

金人的兑换业 459

元代的羊羔息 459

卢世荣的平准周急库 459

解典库 459

存款业务的不发达 459

兑换业和银铺 459

第七章 明代的货币 465

第一节 货币制度 465

一 纸币 465

明代币制概要 465

大明宝钞的面额 465

明代纸币制度的统一性 465

大明宝钞的形制 465

历代的倒钞法 465

崇祯末蒋臣的行钞计划 465

二 钱币 468

大中通宝及其作价 468

洪武间的停铸 468

洪武钱的成色 468

洪武钱的重量 468

永乐通宝的开铸 468

铜钱流通的禁止 468

嘉靖时补铸的说法 468

天启时的三等大钱 468

天启当十钱 468

崇祯钱的背文 468

跑马崇祯 468

崇祯大钱 468

大明通宝 468

福王的钱 468

唐王的钱 468

永明王的钱 468

郑成功的钱 468

李自成的钱 468

张献忠的钱 468

孙可望的钱 468

明代流通的旧钱 468

明代铸钱的方法 468

铸造费 468

不用钱的地方 468

云南的海? 468

牛币 468

三 白银 483

明代禁用白银的失败 483

正统时白银的通行 483

炼银术 483

明代白银通行的原因 483

白银的形式 483

元宝的性质 483

金银豆叶 483

金银钱 483

银牌 483

银块流通的不便 483

欧洲银元铸造的开始 483

西班牙银元的流入 483

荷兰马剑的流入 483

第二节 货币的购买力 490

一 大明宝钞的膨胀 490

明代货币经济的紧缩性 490

发行纸币的原因 490

发行的增加与购买力的下跌 490

铜钱和金银的禁用 490

户口食盐法 490

官俸折价的变动 490

租税政策 490

用银禁令的取消 490

钞价的急剧下跌 490

明代官吏的收入 490

二 万历以前铜钱的购买力 498

明朝铜钱流通的重要作用 498

铜钱购买力之高 498

官钱兑价上涨的原因 498

钱重的增加 498

各朝的铸造数额 498

铜钱的外流 498

银价下跌同钱价上涨的关系 498

明代制钱兑价表 498

制钱对白米的购买力 498

旧钱在明代的地位 498

明代的私钱 498

明初的私铸 498

弘治正德间私铸的加剧 498

嘉靖时私铸的猖獗及私钱的兑价 498

隆庆时疏通钱法的建议 498

三 晚明的铜钱贬值 507

万历以前钱价问题的性质 507

万历末年的广开炉局 507

南北钱价的差异 507

满人的进攻 507

天启时鼓铸的增加 507

王象乾的三等大钱的建议及其意义 507

当十大钱的贬值 507

天启小钱的贬值 507

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的起事 507

崇祯钱的减重 507

私钱的猖獗 507

明末的铜钱物价 507

明代的工钱 507

四 白银的购买力 513

明代正式用银的经过 513

明以前物价数字的意义 513

中国米价的重要性 513

中英两国小麦价格的比较 513

中国的米麦比价 513

研究白银购买力的困难 513

困难的克服方法 513

明代各朝的米价 513

十年期的米价 513

五十年期的米价 513

明初白银购买力特高的原因 513

中叶以后银价渐跌的原因 513

万历年间的采矿事件 513

美洲白银流入中国的开始 513

明代的绢价 513

布价与布米比价 513

棉价与棉粮比价 513

米盐比价 513

金银比价 513

铜价和银铜比价 513

畜价 513

书价 513

中国书价与外国书价的比较 513

中国和欧洲的知识分子对书籍购买力的比较 513

田价 513

明代物价与官吏的生活水平 513

第三节 货币研究 536

一 货币理论 536

夏原吉和陈瑛的数量说 536

刘定之 536

邱浚对纸币的意见 536

谭纶的金属论 536

靳学颜 536

陈子龙对纸币的意见 536

钱秉镫 536

二 货币史和钱币学 546

明代的学风 546

《元史·食货志》 546

邱浚 546

《董遹钱谱》 546

胡我琨的《钱通》 546

李元仲的《钱神志》 546

侯恂的《鼓铸事宜》 546

徐象梅 546

第四节 信用和信用机关 548

一 高利贷和典当业 548

高利贷的盛行 548

典当的名称 548

当铺的资本和管理 548

明代的放款利率 548

典当的盘剥 548

借据的形式 548

二 钱庄的兴起 552

欧洲银行业的兴起 552

中国兑换业的发展 552

钱铺的起源 552

初期钱铺的业务 552

明末的钱庄 552

存款业的不发达 552

窖藏的风气 552

明末的汇兑 552

会票的性质 552

第八章 清代的货币 557

第一节 货币制度 557

一 制钱 557

清朝的币制 557

清代铜币的两个阶段 557

满人入关前的钱币 557

顺治钱的重量 557

顺治钱的五种形式 557

康熙时的炉局 557

雍正时的炉局 557

乾隆时的炉局 557

新疆普尔钱 557

嘉庆钱的成色 557

咸丰钱分类表 557

同治时的钱币 557

拉锡丁和阿古柏在新疆所铸的钱 557

光绪时的炉局 557

宣统钱 557

二 太平天国的钱币 565

太平天国的钱制 565

三套圣宝钱 565

太平天国钱币的特点 565

太平天国钱币的作价 565

银钱 565

通宝钱 565

大成国的钱币 565

上海小刀会的钱币 565

三 清末的钱制改革 569

清末钱币铸造技术的改革 569

铸造成本 569

机器制钱 569

钱币形制的改革 569

铜元的铸造 569

当十铜元的板别 569

钱制变革的意义 569

四 白银和银币 575

清代白银的重要 575

清代用银的三个阶段 575

白银的名称和形式 575

各种秤法 575

银两的成色 575

宝银 575

纹银 575

上海的规元 575

成色参差的不便 575

外国银元流入对中国货币文化的影响 575

外国银元流入的开始 575

清初的外国银元 575

乾隆初年在中国流通的外国银元 575

道光年间的外国银元 575

西班牙的本洋 575

墨西哥的鹰洋 575

英国银元 575

日本银元 575

美国贸易银元 575

中国的自铸银币 575

中国西藏的银币 575

道光时寿星银饼 575

笔宝银饼和如意银饼 575

漳州军饷 575

咸丰银饼 575

浙江的七二银饼 575

湖南的银饼 575

贵州和山东等省的银饼 575

机器铸造银币的开始 575

龙洋的开铸经过 575

大清银币的铸造 575

小额银币 575

本位问题和单位问题的讨论 575

双毫的通行 575

金币 575

五 钞票 597

清代发行钞票的三个阶段 597

顺治时的钞贯 597

民间的银钱票 597

咸丰时的官票和宝钞 597

鸦片战争以后外商银行的钞票 597

中国最早的银圆票 597

中国最早的银行兑换券 597

大清户部银行的兑换券 597

官银钱局的银钱票 597

清末发行的紊乱 597

第二节 货币的购买力 605

一 清初钱价的波动 605

清代币值波动的性质 605

顺治年间的钱价问题及其起因 605

康熙初年钱价的上涨及制钱的减重 605

制钱轻重的不划 605

康熙四十年的制钱加重 605

乾隆初年的钱价问题 605

鄂尔泰疏通铜钱的办法 605

管理钱价的失败 605

清初铜钱的铸造额 605

清初制钱市价表 605

钱价的意义 605

清初米价表 605

新疆的货币贬值 605

清初劳动人民的收入和生活 605

同时期英国劳动人民的收入和生活 605

二 太平天国革命时清朝政府的通货贬值 613

乾嘉间吏治的腐败和革命运动 613

银钱关系的转捩点 613

钱价的下跌 613

制钱市价表 613

银钱比价的变动对于物价的影响 613

太平天国革命与清朝政府的财政困难 613

大钱的铸造 613

钞票的发行 613

通货膨胀时的物价 613

铁钱的铸造 613

新疆的币制 613

各省局咸丰当百钱重量的比较 613

米价 613

大钱的停铸 613

太平天国政权下的币值 613

三 清末币值的变动 623

同治年间银钱关系的转变 623

清末制钱市价表 623

清末米价表 623

清代制钱的减重 623

清末的物价革命 623

铜元的代替制钱 623

铜元的跌价 623

中外物价的关系 623

四 白银的购买力 629

白银购买力下跌的倾向 629

白银对米的购买力 629

清代历朝的白银米价 629

乾隆时白银米价上涨原因的调查 629

米价上涨的真正原因 629

美洲白银对各国物价的影响 629

美洲白银对中国物价的影响 629

白银的流入中国 629

白银输入数量同米价的关系 629

鸦片贸易 629

白银的流出 629

白银物价的下跌 629

清末贸易入超与白银进口 629

黄金的流出 629

中外白银购买力的比较 629

汇价的变动 629

清朝银价下跌对于吏治败坏的影响 629

对于一般人民生活的影响 629

五 黄金的购买力 645

研究中国金价的意义 645

黄金在中国的性质 645

中国历代金银比价和外国金银比价的不一致及其原因 645

清初中国黄金的外流 645

黄金的形式和成色 645

黄金流出的数量 645

十八世纪中外金银比价的接近 645

千年来金银购买力的比较 645

中外黄金粮价的比较 645

黄金在中国的购买力之比较稳定及其原因 645

六 清末的货币数量 653

清末货币的种类 653

银元的数量 653

银角的数量 653

宝银的数量 653

铜元的数量 653

铜钱的数量 653

钞票的数量 653

货币总数量的估计 653

历代货币数量的比较 653

第三节 货币研究 667

一 货币理论 667

黄宗羲的废金银论 667

乾隆时的郑燮 667

阿里衮稳定铜钱购买力的理论 667

道光时王瑬的《钱币刍言》 667

许楣的《钞币论》 667

许梿的金属论 667

吴嘉宾的《钱法议》 667

马昂的货币起源说 667

吴嘉宾的足值铜钱说 667

朱嶟和魏源的数量说 667

咸丰时王茂?的反名目论 667

鸦片战争前中国货币理论的特点和成就 667

二 晚清的货币思想和币制改革运动 678

黄遵宪的行钞论 678

严复 678

康有为的《金主币救国议》 678

洪仁玕、郑观应的论银行 678

梁启超 678

当时思想的特点 678

中日战后改革币制的呼声 678

胡燏棻、盛宣怀等人的提案 678

刘世珩的《圜法刍议》 678

赫德的《中国银价确定金价论》 678

精琪的计划 678

汪大燮的行用金币办法 678

卫斯林的金汇兑本位制计划 678

金本位未被采用的原因 678

精琪等人建议的性质 678

三 货币史 688

《明史·食货志》 688

《三通》的钱币部分 688

考证学家的著作 688

鸦片战争与中日甲午战争对中国史家的影响 688

清末关于货币史的著作 688

四 钱币学的发展 691

清初钱币学的停滞状态 691

《钦定钱录》 691

考证学的发展对钱币学的推动作用 691

江德量的《钱谱》 691

翁树培的《古泉汇考》 691

初尚龄的《吉金所见录》 691

倪模的《古今钱略》 691

蔡云的《癖谈》 691

戴熙的《古泉丛话》 691

刘喜海的《古泉苑》 691

马昂的《货布文字考》 691

嘉道年间的其他著作 691

嘉道年间钱币出土对钱币学的促进作用 691

唐与昆 691

李佐贤的《古泉汇》 691

鲍康的《泉说》 691

清代钱币学著作的三种类型 691

清代钱币学界的学风 691

钱币收藏家的作用 691

清代钱币学的薄弱环节 691

第四节 信用机关 701

一 银铺和典当业 701

清代中国信用机关的落后于外国 701

银铺的重要性 701

银炉和炉房 701

典当业的地位 701

历代典当业规模的比较 701

当铺的业务 701

当铺和政府的关系 701

鸦片战争以后当铺的等级 701

二 钱庄和银号 707

钱庄业务的演进 707

钱庄的存放款 707

银号的出现 707

乾隆时钱庄、银号的活跃 707

官钱局的设立 707

嘉庆年间的钱庄 707

道光年间的钱庄 707

咸丰年间的钱庄和官钱铺 707

同治年间钱庄的关歇问题 707

钱票的发行 707

晚清银钱业遭受的几次打击 707

清末上海钱庄的等级 707

银行设立后的钱庄 707

清末钱庄业务的改进 707

各省的官银钱号 707

三 票号的兴衰 716

关于票号起源的各种传说 716

日升昌票庄的起源 716

票号的特点 716

同光间票号的兴盛 716

票号的汇兑方法 716

票号和钱庄的比较 716

票号同官吏的关系 716

银行出现后的票号 716

清末北京的票号 716

票号的组织 716

票号的衰落 716

四 银行的兴起 724

银行一名辞的起源 724

英商银行 724

汇丰银行 724

帝俄的华俄道胜银行 724

日本的横滨正金银行 724

德国的德华银行 724

法国的东方汇理银行 724

美国的花旗银行 724

外商银行的猖獗及国人设立银行的主张 724

中国通商银行的设立 724

大清户部银行的设立经过 724

交通银行 724

商营股份银行的设立 724

清末银行的业务 724

中国货币史大事年表 732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