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中共丰县地方史  第1卷  1919-1949
中共丰县地方史  第1卷  1919-1949

中共丰县地方史 第1卷 1919-1949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江苏省丰县史志办公室著;许继蔼(卷)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801996372
  • 页数:337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主要记述了丰县水利事业的发展、沿革、开发及利用等内容。
《中共丰县地方史 第1卷 1919-1949》目录

导言 1

第一编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1919.5—1927. 7

第一章 五四运动中的丰县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3

第一节 五四运动中的丰县 4

一、集会声援北京学生的反帝爱国运动 4

二、学生联合会的成立和抵制日货运动 5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7

第二编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8—1937. 7

第二章 中共丰县地方组织的建立 13

第一节 大革命失败后丰县的斗争形势 13

第二节 中共丰县早期组织的建立 15

一、丰县最早的党小组——中共丰县小组的建立 16

二、丰县第一个党支部——中共尹小楼支部的建立 17

三、丰县其他党支部的建立 18

四、中共丰县特别支部的建立 20

第三节 中共丰县委员会的建立 20

第三章 丰县党组织初期的革命活动 23

第一节 农民运动 23

第二节 学生运动 27

一、“八一”宣传活动 27

二、抗日救亡宣传活动 28

三、同丰师学校当局的斗争 29

四、同国民党丰县当局的斗争 31

第三节 武装工作 32

第四章 丰县党组织活动的中止和恢复 34

第一节 丰县党组织活动的中止 34

一、丰县党组织遭破坏前的情况 34

二、丰县党组织被破坏的经过 35

第二节 丰县党组织的恢复发展 37

第三节 没有止息的学生运动 38

第三编 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1937.7—1945. 8

第五章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43

第一节 全面抗战开始后丰县的政治形势 43

第二节 中共丰县县委的重建和徐西北区委的建立 45

一、中共丰县县委的重建 45

二、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特委和徐西北区委的建立 46

第三节 抗日民众团体的建立 47

一、丰县民众抗日总动员委员会的建立 48

二、丰县各种抗日救国民众团体的建立 49

第四节 抗日骨干的培训工作 49

一、组织进步青年赴陕北学习 49

二、抗日训练班的开办 50

第六章 人民抗日武装的创建 51

第一节 丰县早期人民抗日武装的创建 51

第二节 丰县沦陷与日军的暴行 53

第三节 湖西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二总队的创建与开展的斗争 56

一、湖西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二总队的创建 56

二、湖西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二总队开展的斗争 58

第四节 湖西统战机构与党组织的建立 62

一、丰县临时政府的建立 62

二、五县联防办事处的建立 63

三、中共苏鲁豫特委和丰沛鱼中心县委的建立 64

第七章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创建 65

第一节 两次讨王战役 65

一、第一次讨王战役 67

二、闵陈庄战斗 69

三、三区保卫战 72

四、第二次讨王战役——崔庄、韩庄战斗 75

第二节 华山阻击战 79

第三节 湖西抗日根据地的全面形成 82

一、湖西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二总队的改编 82

二、湖西抗战局势的稳定 83

三、苏鲁豫区党委的建立 84

四、湖西党政军群组织的发展 86

第四节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高潮的形成 87

一、五县联合抗日组织的建立 87

二、丰县国共两党的进一步合作 87

三、丰县党组织同各界爱国人士的合作 89

第五节 丰东南党委和铜北办事处的建立 90

一、丰东南党委的建立 90

二、铜北抗日办事处的建立 91

第六节 丰县地区的文艺宣传活动 92

第八章 湖西“肃托”事件 94

第一节 湖西“肃托”事件的发生和蔓延 94

第二节 湖西“肃托”事件的处理经过 98

一、湖西“肃托”事件的初步处理 98

二、湖西“肃托”事件的基本纠正 99

第三节 湖西“肃托”事件的发生原因与严重危害 101

一、湖西“肃托”事件发生的原因 101

二、湖西“肃托”事件的严重危害 102

第九章 反击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逆流 105

第一节 铜北千里井惨案 106

第二节 丰县党组织在“丰常”内的反磨擦斗争 111

第三节 湖西抗日根据地的反磨擦斗争 113

一、“六一四”事件 113

二、反击苏鲁顽军的联合进攻 117

第十章 丰县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和党组织的整顿恢复 119

第一节 丰县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 119

一、丰县抗日民主政府的成立 119

二、丰县参议会的设立 121

三、湖西专署的成立 121

第二节 丰县党组织的整顿恢复 122

一、中共丰县县委的重建 122

二、中共丰北县委、丰南县工委和湖西地委的建立 122

三、中共丰沛边县委的建立 123

第三节 抗日根据地的教育事业 124

一、湖西抗日中学的创办 124

二、丰北抗日小学的创办 125

第十一章 巩固抗日根据地的斗争 127

第一节 十字河地区的反“扫荡”斗争 129

一、水坑涯战斗 129

二、血战陈新庄 130

三、张堤口战斗 135

四、巩大庄肉搏战 137

第二节 丰北军民开展的破路斗争 138

第三节 李贞乾马桥突围殉难 140

第四节 苏鲁边区交通线的建立 145

第五节 巩固抗日根据地的政策和措施 149

一、开展整风运动 150

二、实行精兵简政和党的一元化领导 151

三、开展大生产运动 152

四、开展减租减息运动 154

五、斗争策略的调整 156

第六节 丰城地下党组织的活动 156

一、丰城错综复杂的斗争形势 157

二、组织状况 158

三、地下工作的内容和作用 159

第十二章 打退国民党顽固派的第三次反共高潮 164

第一节 反击顽军李仙洲部入鲁 165

一、痛击湖西顽军 165

二、第一阶段战役 166

三、第二阶段战役 171

第二节 丰鱼县的建立和开展的斗争 174

一、丰鱼县的建立 174

二、丰鱼县开展的斗争 175

第十三章 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78

第一节 微山湖区的反顽战役 178

一、西姚桥战斗 180

二、魏楼战斗 181

三、汪庄和平解决 183

四、新范庄战斗 184

五、李单楼战斗 187

六、黄口、马庄战斗 189

七、吴品山部起义 191

第二节 华山县的建立与早期开展的斗争 192

一、华山县的建立 192

二、开展群众运动 193

三、清剿日伪顽残余势力 194

第三节 丰县第一次解放和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97

一、丰县第一次解放 197

二、罗庵子战斗 199

三、日本帝国主义投降 202

第四编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1945.8—1949. 9

第十四章 为争取和平民主而斗争 205

第一节 边沿区的对敌斗争 206

一、中共苏北工委和苏北办事处的建立 206

二、反黑杀反抢掠斗争 207

三、草楼战斗 208

第二节 解放区的群众运动 210

一、开展反奸诉苦运动 210

二、开展减租减息和土地改革运动 212

三、掀起参军参战热潮 213

四、加强基层党群组织建设 213

第三节 丰县地区的军事调处 214

第十五章 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军事进攻 218

第一节 全面内战的爆发和战略北撤的实行 218

一、全面内战的爆发 218

二、北撤转移 219

三、国民党还乡团的罪行 221

四、坚持地方斗争 222

五、华砀县的建立 223

第二节 北撤插回 224

一、重返湖西 224

二、大刘集战斗 225

三、插回丰县 230

第十六章 战略反攻和丰县重获解放 232

第一节 赵庄集攻坚战和华山县建制恢复 232

一、赵庄集攻坚战 232

二、华山县建制恢复 236

第二节 徐西北地道战 237

一、华砀县武工队开展的地道战 238

二、沛县武工队开展的周堂地道战 240

三、丰县武工队开展的地道战 241

四、华山县武工队开展的地道战 246

第三节 解放区的建设事业和游击斗争 248

一、整顿党风 248

二、生产救灾 249

三、开展游击斗争 249

第四节 黄幼衡部起义和丰县重获解放 254

一、丰城的短期收复 254

二、黄幼衡部起义 255

三、丰县重获解放 257

第十七章 为迎接新中国的成立而斗争 260

第一节 全力支援淮海战役 260

一、支前组织的建立 261

二、支前物资的供应 262

三、剿匪肃特 264

第二节 加强党和政权建设的各项举措 266

一、加强城市工作 266

二、整顿基层党组织 267

三、建立村级政权 268

四、开展土改整党试点工作 269

五、开展生产救灾工作 270

六、教育事业的恢复发展 271

第三节 干部南下和湖西区划调整 272

一、干部南下 272

二、湖西区划调整 275

第四节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75

结语 278

附录 283

大事索引 283

人物略历 290

丰县地区及湖西地区党组织沿革和领导人更迭 299

表1 310

表2 311

表3 313

表4 314

表5 315

表6 317

表7 318

表8 319

表9 320

表10 322

表11 323

表12 326

表13 327

后记 328

图1 丰县政区图(1937年—1940年) 331

图2 丰县、华山县政区图(1944年11月) 332

图3 华砀县政区图(1947年1月—11月) 333

图4 丰县政区图(1949年3月) 334

图5 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区域图(1945年8月) 335

图6 解放初期丰城图(1948年11月) 336

图7 丰县区位图(2000年) 336

图8 丰县政区图(2000年) 33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