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统计年鉴 2007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安徽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503751541
- 页数:699 页
一、行政区划和自然资源 1
1—1 全省行政区划(2006年末) 1
1—2 全省县以上行政区划(2006年末) 2
1—3 自然状况 3
1—4 自然资源 4
1—5 主要城市平均气温(2006年) 5
1—6 主要城市降水量(2006年) 5
1—7 各市全年降水量(2006年) 6
1—8 流域分区全年降水量(2006年) 6
1—9 各市水资源总量(2006年) 7
1—10 流域分区水资源总量(2006年) 7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8
二、综合 11
安徽经济的发展 11
安徽的一天 11
安徽的地位 12
安徽的人口 12
2—1 各行业机构单位数(2006年) 13
2—2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量与速度指标 16
2—3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结构指标 28
2—4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比例和效益指标 31
2—5 平均每天主要社会经济活动 34
2—6 主要年份按人口平均的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35
2—7 皖江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2006年) 36
2—8 黄山旅游区域主要经济指标(2006年) 38
2—9 九华山旅游区域主要经济指标(2006年) 39
2—10 京九沿线各省分市主要经济指标对比 40
2—11 淮海经济区各省分市主要经济指标(2006年) 45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50
三、国民经济核算 57
3—1 安徽生产总值 57
3—2 安徽生产总值构成 57
3—3 安徽生产总值指数(上年为100) 58
3—4 安徽生产总值指数(1978=100) 58
3—5 三次产业贡献率 59
3—6 三次产业拉动率 59
3—7 安徽生产总值构成项目(2006年) 60
3—8 安徽生产总值构成项目比例(2006年) 60
3—9 第三产业增加值 61
3—10 第三产业增加值构成 61
3—11 第三产业增加值指数 62
3—12 各市生产总值和指数 62
3—13 各市生产总值(2006年) 63
3—14 支出法计算的安徽生产总值 64
3—15 支出法安徽生产总值结构 64
3—16 居民消费水平 65
3—17 各市(县)生产总值及指数(2006年) 66
3—18 资金流量表(收入分配)(2005年) 68
3—19 资产负债综合表(2005年末) 70
3—20 2005年投入产出基本流量表(中间使用部分) 72
3—21 2005年投入产出基本流量表(最终使用部分) 74
3—22 投入产出直接消耗系数表(2005年) 76
3—23 投入产出完全消耗系数表(2005年) 78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80
四、人口 89
4—1 历年主要人口指标 89
4—2 历年人口系数 89
4—3 五次全省人口普查基本情况 90
4—4 各市主要年份总人口文盲率 91
4—5 各市15—49岁妇女活产和存活子女状况(2006年) 91
4—6 各市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92
4—7 按年龄和性别分人口数(2006年) 92
4—8 各市常住人口基本情况(2006年) 93
4—9 各市按家庭户规模分的户数构成(2006年) 93
4—10 各市人口年龄结构(2006年) 94
4—11 各市6岁及以上各种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及文盲率(2006年) 94
4—12 各市每十万人口拥有的受教育程度人口 95
4—13 各市2005—2006学年小学初中入学率状况 95
4—14 各市婚姻人口构成(2006年) 96
4—15 全省育龄妇女分年龄孩次的生育率(2006年) 96
4—16 各市主要年份妇女平均初婚年龄 97
4—17 各市按就业身份的在业人口比例(2006年) 97
4—18 各市城镇按未工作原因的人口构成(2006年) 98
4—19 各市外出半年以上人口比重、性别比及流向(2006年) 98
4—20 各市流向省外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构成(2006年) 99
4—21 各市按外出时间分的外出人口比例(2006年) 100
4—22 历年全省总人口、总户数 100
4—23 全省60岁及以上分年龄和主要生活来源的人口(2005年) 101
4—24 全省60岁及以上分年龄、性别、生活能否自理的人口(2005年) 102
4—25 各市、县、区户数、人口数(2006年) 103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106
五、就业人员和职工工资 111
5—1 就业基本情况 111
5—2 分行业从业人员数 112
5—3 各市按三次产业分的从业人员数(2006年) 112
5—4 各市按城乡分的从业人员数(2006年) 113
5—5 各市分行业从业人员数(2006年) 114
5—6 各市私营企业年末从业人员数(2006年) 115
5—7 各市个体年末从业人员数(2006年) 115
5—8 职工人数 116
5—9 各市职工人数(2006年) 116
5—10 专业技术人员数(2006年) 117
5—11 各市专业技术人员数(2006年) 117
5—12 分行业年末职工人数(2006年) 118
5—13 分行业年末女性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比重(2006年) 120
5—14 各市分行业职工人数(2006年) 122
5—15 主要年份单位从业人员变动情况 123
5—16 单位从业人员变动情况(2006年) 123
5—17 主要年份职工工资总额和指数 124
5—18 主要年份职工平均工资及指数 124
5—19 分行业职工工资总额(2006年) 125
5—20 各市分行业职工工资总额(2006年) 127
5—21 各市职工工资总额(2006年) 128
5—22 分行业职工平均工资 128
5—23 职工平均工资(2006年) 129
5—24 各市职工平均工资(2006年) 129
5—25 分行业职工平均工资(2006年) 130
5—26 各市(县)职工人数和工资(2006年) 132
5—27 职业介绍机构基本情况 134
5—28 劳动部门职业介绍工作情况 134
5—29 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及失业率 134
5—30 按受教育程度分的城镇失业人员失业原因构成(2006年) 135
5—31 按失业原因分的城镇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2006年) 135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136
六、固定资产投资 141
6—1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41
6—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142
6—3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及构成增长速度 142
6—4 按经济类型分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06年) 143
6—5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2006年) 144
6—6 各行业城镇建设项目投资(2006年) 145
6—7 按城乡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47
6—8 全社会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 147
6—9 各市按经济类型分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006年) 148
6—10 各市城镇建设施工、投产项目个数和新增固定资产(2006年) 148
6—11 各市分行业城镇建设项目投资(2006年) 149
6—12 各市分行业城镇建设项目新增固定资产(2006年) 150
6—13 各市按资金来源和隶属关系分的城镇建设项目投资(2006年) 151
6—14 各市按构成和建设性质分的城镇建设项目投资(2006年) 151
6—15 城镇建设项目新增主要产品生产能力 152
6—16 房地产开发主要指标 154
6—17 房地产开发投资(2006年) 155
6—18 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财务状况 156
6—19 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投资、资金和土地情况 157
6—20 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状况(2006年) 158
6—21 各市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状况(2006年) 158
6—22 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施工、销售和空置情况(2006年) 160
6—23 各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个数(2006年) 161
6—24 各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从业人数(2006年) 161
6—25 各市房地产开发建设投资总规模及完成投资(2006年) 162
6—26 各市按用途分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完成投资额(2006年) 162
6—27 各市房地产开发建设房屋建筑面积和造价(2006年) 163
6—28 各市按用途分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新开工房屋面积(2006年) 163
6—29 各市商品房屋销售情况(2006年) 164
6—30 各市按用途分的商品房屋实际销售面积(2006年) 164
6—31 各市按用途分的商品房屋平均销售价格(2006年) 165
6—32 各市按用途分的商品房空置情况(2006年) 165
6—33 各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的资产负债(2006年) 166
6—34 各市房地产开发经营情况(2006年) 166
6—35 各县(市)城镇建设项目、房地产投资和新增固定资产(2006年) 167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169
七、能源生产和消费 179
7—1 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及电力生产和消费量 179
7—2 综合能源平衡表 179
7—3 电力平衡表 180
7—4 平均每天各种能源消费量 180
7—5 能源生产弹性系数 181
7—6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181
7—7 分行业工业企业主要能源品种消费量(2006年) 182
7—8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及库存(2006年) 184
7—9 分行业全社会工业用电量 185
7—10 分行业工业用水量(2006年) 186
7—11 全社会用电情况 187
7—12 电力建设情况 188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189
八、财政、金融、保险 193
8—1 财政收支总额及增长速度 193
8—2 财政收入占安徽生产总值的比重 193
8—3 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及比重 194
8—4 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及比重 194
8—5 各项税收收入 194
8—6 地方财政主要支出项目 195
8—7 地方财政收支情况 196
8—8 各市财政收入(2006年) 198
8—9 各市财政支出(2006年) 200
8—10 各县(市)财政收入(2006年) 202
8—11 各县(市)财政支出(2006年) 204
8—12 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资金平衡表(资金来源) 208
8—13 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资金平衡表(资金运用) 209
8—14 金融机构现金收入 210
8—15 金融机构现金支出 210
8—16 金融机构本外币合并信贷收支 211
8—17 各市金融机构本外币信贷收支(2006年) 211
8—18 金融机构现金投放回笼差额 212
8—19 金融机构个人消费贷款余额 212
8—20 人民币信贷收支情况(2006年) 213
8—21 安徽省上市公司数量 214
8—22 安徽省股票发行及筹资情况 214
8—23 各市股票发行情况及筹资情况(截止2006年) 215
8—24 保险公司业务经济技术指标(2006年) 215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216
九、物价指数 223
9—1 各种价格总指数 223
9—2 各种价格定基指数 223
9—3 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2006年) 224
9—4 居民零售价格分类指数(2006年) 225
9—5 调查市、县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2006年) 226
9—6 调查市、县商品零售价格分类指数(2006年) 227
9—7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分类指数 228
9—8 调查市、县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2006年) 228
9—9 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 229
9—10 工业品出厂价格分类指数 230
9—11 分部门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 230
9—12 工业品出厂价格轻重工业分类指数 231
9—13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分类指数 231
9—14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 231
9—15 房地产价格指数 232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233
十、城乡人民生活 239
10—1 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情况 239
10—2 全省城乡储蓄存款年末余额和年增加额 240
10—3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及恩格尔系数 240
10—4 城镇居民家庭基本情况 241
10—5 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购买的主要商品数量 242
10—6 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年末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242
10—7 按收入等级分的城镇居民家庭基本情况(2006年) 243
10—8 按收入等级分的城镇居民家庭就业情况(2006年) 244
10—9 按收入等级分的城镇居民家庭年人均现金收入(2006年) 245
10—10 按收入等级分的城镇居民家庭年人均现金支出(2006年) 247
10—11 按收入等级分的城镇居民家庭年人均消费性支出(2006年) 249
10—12 按收入等级分的城镇居民家庭年人均消费性支出构成(2006年) 251
10—13 按收入等级分的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年末耐用消费品拥有量(2006年) 252
10—14 按收入等级分的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购买商品数量(2006年) 253
10—15 各调查市、县城镇居民家庭年人均现金收支(2006年) 254
10—16 按收入等级分的城镇居民家庭就业人员年均收入(2006年) 258
10—17 各调查市、县按收入等级分的城镇居民家庭就业人员年均收入情况(2006年) 258
10—18 各调查市、县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全年家庭收入来源(2006年) 259
10—19 各调查市、县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2006年) 259
10—20 各调查市、县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年末耐用消费品拥有量(2006年) 262
10—21 城镇居民家庭居住情况 264
10—22 农村居民家庭基本情况 265
10—23 农村居民按纯收入分组的户数占调查户比重 266
10—24 农村居民家庭按人均纯收入分组(2006年) 266
10—25 农村居民人均收支情况 267
10—26 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 269
10—27 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构成 270
10—28 各县(市)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支情况(2006年) 271
10—29 各县(市)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现金支出(2006年) 275
10—30 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主要消费品消费量 277
10—31 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年底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277
10—32 农村居民人均粮食收支情况 278
10—33 农村家庭房屋使用情况 278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279
十一、城市概况 283
11—1 地级城市基本情况(2006年) 283
11—2 地级城市市区基本情况(2006年) 286
11—3 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基本情况 292
11—4 地级城市市区公用事业基本情况(2006年) 293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297
十二、环境保护 301
12—1 环境综合整治 301
12—2 环保系统机构、人员数 303
12—3 生活污染物排放 303
12—4 工业企业“三废”排放及治理 304
12—5 各市工业废水排放及处理(2006年) 305
12—6 各市工业废气排放及处理(2006年) 306
12—7 各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及处理利用(2006年) 307
12—8 各市工业污染治理项目及投资(2006年) 308
12—9 各市城市空气质量指标(2006年) 309
12—10 各市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监测情况(2006年) 309
12—11 水资源情况 310
12—12 各市水资源情况(2006年) 310
12—13 城市供水用水情况 311
12—14 各市供水用水情况(2006年) 311
12—15 城市农村环境状况 312
12—16 各市城市农村环境状况(2006年) 312
12—17 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情况 313
12—18 各市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情况(2006年) 313
12—19 土地利用情况 314
12—20 各市土地利用情况(2006年) 314
12—21 自然保护基本情况 315
12—22 各市自然保护基本情况(2006年) 315
12—23 森林资源情况 316
12—24 各市森林资源情况(2006年) 316
12—25 造林面积 317
12—26 各市造林面积(2006年) 317
12—27 森林病虫害防治情况 318
12—28 各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情况(2006年) 318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319
十三、农业 329
13—1 农村基层组织和农业基本情况 329
13—2 主要农林牧渔业生产情况 330
13—3 农业现代化情况 331
13—4 农田水利建设 331
13—5 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户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 332
13—6 农村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生产性固定资产数量 332
13—7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及构成 333
13—8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及指数 333
13—9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及构成 334
13—10 主要年份耕地面积 334
13—11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06年) 335
13—12 农作物主要产品生产和结构情况(2006年) 336
13—13 各市农村基层组织情况(2006年) 337
13—14 各市乡村从业人员(2006年) 337
13—15 各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及指数(2006年) 338
13—16 各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及构成(2006年) 339
13—17 各市耕地面积(2006年) 340
13—18 各市主要农业机械年末拥有量(2006年) 340
13—19 各市有效灌溉面积、农用化肥施用、用电情况(2006年) 341
13—20 各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006年) 342
13—21 各市主要农产品单位面积产量(2006年) 343
13—22 各市主要农产品产量(2006年) 343
13—23 各市主要林业生产情况(2006年) 345
13—24 各市牲畜饲养情况(2006年) 345
13—25 各市畜产品产量(2006年) 346
13—26 各市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户动物产品的出售量(2006年) 346
13—27 各市水产品产量(2006年) 347
13—28 各市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2006年) 347
13—29 国营农场基本情况 348
13—30 各县(市)农村基本情况(2006年) 349
13—31 各市、县农民人均纯收入 351
13—32 各县(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2006年) 353
13—33 各县(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按当年价格计算)(2006年) 355
13—34 各县(市)农作物产量和耕地面积(2006年) 357
13—35 各县(市)主要林产品生产情况(2006年) 359
13—36 各县(市)畜牧业、渔业生产情况(2006年) 361
13—37 各县(市)农业机械化及主要能源、物资消耗情况(2006年) 363
13—38 各县(市)农田水利情况(2006年) 365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369
十四、工业 375
14—1 工业企业单位数和总产值 375
14—2 工业增加值 375
14—3 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 376
14—4 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2006年) 378
14—5 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2006年) 382
14—6 全部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2006年) 384
14—7 全部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2006年) 388
14—8 全部规模以上“三资”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2006年) 390
14—9 全部规模以上“三资”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2006年) 394
14—10 全部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2006年) 396
14—11 全部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2006年) 400
14—12 大中型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2006年) 402
14—13 大中型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2006年) 406
14—14 工业分行业职工人数 408
14—15 各市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单位数和总产值(2006年) 409
14—16 各市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总产值(2006年) 409
14—17 各市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2006年) 410
14—18 各市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2006年) 412
14—19 各市“三资”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2006年) 414
14—20 各市“私营”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2006年) 416
14—21 各市大中型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2006年) 418
14—22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420
14—23 各市主要工业产品产量(2006年) 424
14—24 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生产能力 426
14—25 各县(市)工业企业单位数和总产值(2006年) 427
14—26 全省主要大中型工业企业基本情况(2006年) 429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441
十五、建筑业 449
15—1 建筑业企业概况 449
15—2 主要年份建筑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450
15—3 国有经济建筑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451
15—4 集体经济建筑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452
15—5 建筑业企业技术装备情况 453
15—6 国有建筑业企业技术装备情况 453
15—7 建筑业企业主要生产指标(2006年) 454
15—8 建筑业企业主要财务指标(2006年) 456
15—9 劳务分包建筑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2006年) 460
15—10 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完成情况(2006年) 461
15—11 各市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完成情况(2006年) 461
15—12 各市按登记注册类型和行业分的建筑业企业单位数(2006年) 462
15—13 各市按经济类型和行业分的建筑业总产值(2006年) 462
15—14 各市建筑业企业生产情况(2006年) 463
15—15 各市国有建筑业企业生产情况(2006年) 464
15—16 各市建筑业企业主要财务指标(2006年) 465
15—17 各市国有建筑业企业主要财务指标(2006年) 466
15—18 大型建筑施工企业主要经济指标(2006年) 467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468
十六、运输和邮电 473
16—1 交通运输业基本情况 473
16—2 运输路线长度 474
16—3 运输线路质量 474
16—4 地方营业铁路基本情况 475
16—5 内河港口码头吞吐量 475
16—6 主要年份公路线路年底到达数(按技术等级分) 476
16—7 全社会水路分货类运输量(2006年) 476
16—8 主要港口分货类吞吐量(2006年) 477
16—9 全社会公路分货类运输量(2006年) 477
16—10 公路线路年底到达数(按技术等级分)(2006年) 478
16—11 各市公路线路年底到达数(按技术等级分)(2006年) 479
16—12 公路密度及通达情况 479
16—13 主要年份民用车辆拥有量 480
16—14 民用车辆拥有量(2006年) 480
16—15 各市民用车辆拥有量(2006年) 481
16—16 各市私人汽车拥有量(2006年) 481
16—17 营运汽车拥有量 482
16—18 各市营运汽车拥有量(2006年) 482
16—19 国、省道公路交通量(2006年) 483
16—20 各市民用运输船舶拥有量(2006年) 483
16—21 各市私人运输船舶拥有量(2006年) 484
16—22 全省机场运输业务量(2006年) 484
16—23 民航机场吞吐量(2006年) 485
16—24 东航(安徽公司)基本情况 485
16—25 邮电业务基本情况 486
16—26 邮电业务量 487
16—27 各市邮电业务量(2006年) 488
16—28 邮电局所数及邮递线路(年底数) 489
16—29 各市邮电局所数及邮递线路(2006年) 489
16—30 各市邮电通信电路及长途线路(2006年) 490
16—31 各市邮电通信设备年末拥有量(2006年) 490
16—32 邮电通信水平 491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492
十七、国内贸易 499
17—1 国内贸易基本情况 499
17—2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基本情况(2006年,按登记注册类型分) 500
17—3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购进、销售情况(2006年,按注册类型分) 501
17—4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情况(2006年,按行业分) 502
17—5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主要商品分类销售额(2006年) 503
17—6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主要财务指标情况(2006年,按登记注册类型分) 504
17—7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主要财务指标情况(2006年,按行业分) 508
17—8 星级住宿业和限额以上餐饮企业主要财务指标情况(2006年) 512
17—9 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餐饮业和星级住宿业连锁经营情况(2006年) 516
17—10 各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餐饮业和星级住宿业企业连锁经营情况(2006年) 516
17—11 各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企业从业人数(2006年) 517
17—12 各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购进、销售情况(2006年) 517
17—13 各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主要财务指标情况(2006年) 518
17—14 各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06年) 518
17—15 各县(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06年) 519
17—16 亿元商品交易市场情况(2006年) 521
17—17 各市亿元商品交易市场情况(2006年) 521
17—18 重点批发零售贸易企业主要经济指标(2006年,按营业收入3000万元以上排序) 522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534
十八、对外经济贸易 539
18—1 对外经济贸易基本情况 539
18—2 海关出口商品分类金额 540
18—3 海关进口商品分类金额 540
18—4 海关进出口商品分类金额 541
18—5 安徽省同各国(地区)进出口总额 543
18—6 安徽省主要商品出口数量和金额 547
18—7 对外签订利用外资协议(合同)额 549
18—8 实际利用外资额 549
18—9 主要年份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 550
18—10 外商投资企业年末企业数、投资总额及注册资本(2006年) 551
18—11 各市外商投资企业年末企业数、投资总额及注册资本(2006年) 551
18—12 外国和港澳台地区直接投资(按行业)(2006年) 552
18—13 外国和港澳台地区直接投资(按国别和地区)(2006年) 553
18—14 各市商品进出口总额 554
18—15 各市外商直接投资 554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555
十九、旅游 561
19—1 旅游事业发展 561
19—2 各市旅游星级饭店(宾馆)住宿设施情况(2006年) 562
19—3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及构成 562
19—4 接待外国人旅游人数(按国别分) 563
19—5 国内旅游情况人数结构(按年龄、身份和职业分)(2006年) 563
19—6 国内旅游主要经济指标 564
19—7 各市国内旅游主要经济指标(2006年) 564
19—8 国内旅游人均花费(2006年) 565
19—9 各市国内旅游人均花费(2006年) 565
19—10 国家级黄山风景区旅游事业发展情况 566
19—11 国家级九华山风景区旅游事业发展情况 567
19—12 风景名胜区(2006年) 568
19—13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70
19—14 自然保护区 578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579
二十、教育、科技、文化 583
20—1 教育事业基本情况 583
20—2 研究生数 584
20—3 普通高等学校分科在校学生数 584
20—4 普通高等学校分科招生数 584
20—5 普通高等学校分科毕业生数 585
20—6 普通高等学校分科专任教师数(2006年) 585
20—7 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分科学生数(2006年) 586
20—8 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分科专任教师数(2006年) 586
20—9 技工学校数和学生数 587
20—10 初中毕业生和小学毕业生升学率及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 587
20—11 平均每万人口在校学生数和大中小学学生构成 588
20—12 各级学校教师负担学生数 588
20—13 各级学校女学生和女教师数 589
20—14 各级各类成人学校基本情况(2006年) 590
20—15 各市中等专业学校情况(2006年) 591
20—16 各市特殊教育情况(2006年) 591
20—17 各市普通中学分城乡学校数和在校学生数(2006年) 592
20—18 各市普通中学分城乡招生数和毕业生数(2006年) 593
20—19 各市小学分城乡学校数和在校学生数(2006年) 594
20—20 各市职业中学基本情况(2006年) 595
20—21 各市幼儿园基本情况(2006年) 595
20—22 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经费情况表(2006年) 596
20—23 全省科技活动基本情况 597
20—24 县以上政府部门属研究与开发机构及科技信息与文献机构数、人员数 598
20—25 县级以上政府部门属研究与开发机构及科技信息与文献机构科技经费筹集和支出总额 598
20—26 自然科学和技术领域经费收入(2006年) 599
20—27 自然科学和技术领域经费支出(2006年) 599
20—28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内部支出情况(2006年) 600
20—29 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基本情况 600
20—30 科技成果 601
20—31 高等学校科技活动情况 601
20—32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情况 602
20—33 科协系统科技活动情况(2006年) 603
20—34 省级以上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 304
20—35 高技术产业从业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情况(2006年) 605
20—36 高技术产业科技活动人员情况(2006年) 605
20—37 高技术产业生产经营情况(2006年) 606
20—38 高技术产业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情况(2006年) 606
20—39 高技术产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情况(2006年) 607
20—40 高技术产业技术装备及科技机构情况(2006年) 607
20—41 高技术产业技术获取情况(2006年) 608
20—42 高技术产业新产品及专利情况(2006年) 608
20—43 各省级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2006年) 609
20—44 合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企业经营状况(2006年) 610
20—45 合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品概况(2006年) 610
20—46 省级监督抽查产品质量情况 611
20—47 技术市场成交情况 611
20—48 产品、商品质量监督检查情况(2006年) 612
20—49 三种专利申请受理、授权量 613
20—50 文化艺术和文物事业机构、人员情况(2006年) 614
20—51 艺术表演团体演出情况(2006年) 315
20—52 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站业务活动及经费情况(2006年) 615
20—53 公共图书馆业务活动及经费情况(2006年) 616
20—54 博物馆、文物机构业务活动及经费情况(2006年) 616
20—55 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情况 617
20—56 广播、电视覆盖率 617
20—57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时间 617
20—58 广播、电视宣传基本情况(2006年) 618
20—59 图书、杂志和报纸出版数量 618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619
二十一、体育、卫生、社会福利和其他 619
21—1 体育活动基本情况 625
21—2 全省体育场地数(2006年) 625
21—3 体委系统职工人数(2006年) 626
21—4 等级运动员、等级裁判员人数(2006年) 626
21—5 卫生机构数 627
21—6 卫生机构人员数 627
21—7 卫生机构、床位、人员数(2006年) 628
21—8 卫生机构各类人员数(2006年) 629
21—9 医院、卫生院诊疗人次及入院人数(2006年) 629
21—10 县及县以上医院病床使用情况(2006年) 630
21—11 各市卫生机构、床位数(2006年) 630
21—12 各市卫生机构人员数(2006年) 631
21—13 各市县(区)村卫生室基本情况(2006年) 631
21—14 历届全省人民代表大会人数 632
21—15 历届政治协商会议的委员人数 632
21—16 工会组织情况 633
21—17 妇女参政议政状况 633
21—18 妇女儿童教育培训情况 633
21—19 妇女卫生保健状况 634
21—20 儿童卫生保健状况 634
21—21 妇联组织及工作情况 635
21—22 残疾人事业基本情况 636
21—23 婚姻登记和离婚情况 637
21—24 各市婚姻登记和离婚情况(2006年) 637
21—25 律师、公证、调解工作基本情况 638
21—26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及处理案件情况(2006年) 639
21—27 公安机关立案的刑事案件情况 640
21—28 公安机关受理、查处治安案件情况 640
21—29 检察机关直接立案侦查案件情况(2006年) 641
21—30 检察机关处理申诉案件情况(2006年) 641
21—31 人民法院行政一审案件收结案情况(2006年) 642
21—32 人民法院刑事一审案件收结案情况(2006年) 642
21—33 人民法院合同纠纷一审案件收结案情况(2006年) 643
21—34 人民法院婚姻家庭、继承、权属、侵权纠纷及其他民事一审案件收结案情况(2006年) 643
21—35 全省统计执法检查情况(2006年) 644
21—36 交通和火灾事故发生情况 645
21—37 交通事故情况(2006年) 645
21—38 火灾事故发生情况(2006年) 646
21—39 灾害情况(2006年) 646
21—40 救灾情况 646
21—41 各市交通事故情况(2006年) 647
21—42 各市火灾事故情况(2006年) 647
21—43 社会福利事业、企业单位和工作人员数 648
21—44 社会福利事业单位基本情况(2006年) 648
21—45 社会福利救济主要费用情况 649
21—46 享受补助、救济人员情况 649
21—47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和社会保障网络基本情况 650
21—48 各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保障网络基本情况(2006年) 650
21—49 就业训练中心综合情况 651
21—50 工伤保险情况 652
21—51 各市基本医疗保险情况(2006年) 652
21—52 基本养老保险情况 653
21—53 各市基本养老保险情况(2006年) 653
21—54 各市失业保险基本情况(2006年) 654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655
二十二、重点企业、集团、企业景气调查 655
22—1 企业集团主要财务指标(2006年) 661
22—2 全省企业景气指数(2006年) 667
22—3 全省企业家信心指数(2006年) 668
22—4 全省分行业企业景气指数(2006年) 669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673
二十三、省级和县级主要经济指标及位次 673
23—1 全国分省(市)主要年份生产总值及位次 679
23—2 全国分省(市)主要年份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及位次 680
23—3 全国分省(市)主要年份生产总值第二产业及位次 681
23—4 全国分省(市)主要年份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及位次 682
23—5 全国分省(市)主要年份固定资产投资及位次 683
23—6 全国分省(市)主要年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及位次 684
23—7 全国分省(市)主要年份工业增加值及位次 685
23—8 全国分省(市)主要年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位次 686
23—9 全省分县(市)主要经济指标及位次(2006年) 687
附录 695
附录1—1 全省农村贫困监测调查情况(2006年) 695
附录1—2 各市农村贫困监测调查情况(2006年) 695
附录1—3 农村扶贫开发重点县监测调查情况(2006年) 696
附录1—4 山区、库区县农村贫困监测调查情况(2006年) 697
附录2—1 安徽生产总值构成项目(2005年) 698
附录2—2 安徽生产总值构成项目比例(2005年) 698
附录3—1 全部林业部门产业总产值 699
- 《建筑施工企业统计》杨淑芝主编 2008
- 《2018世界华文教育年鉴》(中国)贾益民 2019
- 《国家图书馆年鉴 2018》国家图书馆 2018
- 《都匀年鉴》都匀市档案史志局编 2019
- 《中国农村经营管理统计年报(2015年)》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农业部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总站编 2016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傅丽芳 2018
- 《学前教育统计基础与SPSS应用》李卫英编著 2019
- 《统计分析》丁亚军著 2019
- 《司马迁与《史记》研究年鉴 2015年卷》曹强,党大恩,凌朝栋主编 2019
- 《基于异质性框架的居民通货膨胀形成及缓解政策的统计研究》李伟著 2019
- 《2013数学奥林匹克试题集锦 走向IMO》2013年IMO中国国家集训队教练组编 2013
- 《2019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用书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全真模拟试卷与解析 第3版》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研究组 2019
- 《中药学专业知识 1 国家执业药师考试指南 第7版 2019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执业药师资格认证中心 2018
- 《2017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 全考点实战通关必备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第3版》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命题研究专家组 2017
- 《国家图书馆年鉴 2018》国家图书馆 2018
- 《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第3版》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研究组编写 2018
- 《管道科学研究论文选集 2009-2013》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科学研究院,油气管道输送安全国家工程实验室编 2014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成药薄层色谱彩色图集》(中国)国家药典委员会 2019
- 《新汉语水平考试真题集HSK 一级 2012版》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编 2012
- 《2018国家执业药师考试 30天冲刺跑 药学专业知识 1 全图表版 第3版》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研究组著 2018
- 《建筑施工企业统计》杨淑芝主编 2008
- 《中国当代乡土小说文库 本乡本土》(中国)刘玉堂 2019
- 《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千慧雄 2019
- 《中国铁路人 第三届现实主义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一等奖》恒传录著 2019
- 《莼江曲谱 2 中国昆曲博物馆藏稀见昆剧手抄曲谱汇编之一》郭腊梅主编;孙伊婷副主编;孙文明,孙伊婷编委;中国昆曲博物馆编 2018
- 《中国制造业绿色供应链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019
- 《中国陈设艺术史》赵囡囡著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走近科学》精选丛书 中国UFO悬案调查》郭之文 2019
- 《清至民国中国西北戏剧经典唱段汇辑 第8卷》孔令纪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