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6,大不列颠和俄国的崛起 1688-1725年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3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英)J. S. 布朗伯利编,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组译
- 出 版 社:北京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500466178
- 页数:1349 页
第一章 导言&南安普敦大学近代史教授J.S.布朗利著 1
时代的划分和政治地理的变化 1
波罗的海地区和黎凡特 2
俄国与欧洲 4
北方诸王国和西方各国 4
东西方之间的哈布斯堡王朝 5
奥斯曼帝国的衰落 8
匈牙利和哈布斯堡的领地 9
在西班牙的竞争;波旁王朝的统治 11
在意大利的竞争 12
地中海地区 14
在美洲的竞争 15
北美洲的战争与和平 16
贸易的平衡;商人和政府 19
世界贸易;南洋和广州 21
英国和《乌得勒支和约》 22
威廉三世在欧洲的目标 24
在西欧的战略 25
私掠巡航战 26
人力紧张 28
雇佣兵和征召兵 28
兵士的待遇 29
海军的维修费 29
财政拮据的压力 30
投机商和投机公司发起人 32
教会和国家内部的紧张关系 33
1688年英国革命的意义 35
路易十四:“衰落”问题 36
路易十四:从欧洲观点看他给国内留下的遗产 39
经济困境;气候和农业收成 41
社会困境;人口的流动 42
城镇和乡村 43
贵族和中间阶级的爱好 43
科学运动 46
欧洲和海外世界 49
第二章 科学运动与科学思想的传播,1688—1751年&牛津大学历史学高级讲师A.C.克龙比 剑桥大学历史学讲师迈克尔·霍斯金著 52
科学运动的变化 52
英国的皇家学会和法国的科学院 53
皇家学会在国内和国外 53
法国科学院与国家 55
其他国家的各种学会 59
教学和研究工作 59
各大学里的科学 60
德意志的新大学 61
科学知识的传播:期刊和其他出版物 62
对计量的重视;政治算术 65
独立行动的总合 67
力学和与此有关的数学学科的发展 68
牛顿学说和笛卡儿学说的辩论 68
牛顿物理学说受到莱布尼兹和贝克莱的攻击 69
牛顿学说的传播 71
天文学;光学;声学 73
化学:“燃素” 74
器械和设备的改善 75
微积分:牛顿和莱布尼兹 77
生物学科寻找理论原理 77
植物学和动物学中的收集和分类 78
雷和图尔纳福尔 81
林奈的“最高次序” 81
地质学:化石与诺亚时代的大洪水 83
进化思想;莫佩尔蒂,布丰和显微镜 86
关于生殖和遗传的对立的理论 89
生理学实验及其相互竞争的模式:列奥米尔、黑尔斯、博尔哈夫和冯·哈勒 91
工艺学 93
海上的经度问题 93
“新农业” 95
人力的组织 96
各种发明 96
科学与社会:“科学革命” 97
第三章 西欧文化的变迁 100
1.思想与文学的发展趋势&伦敦大学法国文学教授W.H.巴伯著 100
英法共同占有统治地位 100
西班牙和意大利 100
德意志 101
尼德兰 103
俄国 104
广大读者 104
学会和刊物 105
沙龙和咖啡馆 105
国际交往 107
书籍的出版和发行 108
正统的文学准则 108
英国的古典标准 109
法国文学:古代作家和近代作家 109
“理性” 111
贵族式的概念 112
理性主义态度的影响 113
科学思想的影响 115
科学的威信日益增长 117
普及科学的宗教动机 118
科学和形而上学 118
历史学 119
怀疑主义 122
圣经的批判 122
王政复辟时期的风俗喜剧 123
人物描写散文 124
向小说发展 126
哲学态度 127
费奈隆 128
期刊文章 128
法国戏剧 129
接触到更广阔的世界 131
游记 131
对东方的研究 132
虚构的游记 134
与非基督教宗教的接触 135
高尚的野蛮人 136
对政治思想的影响 138
2.音乐,1661—1752年&牛津大学埃克塞特学院院士、音乐学讲师 弗雷德里克·斯顿菲尔德著 139
音乐的早期历史 139
以后的历史 140
无标题音乐和标题音乐 141
公开演奏会 143
音乐作品的印刷和出版 144
法国宫廷的歌剧;吕利的悲歌剧 144
汉德尔在伦敦;清唱剧 147
吕利的影响 148
威尼斯和那不勒斯的歌剧 150
管弦乐队 151
歌剧脚本:泽诺和梅泰斯泰西奥 151
亚历山德罗·斯卡拉蒂 154
珀塞尔 155
英国对歌剧的态度 157
纯器乐作品:前奏曲和协奏曲 158
约翰·瑟巴斯钦·巴赫 160
第四章 宗教和教会与国家的关系&莱斯特大学历史学教授J.麦克曼纳斯教士著 164
天主教占统治地位的威胁 164
信仰自由精神的增长 165
日内瓦的孤立 167
荷兰的宗教自由 168
英国信仰自由的限度 169
“有理性的”宗教 171
反抗暴政的权利 171
英国的主教 174
英国的教会和国家 174
传教活动:新教、东正教、天主教 177
在新大陆的耶稣会士、圣方济会的托钵僧和修道士 177
远东;在北京的耶稣会士和罗马的布教总会 178
罗马教廷和各国统治者之间的关系;教皇的选举 179
在西班牙和西属西印度群岛的王权至上主义 181
法国天主教的特权 181
在罗亚尔港的扬森主义 182
《克雷芒通谕》 182
政治上的扬森主义 184
在法国之外的“扬森主义者”;乌得勒支的教会 185
思想上的紧张状况 188
基督教内部的危机 190
理性和启示:怀疑主义和信仰主义 191
“自然的”道德 192
对圣经的批判 194
全基督教的学识 194
波舒哀 195
宗教与科学:创世 195
宿命论 196
罪恶问题 198
宗教与艺术 199
道德上的陈规;英国的“基督教英雄” 201
法国的“正直的人” 202
居荣夫人和伊西会议:关于寂静教派的争论 204
波舒哀和费奈隆 204
寂静派教义和教友派教义 207
信仰和善行:德国的虔信派 208
虔信派和教育 210
英国的国家和道德标准 210
在经济领域里的基督教原则:巴克斯特和斯蒂尔 211
妥协 212
第五章 欧洲的国际关系&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历史学教授安德鲁·洛斯基著 215
欧洲分为三个部分 215
欧洲的英国 216
“均势”原则及其根源 216
这一原则的应用;北欧的均势 218
东南欧 220
在意大利的均势;1713年萨伏依的地位 221
西班牙君主制的问题 221
法国与西班牙 221
法国与意大利各国 222
法国与尼德兰 222
路易十四与罗马教廷 224
威廉三世与地中海地区 225
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在意大利 225
在都灵和里斯本的外交竞争 226
罗马教廷受到的耻辱 227
意大利失去均势的后果 229
西方各国与德意志诸侯 229
皇帝的影响 230
巴伐利亚和科隆:维特尔斯巴赫王朝 232
对帝国的结构的影响 232
“欧洲”和“基督教世界” 232
王朝之间的关系的影响 233
正统主义感情和对叛乱者的帮助 234
国家的等级;外交礼节 234
谈判的方法 235
联合和调停的困难 237
外交艺术 238
国际法和外交程序 239
禁运和中立的权利 240
交战国之间的协定 242
威廉三世对外交政策的控制;海因修斯和马尔巴勒 243
维也纳的拖延 244
路易十四的方式和外交部的发展 244
通讯;密码和暗号 245
大使、公使和常驻代表 246
出任大使的费用 248
收集情报:间谍 250
“报酬”和津贴 251
过于夸张赠品和津贴的效用 252
保护本国侨民:领事 254
在外交中商业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255
经济动机不具有决定作用 256
威廉三世和商业利益 256
国际事务中的宗教动机 257
路易十四作为天主教信仰的维护者 259
路易十四和威廉三世之比较:对于世界的基本设想和看法 260
威廉和“全欧洲的自由” 262
第六章 英国革命&不列颠学术院院士、文学博士E.S.德比尔著 264
英国宪法上的争执在欧洲政治中的意义 264
查理二世和下议院;城市自治特许状 264
詹姆士二世的性格 265
大臣的更迭 266
詹姆士二世和路易十四 266
1685年的议会;英国天主教徒的状况 267
天主教徒得以任军官职务 267
扩充常备军 269
詹姆士二世和英国国教 269
詹姆士二世和奥伦治的威廉 270
1687年迪克维尔特出任驻英大使 270
1687年4月的《免罪宣言》 272
为新议会进行准备 272
威廉的困难处境和发动入侵的决定 273
七主教被宣布无罪 274
1688年7月向威廉发出的敦请 274
王位继承人的诞生 274
威廉完善了他的入侵计划;德意志诸侯,荷兰的各省 276
路易十四和科隆的选举 276
威廉在10月10日的宣言 277
詹姆士二世完全改变政策的尝试 279
11月15日在托尔贝登陆 279
詹姆士离开英国 280
自由议会 281
宪法问题 281
威廉和玛丽共同成为君主 283
《权利宣言》:威廉三世和英国的制度 284
威廉三世的性格 284
拒绝宣誓者 285
信仰自由法 287
由于不实行限制而得到新闻自由 287
苏格兰的情况:威廉和玛丽被接受 288
苏格兰的教会和国家:苏格兰分离主义的增长 289
爱尔兰的情况 291
爱尔兰的战役;《利默里克条约》(1691年10月) 291
威廉三世和英国的各政党 292
在英格兰的不满情绪:辉格党掌权 293
政治思想的革命;关于王权的理论 295
对法国专制主义的攻击和辩护:朱里厄 298
洛克的《关于政府的两篇论文》 299
一次保守的革命 300
英国思想的影响日益增长 300
第七章 九年战争,1688—1697年&不列颠学术院院士、牛津大学万灵学院院士乔治·克拉克爵士著 304
名称的问题 304
《尼梅根条约》后法国的战略推进和军事力量的增长 304
科隆和列日的重要性:有争议的选举 305
法国入侵莱茵兰 306
法国的外交打算:贝尔格莱德的陷落;詹姆士二世 306
奥伦治的威廉在英国 308
向联合省宣战:帝国各军事力量的组成 308
土耳其战争与西方的关系 309
奥地利的军队 310
荷兰和英国的武装部队 310
战斗的特征和战争的目的 311
作战的限制;战争伤亡 313
各交战国在军纪、训练和装备方面的差别 314
1688年秋季在莱茵兰的作战 315
西属尼德兰的重要性;1689年4月对西班牙宣战 315
对巴拉丁的破坏 316
皇帝、土耳其人和1689年的海洋强国 316
英国和荷兰的合作:海军协定 318
交战国在海上权利的扩大 318
英国和荷兰对于在美洲的征服地的态度 319
1689年5月法国在加泰罗尼亚 319
1689年3月詹姆士国王在爱尔兰 319
法国海军的主动行动;威廉三世和海上力量 320
爱尔兰战役的开始;伦敦德里包围战 320
法国在莱茵兰的挫败 321
威廉三世在海牙召开“代表大会”;哈布斯堡王朝在德意志的影响 321
萨伏依:在法国和同盟国之间的维克多·阿马戴乌斯二世 323
1690年的前景;威廉三世于6月赴爱尔兰 323
法国在7月于弗勒鲁赢得胜利 324
图尔维未能充分利用7月10日在比奇岬附近获得的胜利 324
7月11日在博依恩河:詹姆士国王回到法国 325
萨伏依参加同盟国:8月18日的斯塔法达战役 325
土耳其人收复贝尔格莱德:对德意志战争的影响 327
瑞典和丹麦维护海上的中立权 327
1691年:爱尔兰战役的结束 327
威廉三世在西属尼德兰;蒙斯于4月陷落 328
其他地方的作战;卡蒂纳占领尼斯 328
对法国资源的压力;洛沃瓦去世 329
法国入侵英国的计划:从拉乌盖到巴尔弗洛,5月29日到6月3日 329
法国的私掠船 331
卢森堡于6月占领那慕尔;8月3日的斯蒂扣克战役 331
1692年:法国在莱茵河的优势;从萨伏依入侵法国未能实现 332
大同盟的松懈;瑞典提出愿进行调停 332
1693年:开往士麦拿的护航船队;威廉于7月29日在兰登—内尔温登战败 334
法国在加泰罗尼亚和皮埃蒙特获得成功 335
1694年:除加泰罗尼亚之外,法国在所有战场上都处于守势 335
同盟国于6月在布列斯特附近的登陆遭到失败 336
在地中海的海战:威廉命令拉塞尔在那里过冬 336
1695年:在尼德兰的战役:威廉于9月重新占领那慕尔 337
和平的试探者:卡利埃尔在马斯特里赫特 337
1696年:未实现的入侵英国计划 338
《都灵条约》(8月29日)和意大利于10月中立化;在巴尔干和在西班牙的影响 338
双方的财政枯竭 340
在北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的战争(1689—1697年) 340
1697年:法国在尼德兰的进展和9月10日占领巴塞罗那 341
《里斯威克和约》9月20日至10月30日 341
路易十四承认威廉三世 343
第八章 大不列颠作为世界强国出现&牛津新学院院士戴维·奥格(已故)著英国1660年至1714年间的变迁 344
英国和法国的战争能力的对比 344
詹姆士二世党人的威胁 345
爱尔兰和苏格兰 345
法国对爱尔兰和苏格兰的利用 347
英格兰有利的自然条件 348
人的因素:农村的社会变化 349
多种多样的手工艺技巧;“贫困阶层” 350
财政因素和经济政策 352
贸易的平衡和特许公司 353
伦敦 355
“新富裕阶层”和新的奢侈品 355
妇女的地位 356
南英格兰的支配地位 356
革命得以幸存 356
信仰自由的政治制度:宗教、叛国罪和亵渎罪 357
法官:约翰·霍尔特爵士 359
对君权的限制 359
对外政策的控制 360
王位继承法的重要性 361
走向内阁制政府;小集团 361
安妮女王的大臣们:戈多尔芬和马尔巴勒家族的人 363
安妮女王转向托利党:萨谢弗雷尔博士 364
哈利和博林布鲁克,他们的性格和政治观点 366
安妮女王逝世和乔治一世继位;1715年叛乱 367
下议院的组成 368
辉格党和托利党 369
托利党反对全面的敌对行动 371
与苏格兰合并:苏格兰的政党 372
苏格兰的三级会议提出挑战 374
为了合并进行谈判;1706年的条约,1707年批准 375
合并的后果;高地人和低地人 376
英国的奥古斯都时代;新的新闻业 378
对马尔巴勒的攻击 379
作为小册子作家的斯威夫特:《盟国的行为》 379
笛福的自由主义 380
艾迪生的颂文:扩大和统一的英国 382
第九章 战时财政,1689—1714年&圣·凯瑟琳学院院士、牛津大学近代史讲师P.G.M.迪克森加利福尼亚圣·荷塞州立学院人文学副教授约翰·斯珀林著 385
对战争的财政方面的忽略 385
1688年之前和之后的英国财政制度 386
战争费用日益增大 386
税收的局限性 387
长期借款;1693年的汤梯联合养老保险制 387
过分依赖短期借款;到1697年信用降低 388
抽奖贷款和长期年金;贷款人 388
伦敦老城的技术发展:保险市场 390
英格兰银行和财政部:借贷符木 391
1696年公共信贷减少 392
银行挽救了这一局势 392
英国国库债券的起源和发展 394
海军部和食品供给部发行证券过多:南洋计划 395
给“海外部队”汇款的问题:开始的几次错误 395
英格兰银行在安特卫普的办事处;相互竞争的辛迪加 396
戈多尔芬的交换制度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结束后仍沿用下来 396
联合省的政府财政的缺点 397
中央政府的财政机构;联邦的岁收 397
陆军预算和海军军费 399
主要以增加各省的特别税来支付两次战争的费用 399
荷兰省的直接税和间接税 399
荷兰省公债的增加;阿姆斯特丹的贷款设施 401
法国:财政监督长官;科尔贝尔模式的长处和短处 402
战争费用的规模;直接税和间接税 403
长期贷款和出卖官职 404
短期债券的种类;1704年以后发行过量 405
硬币的缺乏 406
向外国的汇款:于盖坦的经验 408
塞缪尔·贝尔纳的方法:新教银行家和在里昂的支持 409
1709年的危机;德马雷和勒让德尔金库 410
哈布斯堡王朝财政组织的缺陷 410
对岁入和岁出的估计 411
不履行义务的限度;转移军事义务 412
在荷兰市场借贷和从英国借款 412
国内的借款:大贵族和犹太财政家;塞缪尔·奥本海默 413
1703年的财政危机;建立国家银行的建议 416
帝国德希罗银行未发挥作用(1703) 417
维也纳市银行的成功(1706);将短期借款转为长期借款 417
1689—1714年间空前的政府支出规模:财政状况的比较 420
国家借款的费用和效力:各国之间的比较 420
国际因素 421
战时财政的社会和经济后果 421
第十章 1688—1715年的法国形势&巴黎高等实险学院研究部主任琼·穆弗里特著 424
1691年以后路易十四成为他自己的首席大臣 424
到1688年,对政府更加顺从 424
科尔贝尔对短期需要的关切;滥课赋税 425
1661—1688年在其他行政机构进行的改组 426
两个权力工具:地方行政长官和军队 427
王权的限度;其机会主义性质 427
停滞的经济:谷物的价格 428
战争的需要打乱了经济;货币的流通 428
1693—1694年的危机 430
1694年以后谷物价格的变动和1709年的饥荒 431
食物短缺的反响 432
国王的财政权宜措施 432
暴动;食盐走私助长暴力行为 433
1702—1704年在朗格多克的卡米扎尔派的叛乱 435
军队成为混乱的一个因素;征兵的特征 435
对国王政策的批评;博维里埃、谢弗勒兹和梅因特侬夫人的影响 436
费奈隆的改革主张:“致路易十四的信”(1693—1694年)和《忒勒马科斯历险记》(1699) 437
其他批评者:布瓦吉尔贝的经济分析;伏邦的财政建议 440
1689—1715年的财政监督长官 442
人口税和什一税;部分失败的原因 444
社会力量:教士和权力日益增大的主教 445
法国天主教自主运动和新扬森主义 445
最高法院 446
省三级会议 447
财政家:勒让德尔、贝尔纳,巴黎家族 449
“新改宗者”的国际联系:国王和胡格诺派教徒 450
增加出卖的官职 452
行政贵族;社会地位的差距的概况 452
社会进步的前景 453
大城镇的重要性;巴黎的上流社会 454
思想态度的改变 455
日益增长的世界主义和文化优越感 457
第十一章 外国压力下的西班牙帝国,1688—1715年&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历史学教授 罗兰·丹尼斯·赫西(已故),J.S.布朗利著 459
衰落的问题 459
走向恢复;人口中的外国成分 461
政府财政;教会 463
封建领主制和大公 464
卡洛斯二世宫廷中的不断变换的阴谋小集团;他的性格 466
海外领地:菲律宾群岛、加那利群岛、西印度群岛 467
外国的渗透:走私、海盗、贩卖黑奴特许证 467
在北美、中美和南美的领地受到威胁 468
卡洛斯二世的第二次婚姻(1689年):法尔茨—纽贝格的玛丽亚·安娜 468
新王后不断增大的影响:废黜奥雷佩沙 470
亲奥派和亲法派:总秘书处的重要性 470
政府的经济措施和其他改革 471
巴伐利亚的马克斯·艾曼努埃尔和西属尼德兰的世袭政府 471
行政改组:行政委员会(1693年) 472
1696年限制宗教法庭的建议 472
在海外的九年战争:舰队、双排桨大帆船、海盗 473
在伊斯帕尼奥拉的战斗;1695年英国和西班牙对圣多明各的进攻 473
1697年卡塔赫那被波伊蒂和迪卡瑟占领 475
在西印度群岛的防御及措施和传教活动的扩张:加利福尼亚、阿马索尼亚、菲律宾 476
九年战争中的加泰罗尼亚 478
在马德里的法—奥竞争:红衣主教波托卡雷罗和王后 478
第一次分割条约;在马德里的反哈布斯堡王朝的表现 479
在北非的敌对行动;法国在南洋和路易斯安那 480
1695年的“达里埃公司”:1698—1700年苏格兰人在达里埃 482
第二次分割条约;卡洛斯在遗嘱中将王国传给昂儒的菲利普 482
卡洛斯二世去世(1700年11月1日):路易十四接受了他的遗嘱 483
菲利普五世在马德里:大公们和阿拉贡各领地的态度 483
在加泰罗尼亚和巴伦西亚的反应 485
菲利普的性格 485
他不得不面对的难题;立法的多样性 486
路易十四最初对西班牙使用圆滑手段 486
法国在西印度群岛贸易的增长:贩卖黑奴特许证 487
法国的影响日益增大:1701年派让·奥里赴西班牙 489
奥里建议采用法国式行政体制:他的财政改革 489
西班牙军队的革新 490
菲利普与萨伏依的玛丽亚·路易莎结婚(1701年);德·于尔森公主的影响 492
菲利普在萨拉戈萨、巴塞罗那和那不勒斯,1701—1703年 493
玛丽亚·路易莎成为王国执政;她在马德里受到爱戴 493
法国在马德里的争端:1704年路易十四召回奥里和德·于尔森夫人 494
1705年重新派遣德·于尔森夫人和奥里 494
波托卡雷罗退隐;任命阿梅洛和格里马尔多 496
1705年8月22日查理大公到达后加泰罗尼亚和巴伦西亚发生叛乱 496
对“查理三世”的批评 497
1706年:菲利普暂时撤离马德里;第二次召回奥里 497
对海外的战争;法国的护航船队;坎佩切、加那利群岛、佛罗里达、萨克拉门托殖民地 499
马尼拉大帆船:当皮埃尔和伍兹·罗杰斯 499
阿尔曼萨战役之后(1707年):对阿拉贡特权的破坏 500
西班牙和法国之间的不和:1709年的和谈 501
对法国经济压力的反抗 503
与罗马的不和,1709年 504
菲利普与和平谈判;奥里于1713年返回 504
西班牙旧政府制度的结束 506
1714年2月玛丽亚·路易莎王后去世 506
教会与国家:梅尔肖·德马卡纳兹和宗教法庭 507
1714年9月巴塞罗那陷落:贝威克在加泰罗尼亚的统治 507
关于加泰罗尼亚政府的解决办法,1715—1717年 508
菲利普和伊丽莎白·法内塞的结婚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509
第十二章 从九年战争到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乔治·克拉克爵士著 511
《里斯威克和约》实际上是停战协定 511
马克斯·伊曼纽尔在西属尼德兰;荷兰的驻军 511
西班牙军队的弱点 512
荷兰和英国的军队被裁减 512
奥地利和法国军队没有受到很大影响 513
1698年和1688年的不同 513
许多事取决于卡洛斯二世的逝世;西班牙的态度 515
海洋强国和哈布斯堡王室的态度 515
法国在西班牙的利益及其领地 517
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法律问题和要求继位的人 517
哈布斯堡王朝的利益;1668年的秘密分割方案 518
巴伐利亚的要求 521
支持分割的荷兰人 521
为了修改分割方案而采取的初步行动;1698年塔拉尔在伦敦 521
路易十四的政策:在法国南部的军事部署 522
马克斯·伊曼纽尔的地位和伯杰克为奥斯坦德作出的计划 524
威廉三世建议;对他的动机的毁谤 525
第一次分割条约,1698年10月11日:它的优点 528
巴伐利亚的约瑟夫·费迪南去世(1699年2月) 530
新形势 530
法国和奥地利之间的均势 531
第二次分割条约,1700年3月25日;利奥波德一世准备战争 531
昂儒的菲利普成为卡洛斯二世的继承人:波托克雷罗与教皇 532
路易十四于1700年11月10日承认遗嘱 534
菲利普五世得到米兰和布鲁塞尔的承认 534
1701年:法国的军事措施 534
西属尼德兰接纳了法国军队:荷兰和马克斯·伊曼纽尔的撤出 535
科隆的约瑟夫·克莱门特大主教和他的教士会 537
菲利普五世得到联合省和英国的承认,1701年2—4月 538
威廉三世说服英国议会;皇帝的地位 539
利奥波德一世和路易十四之间在德意志争取盟友的竞争 539
北方大战的爆发:1700年8月18日的《特拉凡德尔条约》 541
皇帝决心抵制法国的要求 542
1701年:在意大利北部的法国军队(1月);意大利各国的态度 542
西方的陆军和海军军事准备;德意志各国的态度 544
在意大利的奥地利人:尤金战败卡蒂纳和维勒鲁瓦 545
马尔巴勒和《大同盟条约》(9月7日) 546
法国—波兰谈判中断 546
德意志参加大同盟 546
葡萄牙与法国和西班牙的条约(6月) 548
路易十四承认老觊觎王位者(9月)并建议割让西属尼德兰(10月30日) 549
1702年:皇帝举棋不定的战略:宁愿选择地中海战争 549
3月19日威廉三世去世;宣战,4月8日—5月15日 551
第十三章 欧洲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海牙荷兰历史国家委员会前秘书A.J.费恩达尔著 553
大同盟的目的 553
德意志各邦与大同盟 553
1702年时同盟军的实力 554
法国的有利之处 555
西属尼德兰形势:伯杰克伯爵的改革 555
帝国内部对路易十四的支持:巴伐利亚和科隆 557
安妮女王继续奉行威廉三世的大陆政策 558
威廉的去世对联合省的影响;荷兰的战争目的 559
最高指挥官的问题:马尔巴勒 559
同盟军在莱茵河和默兹取得的初步成功,1702—1703年 561
马尔巴勒选择的运动战战略被荷兰人挫败 561
1703年:维拉尔攻入巴伐利亚;蒂罗尔两面受敌 562
意大利北部的战争;萨伏依参加同盟军 562
加的斯和比戈,1702年;葡萄牙参加同盟:《梅休因条约》(1703年5—12月) 563
英荷禁止对西班牙和法国进行贸易(1703—1704年) 565
1704年:对维也纳的威胁;马尔巴勒向多瑙河进军:布莱海姆(8月13日) 566
在尼德兰和意大利北部的相持 569
同盟军开始西班牙战役(3月):8月3日攻占直布罗陀 569
8月24日的马拉加之战 570
1705年:约瑟夫一世皇帝,巴伐利亚和特兰西瓦尼亚 570
马尔巴勒未能实现的摩泽尔进军;马尔巴勒和荷兰人的分歧 571
萨伏依的困境;巴塞罗那于10月14日向同盟军投降 572
路易十四的第一次秘密和平建议被拒绝 572
1706年:拉米伊(5月23日)和比利时的革命 574
荷兰屏障;马尔巴勒和南尼德兰政府 575
在南尼德兰的英荷共管;上莱茵 576
对都灵的解救(9月7日)和法国越过阿尔卑斯山脉撤退 576
马德里撤离之后同盟军在西班牙获得成功 577
同盟军的有利地位:“不要没有西班牙的和平” 579
荷兰屏障外交的失败 580
1707年:查理十二世在萨克森:马尔巴勒于4月前往阿尔特兰施泰特 580
在尼德兰的无结果的战役;维拉尔突破斯多尔赫芬的防线 581
奥地利人进入那不勒斯 581
同盟军在土伦城外受挫(8月22日)和在阿尔曼萨战败(4月25日) 582
1708年:英国的成功——撒丁和米诺卡 582
奥地利增援加泰罗尼亚 584
尼德兰成为主战场:奥德纳德(7月11日) 585
对里尔的残酷的包围战:这个要塞于12月9日陷落 585
1709年:和平谈判的失败 587
路易十四向民众发出呼吁;马尔普莱奎战役(9月11日)是一场代价极大的胜利 588
同盟军在西班牙处于守势 589
10月29日的英荷王位继承和屏障条约:这一条约引起的憎恨 589
1710年:进一步的和平谈判的失败(3—7月) 590
“不可逾越的防线”;同盟军在西班牙的溃退 592
英国的托利党政府:新外交政策 592
1711年:入侵法国再次受挫 593
圣约翰和托西之间的谈判 593
对屏障条约的不承认 594
斯威夫特的《同盟国的行径》;英国和荷兰互相指责 594
1712年:1月29日在乌得勒支举行代表大会:英国于5月21日发出的“限制令” 595
荷兰于7月24日在德南被维拉尔击败 595
1713年:新屏障和《乌得勒支和约》(3—4月) 597
1714年:《拉施塔特条约》和《巴登条约》 597
加泰罗尼亚的命运 597
1715年:第三次屏障条约(11月15日) 598
第十四章 乌得勒支和约&牛津大学近代史讲师、伍斯特学院院士H.G.皮特著 599
谋求和平的早期活动,1706—1708年 599
关于西班牙的不同主张:法国态度的改变 600
辉格党的态度:英国和奥地利反对分割 602
以给予屏障为交换对荷兰施加的压力 602
各国互相矛盾的目的:1709年的开端 602
维也纳缺乏一贯的政策;符拉蒂斯芬的意大利政策 603
1709年3月至5月的谈判:荷兰的要求逐步增加 604
法国的让步;对菲利普五世给予补偿的问题 606
法国拒绝第四和第三十七款;误解的原因 609
维也纳不让步 610
第一次屏障条约的意义:英国人的外交胜利 611
在马杜克和格特洛伊顿堡的进一步谈判(1710年) 613
戈多尔芬内阁的解体成为转折点 613
对战争的厌倦给圣约翰的政策带来支持;英国的报刊 614
英法秘密谈判于1710年8月开始:1711年4月的建议 615
1711年10月8日的梅斯纳热协定 617
荷兰勉强接受以此协定作为基础 618
议会批准这一协定 618
乌得勒支代表大会:英法之间的协定成为决定因素 620
同盟国的“特别要求”:英国的和荷兰的 621
皇帝拒绝考虑对西班牙继承领地的分割 621
菲利普五世继承法国王位的可能性:菲利普的态度 622
英荷关系恶化;通商权利和屏障条约 624
普鲁士的要求:上盖尔德兰和内沙特尔 625
葡萄牙的收获和失望 627
与萨伏依的安排:西西里和阿尔卑斯屏障 627
哈布斯堡王朝的孤立:皇帝商讨西班牙问题 628
法国对奥地利的要求:意大利的小诸侯国 629
路易十四于1713年2月将王位觊觎者移至洛林 631
议会拒绝博林布鲁克同法国签订的通商条约 631
英国和法国解决美洲问题 632
1713年4月11日同法国签订和约 632
英国达到主要战争目的 632
荷兰被迫同意 633
皇帝和德意志诸侯们的分歧 633
维拉尔和尤金之间进行的谈判(1713年11月—1714年1月) 634
《拉施塔特条约》,1714年3月6日 636
德意志的解决方案;帝国内部的宗教分裂 636
巴登条约,1714年9月7日 637
德意志解决方案比较不稳定 637
英国和西班牙之间的政治和商业谈判:贩卖黑奴特许证 638
1713年7月13日签订英—西和约 640
1713年6月26日联合省和西班牙签订条约 640
1715年2月的西葡条约:萨克拉门托殖民地 640
第二个英荷《屏障条约》,1713年1月30日 640
奥荷《屏障条约》,1715年11月15日 642
关于荷兰屏障的后来的历史 642
《乌得勒支和约》的价值 642
第十五章 英法在北美,1689—1713年&南安普敦大学美国史讲师菲利普·S.哈芬登著 645
光荣革命在北美洲的反响 645
革命动乱的背景;波士顿的作用 645
马萨诸塞:对独立的妥协 646
纽约:雅各布·莱斯勒 646
马里兰:对领主政府的不满 647
弗吉尼亚和东泽西 647
1691年的马萨诸塞特许状 649
新英格兰外部的变化 649
法属加拿大:国家与教会 650
凡尔赛的遥控 651
法裔加拿大人的性格 651
法国人和美洲印第安人;弗隆特纳克 652
菲普斯远征魁北克的失败(1690年) 654
弗隆特纳克借鉴印第安人的作战方法 654
法国在纽芬兰和赫德森湾的成功 655
法国惩罚易洛魁人并使他们保持中立(1701年) 656
1696年的航海条例和商务部 658
国王和殖民地特许证 659
清教徒的神权政治陷入绝境:塞勒姆审判;教友派和英国圣公会 660
其他殖民地的宗教;法国和德意志的教派 662
战争对道德行为的影响 663
教育: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威廉—玛丽学院 663
印刷厂和图书馆 664
社会结构和城市意识 664
新法兰西:社会服务、教育和文化 665
传教活动的边界 667
上密西西比和路易斯安那:耶苏会会士和神学院学生 668
路易斯安那的起源(1684—1698年) 669
它早期的变迁:勒·穆瓦纳兄弟和克罗扎 671
在新英格兰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672
沃德勒伊和达德利考虑地区性中立 673
马萨诸塞未能夺占罗耶尔港、阿卡迪亚 673
纽芬兰的战局变化迅速 674
卡罗来纳进攻佛罗里达的传教地区 674
对印第安人的政策和保卫路易斯安那 676
占领罗耶尔港(1710年10月)和“光荣的事业” 677
1711年远征魁北克的惨败 677
帝国瓦解的种子;一代人的消逝 678
美洲对和约的态度 679
新法兰西保持活力 681
战争对人口的影响;英国的优势增强 681
第十六章 葡萄牙及其帝国,1680—1720年&索帮大学文学教授V.马加良斯·戈迪尼奥著 683
葡萄牙大西洋经济的萧条和繁荣;1668—1728年的物价变化过程 683
巴西的生产危机:糖、烈性酒和烟草 684
受到限制的货币供应 696
反重商主义情绪:宗教法庭 686
再出口贸易的下降 687
工业投资项目和新工厂(1670—1692年) 687
为了减少进口的节约法令 689
货币政策:1688年的重新估价法令的成功 689
奴隶贸易:卡切奥公司和1696年的贩卖黑奴特许证 690
莫桑比克:开辟殖民地的新努力 693
果阿和澳门:东印度几家新的公司于1700年合并 693
东方贸易的复兴;利润和货物 694
阿曼人占领蒙巴萨(1698);赞比西三角洲 694
印度的葡萄牙城市的衰败;印度葡萄牙人的移居 696
九年战争期间和战后贸易的繁荣 697
橄榄林和葡萄园的扩大 698
工业化政策的破产 700
贵族对增加酒类出口的兴趣 701
经济政策上的分水岭:红葡萄酒、马德拉白葡萄酒和黄金的循环 703
1688年之后同英国的贸易扩大;1703年12月27日的《梅休因条约》的意义 703
针对法国而实行严格防御性的外交政策 704
伊比利亚半岛和南美洲的边界问题 705
同西班牙和法国的条约(1701年6月18日) 705
英荷海上力量和1703年5月16日的《梅休因条约》 705
人口增长缓慢对军队的影响 707
战争的破坏(1704—1712年):食物供应 708
白银的供应减少;王位继承战争的互相矛盾的结果 709
巴西:1670年之前和之后的布宜诺斯艾利斯贸易;去里斯本的护航船队 709
在巴西的扩张:萨克拉门托殖民地,1680—1715年 711
亚马孙河流域的发展:马拉尼翁和大帕拉 712
在上亚马孙河的耶稣会;卡宴的法国人 714
养牛业和对内地的深入 714
大养牛区:皮革贸易的发展 715
圣保罗的远征:寻找黄金的武装探矿者 715
从1674年开始对内地进行系统的探察;1700年之后的黄金走势 716
巴西黄金的出口(1699—1755年) 718
巴西黄金的欧洲目的地 719
葡萄牙物价水平再次下降(1712—1730年);扶植工业的新尝试 719
1716年之前和之后的王室岁收;重商主义的王朝 720
地产和各宗教教派 720
贵族的财富 722
所有权形式和对土地及其产品的占有形式 723
葡萄牙的国家和社会 725
第十七章 地中海&琼·马蒂厄著 727
一致性和多样性;东部和西部地中海 727
沿海的交通和无数的港口;航海的危险 727
城市的人口 728
加的斯、里窝那、热那亚、马赛 729
瘟疫:严厉的检疫制度 730
穆斯林和基督教徒海盗 730
阿尔及尔的力量:俘获物和俘虏;赎回奴隶 732
法国和北非伊斯兰教各国;基督教徒海盗;马耳他 733
私掠船和商船;中立国旗 734
海军力量只起有限的威慑作用 735
地中海地区的经济;谷物贸易;进出口 736
穆斯林的陆上贸易通道 736
地中海东部的贸易;治外法权条款和领事机构 738
在地中海东部各国的英国人、荷兰人和法国人;法国在北非伊斯兰各国的公司 739
东西方贸易的平衡;地中海东部各国的工业 740
支付手段;硬币贸易;布匹的出口 740
到1715—1720年,法国占领先地位 741
西班牙帝国和土耳其帝国:统治方法的对比 742
在穆雷·伊斯美尔苏丹统治下的摩洛哥 743
过去的地中海强国的衰落:威尼斯 743
威尼斯经济的性质发生变化;大陆部分 746
西班牙在意大利的领地:那不勒斯和西西里,米兰人 746
那不勒斯的文化;音乐和艺术 749
萨伏依的维克多·阿马戴乌斯二世的成就 750
皮埃蒙特—萨伏依的有限的资源 751
行政、财政和司法改革;王室的最高权力 751
皮埃蒙特—萨伏依的改革的消极方面 752
地中海地区的造船业:奥斯曼帝国和威尼斯 753
海军的人力和划船奴隶;法国的双排桨大帆船军团 753
双排桨大帆船的用途:它的消失 756
西班牙海上力量的瓦解 757
奥斯曼海上力量的复兴:梅祖莫托 757
英国海上力量的侵入:直布罗陀 758
九年战争中的法国海军:土伦和布雷斯特 760
英荷舰队在地中海(1694—1696年):较量的结果 761
地中海地区和分割条约 762
在地中海地区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762
西班牙的损失主要归咎于陆地上的挫败 763
同盟军未能充分利用海军优势;卡米萨德派 763
海上战争附属于陆上战争;法国的商业优势 764
从地中海的势力竞争到大西洋的势力竞争 764
第十八章 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牛津大学近代史讲师、摩德琳学院院士J.W.斯托伊著 766
在霍夫堡的宫廷和政府 766
维也纳:自治市市民和贵族 766
专制制度的发展;中央国库和宫廷办公厅 767
对专制制度的反抗:地方议会和官吏 767
中央政府的缺陷:互相重叠的委员会 768
哈布斯堡家庭对天主教会和“我们的王室”的忠诚 770
四处分散的世袭权力之间争夺优先权的斗争 771
再次征服匈牙利(1685—1688年) 771
到1689年时哈布斯堡王朝在巴尔干的地位所拥有的力量 772
来自西欧的压力 774
两条战线之间的矛盾;和土耳其人的和谈破裂 775
哈布斯堡王朝的势力进入马其顿和罗马尼亚 775
1690年土耳其的力量恢复;1691年之后的军事僵持 777
曾塔战役(1697年9月11日)和《卡尔洛维茨和约》(1699年) 777
新征服领地上的哈布斯堡王室政府;人口的移动 778
特兰西瓦尼亚:米夏尔·阿佩费放弃他的称号(1697年) 779
匈牙利:红衣主教科洛尼希的政策 779
税赋引起农民的骚乱 781
1703年的匈牙利暴乱:拉科西和伯采伊 781
拉科西的军事成就,他得到特兰西瓦尼亚人的承认 782
对暴乱的镇压:日博战役(1705年11月)和特伦钦战役(1708年8月) 784
在索特马尔签订的和平解决方案和1712—1715年的议会 784
皇帝和德意志诸侯之间的关系 785
哈布斯堡王朝在德意志西部和中部任意封官所造成的影响 787
帝国的权力本身性质模糊不清 788
布莱海姆战役之前和之后的巴伐利亚 788
哈布斯堡王朝和维特尔斯巴赫家族 789
与勃兰登堡—普鲁士的摩擦和同汉诺威的友谊 791
在意大利的积极政策: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 791
哈布斯堡王朝在对西班牙敌对行动上犹豫不决 792
在家庭内部关于分割西班牙的协议(1703年) 794
同萨伏依的维克多·阿马戴乌斯的协议(1703年11月) 794
夹在海洋强国和维也纳之间的查理大公;忠于他的西班牙称号 795
奥地利在意大利进行的战争(1701—1707年);要求各诸侯领地作出的捐献 795
哈布斯堡王室和罗马教廷的争执 797
克雷芒十一世在科马基奥战争中战败(1708—1709年) 798
维克多·阿马戴乌斯在伦巴第的要求:哈布斯堡王室的不信任 798
查理六世皇帝对维克多·阿马戴乌斯二世和菲利普五世的态度 799
奥地利在意大利的统治与西班牙的统治相比较 801
意大利文化在维也纳的影响 801
奥属尼德兰:旧特权得到承认 802
重新抱有对巴尔干的野心(1716—1718年) 802
旧有领地里的经济和社会状况;在波希米亚、摩拉维亚和西里西亚的地主和农民 802
战时赋税对农民阶级的影响 805
辉煌的建筑表现出贵族的富有 805
在哈布斯堡王朝的疆土上贵族成为一种统一的力量 806
教会的巩固地位及其影响 806
停滞的内陆经济;在城镇和大领地里的生产 808
严密的行会组织;宫廷承办商和特许制造商 809
政府和矿业资源:联合采矿总公司 809
同东南欧贸易的发展:查理六世的政策 811
西里西亚的重要性;奥地利各领地贸易通道的变化 812
1714年前经济改革计划遭到失败 813
1720年之后查理六世对改革失去兴趣 815
第十九章 土耳其人的退却,1683—1730年&安卡拉大学历史学教授A.N.库拉特,J.S.布朗利著 816
奥斯曼帝国的版图及其行政区划 816
在亚洲的疆土缩小;美索不达米亚、叙利亚和黎巴嫩 816
埃及的重要性:政治宗派和军事暴动 817
红海和黑海;鞑靼人和哥萨克人 819
边防和要塞体系 819
交通;国内外的商业 819
手工业:行会和近卫步兵 822
城市和农村;包税制的发展 822
停滞的农业和农民的移居 823
军队的人力,地方军队和职业军队;近卫步兵和其他军团 823
海军:双排桨大帆船和其他帆船 826
苏丹和宰相;书记官的重要性 826
穆斯林神学家的影响;塞拉留的阴谋 828
自我批评和对西方影响的不信任 829
君士坦丁堡大教长 829
宗教、种族和贫困 831
1683年:从维也纳的撤退;1684年的神圣同盟 831
争夺匈牙利的斗争;攻陷新扎姆基(1685年)和布达(1686年) 832
土耳其人被逐出摩里亚(1685—1687年);在瑙杰哈萨尼的失败(1687年8月12日) 834
1687年11月8日的军队叛变和废黜穆罕默德四世 834
1688年:奥地利人攻占彼得华亭和贝尔格莱德;和平谈判的失败 836
1689年的危机和费齐尔·穆斯塔法帕夏:潮流的改变 836
扎莱凯曼大屠杀(1691年8月19日)和调解的尝试 837
威尼斯人在希俄斯岛(1694—1695) 839
奥斯曼帝国战争努力的恢复:财政混乱和社会弊害 839
俄国对亚速的进攻(1695—1969年);其影响 842
曾塔战役(1697年)和卡尔洛维茨协议(1699年1月26日) 844
这一和约的多方面的意义 844
威尼斯和俄国对达达尼尔海峡和黑海的威胁 845
胡赛因帕夏的改革;武装部队 847
宰相和君士坦丁堡的穆夫提之间的斗争 848
1703年8月的“亚德里亚堡事件”:苏丹穆斯塔法二世退位 848
苏丹艾哈迈德三世的性格:乔尔吕吕·阿里帕夏成为宰相 850
波尔塔瓦(1709):查理十二世在土耳其 850
反俄情绪的增长:德夫列特—格雷·汗和本德集团 851
巴尔塔吉·穆罕默德帕夏:1710年11月20日土耳其和俄国开战 853
沙皇彼得向巴尔干的基督教徒发出呼吁;他们和莫斯科的关系 853
东正教和天主教的对立;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 854
俄国向摩尔达维亚进军 854
1711年7月21日俄国在普鲁特河畔投降;对巴尔塔吉·穆罕默德的批评 856
彼得放弃亚速和塔甘罗格 857
一个希腊—土耳其政权:法那人的影响日益增长 857
俄国和波兰:土耳其政府再次宣战 859
1713年6月5日的亚德里亚堡和约;1714年9月查理十二世离开土耳其 859
从威尼斯手中收复摩里亚的计划:希拉达尔·阿里帕夏 860
1715年在摩里亚的战役;1716年科孚受到威胁 862
维也纳决定进行干预:土耳其国务会议中的混乱 862
1716年8月5日尤金在彼得华亭击溃赛拉赫达尔·阿里帕夏,并于10月12日占领泰梅什堡 863
1717年8月16日贝尔格莱德陷落;威尼斯在海上战败 865
1718年7月21日的《帕萨洛维茨和约》 865
奥斯曼帝国军事劣势的原因 868
奥斯曼帝国希望和平:伊卜拉辛帕夏和“郁金香时代” 868
文化的发展 869
传染病、昂贵的食品和失业 871
阿富汗人入侵波斯:沙皇彼得向里海进展(1723年) 871
土耳其和俄国肢解波斯(1724—1730年) 872
在君士坦丁堡的近卫步兵起义(1730年9月—11月) 872
苏丹穆罕默德一世谋杀佩特罗纳·哈利尔及其同党 875
第二十章(上) 查理十二世及北方战争&伦敦大学国际关系史教授朗希尔德·哈顿著 878
1700—1721年的战争被视为历史性竞争的顶点 878
瑞典关于帝国的理论 878
波罗的海地区力量均势的变化 879
查理十一世统治时期的重新评价和改革 879
九年战争中瑞典的中立:繁荣的间歇期 880
1697年:查理十二世即位:预兆和危险 882
荷尔施泰因—哥托普和利沃尼亚:丹麦、萨克森和俄国的联合 883
萨克森—波兰的奥古斯都于1700年2月进攻利沃尼亚 884
瑞典人进攻丹麦:《特拉凡德尔和约》(1700年8月) 886
1700年11月30日瑞典在纳尔瓦战胜俄国人 887
进攻奥古斯都的决定;1701年7月19日越过德维纳河 888
波兰和立陶宛的局势 888
查理十二世的波兰政策和对这一政策的批评者 891
斯坦尼斯拉斯·莱茨津斯基即位为波兰国王:《华沙条约》(1705年) 891
波兰作为对俄国作战的基地或者作为缓冲国 892
瑞典在克里斯祖(1702年)和弗劳斯塔特(1706年)的胜利 893
查理十二世的性格 895
查理进入萨克森(1706年);1707年9月24日的《阿尔特兰施泰特条约》 896
马尔巴勒访问阿尔特兰施泰特 897
1708年:为入侵俄国进行准备 899
俄国人被赶出波兰 899
向莫斯科进军 900
俄国的防御计划:瑞典付出很大代价在霍洛维茨取得的胜利(1708年7月14日) 900
莱文哈普特未能与瑞典军主力会合:10月9日的莱斯纳贾战役 901
冬季营房和焦土战术 903
1709年:瑞典为了寻求军事上的成功而进行的外交 903
在波尔塔瓦和佩列沃洛钦纳的失败(7月8—10日) 904
查理在土耳其度过四年;在本德谋划结盟计划 905
从丹麦和挪威入侵瑞典:海洋强国的态度(1710) 907
查理十二世在本德:他改革瑞典的计划 908
斯坦博克在加德布施的胜利(1712年12月)和在顿宁的投降(1713年1月) 908
瑞典外交的失败 908
本德的“争吵”(1713年2月);查理于1714年11月21日到达斯特拉尔松德 909
外交形势;普鲁士和汉诺威参加与瑞典为敌的一方(1715年) 911
斯特拉尔松德(1715年12月23日)和维斯马(1716年4月19日)的陷落 912
瑞典的行政改革;戈尔兹和詹姆士二世党人 912
同彼得大帝和英王乔治一世的谈判 913
王位继承问题;荷尔施泰因派和黑森派的斗争 916
1718年:对挪威的入侵和查理十二世于12月11日去世 916
他心中打算过的事 916
《斯德哥尔摩条约》和《弗雷德里克斯堡条约》(1719—1720年) 917
《尼斯塔特和约》(1721年9月) 919
瑞典不再是一个强大国家;查理十二世的责任问题 919
第二十章(下) 波兰的黑暗&亚盖隆大学近代波兰史教授约瑟夫·克拉科夫,亚盖隆大学近代欧洲史讲师安杰伊·卡明斯基著 922
“波兰的黑暗时期” 922
瘫痪的原因;主要的疾患;悲观的一代人 922
扬·索比斯基和萨克森的奥古斯都 923
波兰参加神圣同盟战争;微小的成果 925
索比斯基对王位继承的战略和王室中的纷争 926
立陶宛对索比斯基的世袭君主制的反对扩展到波兰 927
1696—1697年的空位期:1697年6月27日在沃拉举行的有争议的选举 929
萨克森的腓特烈·奥古斯都一世即位为波兰国王,称奥古斯都二世(9月15日) 930
波兰一萨克森联盟的前途和弱点 930
孔蒂公爵未能赶走奥古斯都 931
1698年再次同奥斯曼帝国开战:奥古斯都遭到挫败 931
由于埃尔布隆格问题同普鲁士发生争执(1698—1700年) 933
立陶宛的内战:萨皮埃哈家族的投降(1698年12月) 934
1699年的波兰国民议会和萨克森军队从波兰的撤退 935
反瑞典的联合和入侵立沃尼亚(1700年) 937
奥古斯都试图限制同瑞典的冲突(1700—1701年) 937
查理十二世在波兰培植一个亲瑞典集团 938
在立陶宛重新开始内战(1700年)和请求俄国援助 938
波兰内部的反对派;雅库布·索比斯基 939
1701年波兰的国民议会和瑞典对立陶宛的入侵 939
查理十二世号召推翻奥古斯都二世并占领华沙(1702年) 940
在波兰对奥古斯都有条件的支持 940
在第聂伯乌克兰的哥萨克暴动(1702—1704年) 942
瑞典在1703年取得的成就;波兰国民议会在卢布林召开 942
华沙的反萨克森联盟(1704年) 943
1704年7月12日查理十二世使斯坦尼斯拉斯·莱茨津斯基在华沙即王位 943
对奥古斯都的支持:桑多米埃什总同盟(1704年) 943
俄波联盟:《纳尔瓦条约》(1704年8月30日) 944
查理十二世也将《华沙条约》强加于波兰(1705年11月28日) 946
1706年查理十二世处于困难的地位:瑞典人蹂躏波兰 946
瑞典人入侵萨克森而俄国人进入波兰 947
《阿尔特兰施泰特条约》:奥古斯都被剥夺波兰王位 948
沙皇彼得和桑多米埃什同盟各位参加者:波兰王位的可供选择的候选人 948
查理十二世返回波兰(1707年)并开进乌克兰(1708年) 950
奥古斯都要求返回波兰:莱茨津斯基退到维斯杜拉河彼岸 950
波尔塔瓦战役;1709年奥古斯都终于决定复位 951
俄国在波兰的影响增长 952
波兰的荒芜和人口减少 952
城镇的衰败和贵族的没落 954
波兰逐渐走向瓦解;省议会的独立性日益增长 955
改革的共和制倾向:萨佑卡和卡尔威斯基的主张 955
华沙议会(1710)和1712年的国民议会 956
彼得大帝获得支配地位,莱茨津斯基一派的复兴 958
奥古斯都致力于保证他的儿子继位:专制主义的图谋 959
外国对这些计划的态度:1714年8月同法国签订条约 960
查理十二世的过激政策对奥古斯都和对波兰是致命的 960
彼得大帝利用波兰的不满 961
在立陶宛和波兰发生反对萨克森的激烈骚动:塔尔诺格勒总同盟(1715) 961
1716年11月奥古斯都向联盟各方让步 963
俄国外交不知所措;1717年沉默的国民议会 963
向1718年的国民议会提出的军事、经济和宗教改革 964
俄国和普鲁士支持的司令官们进行了成功的反抗 965
波兰成为北方大战的第二个主要受害者 965
第二十一章 彼得大帝统治下的俄国与已经起了变化的东西方关系&伦敦大学国际关系史讲师M.S.安德森著 968
17世纪的俄国 968
彼得大帝所受的教育;他的性格和兴趣 968
与索菲娅公主,V.V.戈里钦亲王和“特种常备军”的冲突(1689年) 969
占领亚速(1696年):彼得的黑海政策 970
彼得派往西欧的“大使节团”(1697年) 972
镇压“射击军”的叛乱(1698年) 972
一系列重大的革新(1699—1724年) 973
重新组织军队;对军官的训练 973
建设舰队 974
发展经济生活:彼得的“重商主义” 976
工业和产业工人:成功与失败 977
商业政策的失败:商船队和商业条约 978
尽管有某些革新,农业抵制实行变革 980
行政变革:市政厅(1699—1701年),参政院(1711年),自1718年的各行政部门 980
各省的官僚化: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981
文化生活和教育 981
书籍、戏剧、科学和艺术 982
东正教会的保守主义;它的自主权的结束 983
社会结构:地主和农民;“官职等级表” 985
强制的发展 986
加在农民身上的难忍的肉体和经济负担 987
顿河哥萨克的叛乱(1706—1708年)和对扎波罗热的破坏 989
宗教界的反对和皇太子阿列克塞的悲剧 989
波尔塔瓦战役成为俄国和欧洲的关系的转折点 990
争取俄国的支持;北方大战和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 992
1713年之后的西方国家和北方 993
彼得和巴尔干:1711年的俄土战争 994
对俄国称霸波罗的海和北德意志的恐惧(1716—1722年) 994
俄国在政治上属于欧洲的一部分:彼得第二次赴西方游历(1717年) 996
同欧洲国家建立外交上和朝廷间的关系 996
所计划的婚姻联盟 997
在亚洲的扩张:中国和西伯利亚;波斯和里海 997
西方对俄国的兴趣增长 998
彼得作为君主在当时的声望 1000
第二十二章 陆军和海军 1002
1.陆战艺术&桑赫斯特王家军事学院军事史高级讲师戴维·钱德勒著 1002
有限的和全面的战争 1002
陆军的规模增大 1002
国际成分;雇佣兵和冒险家 1003
各国陆军的相似之处:法国和瑞典的影响 1003
奥斯曼陆军比较落后 1004
瑞典的“军事革命” 1004
法国的军政:勒泰利埃和洛沃瓦 1006
军衔表(1675年)和其他指挥结构 1007
步兵武器的发展;燧发枪和刺刀 1008
步兵的重要性增大 1011
对战术和战术编队的影响 1011
伤亡率的增加 1012
筑城术和包围战;沃邦和克霍尔恩 1013
采用永久性防线:斯托尔霍芬,布拉邦特和“不可逾越的防线” 1015
将军们和各国政府采取谨慎的防御 1015
例外:查理十二世、马尔巴勒、尤金和维拉尔 1016
对作战的限制因素:地形和气候 1017
西欧的四个主要战场 1017
波罗的海地区和巴尔干 1018
野战的总的特征:集中营地 1018
行军队形和战地管理工作;马尔巴勒的夜行军 1021
战斗队形;火力控制 1023
骑兵的种类和他们的用途 1025
炮兵:种类和用途;攻城训练 1026
军械机构的进展极小;军械管理官和工程师的地位 1026
尚不完备的参谋体制:作战中的司令官 1027
当时的文献记载和评论 1028
2.军人与平民&J.W.斯托伊著 1029
战争和政治的季节性节奏;冬季营房 1029
征兵和重征入伍;贫穷是供应兵源的重大因素 1029
外国的派遣部队:瑞士各州的情况 1032
由政府征兵的理论 1033
征兵和服民兵役:以皮埃蒙特为例 1033
1688年的法国自卫队:替代和免除兵役 1034
德意志的征兵制 1036
德意志的士兵交易 1037
英国的军队:雇佣兵、志愿兵和征召兵 1037
征召骑兵和龙骑兵比征召步兵容易 1038
斯堪的纳维亚的制度;波罗的海各国的不满 1040
波尔塔瓦战役之前和之后查理十二世的要求 1044
丹麦的民兵:1701年2月24日的命令和它在社会上引起的反应 1044
俄国对人力的动员;旧哥萨克组织的破坏 1045
波兰的军事弱点 1046
军官:彼得的军队和俄国地主之间的纽带 1047
勃兰登堡—普鲁士:军官训练团和争取容克的工作 1047
德意志家庭对投身军界的态度;普鲁士的平民和贵族 1049
英国和其他国家的王室禁卫军 1051
路易十四的政策:王室的压力和社会习惯 1051
意大利和西班牙的贵族对从军的态度 1054
英格兰的军队和民兵;苏格兰人的拥入;购买军官职位 1055
“领半薪”的军官;老兵 1056
其他方面的军民关系 1056
法国边界各省地方长官不同的职能:佛兰德、阿图瓦、阿尔萨斯 1058
在南尼德兰和西德意志存在对军队的供应问题 1059
宿营和营房 1060
市政寡头集团和军事承包商 1060
战争带来的利益:成功与失败 1061
作为反映社会结构的武装部队 1062
西方军事组织和民间社会之间的差别日益扩大;俄国和普鲁士的社会变革 1062
3.海军&J.S.布朗利,利物浦大学海军史高级讲师A.N.瑞安著 1063
各国海军力量对比的变化;英国升至主导地位 1063
战斗舰:主力舰和其他舰只 1064
造舰计划:1688年之前和之后的英国、法国和荷兰的计划 1066
军舰的设计;法国的造船科学 1067
纵阵起到拉平力量的影响:数量优势的重要性 1068
决定海军规模和结构的因素;用途上互相冲突的要求 1068
重商主义意见的压力:英国和荷兰的设想 1071
美洲对欧洲的战略:海军从属于陆军 1071
荷兰共和国海上和陆上的要求之间的矛盾;它的海军的衰落 1073
荷兰的海军机构:海军学院 1074
泽兰的私掠船;私掠船战争 1076
沃邦和伏击战 1078
经济战;中立国的权利 1081
瑞典和丹麦的海军 1082
波罗的海上的海战的性质;沙皇彼得的战船 1083
俄国的海上力量迅速兴起 1085
军舰的耐用程度有限;波罗的海上的海军基地 1085
地中海上的基地;加的斯和里斯本 1085
海外的基地;西印度群岛 1087
加勒比海上的防御问题和海军的困难 1087
英国的造船厂;布列斯特提出的问题 1090
法国的兵工厂:敦刻尔克、罗什福尔、布列斯特和土伦;它们的供应 1090
法国和英国的森林政策;从波罗的海地区、德意志和北美洲进口木材 1092
造船厂和承包商:造船和海军军需品 1094
法国和英国的政府和承包商 1095
装贮食物问题:英国和法
- 《TED说话的力量 世界优秀演讲者的口才秘诀》(坦桑)阿卡什·P.卡里亚著 2019
- 《近代旅游指南汇刊二编 16》王强主编 2017
- 《小手画出大世界 恐龙世界》登亚编绘 2008
- 《近代世界史文献丛编 19》王强主编 2017
- 《课堂上听不到的历史传奇 世界政治军事名人 初中版》顾跃忠等编著 2015
- 《365奇趣英语乐园 世界民间故事》爱思得图书国际企业 2018
- 《《走近科学》精选丛书 中国UFO悬案调查》郭之文 2019
- 《近代世界史文献丛编 36》王强主编 2017
- 《近代旅游指南汇刊 31》王强主编 2014
- 《近代世界史文献丛编 11》王强主编 2017
- 《电子测量与仪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 2009
- 《国学经典诵读》(中国)严琼燕 2019
- 《东方杂志 第110册 第25卷 第一至四号 1928年1月-1928年2月》上海书店出版社编 2012
- 《清明 我们的节日》冯骥才编 2017
- 《思维导图 超好用英语单词书》(中国)王若琳 2019
- 《现代水泥技术发展与应用论文集》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 2019
- 《东北民歌文化研究及艺术探析》(中国)杨清波 2019
- 《中国当代乡土小说文库 本乡本土》(中国)刘玉堂 2019
- 《两京烟云》陈诗泳,赖秀俞责任编辑;(中国)千慧 2019
- 《HTML5从入门到精通 第3版》(中国)明日科技 2019
- 《红色旅游的社会效应研究》吴春焕著 2019
- 《中国当代乡土小说文库 本乡本土》(中国)刘玉堂 2019
- 《社会学与人类生活 社会问题解析 第11版》(美)James M. Henslin(詹姆斯·M. 汉斯林) 2019
- 《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千慧雄 2019
- 《中国铁路人 第三届现实主义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一等奖》恒传录著 2019
- 《莼江曲谱 2 中国昆曲博物馆藏稀见昆剧手抄曲谱汇编之一》郭腊梅主编;孙伊婷副主编;孙文明,孙伊婷编委;中国昆曲博物馆编 2018
- 《中国制造业绿色供应链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019
- 《中国陈设艺术史》赵囡囡著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走近科学》精选丛书 中国UFO悬案调查》郭之文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