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1978我亲历的那次历史大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台前幕后  第2版
1978我亲历的那次历史大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台前幕后  第2版

1978我亲历的那次历史大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台前幕后 第2版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于光远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7801093038
  • 页数:318 页
图书介绍:京西宾馆原定20天的会议何以延长到36天华国锋定框框,原定的三个议题何以被突破“只进不出”,人事调整,陈云进常委“宜粗不宜细”,指名道姓批评汪东兴华国锋作检讨,真理与“凡是”的正面交锋胡耀邦四次发言,极言“党内有党,法外有法”小平的手稿被“发现”,揭示转折时期的最大谜底二胡“胡耀邦、胡乔木”之争,农业文件的藏头藏尾 话,主张同西方打交道。二胡(胡耀邦与胡乔木)在农业问题上的争论。 第一节 分组讨论 第二节 关于着重点转移问题的讨论 附记:评胡乔木《关于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的一些提法问题》 第三节 第二次大会: 纪登奎对农业文件的说明 第四节 关于农业问题的议题 第五节 关于1979—1980年国民经济计划这个议题 第六节 关于国务院务虚会这个议题 第四章 对原定议题的重要突破 陈云提出“六点问题”,原定议题取得重大突破。叶剑英说有些人前怕狼后怕虎,就是不怕中国人民不答应贫穷落后的现状。北京市委为天安门事件平反,新华社长曾涛“胆大包天”,率先发快讯;华国锋在大会作表态发言使会议讨论更加深入。 第一节 陈云提出解决冤假错案问题 第二节 争取为天安门事件彻底平反 第三节 北京市委为“天安门事
《1978我亲历的那次历史大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台前幕后 第2版》目录

自序 1

第一篇 真理标准讨论和中央工作会议的召开第一节 三中全会和中央工作会议 2

第二节 召开中央工作会议的历史背景 6

附记:一个材料和一个考证 10

第三节 从真理标准讨论到中央工作会议 11

第二篇 关于华国锋的开幕讲话第一节 会议的出席者 16

第二节 华国锋在开幕会上的讲话 19

第三节 重读十一大报告 25

第三篇 重点转移和三大议题的讨论第一节 分组讨论 32

第二节 关于着重点转移问题的讨论 35

附记:评胡乔木《关于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的一些提法问题》 38

第三节 第二次大会:纪登奎对农业文件的说明 40

第四节 关于农业问题的议题 42

第五节 关于1979—1980年国民经济计划这个议题 51

第六节 关于国务院务虚会这个议题 53

第四篇 对原定议题的重要突破第一节 陈云提出解决冤假错案问题 60

第二节 争取为“天安门事件”彻底平反 62

附记:1978年“北京市委为天安门事件平反”真相 73

附:胡绩伟对此文的一点补充 80

第三节 应该对“天安门事件”进一步作科学分析 84

附记:确认“天安门事件”是伟大的革命事件 87

第四节 华国锋在11月25日大会上的表态 89

第五节 一件会外发生反映到会内的事情 91

第五篇 正面较量,点名批评汪东兴第一节 指名道姓批评汪东兴 96

第二节 汪东兴与“两个凡是” 98

第三节 吴德的检讨发言 105

第四节 康生问题 107

第六篇 真理标准问题的交锋第一节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112

第二节 我与杨西光、王惠德的三次联合发言 116

第三节 一场端正思想路线的哲学辩论 120

第七篇 胡耀邦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第一节 热烈的西北组 128

第二节 胡耀邦与中央工作会议 130

第三节 胡耀邦在西北组的四次发言 133

附记:我与胡耀邦的一段交往 137

第八篇 人事与机构调整第一节 中央人事问题 142

第二节 中央专案组等几个机构的问题 146

第三节 西北组的《十二点建议》和其他类似的建议 153

第九篇 邓小平和“宣言书”的起草第一节 邓小平和外国人的两次谈话 158

第二节 邓小平关于闭幕讲话稿起草的几次谈话 160

第三节 关于邓小平在闭幕会上的讲话 168

附:一份邓小平珍贵手稿的发现 173

第十篇 叶剑英功不可没第一节 叶剑英讲话的起草情况 180

第二节 关于叶剑英在闭幕会上的讲话 183

第十一篇 闭幕与散会第一节 关于华国锋在闭幕会上的讲话 190

附记:我对华国锋的印象 197

第二节 闭幕时汪东兴的书面发言 204

第三节 对五个常委在会上的立场观点再补充讲几句 207

第四节 中央工作会议散会 209

第十二篇 命运之门向中国打开第一节 强调科学思想的会议 214

第二节 充分发扬民主的会议 219

第三节 倡导改革的会议 224

第四节 推进建设的会议 228

第五节 宽厚团结的会议 230

附记:邓小平与许世友等九人的一次谈话 233

第六节 善于引导的会议 234

第十三篇 举行三中全会的那五天第一节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出席者和列席者 238

第二节 三中全会的召开 240

第三节 中纪委的选举和陈云的讲话 243

第四节 三中全会结束后的任职和免职 245

结束语:我亲历的那次历史转折 248

附记:最后一点说明 259

附编:一、中央工作会议前夕的一些情况 264

二、关于“两个凡是”与“反对两个凡是” 269

三、杨西光在三中全会前的工作会议上 272

四、三中全会与科学技术工作 280

五、强调科学思想,充分发扬民主的会议——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中央工作会议精神的两点体会 285

六、我承认自己是“唯生产力论”者 299

附记:三位副总理和我的谈话 302

七、提高经济效果及其他——我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书面发言 304

八、答记者问 310

九、答友人 316

再版序言 31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