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李长之文集  第6卷
李长之文集  第6卷

李长之文集 第6卷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长之著
  • 出 版 社: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43463121
  • 页数:616 页
图书介绍:李长之是著名的诗人、翻译家、学者。在文学批评和古典文学研究领域造诣很深。本丛书收录他的全部著作合为全集,全面反映了他的学术研究和学术成就。
《李长之文集 第6卷》目录
标签:文集

道教徒的李白及其痛苦 3

自序 3

一 导论 4

(1)疯狂,梦境和艺术世界的相通与相异 4

(2)李白的本质:生命和生活 6

(3)异国的精神教养 8

(4)游侠 11

(5)所谓豪气 16

二 李白求仙学道的生活之轮廓 20

三 道教思想之体系与李白 34

四 失败了的鲁仲连——李白的从政 47

五 李白的文艺造诣与谢朓 72

李白:寂寞的超人 78

(1)李白的情感生活 78

(2)李白的友谊 81

(3)了解李白之杜甫 82

(4)李白之身后 85

(5)李白和山东 86

(6)李白的风度和勤学 89

(7)李白与一般诗人之共同点 90

(8)李白之痛苦 91

韩愈 97

自序 97

一 导言 99

二 籍贯和先世 100

三 嫂嫂·侄儿·乳母 102

四 游学京师 104

五 考场失败 107

六 挣扎 110

七 东行 112

八 初入仕途 114

九 徐州小住 116

一○ 再度西上 121

一一 四门博士 126

一二 《送孟东野序》 129

一三 阳山之贬 133

一四 郴县著书 141

一五 北行途中 146

一六 国子博士 152

一七 分教东都 154

一八 进学解 159

一九 淮西用兵 163

二○ 《谏迎佛骨表》 165

二一 宣抚镇州 169

附录 171

一 原道 171

二 原性 173

三 原毁 173

四 读荀 174

五 师说 175

六 画记 176

七 重答张籍书 177

八 答李翊书 178

九 送李愿归盘谷序 179

十○ 祭河南张员外文 179

一一 祭柳子厚文 180

一二 祭十二郎文 181

一三 平淮西碑 182

一四 毛颍传 184

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 189

自序 189

第一章 司马迁及其时代精神 192

一 伟大的时代 192

二 楚文化的胜利 193

三 齐学 195

四 异国情调和经济势力的膨胀 199

五 这个时代的象征人物——汉武帝 200

六 司马迁在这一个时代中的意义 203

附录 司马迁生年为建元六年辨 204

第二章 司马迁的父亲 208

一 世传的历史家并天文家 208

二 司马谈的思想之渊源 209

三 批评精神和道家立场 210

四 司马谈与封禅 213

五 伟大的遗命 214

六 天才的培养 216

第三章 司马迁和孔子 218

一 教育之效 218

二 司马迁对孔子之崇拜 218

三 司马迁在性格上与孔子之契合点及其距离 223

四 司马迁对六艺之了解 225

五 司马迁与春秋 234

六 司马迁在精神上受惠于孔子的所在 238

七 司马迁在心灵深处和孔子的真正共鸣 243

第四章 司马迁之体验与创作(上)——无限之象征 245

一 从耕牧到京师受学 245

二 东南和中原的大旅行 246

三 仕宦生活的开始——空峒扈驾和奉使蜀滇 250

四 封禅与北地之游——“无限”之象征 252

五 负薪塞河 254

六 父职的继续——司马迁之活跃与积极 255

七 太初历的订定和著述 258

第五章 司马迁之体验与创作(中)——必然的悲剧 261

一 司马迁的性格之本质 261

二 好奇与爱才 262

三 司马迁与友情——司马迁交游考 265

四 武帝时代之严刑峻法 273

五 李陵案的原委 276

六 两个英雄的晚年 284

第六章 司马迁之体验与创作(下)——史记各篇著作先后之可能的推测 288

一 缺和补 288

二 《史记》中可能出自司马谈手笔者 290

三 《史记》中不易辨别为谈著抑迁著者 295

四 司马迁著述之根据与其创作时之情形 295

五 就著作时代上对司马迁作品之划分 297

六 结论和余论——兼论褚先生 315

第七章 司马迁的精神宝藏之内容——浪漫的自然主义 320

一 司马迁之识 320

二 司马迁之学——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323

三 语言学的训练——所谓古文 324

四 司马迁之读书 325

五 司马迁与儒家 327

六 司马迁之根本思想——道家 327

七 司马迁和荀学 335

八 浪漫的自然主义 337

九 司马迁的历史哲学与历史科学 337

十 司马迁之政治观 345

十一 司马迁之民间精神 349

十二 《史记》一书的个性 355

十三 史官的传统 357

第八章 司马迁的风格之美学上的分析 361

一 司马迁的散文风格之来源 361

二 《史记》书中的形式律则 366

三 建筑结构与韵律 383

四 句调之分析 393

五 司马迁之语汇及其运用 408

六 司马迁的风格之特征及其与古文运动之关系 414

第九章 文学史上之司马迁 419

一 《史记》是中国的史诗 419

二 《史记》与中国后来的小说戏剧 421

三 司马迁之文学批评 423

四 司马迁之讽刺 434

五 总结——抒情诗人的司马迁及其最后归宿司马迁一引子 443

二 野孩子到了京城 445

三 游历了半个中国 447

四 做了郎中 450

五 父亲最后的叮嘱 451

六 参加救水灾 453

七 正式写书 456

八 入狱和受刑 458

九 完成了伟大的著作 461

李白——纪念李白诞生一千二百五十年一 楔子 465

(一)中国人民热爱的诗人 465

(二)先给李白画一个素描 465

二 李白的故乡和他的少年生活 468

三 壮年的漫游——学道和从政的矛盾 473

四 李白在长安——李白对盛唐的政治之认识 482

五 漫游生活的第二期——更多的暴露和批判 488

六 “天宝之乱”和永王璘的一幕——李白的爱国思想 498

七 李白的诗——和民歌的关系,和魏晋六朝诗的关系,文学史上的地位 507

八 简单的结论 516

陶渊明传论 521

自序 521

陶渊明的两个重要先辈——陶侃和孟嘉 522

一 关于了解陶渊明的政治态度的一点线索 522

二 被人轻视的善战的溪族 522

三 自强不息和反对浮惰 526

四 陶侃是桓玄刘裕一流人 529

五 魏晋风度的实际意义和桓温系的孟嘉 532

六 陶渊明所受两方面的影响 537

陶渊明的一生及其作品 539

一 引子——陶渊明诞生的时代 539

二 陶渊明的一生的总括 541

三 早年的生活和教育 541

四 十二年的矛盾生活的开始 543

五 矛盾的继续 546

六 桓玄政变时期的陶渊明 549

七 最后的摇摆——《归去来兮辞》的创作动机的分析 559

八 步入二十二年的躬耕生活——他的思想的成熟 566

九 再度改朝换代时的陶渊明 586

十 陶渊明的死 597

十一 尾声 600

陶渊明论 603

一 论陶渊明的政治态度 603

二 论陶渊明的思想态度 60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