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中国道德教育的现代转型与重构
中国道德教育的现代转型与重构

中国道德教育的现代转型与重构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喜英著
  • 出 版 社: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21203052X
  • 页数:345 页
图书介绍:
《中国道德教育的现代转型与重构》目录

导论 1

一、中国道德教育现代转型与重构研究的缘起 1

二、中国道德教育现代转型与重构的研究现状 9

三、关于中国道德教育现代转型与重构的理解 13

四、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19

第一章 传统道德教育向“公民道德教育”的初始转型 26

第一节 “制度先行”与“道德革命”的历史困境 27

一、维新思潮:由自上而下改“政制”到自下而上出“新民” 28

二、革命思潮:由推翻帝制的现实革命到心理建设的 “觉民” 31

三、新文化思潮:由个体启蒙的“立人”到“必须有一个根本解决” 34

第二节 传统道德教育承载系统的解体 40

一、颁布学制:新式体制的建立 42

二、废除科举:制度化儒家的解体 45

三、推翻帝制:制度依托的丧失 48

四、提倡白话:话语霸权的旁落 49

第三节 现代“公民道德教育”的渐次萌生 53

一、“公民道德教育”理念已露端倪 53

二、道德教育在交流与碰撞中的转型 61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前后革命道德教育的建构 74

第一节 制度的“根本解决”与个体“思想革命”的互动 75

一、制度的“根本解决”是个体道德观念变革的前提 75

二、“思想革命”提升个体道德观念的永恒功效 82

三、“思想革命”在特定时代的历史缺失 90

第二节 “根本解决”后道德教育承载系统的建构 105

一、计划经济体制的整合性 105

二、单位管理体制的统制性 111

三、思想改造运动的齐一性 115

第三节 造就“新人”的革命道德教育的实施 121

一、革命道德教育的普适化 121

二、学校道德教育的核心理念 127

三、苏联道德教育“三中心论”的影响 131

第三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主体性道德教育的现代转向 138

第一节 制度创新与个体启蒙的合奏 139

一、完善制度的先声:政府主导的制度创新 140

二、个体启蒙的显现:日常生活反思中的道德转换 143

三、道德本质的重释:深层理论探讨中道德主体性的凸现 148

第二节 新时期道德教育承载系统的变迁 157

一、经济体制转轨对道德教育的影响 157

二、法治社会形成对道德教育的补正 164

三、思想解放运动为道德教育提供了开放的资源 176

第三节 新时期道德教育转型的实验 180

一、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教育目标 181

二、走向主体性道德教育 192

三、西方道德教育理论对我国的影响 195

第四章 世纪之交公民道德教育的重构 203

第一节 现代公民的生成与现代制度的完善 204

一、颁布公民道德指南:个体道德完善所指向的教育目标的明确确立 204

二、致力科学发展:社会制度设计所奉行的发展理论的明确转向 215

三、构建和谐社会:“四位一体”管理体制的合理建构 219

第二节 现代公民道德教育承载系统的生成 236

一、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化促成政府主导与公民社会自主生成相结合的公民道德教育方式 237

二、个体与共同体的分离改变了单位共同体的道德教育功能 251

第三节 造就“公民”的现代道德教育的实施 260

一、“回归生活世界”的公民道德教育理念 261

二、公民道德教育中心词位移的时代困境 276

第五章 回顾与展望 298

第一节 道德教育转型与重构的动力机制 298

一、道德教育转型的契机:“内生”与“外击”的变奏 299

二、道德教育转型的机制:“制度”变迁与“个体”启蒙的互动 306

第二节 道德教育转型与重构中的民族性与时代性 311

一、道德教育现代初始转型中民族性与时代性的交锋 312

二、革命道德教育实施中民族性与时代性统一的理论与实践 315

三、改革开放进程中对道德教育民族性与时代性统一的认识 318

第三节 道德教育转型与重构中固有矛盾的基本走向 325

一、人的社会化与人的自由发展:社会化与个性化的互动共生 326

二、统一引导与多元差异:一元价值导向与多元价值并存的统一 328

三、书本知识与实践经验:道德教育内容与道德教育形式的统一 331

四、教师本位与学生本位:教师仍应成为平等对话中的首席 333

主要参考文献 336

后记 34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