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科学
普通土壤学
普通土壤学

普通土壤学PDF电子书下载

农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关连珠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811171317
  • 页数:281 页
图书介绍:本书除绪论外共十一章,分别介绍了组成土壤的矿物质和有机质、土壤的基本物理性质、土壤的水汽热状况及其调节、土壤的基本化学性质、土壤养分、土壤的形成与分类、全国各地主要土壤类型的形成过程、基本性状和开发利用途径、土壤调查以及土壤质量和土壤资源保护等内容。该教材在保持传统土壤学基本内容的基础上,着重突出了土壤在自然环境和陆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将资源与环境的理念贯穿整个教材之中。
《普通土壤学》目录

绪论 1

第一节 土壤在农林生产和陆地生态系统中的地位 1

一、土壤是植物生长繁育的基地,是农林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 1

二、土壤是制定农林业生产技术措施的基础和依据 1

三、土壤是人类社会最宝贵的自然资源 2

四、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2

五、土壤是影响人类生存的重要环境要素 2

第二节 土壤与土壤肥力的基本概念 3

一、土壤的基本概念和重要功能 3

二、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 4

三、土壤沿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的异质性 5

四、土壤肥力的基本概念 5

第三节 土壤科学的发展及其面临的任务 7

一、土壤科学的发展 7

二、土壤科学的任务 8

第一章 成土母质与土壤矿物质 9

第一节 形成土壤母质的矿物和岩石 9

一、矿物和岩石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9

二、主要成土矿物 12

三、主要成土岩石 14

第二节 岩石风化与母质类型 17

一、岩石的风化作用 17

二、土壤母质的组成与常见类型 20

第三节 土壤矿物质 23

一、土壤矿物质粒级 23

二、土壤质地 28

第二章 土壤有机质 37

第一节 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及其构成 37

一、土壤有机质的概念 37

二、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和组成 38

三、土壤有机质的存在状态 39

第二节 土壤微生物 39

一、土壤微生物的种类 40

二、土壤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41

三、土壤微生物的呼吸类型 42

第三节 土壤有机质的分解与周转 42

一、土壤有机质的矿质化过程 43

二、土壤有机质的腐殖化过程 44

三、影响土壤有机质分解和周转的因素 46

第四节 土壤有机质的主要组分及其特征 48

一、非腐殖物质 48

二、腐殖物质 49

第五节 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及其调节 53

一、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 53

二、耕地土壤有机质的保持与提高 54

第三章 土壤的孔性、结构性与耕性 58

第一节 土壤孔性 58

一、土壤孔隙的数量 58

二、土壤孔隙的类型 60

三、影响土壤孔性的因素 62

第二节 土壤结构(soil structure)性 63

一、土壤结构体的类型、特征及其改良 63

二、土壤结构[性]的评价 65

三、团粒结构的形成 67

四、团聚体的崩解 69

五、创造团粒结构的措施 69

第三节 土壤耕性(soil tilth) 70

一、土壤耕性的含义 70

二、影响耕性的因素 71

三、改良土壤耕性的措施 74

四、免耕和少耕法 75

第四章 土壤水分、空气与热量状况 79

第一节 土壤水分 79

一、土壤水分含量及表示方法 80

二、土壤水分类型与水分常数 83

三、土壤水分能量状态 87

四、土壤水运动及田间循环 93

五、土壤水分状况及其调节 99

第二节 土壤空气 101

一、土壤空气的来源及组成特点 101

二、土壤通气性及其调节 102

第三节 土壤热量 106

一、土壤热量的来源和平衡 106

二、土壤的热特性及其调节 109

第四节 土壤水、气、热的关系及其调节 113

一、土壤水、气、热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 113

二、土壤水、气、热的调节 114

第五章 土壤胶体与土壤吸收性能 118

第一节 土壤胶体的概念与基本性质 118

一、土壤胶体的概念与作用 118

二、土壤胶体的基本性质 123

第二节 土壤的吸收性能 128

一、土壤吸收性能的类型 128

二、土壤对阳离子的吸附与交换 129

三、土壤对阴离子的吸附与交换 131

第六章 土壤溶液与土壤反应 133

第一节 土壤溶液及其组成 133

一、土壤溶液的概念与作用 133

二、土壤溶液的组成和浓度 133

三、影响土壤溶液变化的因素 134

第二节 土壤溶液中的酸碱反应及其调节 136

一、土壤中酸碱的来源及影响因素 136

二、土壤中酸碱的存在形式与表示方法 139

三、土壤酸碱性与土壤质量的关系 142

四、土壤的酸碱缓冲性及其调节 144

第三节 土壤溶液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146

一、土壤中的氧化还原体系 146

二、土壤的氧化还原状况 149

三、影响氧化还原状况的因素及其调节 151

第七章 土壤养分 153

第一节 土壤氮素养分 153

一、土壤中氮素的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153

二、土壤中氮素的存在形态及其有效性 154

三、土壤中氮素的循环转化及其调节 155

第二节 土壤磷素养分 159

一、土壤中磷素的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159

二、土壤中磷素的存在形态及其有效性 160

三、土壤中磷素循环转化及其调节 162

第三节 土壤钾素养分 164

一、土壤中钾素的含量及存在形态 164

二、土壤中钾的固定与释放 164

第四节 土壤中的钙、镁、硫 167

一、土壤中钙、镁、硫的数量及其影响因素 167

二、土壤中钙、镁、硫的存在形态及其有效性 167

第五节 土壤中的微量元素 169

一、土壤中微量元素的数量及其影响因素 169

二、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存在形态及其有效性 169

三、土壤中微量元素有效性的调节 173

第八章 土壤的形成、分类与分布 175

第一节 土壤的形成发育过程及影响因素 175

一、自然土壤的形成发育过程 175

二、土壤剖面的发育 176

三、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 178

四、土壤的基本成土过程 183

第二节 土壤分类 186

一、土壤分类的概念 186

二、我国现行的土壤分类系统 186

第三节 土壤分布规律性 191

一、水平地带性 191

二、垂直地带性 191

三、土壤分布的区域规律 192

第九章 主要土壤类型 194

第一节 主要森林土壤 194

一、森林土壤类型和分布 194

二、森林土壤的共同特征 194

三、主要森林土壤类型简介 194

第二节 主要草原土壤 205

一、草原土壤类型和分布 205

二、草原土壤的共同特征 205

三、主要草原土壤类型简介 205

第三节 主要荒漠土壤 213

一、荒漠土壤类型和分布 213

二、荒漠土壤的共同特征 213

三、主要荒漠土壤类型简介 213

四、荒漠土壤的利用与改良 217

第四节 主要水成土壤 218

一、水成土壤的形成和主要类型 218

二、水成土壤的共同特征 218

三、主要水成土壤类型简介 218

第五节 盐成土壤 222

一、盐渍土的分布及对农业生产的危害 223

二、盐渍土的形成条件 223

三、盐渍土的特征 225

四、盐渍土的利用和改良 226

第六节 水稻土 226

一、水稻土的分布和成土条件 226

二、水稻土的形成过程 228

三、水稻土的特征 229

四、水稻土的利用和改良 229

第七节 初育土壤 230

一、初育土壤的特点和主要类型 230

二、主要土壤类型简介 230

第八节 高山土壤 237

一、高山土壤的分布与类型 237

二、高山土壤的共同特征 238

三、主要高山土壤类型简介 238

第十章 土壤调查 241

第一节 土壤调查概述 241

一、土壤调查的目的和任务 241

二、野外土壤调查的准备和实施 241

三、土壤调查的室内资料整理 246

四、航片和卫片在土壤调查中的应用 247

第二节 特殊任务的土壤调查 249

一、林地土壤调查 249

二、草地土壤调查 251

三、盐渍土壤调查 252

四、侵蚀土壤调查 253

五、风蚀土壤调查 255

六、城市土壤调查 256

七、工矿区土壤调查 257

第十一章 土壤质量与土壤资源保护 261

第一节 土壤质量与土壤退化 261

一、土壤质量的概念与评价 261

二、土壤退化的概念与生态影响 264

第二节 土壤污染与防治 267

一、土壤污染的概念与污染类型 267

二、土壤污染的特点与危害 271

三、污染土壤的修复 273

第三节 土壤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 274

一、土壤资源的含义和特点 274

二、我国土壤资源特点 276

三、我国土壤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合理开发利用对策 27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