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超越死亡之谷  基于内生增长理论的中小企业问题研究
超越死亡之谷  基于内生增长理论的中小企业问题研究

超越死亡之谷 基于内生增长理论的中小企业问题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旭红著
  • 出 版 社:北京:研究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801682645
  • 页数:245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介绍中小企业的状况,基于内生增长理论的中小企业的创新、核心竞争力、融资、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
《超越死亡之谷 基于内生增长理论的中小企业问题研究》目录

第一章 中小企业的定义、作用和现状 1

1.1 中小企业的定义及分类 1

1.1.1 中小企业的定义及其意义 1

1.1.1.1 中小企业定义的意义 1

1.1.1.2 中小企业的定义 4

1.1.2 中小企业的分类 10

1.1.2.1 创新型中小企业 10

1.1.2.2 传统型中小企业 10

1.1.2.3 特质型中小企业 11

1.1.2.4 拾遗补缺型中小企业 12

1.2 中小企业的地位及其经济功能 12

1.2.1 中小企业的地位 12

1.2.2 中小企业的经济功能 13

1.2.2.1 经济增长的“引擎” 14

1.2.2.2 吸纳社会就业的主要载体 15

1.2.2.3 扩大进出口贸易的生力军 17

1.2.2.4 技术创新的主要推动力量 17

1.3 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及主要特点 20

1.3.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 20

1.3.2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22

1.3.2.1 单一业主制和合伙制为主的组织形式 22

1.3.2.2 中小企业的服务领域不断拓展 22

1.3.2.3 中小企业的产品开始从单纯模仿型向自主创新型转变 23

1.3.2.4 经济成分复杂,管理不够规范 24

1.3.2.5 资产规模小,企业的资本金少 24

1.4 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25

1.4.1 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 25

1.4.2 中小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27

1.4.2.1 中小企业发展内部存在的问题 27

1.4.2.2 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的外部环境问题 29

第二章 基于内生增长理论的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32

2.1 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论基础 32

2.1.1 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演变与核心竞争力的定义 32

2.1.1.1 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演变 32

2.1.1.2 核心竞争力的定义 34

2.1.2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框架 35

2.1.2.1 行业核心竞争力和板块核心竞争力 35

2.1.2.2 市场机会能力(Market Opportunity Capability)与企业发展能力 36

2.1.2.3 以资源为本的核心竞争力 37

2.2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判 37

2.2.1 显著增值性 37

2.2.2 不可转移性 38

2.2.3 持续性 39

2.2.4 不可替代性 40

2.2.5 有机性和整体性 40

2.2.6 不断的超越性 42

2.2.7 模糊性 42

2.3 中小企业竞争力的结构模型 44

2.4 培植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增长方式选择 45

2.4.1 良性增长和非良性增长 45

2.4.2 良性增长是培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48

2.4.2.1 良性增长的“赢利性”要素与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 48

2.4.2.2 良性增长的“有组织”要素与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 48

2.4.2.3 良性增长的“差异化”要素与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 50

2.4.2.4 良性增长的“可持续增长”要素与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 50

2.4.3 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所依赖的生产要素投入 51

2.4.3.1 知识和技术是一种内生的生产要素 51

2.4.3.2 人力资本是一种内生的生产要素 52

2.4.3.3 创新能力是一种内生的生产要素 53

第三章 人力资本与中小企业成长发展 55

3.1 人力资本重要理论 55

3.1.1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55

3.1.2 发展经济学对人力资本的新的诠释——人力资本作为一种内生的生产要素能带来其他投入要素的收益递增 55

3.1.3 不平衡增长理论对企业家重要性的强调 56

3.2 人力资本与中小企业 56

3.2.1 人力资本在中小企业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56

3.2.1.1 一般人力资本在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57

3.2.1.2 异质人力资本在中小企业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57

3.2.2 中国的中小企业人力资本资源 58

3.2.2.1 一般职工整体素质低下,文化水平低和专业技能差,人力资本技术含量低 58

3.2.2.2 异质人力资本中技术创新者稀缺 59

3.2.3 提升中小企业人力资本水平的方法与策略 60

3.2.3.1 转变人力资本投资机制,加快中小企业人力资本积累 60

3.2.3.2 建立中小企业人力资本生成机制,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61

3.2.3.3 构建适合不同类型人力资本特点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61

3.2.3.4 加强人力资本流动 63

3.3 企业家与中小企业 63

3.3.1 企业家在中小企业中的作用 63

3.3.1.1 企业家是中小企业经营活动的源泉 64

3.3.1.2 企业家是中小企业管理效力的保障 64

3.3.1.3 企业家在组织体系中的核心作用 64

3.3.1.4 企业家在组织行为方面的激励和协调作用 64

3.3.2 企业家与中小企业一起成长 66

3.3.3 我国的中小企业企业家 67

3.3.3.1 文化素质和学历水平较低 67

3.3.3.2 缺乏企业家精神 67

3.3.3.3 企业经营者的市场选拔机制尚未形成 68

3.3.4 构建企业家成长机制的途径和策略 68

3.3.4.1 改革国有中小企业产权制度,真正赋予企业家经营自主权 68

3.3.4.2 完善创业制度 69

3.3.4.3 引进竞争机制 69

3.3.4.4 稳步推进企业家人才择优录用 70

3.3.4.5 建立企业家人才的“蓄水池” 70

3.3.4.6 培育企业家精神 70

第四章 技术创新与中小企业持续发展 72

4.1 从技术内生化看中小企业持续发展的内生缺陷 72

4.1.1 技术创新理论的演变对中小企业持续发展的启示 72

4.1.1.1 亚当·斯密和马克思的影响 72

4.1.1.2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73

4.1.1.3 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创新优势之争 74

4.1.2 从技术内生化看中国中小企业的内生缺陷 79

4.1.3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制约因素 81

4.1.3.1 创新资源缺乏,资金投入不足 81

4.1.3.2 技术创新风险大 82

4.1.3.3 现行体制导致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不明确 82

4.1.3.4 机制法规不健全 83

4.1.3.5 中小企业研究开发能力不够 83

4.1.3.6 缺乏具有创新意识的企业家 84

4.2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国际比较 84

4.2.1 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模式 84

4.2.1.1 美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 85

4.2.1.2 日本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 87

4.2.1.3 美日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比较 89

4.2.2 国内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模式 94

4.2.3 我国和发达国家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模式比较 95

4.2.3.1 技术创新项目 95

4.2.3.2 技术引进的内容 95

4.2.3.3 技术创新的主体 96

4.2.3.4 R&D投入强度 96

4.2.3.5 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度 96

4.2.3.6 创新体制 96

4.2.3.7 技术创新扶持 97

4.2.3.8 创新意识 97

4.2.3.9 创新人才的数量、质量 97

4.2.4 技术创新模式比较得到的启示 98

4.3 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途径 99

4.3.1 改善融资环境,确保资金投入 99

4.3.2 整合创新资源,提高技术创新水平 100

4.3.3 确立和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101

4.3.4 加强技术合作,提高研发能力 101

4.3.5 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 103

4.3.6 提高企业家素质,培养引进人才 104

4.4 中小企业集群式创新 105

4.4.1 中小企业集群创新理论的发展 105

4.4.2 中小企业集群创新的经典模式——中小企业技术联盟 112

4.4.2.1 中小企业技术联盟的成本和风险 112

4.4.2.2 中小企业组成技术联盟的效益 114

4.4.2.3 企业技术联盟的冲突与协调 116

第五章 超越死亡之谷——走出中小企业投资决策的误区 120

5.1 中国中小企业的“艾基利斯神的脚后跟” 120

5.1.1 中小企业存在成长极限 120

5.1.2 中小企业成长存在的困惑 121

5.2 中小企业投资决策认知的误区 123

5.2.1 误区一——轻投资决策 123

5.2.2 误区二——轻投资风险 124

5.2.3 误区三——做大等于做强 125

5.2.4 误区四——盲目跟风 126

5.2.5 误区五——轻人力资本投资 126

5.2.6 误区六——轻技术创新投资 127

5.3 不确定性环境下中小企业投资项目的风险识别和决策技术选择 127

5.3.1 中小企业投资项目风险因素的识别 128

5.3.1.1 中小企业投资决策中主观风险因素 129

5.3.1.2 中小企业投资决策中客观风险因素 129

5.3.2 中小企业投资项目的风险管理 130

5.3.3 中小企业投资项目的风险决策技术选择 131

5.3.3.1 中小企业投资项目的立项模型 131

5.3.3.2 中小企业投资项目的SWOT分析 132

5.3.3.3 贝叶斯风险模型的运用 133

第六章 中小企业合理生态位选择 135

6.1 中小企业的生态位上的生存单位选择 136

6.1.1 开放性的自组织系统中的组织 136

6.1.2 “动态循环累进”组织模型 137

6.1.3 整体生态上的伙伴选择——1+1>2的合作效果 140

6.2 中小企业的空间选择——合理规模 140

6.2.1 中小企业保持适度规模是社会分工深化的客观要求 141

6.2.2 中小型企业进入决策博弈拓展模式对适度规模选择的启示 141

6.2.2.1 中小企业进入决策的博弈拓展模式 142

6.2.2.2 中小企业进入决策博弈模式对适度规模的启示 142

6.2.3 在中小企业生态位上的政策倾斜 144

6.2.4 中小企业在生态系统中的合理边界决定 144

6.3 生态位的产业位与区域位选择 146

6.3.1 政府、市场与产业定位 146

6.3.1.1 产业与产业定位 146

6.3.1.2 政府、市场在中小企业产业定位中的作用 149

6.3.2 中小企业产业位选择 152

6.3.2.1 中小企业产业定位的影响因素 152

6.3.2.2 我国中小企业的产业位选择 162

6.3.3 我国中小企业区域位选择 164

6.4 中小企业在生态位上的自身维度创造 166

6.4.1 科学技术维 166

6.4.2 企业管理维 167

6.4.3 企业文化维 167

6.4.4 企业组织形式维 167

第七章 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创造——我国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的构建 169

7.1 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及其缺陷 169

7.1.1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的特点 169

7.1.2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的矛盾 170

7.1.3 中小企业的融资次序及其缺陷 171

7.2 银行与中小企业融资 174

7.2.1 中小企业的银行融资概述 174

7.2.2 我国中小企业银行融资困境分析 176

7.2.3 中国中小企业银企关系的构建 179

7.2.3.1 长期银企合作是构建和谐银企关系的途径 179

7.2.3.2 中国中小企业银企关系的构建 180

7.2.3.3 中小企业的融资前景——中小金融机构 182

7.3 风险投资与中小企业融资 184

7.3.1 风险投资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意义 184

7.3.2 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融资方式的选择:以银行和风险投资公司为例 186

7.3.3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方式设计——阶段融资 188

7.3.4 中小企业治理结构——风险投资的客观基础 190

7.4 民间金融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 191

7.4.1 民间金融概述 191

7.4.2 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的现状 192

7.4.3 民间金融的局限性分析 196

7.5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制度的设计原理及理论再研究 197

7.5.1 信用担保的本质及功能 198

7.5.2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内外部因素分析 198

7.5.3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制度的设计原理及理论 201

7.5.4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完善 204

第八章 中小企业持续发展的绿色环境创造——对法律、财政、税收、服务的思考 207

8.1 政府支持中小企业的理论基础 207

8.1.1 平衡增长理论对政府政策作用的强调 207

8.1.2 不平衡增长理论对政府与市场双重作用的强调 208

8.1.3 “中小企业利用论” 208

8.1.4 新制度学派的“二元结构体系论” 209

8.1.5 中国的“中小企业存在论” 210

8.2 不完全竞争下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法律和组织支持 211

8.2.1 中小企业的法律支持 212

8.2.2 中小企业管理机构的组织支持 213

8.3 中小企业的财政支持 216

8.3.1 国外扶持中小企业财税优惠政策 216

8.3.1.1 财政补贴 216

8.3.1.2 税收优惠 219

8.3.1.3 贷款援助 221

8.3.2 我国现行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财税政策安排 223

8.3.3 构建我国中小企业财政支持体系的设想 225

8.4 中小企业中介机构——服务体系的支持 226

8.4.1 中小企业中介机构的类型 226

8.4.2 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中介机构及其服务 228

8.4.2.1 德国的中小企业中介机构 229

8.4.2.2 日本的中小企业中介机构 232

8.4.3 我国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完善 236

8.5 形式多样的项目支持体系 237

8.5.1 美国的中小企业创新研究项目(Small Business lnnovation Research Program SBIR) 237

8.5.2 中国对中小企业的项目支持 238

参考文献 24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