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阳骄叶茂:贺根生科技新闻作品选
阳骄叶茂:贺根生科技新闻作品选

阳骄叶茂:贺根生科技新闻作品选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贺根生著
  • 出 版 社: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807631866
  • 页数:365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作者从事科技新闻工作15年发表的1600篇文章中挑选结集的。文章涉及广西及全国科技进步与创新、科学技术等方方面的内容。
《阳骄叶茂:贺根生科技新闻作品选》目录

通讯 3

为培养跨世纪科技经营人才铺路 3

夕阳下的追求 5

搞好结合 转化成果 8

有为方能有位 有位更应有为 9

世纪末的冲刺 12

必须加强微生物学基础研究 15

安得粮食堆满仓 17

壮乡腾飞的希望 23

结构工程学新领域的开拓者 26

让八桂“海味”更浓 28

超媒体界女“超人” 30

依靠科技实现经济腾飞 32

小试管培育大牛犊 34

甜蜜的事业遭遇苦涩 广西糖业备战大调整 35

凤凰花艳 41

高校要为地方技术创新作贡献 44

郑皆连:突破拱桥千年难题 46

拆庙搬神 转轨经营 49

加强地方标本馆建设 52

西部开发要注重整体效益 54

精心培育科技沃土 56

加强我国岩溶石漠化治理研究 58

百色手斧展现中华远古文明 60

西部大开发带来的希望 64

石漠化—函待破解的生态课题 66

文理相融 科研路宽 69

肯福地区的福事 72

成名在国外 奉献在家乡 76

让科技成为真正的引擎 78

确保生态林 开发经济林 83

青山不尽绿水长 84

水牛奶业前景广阔 86

中国—东盟博览会将给南宁带来什么 89

中国地学教育希望在创新 91

高科技打造龙滩世界之最 93

让绿色常驻矿山 95

“三金”行动助广西科技创新 98

为西部发展出力是我所愿 100

中药现代化走好科学路 101

抗菌材料从盲动走向理性 103

迎接“碳水化合物”经济时代 105

事业为人才搭建魅力舞台 107

蓝色娘子军 110

王志珍院士与她的广西弟子 114

莫让现代化淹没民族瑰宝 116

校庆凝聚人心 118

创新托起和谐南宁 120

广西热议如何实现创新跨越 129

开放与创新是一对孪生兄弟 131

西瓜霜为什么这样红 135

为了辛德惠院士的嘱托 137

播下科技的种子 留下不走的队伍 140

中草药植物资源保护任重道远 143

从“一个半”到二十四个 146

由环北部湾到泛北部湾 148

露润新苗树生辉 153

复杂系统科学与中医学可以交汇 161

化工安全要从源头抓起 164

产业化—高技术成果转移的有效途径 167

让有限资源在共享中发挥最大效应 171

以项目为依托做好县级科技局工作 174

非并网理论—我国风电发展新思维 178

离开科学,生态审美难以实现 182

岸线利用应与海洋环境相协调 185

借力飞翔 189

拱桥跨径突破千米关键在工艺和材料 193

中国红树林保护在行动 196

科技舞动 环江腾飞 199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催化剂 204

打造医疗信息化的金钥匙 208

事业在这里升华 211

科技创新 富民兴桂 217

落子北部湾 谋国际布局 219

北部湾经济区创新需求比珠三角更迫切 223

甘蔗防冻伤 关键在育种 226

消息 231

广西发现珍贵的喀斯特原始森林 231

杨振宁博士在南宁 232

瓣膜正在置换 心脏照常跳动 233

我华南地区发现中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234

空间诱变—农作物育种的新途径 235

四年节水45亿立方米 236

应重视生物资源合理应用与保护 238

壮乡人民尽享科技恩惠 239

我国建成世界首座金花茶基因库 240

科技进步铸就广西四十年辉煌 240

救救海南虎斑鳽 242

全国首家“博士创业孵化器”在桂林成立 243

广西建成第一个杜鹃专类园 244

让专利“飞”人寻常百姓家 245

院士组团考察广西献一计 利用资源吸引人才是捷径 246

用高科技铸造新重庆 248

虚拟展让广西火了一把 249

高交会热西部 250

袁隆平对超级稻充满信心 252

博士后工作站带给企业什么 253

壮药有了质量标准 254

良种马尾松经济效益显著 255

广西全力抢救京族字喃 256

我国首部《壮族科学技术史》出版 257

我国分析化学研究步人快速发展期 258

长洲水利枢纽建设应考虑救鱼设施 259

禽流感可防治 260

我国每年引智成果6000项 261

广西:马铃薯“北种南培”获得成功 261

碾压混凝土高拱坝研究取得系列成果 262

微创技术正成为外科学的发展主流 263

我国方格星虫人工育苗获突破 264

世界首例克隆水牛在广西降生 264

广西发现紫蓝素新化合物 265

我国氧化锌体单晶生长技术取得新进展 266

科技特派员拓宽农民致富路 267

广西:厌氧生物能源回收有新招 268

世界首例分离XY精子性别控制试管水牛在广西诞生 269

抢救濒危湿地植物红榄李迫在眉睫 270

广西民族大学、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等联合构想中越“两廊一圈”经济带 271

广西根据本地实际搭建区域创新平台 272

广西成功选育优良酿酒葡萄新品种 274

广西育出杂交水稻高产优质新组合 275

引进再创新 广西尝甜头 276

我国拉姆赛数研究又上新台阶 278

微型腹腔镜“无痕”切除甲状腺肿瘤 279

免耕抛秧带来水稻耕作革命 280

寄望科技让农民致富的脚步更快些 282

虫害降低3个点 可免损失百亿斤 283

亚热带特色农业关键技术项目通过验收 284

桂林电子科大储氢材料研究获系列成果 285

酶制剂成果使我国啤酒企业受益十亿元 286

“科技四连冠”彰显南宁创新意识 287

言论·科普 291

近水楼台为何晚得月 291

再苦,也不能苦科技 292

领导的科技意识是关键 293

科技成果交易会要避虚务实 294

科技活动周如何常办常新 295

以市场换技术还能走多久 297

规划设计者不能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 299

一部系统研究中外出版产业的力作《出版产业论》 301

增加科技投人关键在意识 303

科学家需要宣传 305

有感广西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 309

我国每年有几百万中小学生参加发明创造活动 310

回归大自然 展现生态美 311

“海底森林”—红树林 313

山区农民企盼科教片 317

太阳带来清凉 318

双休日换个过法—上科普课堂 321

院士科普情 322

广西有个昆虫世界馆 324

保护珍稀动物应从孩子抓起 326

科普文学的新尝试 327

校园环保先锋 328

谁在世界上最先栽培水稻 331

京岛有座“万鹤山” 334

“刘三姐”新唱科技山歌 336

手术增高须慎重 337

给黑冠长臂猿一个“温暖的家” 339

数学大师赠书伴我人生 342

河洛文化研究与创新 344

从“板蓝根风波”看传媒的社会责任 348

发挥科普在提高农民素质中的作用 353

科技传播在技术转移中的功能与作用 357

后记 36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