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滦县志  1986-2003
滦县志  1986-2003

滦县志 1986-2003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2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滦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北京:方志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801928806
  • 页数:1011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一部续修志书,主要记载1986~2003年滦县自然与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滦县志 1986-2003》目录

滦州精萃 1

概述 7

大事记 9

第一编 建置区划第一章 县城 31

第一节 区位·面积 31

第二节 街区·道路 31

第三节 实体分布 35

第二章 镇乡 37

第一节 合乡并镇 37

第二节 各镇概况 38

第三章 村街 68

第一节 村街总况 68

第二节 村民自治 88

第二编 自然资源第一章 土地资源 93

第一节 土地占用 93

第二节 耕地变化 95

第二章 水资源 101

第一节 地上水 101

第二节 地下水 101

第三节 供需量 102

第三章 矿产资源 102

第一节 矿产产地 102

第二节 矿产储量 102

第三节 矿石质量 103

第四节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主要问题 103

第五节 矿产资源管理 105

第六节 管理机构 107

第三编 人口 111

第一章 人口变动 111

第一节 自然变动 111

第二节 机械变动 111

第三节 流动人口及人口分布 112

第二章 人口普查 114

第一节 普查机构 114

第二节 普查内容 115

第三章 人口构成 115

第一节 性别构成 115

第二节 年龄构成 116

第三节 民族构成 117

第四节 职业构成 118

第四章 人口质量 119

第一节 体质 119

第二节 文化程度 122

第五章 人口控制 123

第一节 措施与奖惩 123

第二节 优生优育 125

第三节 工作机构 129

第六章 婚姻家庭 129

第一节 婚姻 129

第二节 家庭 132

第四编 中国共产党滦县地方组织第一章 中共滦县委员会 135

第一节 全委会 135

第二节 常委会 135

第二章 县委下属机构 140

第一节 县委办公室 140

第二节 组织部 141

第三节 宣传部 142

第四节 滦县机构编制委员会 142

第五节 农工委 146

第六节 统战部 146

第七节 政法委 147

第八节 老干部局 147

第九节 县委党校 148

第十节 党史研究室 149

第三章 党委党组 149

第一节 直属机关党工委 149

第二节 党政机关、事业、企业党委党组 150

第三节 镇乡党委 150

第四章 农村党支部 151

第一节 支部建设 151

第二节 支部变化 152

第三节 先进党支部 153

第五章 纪律检查委员会 155

第一节 纪委会议 155

第二节 纪检工作 156

第三节 行政监察 157

第四节 机构设置 159

第五节 镇乡纪委 159

第六章 党员 160

第一节 党员发展 160

第二节 党员构成 160

第三节 组织生活 161

第七章 代表大会 162

第八章 宣传教育 163

第一节 理论学习 163

第二节 理论研讨 166

第三节 党性教育 167

第四节 党教阵地建设 168

第五节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 169

第六节 主题宣传活动 170

第七节 对外宣传 172

第八节 队伍建设 173

第九节 舆情信息 174

第九章 组织建设 174

第一节 干部管理 174

第二节 干部培养 178

第三节 组织整顿 180

第四节 双评活动 181

第十章 党风廉政建设 182

第一节 党风党纪教育 183

第二节 规章制度 183

第三节 民主评议行风 184

第四节 专项治理 185

第十一章 统一战线 186

第一节 组织党外人士参政议政 186

第二节 安排党外人士领导职数 187

第三节 对台宣传和统战工作 187

第十二章 老干部管理 188

第一节 管理服务范围 188

第二节 管理服务内容 189

第三节 管理形式 189

第十三章 重大决策 190

第一节 改革开放强县富民 190

第二节 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推进机构改革 191

第三节 依据县情确定发展经济思路 191

第四节 建立民主制度,加强法制廉政建设 192

第五编 政权·政协第一章 县人民代表大会 197

第一节 人大代表选举 197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 198

第三节 人大常委会 200

第四节 履行职权 202

第五节 镇乡人民代表大会 204

第二章 县政府 205

第一节 机构改革 205

第二节 政府领导成员 205

第三节 办事机构 208

第四节 派出机构 209

第五节 施政程序要点 210

第三章 县政协 214

第一节 委员组成 215

第二节 主席、副主席 216

第三节 委员会、常务委员会 217

第四节 政协工作 220

第五节 政协办事机构 223

第六编 改革开放第一章 改革开放启动 227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形势 227

第二节 改革发端 229

第二章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 231

第一节 实施大战略,谋求大突破 231

第二节 农业和农村改革 232

第三节 企业改革 234

第四节 对外开放 238

第五节 改革开放与创新 245

第三章 改革开放成就与变化 247

第一节 成就 247

第二节 变化 248

第七编 基础设施建设第一章 城乡建设 255

第一节 城区建设 255

第二节 村镇建设 265

第三节 房产管理 277

第四节 环境卫生和绿化 279

第五节 建筑管理 281

第六节 城乡建设规划 283

第二章 交通 285

第一节 公路 286

第二节 桥涵 290

第三节 运输 299

第四节 公路管理 307

第五节 交通机构 310

第六节 铁路 310

第三章 电力 311

第一节 电力设施 312

第二节 电力供应 316

第三节 电业管理 319

第四节 电力机构 321

第四章 邮电 321

第一节 邮政 323

第二节 通信 332

第三节 移动通信和联通 339

第五章 环境监测与保护 341

第一节 环境监测 341

第二节 环境污染 342

第三节 环境保护 343

第四节 环保机构 346

第八编 经济概览第一章 农村改革 349

第一节 家庭联产承包制 349

第二节 土地承包大户 350

第三节 农村综合服务体系 351

第二章 工业体制改革 355

第一节 承包经营责任制 355

第二节 全员风险抵押承包 356

第三节 租赁经营 356

第四节 产权制度改革 356

第三章 商业体制改革 357

第四章 经济发展概况 359

第一节 发展速度 359

第二节 小康建设 360

第五章 经济结构 364

第一节 社会总产值结构 364

第二节 工农业总产值结构 364

第三节 三产结构 365

第四节 投资结构 366

第六章 经济效益 367

第一节 地区生产总值 367

第二节 国民生活 367

第九编 农村经济第一章 农业 371

第一节 农业体制改革 371

第二节 种植业 374

第三节 农业科技 376

第四节 农业成本 381

第五节 农业机构 382

第二章 林果业 383

第一节 树种与造林 384

第二节 果树与果品 388

第三节 植桑与养蚕 392

第四节 林业科技 393

第五节 花草 394

第六节 国有林场 394

第七节 林业管理机构 395

第三章 畜牧水产业 396

第一节 畜牧业 396

第二节 动物疫病防治 403

第三节 水产业 406

第四节 科技服务 408

第五节 畜牧水产业管理机构 410

第四章 农业机械 411

第一节 农机体制改革 411

第二节 农机管理 412

第三节 农机培训 413

第四节 农机技术推广 414

第五节 农机服务组织及经营 416

第六节 农机机构 418

第五章 水利 418

第一节 水利改革 418

第二节 农田灌溉 419

第三节 防汛抗旱 421

第四节 水利管理 427

第五节 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 430

第六节 水事移民 431

第七节 人畜饮水 432

第八节 水利机构 433

第十编 滦县花生第一章 种植历史与品种 437

第一节 种植历史 437

第二节 品种演变 439

第二章 管理与科研 440

第一节 田间管理 440

第二节 建设高产基地 442

第三节 花生无公害栽培 443

第三章 分布与产量 444

第四章 加工与销售 446

第一节 零散加工 446

第二节 产业化经营 447

第五章 重点企业与村镇 448

第十一编 减负增收 惠农富民第一章 减负增收问题的产生 453

第一节 农民负担 453

第二节 农民增收问题 454

第二章 农民减负 455

第一节 涉农收费管理 455

第二节 主要涉农政策 458

第三节 涉农负担整治 459

第四节 农村税费改革 463

第五节 农民减负工作的领导 463

第三章 农民增收 472

第一节 调整农业结构 472

第二节 科技兴农 474

第三节 推动农村劳务输出 474

第十二编 工业·乡镇企业第一章 工业 481

第一节 企业类型 481

第二节 生产门类及厂家 484

第三节 经营管理 486

第四节 名优产品及重点企业 488

第五节 工业管理机构 493

第二章 乡镇企业 494

第一节 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495

第二节 企业类型 495

第三节 经营管理 498

第四节 经营效益 500

第五节 重点企业与新产品开发 500

第六节 乡镇企业管理机构 503

第十三编 商业贸易第一章 商业 507

第一节 体制改革 507

第二节 经济类型 511

第三节 商业局系统经营网点的分布与变化 520

第四节 饮食服务业的变化 521

第五节 商业机构 523

第二章 粮油 523

第一节 经营体制改革 524

第二节 统购订购议购 525

第三节 粮油供应 528

第四节 粮油加工 530

第五节 粮油储备与调运 531

第六节 粮油管理机构 536

第三章 物资 537

第一节 经营体制 537

第二节 经营范围 538

第三节 经营管理 539

第四节 物资管理机构 540

第四章 对外贸易 542

第一节 外贸体制改革 542

第二节 出口商品 543

第三节 外贸管理机构 543

第五章 集市贸易 544

第一节 传统集市及市场管理 544

第二节 专业市场 548

第三节 综合市场 551

第四节 居民区内的简易商场 552

第五节 市场管理机构 553

第十四编 财税金融第一章 财政 557

第一节 财政体制改革 557

第二节 财政预算内收支 558

第三节 财政预算外收支 565

第四节 乡镇财政 568

第五节 财政管理 568

第六节 债券 575

第七节 农税工作 576

第八节 财政机构 577

第二章 税务 578

第一节 税制改革 579

第二节 税种税率 580

第三节 征管改革 597

第四节 促产增收 600

第五节 税务机构 603

第三章 金融 603

第一节 货币流通 603

第二节 存款 605

第三节 贷款 607

第四节 结算 609

第五节 经理国库 611

第六节 金融管理 611

第七节 外汇外债 612

第八节 金融机构 613

第四章 保险 616

第一节 财险 617

第二节 寿险 622

第三节 其他保险机构 627

第十五编 经济综合管理第一章 计划 631

第一节 计划体制 631

第二节 计划编制 631

第三节 计划实施 632

第四节 计划机构 634

第二章 统计 634

第一节 统计内容 634

第二节 统计方法 635

第三节 监督与服务 635

第四节 统计机构 636

第三章 工商行政管理 637

第一节 工商管理体制 637

第二节 工商企业登记 638

第三节 商标广告管理 641

第四节 经济合同管理 643

第五节 个体工商业管理 645

第六节 打击假冒伪劣商品 646

第七节 工商管理机构 647

第四章 物价管理 648

第一节 物价改革 648

第二节 物价调整 649

第三节 收费管理 652

第四节 物价机构 653

第五章 质量技术监督 654

第一节 计量管理 654

第二节 标准化管理 655

第三节 质量监督与管理 655

第四节 质监机构 656

第六章 审计 657

第一节 审计手段 657

第二节 企业审计 657

第三节 财政金融审计 658

第四节 行政事业审计 658

第五节 审计调查 659

第六节 社会审计 659

第七节 内部审计 660

第八节 审计机构 662

第七章 土地管理 662

第一节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663

第二节 土地管理开发 668

第三节 土地监察 675

第四节 土地使用现状 676

第五节 土地管理机构 678

第十六编 综合政务第一章 人事 681

第一节 人事制度改革 681

第二节 干部来源 683

第三节 干部结构 685

第四节 干部管理 686

第五节 工资福利 689

第六节 离休、退休、退职、退养 693

第二章 劳动 694

第一节 劳动管理 694

第二节 劳动工资 697

第三节 劳动保护 697

第四节 劳动保险 698

第五节 劳动就业 704

第六节 管理机构 705

第三章 民政 706

第一节 拥军优属 706

第二节 退役安置 713

第三节 救灾救济 715

第四节 殡葬管理 721

第五节 地名管理 724

第六节 社会福利 725

第七节 民政机构 725

第四章 信访 726

第一节 信访数量 726

第二节 信访办理 730

第三节 领导接待 731

第四节 信访信息 732

第五节 信访目标管理 732

第六节 信访机构 733

第五章 建议提案办理 733

第一节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734

第二节 政协提案办理 734

第六章 法制·体改 734

第一节 法制 734

第二节 体制改革 737

第七章 外事侨务 741

第一节 外事 741

第二节 侨务 749

第十七编 政法·武装第一章 政法 753

第一节 应对变化严打整治 753

第二节 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753

第三节 开展三项活动,加强队伍建设 754

第四节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755

第二章 公安 756

第一节 打击刑事犯罪 756

第二节 治安管理 760

第三节 户政管理 764

第四节 出入境管理 766

第五节 交通管理 766

第六节 消防 769

第七节 公安机构 770

第三章 检察 771

第一节 刑事检察 771

第二节 经济检察 774

第三节 渎职侵权检察(法纪检察) 776

第四节 监所检察 778

第五节 控告申诉检察 779

第六节 民事行政检察 780

第七节 预防犯罪 780

第八节 基层检察室工作 780

第九节 科技强检 781

第十节 其他检察 782

第十一节 特案展示 782

第十二节 检察机构 783

第四章 审判 784

第一节 审判程序 784

第二节 审判制度 785

第三节 案件审判 787

第四节 审判监督 788

第五节 审判机构 789

第五章 司法行政 790

第一节 法制宣传 790

第二节 人民调解 790

第三节 公证工作 791

第四节 律师工作 792

第五节 司法行政机构 793

第六章 人民武装 794

第一节 征兵 794

第二节 民兵 795

第三节 国防教育 796

第四节 预备役团 798

第五节 武装机构 798

第十八编 社会团体第一章 工会 803

第一节 县总工会和基层工会 803

第二节 职工代表大会 804

第三节 职能与活动 804

第四节 职工生活福利 806

第二章 共青团 807

第一节 团员 807

第二节 组织活动 808

第三节 代表大会 811

第三章 妇联 812

第一节 主要活动 812

第二节 代表大会 815

第三节 妇联组织机构 815

第四章 其他社会团体 816

第一节 科学技术协会 816

第二节 工商业联合会 818

第三节 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822

第四节 残疾人联合会 825

第五节 个体劳动者协会 826

第六节 消费者协会 828

第七节 民用品维修行业协会 829

第八节 老龄委员会 829

第十九编 教育科技第一章 教育 833

第一节 教育改革 834

第二节 普通教育 835

第三节 中等专业教育 843

第四节 成人教育 844

第五节 教师队伍 845

第六节 课程 846

第七节 考试 847

第八节 经费 847

第九节 教育管理机构 849

第十节 驻滦院校 849

第二章 科学技术 852

第一节 科技体制改革 852

第二节 科技服务 853

第三节 科技成果 855

第四节 科技应用 861

第五节 科技机构 863

第三章 气象与地震测报 864

第一节 气象测报 864

第二节 防地震工作 865

第四章 档案管理 868

第一节 档案种类 868

第二节 档案收藏 869

第三节 档案保管 870

第四节 档案利用 871

第五节 档案目标管理 872

第六节 档案管理机构 873

第二十编 文体卫生第一章 文体 877

第一节 群众文化实体 878

第二节 群众文艺表演 879

第三节 图书发行与阅览 880

第四节 电影 883

第五节 体育 885

第六节 文体管理机构 893

第二章 广播电视 894

第一节 广播 894

第二节 电视 895

第三节 有线电视 897

第四节 其他业务管理 897

第五节 广电管理机构 898

第三章 卫生 899

第一节 医疗机构 899

第二节 医疗队伍 906

第三节 医疗技术 906

第四节 卫生防疫 908

第五节 妇幼保健 913

第六节 抗击非典型肺炎 916

第七节 医政管理 919

第八节 卫生管理机构 920

第四章 药政 921

第一节 药品法规宣传 921

第二节 药品经营管理 922

第三节 药品质量管理 922

第四节 麻醉药品管理 922

第五节 药品生产检验 923

第六节 药政管理机构 923

第二十一编 编史修志第一章 县级地方志书 927

第一节 明嘉靖《滦州志》 927

第二节 明万历《滦志》 928

第三节 清康熙《续滦志补》 928

第四节 清康熙《滦志》 928

第五节 清康熙《滦志补》 929

第六节 清乾隆《永平府志》 929

第七节 清嘉庆《滦州志》 930

第八节 清光绪《永平府志》 930

第九节 清光绪《滦州志》 930

第十节 民国《滦县志》 931

第十一节 日伪时期《河北省滦县事情及唐山市事情》 931

第十二节 新中国首部《滦县志》 932

第十三节 《滦县年鉴》 933

第二章 专业志书 933

第一节 《滦县教育志》 934

第二节 《滦县税务志》 934

第三节 《滦县交通志》 934

第四节 《滦县文化志》 935

第五节 《滦县地名志》 935

第六节 《滦县卫生志》 936

第七节 《滦县土地志》 936

第三章 中共组织史料 937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河北省滦县组织史资料》(1925-1987) 937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河北省滦县组织史资料》(1987-1992) 938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河北省滦县组织史资料》第三卷 938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河北省滦县组织史资料》第四卷 939

第四章 其他资料书 940

第二十二编 精神文明建设第一章 文明新风教育 945

第一节 思想道德教育 945

第二节 法制教育 947

第三节 “四有”新人教育 949

第二章 创建文明城镇 950

第一节 争创文明县城 950

第二节 制订村规民约 创建文明村 952

第三节 创文明单位 953

第三章 学雷锋树新风 954

第二十三编 民情习俗第一章 人民生活 957

第一节 农民生活 957

第二节 城镇居民生活 958

第三节 高消费生活 959

第二章 风俗习惯 960

第一节 生活 960

第二节 礼仪 967

第三节 节令 969

第四节 良风美德 971

第五节 恶习流弊 973

第三章 民族宗教 974

第一节 民族 975

第二节 宗教 977

第二十四编 人物第一章 革命烈士 981

第二章 先进人物 983

第一节 省级以上劳动模范 983

第二节 县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984

第三章 获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名录 987

第四章 己故副县级以上领导名录 988

第五章 滦州游子 989

附录 995

编后记 1001

索引 100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