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潘菽全集  第6卷
潘菽全集  第6卷

潘菽全集 第6卷PDF电子书下载

社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令节总主编;陈大柔卷主编;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心理学会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107203525
  • 页数:527 页
图书介绍:本卷收入的是潘菽对心理学基本理论与心理学史方面问题的一些看法与思考。
《潘菽全集 第6卷》目录

本卷说明 1

分卷八一 心理学应采取什么立脚点,为什么人而研究呢? 7

二 马列关于立脚点和“为了现实的人”的论点的重要指导意义 8

三 用唯物辩证法“从根本上来改造”心理学 10

四 “没有被反映者,就不能有反映” 11

五 要研究建立能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科学心理学 12

六 把心理学的改造工作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上 14

七 人类的自觉能动性是心理学必须科学阐明的中心问题 15

八 心理学和哲学一向有很密切的关系 17

九 心理学需要自觉而积极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18

十 心理学这个阵地必须由辩证唯物论全面去占领 20

十一 对心理现象产生的可能性与现实性的辩证理解 21

十二 人的感知觉及思惟活动都有其特殊性和共同性 22

十三 列宁清楚地说明了意识有其独特的重要作用 23

十四 公孙龙的“白马非马”命题的进步意义与片面性 24

十五 公孙龙的“臧三耳”命题的唯物辩证法意义及其悖谬 27

十六 从对战国时代“辩察家”公孙龙的褒贬应得的教训 28

十七 冯特对旧唯物论心理学的六点误解 32

十八 冯特宣扬的是一种唯心论的经验论心理学 35

十九 冯特那样不恰当的划分不同的心理学,破绽百出 36

二十 冯特心理学的对象即明白暴露了他的主观唯心论面目 38

二十一 冯特所说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区分,不可能成立 39

二十二 冯特所说的心理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荒唐片面 40

二十三 冯特理解的心理学和自然科学的补充关系,是主观唯心论的荒诞之见 42

二十四 冯特所说心理学能对“一切精神科学”提供基础,也是谬误之谈 44

二十五 驳冯特规定心理学要以“直接经验”为对象的两点理由 45

二十六 评冯特所讲心理学和哲学的关系 48

二十七 冯特把“意识”等同于“直接经验”的唯心论谬误及其影响 49

二十八 冯特对“意识”实质及“人类”含义的某些可贵论断及其中的错误来源 51

二十九 对冯特关于“意识”的概说的评论 53

三十 评冯特强调大脑皮部是个体意识的“直接器官”的看法 55

三十一 冯特强调心理学与自然科学在方法上的共同性而忽视其特殊性 57

三十二 科学所需要的思惟还应该是唯物辩证的思惟 59

三十三 评冯特强调心理学的实验方法的理论根据 60

三十四 评冯特关于心理学方法论的看法的三个要害问题 63

三十五 对冯特心理学体系应予以指出的两点错误 65

三十六 从冯特关于心理过程三个层次的“综合”,可见其唯心论片面看法 66

三十七 评冯特心理学理论体系中强调所谓“统觉”的问题 67

三十八 对冯特“意念论心理学”中的主要点的剖析 68

三十九 评冯特对“意”和“情”的关系的较可取见解及不恰当处 72

四十 评冯特关于“心理要素”的说法 74

四十一 评冯特关于感觉、刺激及感觉器官的关系 75

四十二 冯特正确批评其祖师的生理唯心论学说,显示了“老麻雀”不易受骗 78

四十三 二元并行论完全是主观唯心论的虚妄之谈 80

四十四 冯特心理学的一个本质性缺陷,即有意忽略了思惟问题 81

四十五 评冯特对动物在心理学中的地位的一些代表性看法和问题 83

四十六 冯特关于动物“本能”的看法有可供参考之处和尚须辨明的问题 85

四十七 评冯特从所谓“动物的心理属性”的见解到远远躲开意识起源问题 87

四十八 冯特对“儿童心理发展”的讨论中可以注意的三点 88

四十九 冯特心理学体系中称为“心理公共体”的论述的可贵成分及问题 90

五十 冯特关于心理发展三条基本规律的表面性及其哲学谬误 93

五十一 对冯特的“心理现象”三条基本原则的评析 96

五十二 评论冯特心理学的两个基本要害及其功过、成败 98

分卷九一 在心理学领域内,在国际范围内,也要提倡百家争鸣 101

二 必须对促进遵守公共生活规则的习惯的形成问题进行有成效的科学探索 102

三 心理学者应贯彻马列提倡的批判研究和在实践中检验的精神 105

四 对列宁论革命情绪、科学认识及革命行动相互之间的辩证关系的阐释 107

五 由施惠的“万物毕同毕异”、荀况的“同则同之,异则异之”,可推导出“类则类之”这一规律 108

六 “同则同之,异则异之”或“类则类之”这种规律的适用性及易犯的错误 110

七 从列宁关于革命情绪、行动和认识的关系的论述中心理学者应得到的启示 111

八 心理学和哲学的两个共同特点即阶级性及和人们的生活实践的广泛联系 112

九 关于物质为什么能思惟的问题,这应重视生理心理学的探究的必要性 114

十 关于探究儿童思惟性质的初步设想及其重要意义 115

十一 对《韩非子·解老》中“慈故能勇”的评释 117

十二 对李贽论“才与胆皆因识见而后充”的评释 118

十三 从恩格斯论“人和猿之间的鸿沟”谈“北京猿人”及“南猿” 120

十四 “南猿”可以说是代表着由一种人猿演变成猿人的典型过渡阶段 122

十五 对两千年来争论的性恶性善问题的辩证分析与评释 123

十六 分析形成意识的必要因素: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期记忆 127

十七 心理学要研究的人也必须是马恩所强调的那种现实中的具体的人 129

十八 对传统心理学应有的鲜明态度:取其一切精华,去其一切糟粕 132

十九 恩格斯关于自然科学发展史的论述对探究心理科学的启发 135

二十 以“程序教学”与“人机系统”为例,分析其中的资产阶级思想谬误 137

二十一 从马恩关于“根本革命意识”的产生发展的论述得到的启示 138

二十二 评王充关于人性善恶问题的见解 140

二十三 王充对善恶问题有创新贡献,但未跳出前人的两个基本观点 146

二十四 王充思想的最大缺点及其突出的五点贡献 154

二十五 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论的唯物观点及孟轲主观唯心论的强辩 159

二十六 对现有心理学应采取辩证态度:要破旧立新,又要不割断历史 164

二十七 恩格斯对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的精辟论述 165

二十八 对传统心理学理论观点的改造必须遵循的原则: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167

二十九 评王充关于心身关系的朴素唯物论看法及其两个缺陷 169

三十 评述范缜对心身关系问题较系统的唯物论科学论断及其不彻底性 175

三十一 用珍珠的人工培殖及波纹钢管的生产事例,阐明偶然性可转化为必然性 184

三十二 对恩格斯论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联系和区别的再认识 186

三十三 从列宁“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谈心理学改革探新的必要 188

三十四 对心理学工作方向问题的认识也要一分为二 190

三十五 对心理学的方向路线单纯强调实践而提出“七搞八搞也就行”等说法的错误所在 192

三十六 剖析罗莫夫的心理学“系统观点”理论中暴露的无法解决的重大矛盾 194

三十七 罗莫夫的错误主要在不考虑所应采取的基本理论观点 201

三十八 引述一个思想教育的成功经验以阐发列宁的有关教导 207

三十九 韩愈关于儒家人性理论的一种大体的综合 210

四十 在恩格斯有关自由和必然的论述中,心理学应注意到的要点 214

四十一 对伍尔曼的《一元转化论原理》中三个要害问题的批判 216

四十二 刘禹锡的“天与人交相胜”比柳宗元《天说》具有较深刻的朴素辩证观点 225

四十三 从刘禹锡的《天论》中正确对待“天定胜人”和“人定胜天”问题 233

四十四 对刘禹锡关于天人关系的光辉见解,心理学所应注意到的三个要点 235

四十五 人的心理活动过程既有时间性也有空间性,范缜曾为后者提出光辉范例 238

四十六 柳宗元的《天爵论》中关于人性的论述,是接近于科学的杰出见解 239

四十七 评两千年来唯心论学者的先验论的性善论的发展及后期李翱的性善情恶论 246

四十八 王安石的短文《老子》中所阐明的关于人和大自然的关系的光辉思想 252

四十九 《孔丛子》中值得注意的有关古代心理学思想的见解 255

五十 评西汉贾谊关于“人性不甚相远”、“化与心成,故中道若性”等光辉理论 258

五十一 欧阳修未忘“习与性成”的古代宝贵论断但未能批判唯心论的人性论 262

五十二 评孔穿和公孙龙对“白马非马”和“臧三耳”的辩论 265

分卷十一 马恩关于历史科学的论述对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指导意义 272

二 从恩格斯阐述宗教的产生和消灭得到的启发:“心”必须用“物”才能清楚说明 275

三 批判流行于传统心理学中、与“折中论”对立的“还原论”种种形式 277

四 心理学上种种还原论都由同一根源而来,但它们的产生出于三种不同的直接原因 279

五 皮亚杰认为“意识,在本质上是一个由意义组成的系统”,这是片面、欠当、有害的说法 283

六 皮亚杰在意识和“价值”之间画等号,是一种把反映活动和所反映的事物相混同的根本错误 292

七 一般传统心理学者都用联系“生理机制”,来冲淡他们的唯心看法 294

八 皮亚杰关于儿童意识发展变化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理论缺陷 296

九 皮亚杰认为“意识是操作结构的表现”,这是隐藏着行为论观点的错误见解 307

十 皮亚杰从心物二元论出发,错误地认为意识的性质“不容易用唯物论的关系予以解释” 311

十一 皮亚杰把意识错误地说成是辨别或知觉,且不同于思惟或推理,这是自相矛盾 317

十二 皮亚杰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分段具有相当大的“人为性” 319

十三 剖析皮亚杰认为意识和生理过程只有同形论关系的心物二元论实质 322

十四 对1953年国际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意识本身的五个问题的讨论意见的评论 330

十五 皮亚杰最严重的理论缺陷是忽视包括社会文化的外在世界在意识发展中的作用 334

十六 意识过程是否包含能量变化这一点上,皮亚杰的看法更多属于保守方面 336

十七 皮亚杰是体现西方心理学界对意识的见解杂乱情况的一个人 339

十八 从唯物论的科学观点看意识的实质、意识活动的物质本体 342

十九 剖析为皮亚杰所混淆的同形论和并行论的重要差别及其实质 343

二十 评汉斯·孚士等两人提出的所谓皮亚杰理论七个独特论点 346

二十一 评“思想学校”的革新要求及在心理学理论根据方面的不小错误 360

二十二 “思想学校”信奉形式训练的错误理论,基本上违背心理学原则 368

二十三 “思想学校”的思想游戏虽不无一些可取成分,但指导理论有原则性错误 375

二十四 “思想学校”把学习和发展截然分开并对立起来的看法,既行不通也说不通 382

二十五 “思想学校”把“思想”和“智力”、“动作”相混用,不可能达到发展儿童“健康”思想 388

二十六 “思想学校”的理论和实践中的“自由”,实质上只能是模糊的唯心论概念 390

二十七 在承认历史的前提下改造旧心理学,开始阶段必须的工作是:学习与批判 393

二十八 从一份《地质观察的心理学》报告说明:“科学的心理学”是很有前途的一个研究方面 396

二十九 上述报告阐述了人在实践中的注意总有特殊针对性,有人的因素参加不一定就降低客观性 399

三十人 类成为“万物之灵”主要在于能思惟,思惟是心理学最主要的重要问题之一 401

三十一 从心理活动两大方面:意向与认识,谈德育、智育与体育的相互关系 403

三十二 龚自珍的《阐告子》抓住了“善恶皆后起者”学说的核心,但申述不无问题 405

三十三 从“妈妈不是人”等实例,推论幼儿会有初步的辩证思惟能力 409

三十四 引述唐自杰的一篇论文,说明可以结合生产实践活动开展心理科学研究 412

三十五 从恩格斯和列宁的有关论断,提出人脑有生理和心理两种机能 420

三十六 对郑州“1661”机车组的“在实践中掌握安全行车的辩证法”报道作心理学初步分析 425

三十七 心理学的研究必须明确“为什么人”的问题,根本转变立脚点 429

三十八 明代王廷相对人性问题提出了生成和习成两种智能的正确看法 431

三十九 对社会心理学这门跨界科学应该明确是心理学一个分支,以区别于心理社会学 435

四十 挖掘我国古代心理学思想这个丰富的矿床,首先要明确的两个问题 440

四十一 《尚书·泰誓》等古籍中提出的人贵论,是我国古代最独特最根本的心理学思想 443

四十二 科学的形神论是中国古代延续未绝的另一个根本性的心理学思想 445

四十三 性习论是中国古代思想家讨论得最多有待发扬光大的科学原理 449

四十四 知行说这个可贵的传统思想的实质在于对行,即实践的重视 457

四十五 我国古代另一个相当一贯的重要心理学思想是关于情的分类理论 464

四十六 列举从战国至明代学者尤其是东汉王充对唯物论认识论心理学思想的杰出贡献 466

四十七 关于系统发掘古代心理学思想的工作步骤、正确指导思想与方法论 473

四十八 “习与性成”是一个我国古代思想家一个十分光辉的、可贵的科学论断 475

四十九 对从古至今论知行的先后、轻重、难易、并列等八个问题,予以辩证科学的阐释 479

五十 比较集中地研究“人的所以为贵”的心理学,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485

五十一 评洛克对事物性质的看法的唯物观点及其不彻底性 486

五十二 深刻改造并努力建立科学心理学的必须性及主要途径 492

人名索引 499

主题索引 51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