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办案通论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郑三土著
- 出 版 社:北京:长征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802041171
- 页数:459 页
导言 1
第一编 程序论 7
第一章 检举控告的受理 7
第一节 检举、控告的概念和特征 7
一、检举、控告的概念 7
二、检举、控告当事人的权利 9
三、检举、控告活动的特征 11
第二节 处理检举、控告的程序和方法 14
一、受理检举、控告的机关 14
二、处理检举、控告的程序 16
三、处理检举、控告的方法 17
第三节 处理检举、控告的原则和要求 21
一、处理检举、控告的原则 21
二、处理检举、控告的要求 25
第二章 违纪问题的初步核实 27
第一节 初步核实的概念和作用 27
一、初步核实的概念 27
二、初步核实的特点 28
三、初步核实的作用 29
第二节 初步核实的内容和方法 31
一、初步核实的内容 31
二、初步核实的方法 32
三、初步核实的要求 33
第三节 初步核实的程序 35
一、初步核实的受理 35
二、初步核实的审批 36
三、初步核实结果的处理 37
第三章 违纪案件的立案 39
第一节 立案的概念和条件 39
一、立案的概念 39
二、立案的条件 40
三、立案的意义 42
第二节 立案的管辖 44
一、立案管辖的概念 44
二、立案的级别管辖 45
三、立案的特殊管辖 46
第三节 立案的程序 48
一、撰写立案呈批报告 49
二、立案报告的审批 50
三、办理立案手续 51
第四章 违纪案件的调查 52
第一节 案件调查的准备 52
一、组织调查组 52
二、熟悉研究案情 53
三、制定调查方案 54
四、明确分工和纪律 56
第二节 案件调查的实施 57
一、将立案决定通知有关党组织 57
二、向被调查人宣布立案决定 57
三、按预先制定的调查方案展开调查 58
四、案件调查的时限 60
第三节 案件调查的终结 60
一、对调查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60
二、提出定性处理意见 61
三、错误事实材料与被调查人见面 61
四、撰写调查报告 63
五、向有关党组织通报调查情况 64
六、销案 65
第四节 移送审理 66
一、移送审理的范围 66
二、移送审理的时机 67
三、移送审理的材料 67
四、移送审理的程序 67
第五章 违纪案件的审理 69
第一节 违纪案件审理概述 69
一、案件审理的概念 69
二、案件审理的任务 70
三、案件审理的基本要求 70
第二节 违纪案件的受理和审核 72
一、案件的受理 73
二、承办人审阅案卷 74
三、与犯错误党员谈话 76
四、征求有关部门意见 77
五、审理部门集体审议 77
六、承办人修改审理文书 78
七、提请本级纪委审定 81
第三节 违纪案件的审查和处理 81
一、基层党组织对违纪案件的审查处理 81
二、案件审批机关对违纪案件的审查处理 84
三、备案案件的审核处理 87
第四节 纪律处分的执行和监督 88
一、纪律处分执行的概念 88
二、纪律处分的执行程序 89
三、纪律处分的执行监督 90
第六章 申诉案件的复查复议 93
第一节 案件复查复议的概念和意义 93
一、案件复查复议的概念 93
二、案件复查复议的意义 94
第二节 案件复查复议的提起 95
一、提起复查复议的机关和人员 95
二、提起复查复议的理由 96
第三节 案件复查复议的程序 98
一、案件复查复议的承办单位 98
二、案件复查复议的处理原则 98
三、复查复议案件应报送的材料 99
四、复查复议案件的审理 99
五、复查复议案件的审批 100
六、对复查复议结论不服的处理 100
第二编 调查论 101
第七章 案件调查的原理 101
第一节 违纪信息的产生 102
一、违纪信息的信源 102
二、违纪信息的内容 103
三、违纪信息的特点 105
第二节 违纪信息的传输 107
一、违纪信息的信道 107
二、违纪信息传输的方式 108
第三节 违纪信息的接收 110
一、违纪信息的信宿 111
二、接收违纪信息的方式 111
三、接收违纪信息的要求 113
第四节 违纪行为的再现 114
一、违纪行为再现的条件 114
二、违纪行为再现的特点 116
三、违纪行为再现的过程 117
第八章 案件调查的方法 119
第一节 谈话的概念、任务和原则 119
一、谈话的概念 119
二、谈话的任务 121
三、谈话的原则 122
第二节 与知情人谈话的步骤和方法 125
一、与知情人谈话的准备 125
二、与知情人谈话的实施 126
三、制作谈话笔录 129
第三节 与被调查人谈话的步骤和方法 130
一、与被调查人谈话的准备 131
二、与被调查人谈话的实施 132
三、制作谈话笔录 140
第四节 谈话心理分析 140
一、证人的心理 140
二、被调查人的心理 146
三、调查人员的心理 153
第九章 案件调查的措施 157
第一节 案件调查措施概述 157
一、案件调查措施的概念 157
二、案件调查措施的特征 158
三、案件调查措施的使用原则 160
第二节 查阅、复制与案件有关的文件资料 161
一、查阅、复制文件资料的范围 161
二、查阅、复制文件资料的程序 162
第三节 要求提供与案件有关的文件资料及其他必要情况 163
一、要求提供与案件有关的文件资料 163
二、要求提供与案件有关的其他必要情况 164
第四节 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就案件所涉及的问题作出说明 164
一、使用“两规”措施的原则 165
二、使用“两规”措施的条件 166
三、使用“两规”措施的审批 166
四、使用“两规”措施的要求 167
第五节 对与案件有关的人员和事项进行录音、拍照、摄像 168
一、录音、拍照、摄像是案件调查的一种措施 169
二、录音、拍照、摄像措施的使用主体 169
三、录音、拍照、摄像措施的使用对象 170
第六节 提请有关机构就案件的专门性问题作出鉴定结论 171
一、提请鉴定的机构 171
二、提请鉴定的范围 172
三、提请鉴定的要求 173
第七节 暂予扣留、封存可以证明违纪行为的文件、物品 173
一、暂予扣留、封存的含义 173
二、暂予扣留、封存的条件 174
三、暂予扣留、封存的程序 174
四、暂予扣留、封存的期限 175
第八节 查询或者冻结被调查对象在金融机构的存款 176
一、查询或者冻结被调查对象存款是一项特殊的措施 176
二、查询被调查对象在金融机构的存款 177
三、冻结被调查对象在金融机构的存款 178
第九节 对被调查的党员干部采取停职检查措施 180
一、停职检查的条件 180
二、停职检查的程序 181
三、停职检查的期限 182
第十章 案件调查的策略 183
第一节 案件调查策略的含义 183
一、案件调查策略产生于案件调查的对抗性 183
二、案件调查策略服务于案件调查的目的 184
三、案件调查策略是一种最优策略 186
第二节 案件调查的基本策略 187
一、抓住要害,选准突破口 187
二、抓住时机,以快制胜 189
三、机动灵活,出奇制胜 190
第三节 案件调查策略的实施 192
一、必须遵循合法、周密、及时的原则 193
二、必须着眼于调动一切可能调动的积极因素 193
三、实施调查策略必须超越和控制自我 194
第三编 证据论 196
第十一章 纪检证据概述 196
第一节 纪检证据制度的形成 196
一、纪检证据制度形成的实践基础 196
二、纪检证据制度形成的理论基础 198
三、纪检证据制度形成的制度条件 200
第二节 纪检证据的概念 201
一、纪检证据的内容 201
二、纪检证据的形式 202
三、纪检证据的功能 202
第三节 纪检证据的特征 203
一、纪检证据的客观性 203
二、纪检证据的关联性 204
三、纪检证据的合法性 206
第十二章 纪检证据的种类 209
第一节 物证 209
一、物证的概念 209
二、物证的特征 210
第二节 书证 212
一、书证的概念 212
二、书证的特征 213
三、书证的证据力 214
四、书证与物证的关系 216
第三节 证人证言 216
一、证人的条件 217
二、证人的陈述 218
三、证人的权利和义务 219
第四节 受侵害人的陈述 220
一、受侵害人陈述的概念 220
二、受侵害人陈述的特征 221
三、受侵害人陈述的意义 222
第五节 被调查人的陈述 223
一、被调查人陈述的概念 223
二、被调查人陈述的特征 224
三、被调查人陈述的运用 225
第六节 视听材料 225
一、视听材料的概念 225
二、视听材料的种类 226
三、视听材料的特征 227
第七节 现场笔录 228
一、现场笔录的概念 228
二、现场笔录的制作 229
三、现场笔录的特征 230
第八节 鉴定结论 231
一、鉴定人的条件 231
二、鉴定的基本程序 232
三、鉴定结论的特征 233
第九节 勘验、检查笔录 234
一、勘验、检查笔录的概念 234
二、勘验、检查笔录的种类 235
三、勘验、检查笔录的特征 236
第十三章 纪检证据的分类 238
第一节 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 238
一、划分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的标准 238
二、划分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的意义 239
第二节 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 240
一、划分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的标准 240
二、划分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的意义 241
第三节 有错证据和无错证据 242
一、划分有错证据和无错证据的标准 242
二、划分有错证据和无错证据的意义 243
第四节 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 244
一、划分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的标准 244
二、划分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的意义 246
第十四章 违纪案件的证明 247
第一节 违纪案件证明概述 247
一、违纪案件证明的概念 247
二、违纪案件证明的思维方式 249
三、违纪案件证明的方法步骤 250
第二节 违纪案件证明的主体 251
一、违纪案件证明主体的概念 251
二、违纪案件举证责任的主体 253
三、违纪案件说服责任的主体 253
四、违纪案件证明的特殊主体 254
第三节 违纪案件证明的对象 255
一、违纪案件证明对象的概念 255
二、违纪案件证明对象的范围 256
三、无须用证据加以证明的事实 257
第四节 违纪案件证明的要求 258
一、违纪案件证明要求的含义 258
二、违纪案件证明的程度 260
三、违纪案件证明的标准 261
第十五章 纪检证据的收集 263
第一节 纪检证据收集的概念和意义 263
一、纪检证据收集的概念 263
二、纪检证据收集的意义 264
第二节 收集纪检证据的基本原则 264
一、收集纪检证据必须坚持实事求是 264
二、收集纪检证据必须尊重党员和公民的权利 265
三、收集纪检证据必须依靠群众 266
第三节 收集纪检证据的主要规则 266
一、收集纪检证据的责任由纪检机关承担 266
二、收集物证书证应尽可能提取原物原件 267
三、知道案件情况的组织和个人有提供证据的义务 268
四、受审查党员可以为自己申辩 268
五、纪检机关可以从公安、司法机关取得证据 269
第十六章 纪检证据的鉴别 270
第一节 纪检证据鉴别概述 270
一、纪检证据鉴别的概念 270
二、纪检证据鉴别的任务 271
三、纪检证据鉴别的意义 272
第二节 纪检证据鉴别的方法 273
一、对单个证据材料的鉴别 273
二、对全案证据材料的鉴别 274
第三节 对各种纪检证据的鉴别 276
一、对物证的鉴别 276
二、对书证的鉴别 277
三、对证人证言的鉴别 278
四、对受侵害人陈述的鉴别 280
五、对被调查人陈述的鉴别 280
六、对视听材料的鉴别 282
七、对现场笔录的鉴别 282
八、对鉴定结论的鉴别 283
九、对勘验、检查笔录的鉴别 284
第十七章 纪检证据的使用 286
第一节 纪检证据使用的概念和意义 286
一、纪检证据使用的概念 286
二、纪检证据使用的意义 286
第二节 纪检证据使用的基本原则 287
一、使用证据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指导 287
二、经查证属实的证据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288
三、使用证据必须尊重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 289
第三节 纪检证据使用的主要规则 290
一、言词证据的使用规则 290
二、间接证据的使用规则 291
三、被调查人陈述的使用规则 293
第四编 处分论 296
第十八章 违犯党的纪律 296
第一节 违犯党的纪律的概念 296
一、违纪是危害党、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行为 296
二、违纪是违犯党的纪律规范的行为 297
三、违纪是应当受到党纪处分的行为 298
第二节 违犯党的纪律的构成 299
一、违纪的客体 299
二、违纪的客观方面 301
三、违纪的主体 302
四、违纪的主观方面 303
第三节 违犯党的纪律的形态 304
一、故意违纪 304
二、过失违纪 305
三、共同违纪 307
四、党组织集体违纪 308
第四节 违犯党的纪律的定性 309
一、定性的概念 309
二、定性的方法 311
三、定性的原则 315
第十九章 党的纪律责任 318
第一节 党的纪律责任概述 318
一、党的纪律责任的概念 318
二、党纪责任与党纪处分的联系及区别 319
三、党纪责任与法律责任的联系及区别 320
第二节 党的纪律责任的追责原则 321
一、过错责任原则 321
二、严格责任原则 324
三、免除责任的事由 327
第三节 党的纪律责任的区分 332
一、共同故意违纪人员的责任区分 332
二、共同过失人员的责任区分 334
三、单位违纪的责任区分 336
第二十章 党的纪律处分 339
第一节 党的纪律处分的概念 339
一、党的纪律处分的含义 339
二、党纪处分与其他惩戒措施的区别 341
第二节 党的纪律处分的目的 342
一、教育犯错误党员 342
二、教育其他党员 344
第三节 党的纪律处分的效果 345
一、坚持党纪处分的必然性原则 345
二、坚持党纪处分的适度性原则 346
三、坚持党纪处分的及时性原则 347
第四节 党的纪律处分的体系 348
一、党的纪律处分体系的形成 348
二、党的纪律处分体系的特点 350
第五节 党的纪律处分的种类 351
一、对党员的纪律处分种类 351
二、对严重违犯党纪的党组织的纪律处理措施 354
第六节 其他组织措施 355
一、取消预备党员资格 355
二、对要求退党的党员宣布除名 356
三、劝告退党 356
四、对自行脱党的党员予以除名 357
五、批评教育 357
六、免予党纪处分 358
七、责令辞职 359
八、取消违纪所得利益 360
第二十一章 纪律处分的运用 361
第一节 量纪的概念 361
一、量纪是对两个法益的权衡 361
二、量纪是裁量决定纪律处分 362
三、量纪是纪律检查机关的重要职能 362
第二节 量纪的原则 363
一、纪律处分与错误相适应的原则 363
二、纪律处分与行为人主观状态相适应的原则 364
三、纪律处分必须以党纪为准绳的原则 365
第三节 量纪的情节 367
一、量纪情节的概念 367
二、量纪情节的作用 368
三、量纪情节的分类 369
四、量纪情节的适用 374
第四节 量纪的规则 377
一、从轻处分 377
二、从重处分 377
三、减轻处分 377
四、加重处分 378
五、在量纪幅度以外减轻处分 378
六、免予处分 379
七、合并处理 379
八、对共同故意违纪的处理 382
九、对集体违纪的处理 383
十、比照处理 383
第二十二章 对违法犯罪党员的纪律处分 385
第一节 对受刑罚处罚党员的纪律处分 385
一、对因故意犯罪被判处主刑的党员的纪律处分 385
二、对单处或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党员的纪律处分 386
三、对因过失犯罪被判处刑罚的党员的纪律处分 386
第二节 对受劳动教养党员的纪律处分 387
第三节 对受行政处理党员的纪律处分 388
一、对受行政处罚党员的党纪处分 389
二、对受行政处分党员的党纪处分 389
三、对受到其他纪律处分党员的党纪处分 390
第二十三章 各种违纪行为的定性处理(一) 392
第一节 各种违纪行为定性处理概述 392
一、违纪行为的分类 392
二、违纪行为的特征和名称 394
三、违纪行为的处理规定 395
第二节 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 396
一、违反政治纪律行为概述 396
二、组织、参加反对党的基本路线的集会游行示威 398
三、公开发表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言论 398
四、组织、参加会道门或者邪教组织 399
五、参加国外境外情报组织或非法提供情报 400
六、叛逃 401
七、违反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 401
八、违反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 402
第三节 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行为 403
一、违反组织、人事纪律行为概述 403
二、违反规定发展党员 404
三、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 405
四、在党内搞非组织活动 406
五、违反干部选拔任用规定 406
六、考试、录取中徇私舞弊 407
七、违反规定同国外机构、人员交往 407
八、出走 408
第二十四章 各种违纪行为的定性处理(二) 409
第一节 违反廉洁自律规定的行为 409
一、违反廉洁自律规定行为概述 409
二、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 410
三、利用职务便利占用公物 411
四、收受各种礼品 412
五、党和国家工作人员家庭成员收受对方财物 413
六、党员领导干部家庭成员违反从业限制规定 413
七、违反规定从事营利活动 414
八、挥霍浪费公共财产 415
第二节 贪污贿赂行为 416
一、贪污贿赂行为概述 416
二、贪污 417
三、私分国有资产 417
四、受贿 418
五、行贿 419
六、介绍贿赂 419
七、挪用公款 420
八、大额财产来源不明 421
第三节 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行为 421
一、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行为概述 421
二、走私 422
三、职务侵占 423
四、非法经营同类业务 424
五、为亲友非法牟利 424
六、违反规定经商办企业 425
七、不履行法定纳税义务 426
八、非法占用、买卖、转让土地使用权 427
第四节 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 427
一、违反财经纪律行为概述 427
二、隐瞒、截留财政收入 428
三、骗取财政拨款、退税或补贴 428
四、借用公款 429
五、擅自开设银行账户 430
六、违反规定设置账外账 430
七、违反政府采购和招投标法律法规 431
八、违反会计法律法规 431
第二十五章 各种违纪行为的定性处理(三) 433
第一节 失职、渎职行为 433
一、失职、渎职行为概述 433
二、失职 434
三、渎职 435
四、在党的工作中失职 436
五、在安全工作方面失职 437
六、在执纪、行政执法和司法工作中失职 438
七、强令他人履行非法定义务 439
八、过失泄露党和国家秘密 440
第二节 侵犯党员权利、公民权利的行为 440
一、侵犯党员权利、公民权利行为概述 440
二、侵犯批评权、检举权、控告权 441
三、侵犯申辩权、辩护权、申诉权、作证权 442
四、侵犯选举权、被选举权、表决权 442
五、侵犯他人人身权利 443
六、诬告陷害他人 445
第三节 严重违反社会主义道德的行为 445
一、严重违反社会主义道德行为概述 445
二、弄虚作假骗取荣誉 446
三、通奸 447
四、包养情妇(夫) 447
五、利用职权或者其他关系与他人发生性行为 448
六、临危退缩,能救而不救 449
第四节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 449
一、妨害社会管理秩序行为概述 449
二、嫖娼、卖淫 450
三、组织、强迫、介绍、教唆、引诱、容留他人嫖娼卖淫 451
四、制作、复制、出售、出租、传播淫秽物品 452
五、进行淫乱活动 453
六、吸食、制造、运输、贩卖毒品 453
七、赌博 455
八、伪造、变造或者买卖、使用伪造的公文、证件、印章 456
九、违反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 457
十、包庇 457
- 《釉上彩陶瓷仕女图艺术通论》熊金荣著 2019
- 《日本史通论》(中国)吴廷璆 2019
- 《中国著名学者律师 李云龙办案手记》李云龙 2018
- 《经学通论》叶国良 2017
- 《中国社会治理通论》(中国)魏礼群 2019
- 《经济法律通论 第3版》高晋康,辜明安主编 2018
- 《公安民警执法办案常用手册 第7版》中国法制出版社编 2013
- 《海洋执法办案常用手册》法规应用研究中心编 2013
- 《木府通论 第1卷》黄乃镇 2019
- 《木府通论 第3卷》黄乃镇著 2019
- 《茅针》谭金土著 1999
- 《张云圻诗歌笔记》金土著 2003
- 《SEO魔法书》土著游民编著 2010
- 《遥远的呼唤》辛土著 1992
- 《农科技综合实践活动指南》谢金土著 2008
- 《重心·倾城之爱》青土著 2008
- 《杭州北山街的名居古迹》张学勤,王大土著 2004
- 《中国召唤我 我参加中国革命的历程》陈丕土著;郭济祖译 1983
- 《归脾汤的临床研究》王占土著 1980
- 《人物·风采·时代》郭银土著 1988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系列教材 旅游企业岗位培训系列教材 新编北京导游英语》杨昆,鄢莉,谭明华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数学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西单大杂院-北京老舍文学院首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小说作品集》北京老舍文学院编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数学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剧本系列 白露》刘国华,马鹏程 2019
- 《北京模式》吴建繁,王德海,朱岩编 2017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数学 八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