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干部综合知识学习指要
干部综合知识学习指要

干部综合知识学习指要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杜寿杰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801395387
  • 页数:657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律师实战指导下一篇:纳税咨询问答
《干部综合知识学习指要》目录

前言 1

政治理论知识部分 3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第一节 哲学 3

一、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 3

二、物质和意识 8

三、唯物辩证法 11

四、认识和实践 16

五、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23

六、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发展动力 27

七、阶级国家革命 32

八、个人和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35

九、社会进步与人的解放 36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 40

一、商品与货币 40

二、资本与剩余价值 46

三、资本积累 49

四、资本的流通过程 51

五、剩余价值的分割与国民收入分配 55

六、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65

第三节 科学社会主义 69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69

二、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73

三、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现代化建设 76

四、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 78

第二章 毛泽东思想 82

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82

一、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82

二、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形成 83

三、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 85

四、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86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独创性的理论贡献 88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 88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89

三、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 91

四、政策和策略 93

五、党的建设 93

第三节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94

一、实事求是 94

二、群众路线 95

三、独立自主 95

第四节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96

一、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96

二、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的胜利旗帜 96

第三章 邓小平理论 98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98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98

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99

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99

四、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重大意义 100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101

一、党的思想路线 101

二、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102

三、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意义 103

第三节 社会主义本质与根本任务 104

一、社会主义本质 104

二、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105

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105

四、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理论贡献和现实意义 106

第四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07

一、我国的基本国情 107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 107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108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09

第五节 社会主义改革 109

一、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09

二、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110

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11

四、判断改革和各项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 112

五、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12

六、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113

第六节 社会主义对外开放 114

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114

二、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 115

三、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 116

第七节 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 117

一、“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117

二、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 117

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118

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19

第八节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 119

一、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119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和特征 120

三、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21

第九节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122

一、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122

二、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 123

三、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124

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与依法治国 125

五、民主建设要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 126

第十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26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 126

二、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127

三、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128

第十一节 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 129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129

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30

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131

四、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131

第十二节 “一国两制”构想与祖国统一 132

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132

二、按照“一国两制”构想解决港、澳、台问题 133

第十三节 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136

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136

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137

三、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139

四、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 139

第四章 中共党史 141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141

一、“五四”运动 141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143

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44

四、民主革命纲领和策略方针的制定 146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47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147

二、党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探索 149

三、“八七”会议与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结束 150

四、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创立 151

五、反“围剿”斗争的胜利与挫折 152

六、遵义会议的伟大意义 153

七、瓦窑堡会议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制定 153

八、延安整风 154

九、中共七大和抗战的胜利 154

十、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和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155

十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156

第三节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时期 157

一、建国初期的形势和党的任务 157

二、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157

三、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 158

第四节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159

一、“八大”前后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59

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失误 160

三、国民经济的全面整顿 162

四、“左”倾错误的严重发展 163

五、“文化大革命”及其经验教训 164

第五节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168

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工作重点的转移 168

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70

三、党的十二大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171

四、党的十三大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172

五、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和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形成 173

六、党的十四大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 174

七、党的十五大与跨世纪的战略部署 175

第五章 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 177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创立和发展 177

一、马克思、恩格斯党的学说的基本思想 177

二、列宁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的基本原理 178

三、毛泽东党的学说思想主要内容 178

四、邓小平新时期党的建设理论主要内容 179

第二节 党的纲领 179

一、党的最终奋斗目标 179

二、党的建设必须坚决实现的四项基本要求 180

三、党的政治路线和党的建设的关系 180

第三节 党的性质 181

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181

二、党是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181

三、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82

第四节 党的宗旨 182

一、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182

二、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 182

三、树立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 183

第五节 党的领导 183

一、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183

二、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183

三、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184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84

第六节 党的思想建设 185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 185

二、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 185

三、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 185

第七节 党员队伍建设和党的基层组织 186

一、坚持共产党员标准 186

二、党的基层组织在党的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186

三、党的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 186

第八节 党的干部队伍建设 187

一、努力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 187

二、干部在党的事业中的作用 188

三、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六项基本条件 188

第九节 党的民主集中制与党的制度建设 189

一、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 189

二、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 189

三、发扬党内民主、维护中央权威 190

四、加强党内监督、严肃党的纪律 191

第十节 党的作风建设与反腐倡廉 191

一、党风建设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 191

二、党风和社会风气的关系 192

三、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192

四、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 192

第十一节 正确认识和处理党内矛盾 193

一、正确认识和处理党内矛盾的重要性 193

二、批评与自我批评是解决党内矛盾的有力武器 193

第十二节 维护党的团结 193

一、党的团结是党的生命 193

二、党的团结的基础 194

三、自觉维护党的团结 194

第十三节 正确处理中国共产党同世界各国政党的关系 194

一、正确处理中国共产党同各国共产党和其它政党之间关系的四条原则 194

二、正确处理中国共产党同各国共产党和其它政党之间关系的意义 194

第六章 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196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96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 197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 197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197

第二节 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战略 198

一、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 198

二、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199

三、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 207

四、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健全宏观调控体系 207

五、实施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战略 208

六、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 211

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213

第三节 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 215

一、健全民主制度 216

二、加强法制建设 217

三、推进机构改革 217

四、完善民主监督制度 218

五、维护安定团结 218

第四节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 219

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任务 219

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 219

三、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220

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220

第五节 推进祖国和平统一 221

一、香港、澳门回归的重大意义 221

二、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222

第六节 对外政策 223

一、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23

二、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223

三、推动和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223

四、尊重世界的多样性、坚持睦邻友好 224

五、改善和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关系 224

省情国情与时事政治部分 229

第一章 山东省省情概况 229

第一节 自然地理概况 229

一、地形地貌 229

二、河流与湖泊 231

三、海岸与海域 232

四、土壤与土质 233

五、气候 234

六、自然资源 234

第二节 历史概要与行政区划沿革 236

一、历史概要与历史名人 236

二、区划沿革 239

三、人口与民族 242

第三节 山东经济的发展 243

一、山东经济发展的历史概述 243

二、建国以后经济的高速发展 245

第四节 山东社会事业的发展 251

一、教育事业 252

二、科学技术事业 254

三、医疗卫生事业 255

四、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业 256

五、文化体育事业 257

第二章 国情国力 260

第一节 国土资源 260

第二节 人口概况 262

第三节 民族概况 263

第四节 综合国力 264

一、经济快速增长,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265

二、中国对外经济的世界地位逐步提高 265

三、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266

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居世界中等偏上水平 267

第三章 时事政治 269

第一节 当前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重大问题 269

一、人口问题 269

二、环境保护问题 270

三、资源问题 271

四、贫困问题 272

五、战争问题 272

第二节 近两年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 274

经济知识部分 281

第一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281

第一节 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281

一、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 281

二、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282

三、市场经济的基本作用 282

四、市场经济的主要缺陷 283

第二节 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与规则 284

一、市场机制 284

二、供给与需求 285

三、成本与价格 286

四、竞争与垄断 286

五、市场规则与秩序 287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和体制框架 287

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 287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288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框架 289

第四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 290

一、市场主体的类型、作用和特点 290

二、现代企业制度 290

三、市场中介机构 293

第五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体系 293

一、市场体系及其培育 293

二、商品市场 294

三、劳动力市场 295

四、金融市场 295

五、其它市场 296

第六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金融 297

一、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297

二、我国金融体系的建立和规范化 297

三、金融深化和金融创新 298

四、证券市场的发展与规范 299

五、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全球化 300

六、金融风险及其防范 300

第七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收入分配 301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301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 302

三、按生产要素分配 302

四、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303

第八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保障体系 304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 304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作用 304

三、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 305

第九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府职能和宏观调控 305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 305

二、政府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306

三、宏观调控的目标 306

四、宏观调控体系 307

五、主要的宏观经济政策及其协调运用 307

第二章 国际经济关系若干问题 309

第一节 国际贸易 309

一、国际贸易原理 309

二、国际贸易方式 310

三、国际贸易战略与政策 310

四、国际贸易组织 312

五、我国外贸体制改革 312

第二节 国际投资 313

一、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 313

二、国际资本流动的形式和特点 313

三、跨国公司与跨国银行 314

四、我国利用外资的意义、原则和方式 315

第三节 国际金融 316

一、国际收支与外汇市场 316

二、汇价及其决定 317

三、外汇制度及其演变 317

四、外汇储备及其规模、结构与调整的原则 318

五、国际融资方式及其特点 319

六、国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组织 319

第四节 国际区域经济合作 320

一、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必要性 320

二、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形式 321

三、中国与亚洲太平洋地区经济合作组织(APEC) 322

四、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的对策 323

法律知识部分 329

第一章 法学基本理论 329

第一节 基本概念 329

一、法的概念和本质 329

二、法的基本特征 330

三、权利、权力和义务 330

四、法律关系 331

第二节 我国当代法的体系 331

一、我国法的分类 331

二、我国法的部门体系和效力体系 331

三、法的解释及其类型 332

第三节 法的制定和实施 333

一、法的制定 333

二、法的实施 334

三、违法和法律制裁 334

第四节 依法治国的理论与实践 335

一、依法治国及其主体、对象和目标 335

二、法治与法制的联系 336

三、中国共产党与国家权力的关系 336

第二章 宪法 338

第一节 基本概念 338

一、宪法的概念和特征 338

二、违宪和宪法监督 339

第二节 我国的国家制度 339

一、我国的国体 339

二、我国的政体 341

三、我国的经济制度 342

四、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342

第三节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344

一、公民及其法律地位 344

二、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345

第四节 我国的国家机构 347

一、国家机构的概念 347

二、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系统和国家机构组织活动的基本原则 347

三、我国的国家机关 347

第三章 有关部门法 351

第一节 行政法 351

一、行政法与行政法律关系 351

二、行政行为 352

三、抽象行政行为 353

四、具体行政行为 354

五、行政违法与行政责任 355

六、行政复议 356

七、行政赔偿 357

第二节 民法 359

一、民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359

二、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 359

三、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359

四、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 360

五、财产所有权 361

六、债权 362

七、知识产权 363

八、人身权 366

九、民事责任 366

第三节 经济法 367

一、公司法与我国企业法律制度 367

二、市场监管法律制度 373

三、金融法律制度 376

四、财政法律制度 380

第四节 社会法 382

一、劳动法的调整对象和适用范围 382

二、社会保障法的调整对象和主要内容 383

第五节 环境法 383

一、自然资源法律体系及其基本原则 383

二、环境保护法及其基本制度 384

第六节 刑法 385

一、刑法的概念 385

二、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 385

三、犯罪及其构成 385

四、共同犯罪和单位犯罪 387

五、犯罪的基本类型 388

六、危害国家安全罪 389

七、贪污贿赂罪 390

八、渎职罪 391

九、刑罚 392

第七节 诉讼程序法 393

一、民事诉讼法 393

二、刑事诉讼法 400

三、行政诉讼法 407

四、仲裁法 413

管理知识部分 419

第一章 行政管理 419

第一节 行政管理的地位和特征 419

一、行政管理在国家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419

二、中国行政管理的主要特征 421

第二节 政府职能 422

一、政府职能的基本内容及特征 422

二、政府职能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425

三、政府职能配置的原则 425

四、中央政府职能 426

五、地方政府职能 426

六、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转变 427

第三节 行政组织 428

一、行政组织 428

二、行政组织设置的基本原则 429

三、行政组织部门的划分 430

四、行政组织与其它国家机关的关系 432

五、行政组织与非政府公共部门的关系 433

六、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机构 434

七、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机构 436

八、编制管理 438

第四节 人事行政与公务员管理 439

一、人事行政的任务及管理机制 439

二、公务员管理 440

第五节 公共政策 443

一、公共政策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 443

二、政策制定的体制、程序与方法 444

三、政策执行的手段与方法 445

四、行政信息的开发、利用与管理 446

第六节 行政监督 449

一、行政监督的体系与廉政勤政建设 449

二、行政监察 450

三、审计监督 451

四、立法监督 452

五、司法监督 453

六、政党监督 454

七、社会监督 455

第七节 行政效率 455

一、行政效率的涵义 455

二、测定行政效率的标准和方法 455

三、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 457

第八节 行政改革 458

一、行政改革与行政环境 458

二、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原则和策略 459

三、中国行政区划体制改革 461

四、中央与地方权限划分与调整 463

五、中国行政改革与行政管理现代化 464

第二章 领导科学 466

第一节 领导工作是一门科学 466

一、领导科学的对象 466

二、领导科学的由来与发展 466

三、毛泽东和邓小平的领导理论 467

第二节 领导的本质 468

一、领导活动的基本要素 468

二、领导活动的基本矛盾和规律 469

三、领导与管理的区别与联系 470

四、社会主义领导的本质 470

第三节 领导者和领导班子 471

一、领导者的素质 471

二、领导者的权力与影响力 472

三、领导班子的合理结构 473

四、领导班子整体效能 475

五、我国领导体制及其改革 475

第四节 领导职能 477

一、领导决策 477

二、领导用人 479

三、领导沟通与协调 479

四、领导激励 481

五、思想政治工作 481

第五节 领导方法与领导效能 482

一、领导工作的基本方法 482

二、领导艺术及其特点 483

三、领导效能的提高 483

四、领导效能的考评 484

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部分 489

第一章 科学技术与社会 489

第一节 科学技术及其作用 489

一、科学 489

二、技术 490

三、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490

四、现代科学技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491

五、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492

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93

七、高技术 494

八、高技术的社会功能 494

九、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495

第二节 科技发展的战略、方针和政策 495

一、我国科技工作的基本方针 495

二、我国科技规划与计划 496

三、科技体制改革 498

四、研究与开发 499

五、保护知识产权 499

六、知识创新工作 501

第二章 基础科学的知识与前沿 502

第一节 基础科学知识 502

一、热力学三定律 502

二、电磁理论 503

三、广义相对论原理 504

四、波粒二象性 505

五、测不准关系 505

六、太阳系 505

七、银河系 506

八、九大行星 506

九、地球 506

十、光年 507

十一、燃烧理论 507

十二、元素周期律 507

十三、同位素 508

十四、新陈代谢 508

十五、生物进化 508

十六、细胞 509

十七、基因 509

十八、遗传变异 509

十九、脱氧核糖核酸(DNA) 509

二十、核糖核酸(RNA) 510

二十一、中心法则 510

第二节 基础科学前沿 511

一、物质结构 511

二、宇宙起源 511

三、生命起源 512

四、人类起源 513

五、智力的本质 513

六、复杂性问题 514

第三章 高新技术及其产业 515

第一节 信息与电子计算机技术 516

一、信息特点与作用 516

二、微波通信 517

三、光纤通信 517

四、数据通信 518

五、卫星通信 518

六、电子计算机的发展 519

七、电子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 520

八、计算机语言 522

九、多媒体 523

十、因特网 524

十一、信息高速公路 525

第二节 生物技术 525

一、基因工程 525

二、细胞工程 526

三、酶工程 527

四、发酵工程 528

五、克隆技术 528

六、医药新技术 529

第三节 新材料技术 530

一、新型复合材料 530

二、新型陶瓷技术 530

三、新型金属技术 531

四、光电子信息材料 531

五、高分子材料 532

六、超导材料 532

第四节 新能源与新能源技术 533

一、常规能源 533

二、新能源 533

三、一次能源 534

四、二次能源 534

五、核能技术 534

六、太阳能技术 534

七、海洋能发电 535

八、氢能技术 535

九、洁净煤技术 536

第五节 激光技术 538

一、激光 538

二、激光器 538

三、激光应用 538

第六节 自动化技术 539

一、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539

二、机器人技术 540

第七节 空间技术 541

一、第一、第二、第三宇宙速度 541

二、运载工具 541

三、航天器 542

四、空间探索 542

第八节 海洋技术 544

一、海洋环境探测 544

二、海洋资源开发 544

三、海洋工程 545

第九节 农业科学技术 545

一、农业科学技术主要内容 545

二、农业科学技术作用 546

三、农业现代化 546

第十节 环境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 547

一、生态危机 547

二、环境问题全球化 547

三、酸雨 548

四、臭氧层 549

五、臭氧层破坏 549

六、温室效应 550

七、生物多样性 550

八、大气污染 550

九、水污染 551

十、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治理 551

十一、可持续发展原则 552

十二、中国21世纪议程 553

十三、生态文明 553

历史知识部分 557

第一章 中国古代史 557

第一节 先秦 557

一、我国早期的人类 557

二、黄河和长江流域的氏族公社 557

三、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 558

四、夏、商、西周奴隶制王朝 559

五、大国争霸和战国七雄 559

六、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 560

第二节 秦汉魏晋南北朝 562

一、秦统一六国与巩固统一的措施 562

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短期分裂 563

三、中央集权制度 564

四、选官制度的变化 565

五、社会经济的发展 566

六、农民起义 567

七、中外文化交流 568

八、科技与文化 568

第三节 隋唐、五代、宋、辽、金 570

一、中央和地方行政制度 570

二、科举制度 571

三、经济制度与经济发展 572

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573

五、黄巢大起义 574

六、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574

七、科技与文化 575

第四节 元、明、清 577

一、中央集权的加强 577

二、元代行省制度 578

三、清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578

四、社会经济的发展 579

五、赋税制度的演变 580

六、明末农民起义 581

七、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581

八、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 582

第二章 中国近代史 584

第一节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584

一、鸦片战争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584

二、列强的侵华战争与不平等条约及其后果 585

三、太平天国运动 587

四、洋务运动与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 588

五、资产阶级的维新运动 589

六、辛亥革命与争取民主共和的斗争 590

第二节 从“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592

一、北洋军阀的统治 592

二、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593

三、国民革命和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 595

四、红色政权的建立 595

五、从“九一八”事变至“七七”事变,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入侵 596

六、重庆谈判 598

七、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598

八、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和基本经验 598

第三章 中国现代史 600

第一节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 600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与《共同纲领》 600

二、彻底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 601

三、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 602

四、抗美援朝 602

五、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602

六、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603

七、“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603

八、“反右倾”运动 604

九、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经济措施和政治措施 605

十、“文化大革命”的性质、根源及其严重后果 605

十一、外交工作的新突破 606

第二节 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606

一、“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的制定和实行 606

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出现和推广 607

三、四个经济特区的创立和全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608

四、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 609

五、政治体制改革的历程 610

六、教育体制改革的历程 611

七、“一国两制”与香港、澳门回归 611

第四章 世界近现代史 613

第一节 近代早期的思想解放运动 613

一、文艺复兴 613

二、宗教改革 614

三、启蒙运动 614

第二节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615

一、英国革命 615

二、美国独立 616

三、法国大革命 617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改革 618

一、欧美的工业革命 618

二、日本明治维新 619

三、罗斯福新政 619

第四节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620

一、雅尔塔体系与联合国 620

二、冷战与美苏争霸 621

三、万隆会议与不结盟运动 622

四、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623

五、美国和北约的新动向 623

公文写作与处理知识部分 627

第一章 公文写作 627

第一节 公文的特点和作用 627

一、公文的特点 627

二、公文的作用 629

第二节 公文的体式和稿本 630

一、公文的体式 630

二、公文的稿本 636

第三节 常用公文文种及其选用 638

一、公文的分类及常用文种 638

二、常用公文文种的选用 639

第四节 公文的行文制度 641

一、公文行文制度的含义及内容 641

二、行文制度的具体要求 641

第五节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645

一、符合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体现发文机关的基本意图 645

二、主题明确、内容扼要、结构完整、格式规范 645

三、用语得体,以逻辑思维直书内容 646

四、严格遵守公文制作的程序性 646

第二章 公文处理 648

第一节 公文处理及其任务要求 648

一、公文处理及其任务 648

二、公文处理的要求 649

第二节 公文处理程序 650

一、公文处理程序的含义 650

二、公文处理程序的具体内容 650

第三节 公文拟办、批办、承办、审核、签发的方法要点 653

一、拟办 653

二、批办 654

三、承办 655

四、审核 655

五、签发 65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