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文地球
钱家店铀矿床
钱家店铀矿床

钱家店铀矿床PDF电子书下载

天文地球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夏毓亮著
  • 出 版 社:中国原子能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02265915
  • 页数:237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全面论述了钱家店砂岩型铀矿床区域地质、矿床地质、矿体地质、水文地质、矿床地球化学和矿床成因机制、成矿模式及找矿模式等。提出:在沉积盆地找矿,首要的科技攻关问题是探索和确定该盆地的找矿目的层,而找矿目的层的重要特征是具有沉积期铀的预富集;其次要探索和确定目的层的地层结构和后生改造作用。这个观点对我国在中新代沉积盆地找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钱家店大型砂岩铀矿床的发现和落实不仅增加了我国地浸砂岩型铀矿的资源量,还对进一步在松辽盆地乃至其他沉积盆地寻找铀矿都有重要启示作用。这不仅坚定了在我国东北部地区继续寻找和突破新的砂岩铀资源的信心,而且对我国同类型铀矿的勘查也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钱家店铀矿床》目录
标签:铀矿床 铀矿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自然地理和经济概况 1

第二节 钱家店铀矿床发现和勘查历史 3

(一)石油探井的放射性异常 3

(二)首份工业评价报告 4

(三)第一口铀矿参数孔和工作部署建议 6

(四)揭露验证及成矿预测 7

(五)三次提交资源/储量报告 8

(六)报告附录 10

(七)获奖 11

(八)基本结论 11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14

第一节 盆地基底 14

第二节 盆地盖层 16

(一)下白垩统 16

(二)上白垩统 17

(三)古近系 18

(四)新近系 18

第三节 区域地质构造及盆地构造发展史 19

(一)基底结构及基底断裂 19

(二)盖层构造 19

(三)岩浆活动 21

(四)盆地构造发展史 22

第四节 区域水文地质特征 24

(一)自然地理特征 24

(二)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岩系 25

(三)区域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 27

(四)区域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29

第五节 区域铀成矿条件 31

(一)铀源条件 31

(二)构造条件 33

(三)岩性岩相条件 34

(四)古气候条件 36

(五)水文地质条件 36

第三章 沉积体系与铀矿化 39

第一节 层序划分及对比 39

(一)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 39

(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方法 42

(三)姚家组层序地层特征 45

第二节 沉积岩石学及岩性组合特征 50

(一)沉积岩石学特征 50

(二)岩性组合特征 51

第三节 主要的沉积体系类型 53

(一)沉积物粒度特征 53

(二)沉积构造 53

(三)测井曲线特征 54

(四)砂岩/泥岩比值特征 54

(五)沉积相及内部构成 60

第四节 沉积相划分及展布特征 63

(一)单井沉积相分析 63

(二)沉积相展布特征 66

第五节 砂组(小层)沉积相及砂体发育特征 72

(一)Ⅵ砂组 72

(二)Ⅴ砂组 76

(三)Ⅳ砂组 76

(四)Ⅲ砂组 76

(五)Ⅱ砂组 80

(六)Ⅰ砂组 80

第六节 沉积充填演化及其与铀矿化的关系 83

第四章 矿床地质 94

第一节 矿区地层及岩性 94

(一)青山口组(K2qn) 94

(二)姚家组下段(K2y1) 95

(三)姚家组上段(K2y2) 97

(四)嫩江组(K2n) 98

(五)第四系(Q) 98

第二节 矿区构造 98

(一)矿区所处地质构造单元 98

(二)褶皱构造 98

(三)断裂构造 100

第三节 沉积相、古地理及其与铀矿化关系 101

(一)沉积特征 101

(二)沉积相 107

(三)古地理 108

(四)沉积相、古地理及其与砂岩型铀矿化关系 111

(五)关于矿区内红色砂岩成因的讨论 111

第四节 氧化带特征 114

第五章 矿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 116

第一节 概述 116

第二节 地形地貌、水文气象特征 117

(一)地形地貌及气候特征 117

(二)水文气象特征 117

第三节 矿床水文地质特征 117

(一)含水层与隔水层划分 117

(二)含水层特征 118

(三)隔水层特征 123

第四节 水文地质结构特征 123

第五节 地下水动态 124

(一)第四系孔隙潜水 124

(二)姚家组上段承压水动态 124

(三)姚家组下段承压水动态 125

第六节 水化学、水文地球化学及放射性水化学特征 126

(一)第四系孔隙潜水(Q) 126

(二)上白垩统姚家组上段承压水(k2y2) 126

(三)上白垩统姚家组下段承压水(k2y1) 127

第七节 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 128

第八节 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 129

第九节 矿床主要充水因素 129

第十节 供水水源评价 130

第十一节 地浸水文地质条件评价 132

(一)地浸水文地质参数 132

(二)地浸砂岩型铀矿床水文地质分类 133

(三)地浸水文地质条件评估 134

第十二节 矿床工程地质 136

(一)第四系松散岩类 136

(二)矿区基岩 136

第十三节 环境地质 137

(一)区域地质稳定性 137

(二)地质灾害特征 137

(三)矿区地下水环境 138

(四)环境保护措施 139

第六章 矿体(层)地质 141

第一节 含矿砂体特征 141

(一)含矿砂体顶、底板特征 141

(二)含矿砂体空间展布 142

(三)含矿砂体产状 142

(四)含矿砂体埋深及厚度 143

(五)含矿主岩特征 145

(六)含矿砂体砂/泥比值、粒度、孔隙度及渗透率 148

第二节 矿体特征 149

(一)矿体空间展布 149

(二)矿体规模、形态及产状 151

(三)矿体砂/泥比值 154

第三节 矿石类型及矿石成分特征 155

(一)矿石类型 155

(二)矿石颜色及结构构造 155

(三)矿石成分 155

第四节 铀的赋存状态 159

(一)铀的存在形式 159

(二)铀矿物化学成分 164

(三)矿石中六价铀与四价铀比值 165

(四)铀在不同粒级中的分配 167

第五节 铀的浸出率 167

第七章 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场特征 169

第一节 地球物理场和地球化学场特征 169

第二节 矿区岩层物性参数特征 170

第三节 资源量估算物性参数 172

(一)铀矿石密度 172

(二)铀矿石湿度 175

(三)铀-镭平衡系数 175

(四)镭-氡平衡系数 182

(五)有效原子序数 184

(六)钍、钾元素干扰情况 185

第八章 矿床地球化学 187

第一节 常量元素地球化学 187

第二节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191

第三节 铀与伴生元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199

(一)U与伴生元素总体分布特征 199

(二)U与微量元素分布特征 206

第四节 铀与还原剂 210

(一)U与S 210

(二)U与有机碳 210

(三)U与CH4 210

第五节 辉绿岩侵位 211

第六节 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特征 212

第七节 铀成矿年代学 214

(一)同生沉积成矿年龄 216

(二)后生叠加成矿年龄 216

第九章 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 219

第一节 矿床成因类型 219

(一)同生沉积(预富集)铀成矿阶段 220

(二)后生改造叠加铀成矿阶段 221

第二节 矿床成矿模式 222

第三节 控矿因素 225

(一)层位控矿 225

(二)沉积相古地理控矿 225

(三)岩性控矿 226

(四)构造-油气-层间氧化和热改造作用控矿 226

第四节 找矿模式 22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