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博士后文库  黄土高原南部地区土地资源利用与优化配置
博士后文库  黄土高原南部地区土地资源利用与优化配置

博士后文库 黄土高原南部地区土地资源利用与优化配置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强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030490773
  • 页数:337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黄土高原南部地区为研究区域,对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社会经济发展等的综合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方法和技术的支撑下,对黄土高原南部地区土地利用的结构特征和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并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对土地利用进行优化配置,为研究区的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一定科学依据,实现黄土高原南部地区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博士后文库 黄土高原南部地区土地资源利用与优化配置》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选题意义 3

1.2 土地利用与优化配置的研究基础 4

1.2.1 土地利用变化的内涵与特征 4

1.2.2 土地优化配置的内涵与特征 5

1.2.3 土地利用与优化配置的理论基础 6

1.2.4 土地利用与优化配置的方法基础 9

1.2.5 土地利用与优化配置的技术基础 11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4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6

1.3.3 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9

1.3.4 土地利用与优化配置的研究趋势 20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21

1.4.1 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 21

1.4.2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22

1.4.3 拟解决关键问题 24

1.4.4 本书纲要 24

1.4.5 考察路线 25

第2章 研究区范围界定及其概况 31

2.1 黄土高原地理概况 31

2.2 综合指数分区 31

2.2.1 分区数据说明 32

2.2.2 指数模型的构建 32

2.2.3 方差分析 34

2.2.4 结果分析 35

2.2.5 分析结果检验 43

2.3 黄土高原南部地区界线的确定 45

2.4 研究区概况 48

2.4.1 自然环境状况 48

2.4.2 社会经济概况 52

第3章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54

3.1 数据收集与整理 54

3.1.1 遥感数据 55

3.1.2 非遥感数据 55

3.1.3 实地考察数据 56

3.2 技术平台选择 58

3.3 空间参考系 59

3.4 影像预处理 60

3.4.1 几何精校正 60

3.4.2 Landsat FLAASH大气校正 61

3.4.3 波段选择与组合 62

3.4.4 影像拼接与裁剪 64

3.5 遥感图像解译 66

3.5.1 土地分类系统构建及解译标志的建立 66

3.5.2 遥感影像分类过程 68

3.5.3 解译后处理及精度评价 69

第4章 土地利用时空差异性分析 72

4.1 黄土高原南部地区土地利用时空差异性分析 73

4.1.1 土地利用时间差异性分析 74

4.1.2 土地利用空间差异性分析 76

4.2 典型区的选取及特征 83

4.2.1 基于流域单元的典型区选取 83

4.2.2 基于都市经济区的典型区选取 88

4.3 晋东南经济区土地利用时空差异性分析 93

4.3.1 土地利用时间差异性分析 93

4.3.2 土地利用空间差异性分析 95

4.4 大西安规划区土地利用时空差异性分析 100

4.4.1 土地利用时间差异性分析 100

4.4.2 土地利用空间差异性分析 102

4.5 延河流域及其下游段土地利用时空差异性分析 107

4.5.1 土地利用时间差异性分析 107

4.5.2 土地利用空间差异性分析 111

4.6 千河流域土地利用时空差异性分析 117

4.6.1 土地利用时间差异性分析 117

4.6.2 土地利用空间差异性分析 119

4.7 本章小结 124

第5章 土地利用时空差异与影响因素定量分析 127

5.1 分析方法与尺度选择 128

5.1.1 Binary Logistic回归 128

5.1.2 空间约束性抽样 130

5.1.3 尺度选择 133

5.2 影响因素选择 138

5.2.1 影响因子选取及来源 138

5.2.2 影响因素的栅格化与可视化表达 139

5.3 晋东南经济区土地利用特征尺度Logistic回归 151

5.3.1 Binary Logistic回归统计参数计算 151

5.3.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153

5.3.3 回归方程的建立 157

5.3.4 回归结果检验 157

5.3.5 空间分布概率 159

5.4 大西安规划区土地利用特征尺度Logistic回归 161

5.4.1 Binary Logistic回归统计参数计算 161

5.4.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163

5.4.3 回归方程的建立 168

5.4.4 回归结果检验 169

5.4.5 空间分布概率 171

5.5 延河流域下游段土地利用特征尺度Logistic回归 172

5.5.1 Binary Logistic回归统计参数计算 172

5.5.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174

5.5.3 Binary Logistic回归方程的建立 178

5.5.4 回归结果检验 179

5.5.5 空间分布概率 180

5.6 千河流域土地利用特征尺度Logistic回归 182

5.6.1 Binary Logistic回归统计参数计算 182

5.6.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184

5.6.3 回归方程的建立 189

5.6.4 回归结果检验 190

5.6.5 空间分布概率 192

5.7 黄土高原南部地区土地利用特征尺度Logistic回归 193

5.7.1 影响因子的选取与栅格化 193

5.7.2 结果分析 195

5.8 本章小结 199

第6章 黄土高原南部典型区土地承载力测评 201

6.1 土地承载力测评方法及模型 202

6.1.1 土地承载力内涵 202

6.1.2 土地承载力类型 202

6.1.3 土地承载力特点 203

6.1.4 土地资源承载力测评模型 204

6.1.5 黄土高原南部地区典型区土地承载力测评标准 205

6.2 典型区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205

6.2.1 流域单元 205

6.2.2 都市经济区 206

6.3 晋东南经济区土地承载力测评及其时空特征 206

6.3.1 研究区土地承载力动态测评 207

6.3.2 研究区土地承载力时空差异 211

6.4 大西安规划区土地承载力测评及其时空特征 217

6.4.1 研究区土地承载力动态测评 217

6.4.2 研究区土地承载力时空差异 221

6.5 延河流域行政范围土地承载力测评及其时空特征 227

6.5.1 研究区土地承载力动态测评 227

6.5.2 研究区土地承载力时空差异 230

6.6 千河流域行政范围土地承载力测评及其时空特征 235

6.6.1 研究区土地承载力动态测评 235

6.6.2 研究区土地承载力时空差异 239

6.7 本章小结 244

第7章 基于CLUE-S模型面向生态的土地利用优化配置 245

7.1 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的指导原则 246

7.2 土地资源配置决策方法 246

7.2.1 单目标决策分析技术 246

7.2.2 多目标决策分析技术 247

7.3 土地资源配置模型 248

7.3.1 基于GLP模型的总量控制 248

7.3.2 基于CLUE-S模型的空间配置 249

7.4 基于GLP模型的典型区土地利用需求测算与数量控制 255

7.4.1 晋东南经济区土地需求测算与数量控制 255

7.4.2 延河流域下游段土地需求测算与数量控制 259

7.5 典型区土地利用空间配置 261

7.5.1 模型参数设置 261

7.5.2 空间统计分析 267

7.5.3 CLUE-S模型运行结果 272

7.6 本章小结 280

第8章 基于适宜性评价与CA-Markov的土地利用优化配置 281

8.1 基于耦合模型的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 281

8.1.1 评价模型概述 282

8.1.2 Logistic AHP耦合模型与综合评价方案 283

8.1.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84

8.1.4 土地利用适宜性分布图集的创建 292

8.2 基于CA-Markov的土地利用变化预测 296

8.2.1 元胞自动机模型 296

8.2.2 CA-Markov模型 298

8.2.3 基于CA-Markov模型的土地利用变化预测 300

8.3 土地利用数量控制与结构优化 306

8.3.1 研究区土地优化配置的指导原则 306

8.3.2 基于灰色线性规划模型(GLP)的总量控制 307

8.3.3 大西安规划区GLP数量控制与结构优化 307

8.3.4 千河流域GLP数量控制与结构优化 310

8.4 优化方案的空间配置 314

8.4.1 模型应用空间域的界定 315

8.4.2 优化方案的空间布置 315

8.5 本章小结 318

第9章 结论与讨论 321

9.1 主要结论 321

9.2 创新点 325

9.3 问题讨论 325

参考文献 327

附录 333

编后记 33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