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对于历史  科学家有话说  20世纪中国科学界的人与事
对于历史  科学家有话说  20世纪中国科学界的人与事

对于历史 科学家有话说 20世纪中国科学界的人与事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熊卫民著
  • 出 版 社:北京:东方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06093866
  • 页数:389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一部口述史著作,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熊卫民教授采访了邹承鲁、郑哲敏、施履吉等科学家,以及薛攀皋、罗登、李毓昌等科技管理干部,以对谈的方式,开启他们往昔的记忆,回顾了他们亲历的20世纪中国科学界的人与事,向读者展示出中国科技工作者是在一穷二白的恶劣环境下迎难而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历程。
《对于历史 科学家有话说 20世纪中国科学界的人与事》目录

前言:在科学与政治之间 1

郑哲敏:加州理工学院的中国留学生 10

初到美国 10

梅贻琦没有动员我去台湾 12

参加留美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 14

为什么不留在美国 17

在麦卡锡主义的阴影下 19

绕道欧洲归国犯了大忌 23

我和钱学森只是师生关系 25

傅君诏:从留学美国到土法炼钢 32

党组织决定我赴美留学 32

学成后艰难归国 35

恢复组织关系 39

预想和现实有很大反差 40

到哈尔滨工业大学等校任教 43

苏联专家和苏联教育模式 46

在北京钢铁学院主持科研部 47

“马粪渣”与土高炉 50

施履吉:天才回到中国后 53

北京生物学实验中心 56

回国不易 59

牛满江的RNA研究靠不住 60

沈善炯:我亲历的政治运动 66

洗脑筋,改造思想 66

我从来没有批判过胡适 68

被怀疑给“胡风集团”通风报信 70

上海分院的大鸣大放 71

我也干了“荒谬”的事情 73

广州会议让知识分子热泪盈眶 74

我第一个被揪出来 76

邹承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82

成长之路 82

诺奖级成果只能在国内发表 87

创造力从哪里来? 94

对学术腐败说不 98

中国科学发展存在的问题 109

范岱年:中国科学院内的老浙大人 116

大批老浙大人调入中国科学院 116

我在《科学通报》的工作 119

我所知道的丁瓒案 122

钱三强入党 129

许良英遭批 130

张明远这人品质很好 131

中国科学院北京地区的反右派运动 134

其他老浙大人 138

何祚庥:在科学和宣传之间 144

许良英等被划为右派的深层原因 144

思想战线的多个战役 146

对梁思成建筑思想的批判 148

科学卫生处的成立 151

也谈丁瓒事件 153

张稼夫强调学术领导 155

张劲夫更能干 156

“超声波化运动”的内情 157

秦川和赵沨 160

钱学森和于光远之争 162

巴延年、桂世茂:政治风浪中的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 169

以学习为主的“三反”“五反” 169

思想改造是重头戏 169

学习苏联 170

分院最安定的一段时间 172

分院副研究员以上没划一个右派 174

科学家如何“大跃进” 177

神仙会和《科学十四条》 181

贯彻八字方针,出现新生机 184

王仲良调离,分院被撤销 185

罗登:五六十年代的科研管理干部与科学家 190

帮科学家分忧 190

保护朱洗们“过关” 193

大炼钢铁、超声波和深挖洞 198

谈庆明:早期的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204

建立力学研究所 204

我有“右派嫌疑” 207

“上天、入地、下海”及火钻 209

钱寿易深得钱学森重视 213

“超声波化”和“除四害” 214

爆炸力学的诞生 216

核爆炸波与爆破堆山 219

李毓昌:力学所早年的人和事 228

钱学森入党 228

钱学森和钱伟长的关系 230

晋曾毅无为而治 231

杨刚毅和钱学森之争 234

乱糟糟的“大跃进” 237

林鸿荪、林同骥等从海外归来的科学家 239

张劲夫对施雅风“一分为二” 244

杜润生组织政策座谈会 246

薛攀皋:追忆广州会议 252

领导干部带头检讨 252

科学家大提意见 256

陈毅给知识分子“脱帽加冕” 259

大会总结和遗憾 262

薛攀皋:1964年的北京科学讨论会 268

会议的背景和主题 268

会上会下 269

评价与思考 276

薛攀皋:心理学科在中国(1949—1976) 286

丁瓒与心理研究所的筹建和降格 286

陆定一等对心理所研究工作的全面干预 289

周恩来等:心理所的任务要由心理学家来讨论 291

康生等“批判心理学资产阶级方向” 292

胡乔木对批判运动中的一些问题予以否定 295

心理学遭受灭顶之灾 297

薛攀皋:中国科学院学部的定位与调整 302

建立学部与学术领导 302

学部成为党组成员的办事机构 307

“夺权”与撤销学部 314

重建学部与加强学术领导 316

学部变为咨询机构 321

科研究竟应该由谁来管理? 322

宋振能:我与中国科学院(1965—1977) 328

科学院的三线建设 328

科学院机构改制 329

“文革”后砸烂学部 330

黄淮海办公室的工作 333

“五七办公室” 335

1972年的全国科技工作会议 339

业务一组、二局、一局 344

“三志”会议、植被会议、环保会议 346

整顿科学院 347

“百家争鸣”座谈会 349

胡亚东:中外科学交流的恢复 354

科技资料进口工作做得相当好 354

与东欧国家的学术交流 354

加入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 357

恢复中国科协在国际科学联合会中的地位 363

蔡德诚:钱学森和《科技导报》 369

“你们《科技导报》讨论什么三峡问题?” 369

勇于刊登不同意见 370

朱光亚的一封信 371

马赫与马克思 372

媒体得有自己的风骨 373

附录:如何提升口述史的可信度 37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