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西夏法制的多元文化属性  地理和民族特性影响初探
西夏法制的多元文化属性  地理和民族特性影响初探

西夏法制的多元文化属性 地理和民族特性影响初探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于熠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62070078
  • 页数:364 页
图书介绍: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地理因素与民族个性同西夏法律的多元文化属性之间的关系,找到地理、民族对西夏法律的多元文化影响背后所隐藏的西夏法律发展轨迹及其产生的原因,以期发现西夏法制所独有的地理和民族特性,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中华民族各不同部分(成员)的法制个性。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进行研究:首先要梳理西夏法制的多元文化属性的表现及特征;其次要分析地理因素、民族个性与西夏法制的多元文化属性之间的关系;最后要总结多元文化影响下的西夏法制发展轨迹。
《西夏法制的多元文化属性 地理和民族特性影响初探》目录

导论 1

一、选题及其研究意义 1

二、相关概念界定 6

三、研究现状及其不足 25

四、问题解决途径与我的研究方法更新 40

五、附录与正文的关系 52

第一章 西夏王朝盛衰及其法制历程 53

第一节 西夏王朝与法制的四个阶段 54

一、王朝奠基与法律依从习惯、制度简约(公元881年~公元1032年) 55

二、西夏建国与法律“尚武重法”“礼从汉制”(公元1032年~公元1086年) 57

三、王朝鼎盛与法律“尚文重法”内兴改革”(公元1086年~公元1193年) 61

四、王朝衰败与西夏法制消亡(公元1193年~公元1227年) 65

第二节 西夏法制的多元文化属性 69

一、西夏法律对“儒教”的吸收 70

二、西夏法律与多元宗教的融合 71

第三节 西夏立法的主导思想 72

一、恶劣地理环境下的生存智慧与法制适应 74

二、华夏乱世夹缝中民族自救与法制创举 74

三、中原法律文化的倾心仿习与民族化改良 75

第四节 武法向文法的转变与西夏王朝衰亡 76

第二章 地理因素与西夏法制的多元文化属性 80

第一节 经济文化区位与西夏法制多元文化属性的形成 81

一、“丝绸之路”与民族多元、法律多元 81

二、“长城体系”打破与文化吸收、法律整合 88

三、“交相通达”与西夏交通法制的发达 94

第二节 特殊地理环境与西夏法制多元文化属性的形成 101

一、西夏刑事法制的特殊地理因素——以“流放刑”距离减等为例 102

二、西夏军事法制的特殊地理因素——以“敕符”管理法为例 105

三、西夏农牧法制的特殊地理因素——畜牧法与农耕法并重 107

第三节 防灾减灾是西夏法制的严峻课题 111

一、霜冻灾害与《天盛律令》“纳冬草条门”的特殊立法原因 111

二、干旱灾害与《天盛律令》“春开渠事门”的特殊立法原因 116

三、地震灾害与西夏法制的特殊应对模式及其效果 121

第三章 民族多元宗教信仰与西夏法制多元文化属性 129

第一节 西夏法制中的一般宗教因素 130

一、佛教与西夏法制 131

二、道教与西夏法制 144

第二节 西夏法典中的宗教事务规定 151

一、唐宋法典中有关宗教的规定 151

二、西夏法典中有关宗教的规定 152

三、西夏法典中有关出家人义务的规定 162

第三节 西夏法制与宗教关系的主要特征 165

一、西夏法典即是“宗教经典” 166

二、宗教是西夏法制的精神支柱 168

三、宗教是西夏法制实施的保障 171

第四章 民族习俗与西夏法制的多元文化属性 174

第一节 民族习俗对西夏法制的影响 177

一、“大人”在党项社会初期议事制度中的特殊地位 179

二、党项内迁、民族融合与法律多元文化属性的形成 182

第二节 党项婚姻习俗对西夏法制多元文化属性的影响 193

一、“世世相戚”的群婚制度带来女子较高的婚姻法律地位 195

二、婚姻习俗对西夏法律规定的婚姻成立要件的影响 197

三、西夏婚姻法律制度与党项民族社会风俗的契合与演进 209

第三节 党项丧葬习俗对西夏法制多元文化属性的影响 211

一、停棺哀悼用以寄托哀思在西夏法律中的体现 212

二、鼓乐送葬作为与民族信仰有关的党项习俗 213

三、哭丧守孝体现的“孝道”构成西夏丧葬制度的文化核心 214

第四节 党项服饰习俗对西夏法制多元文化属性的影响 217

一、西夏与唐宋官服制度的比较 218

二、西夏服饰与周边其他民族服饰的比较 220

第五章 西夏法制对中原礼法的吸收与改良 226

第一节 儒家思想在西夏法制中的吸收与改造 227

一、“大夏”名称释义 229

二、西夏王朝吸收内化儒家教义 230

三、儒家学说深入西夏民心 234

第二节 西夏法典罪名所体现的儒家思想吸收与改造 236

一、君王权威至高无上 238

二、伦常不容僭越 239

三、尊卑贵贱之别 240

第三节 西夏刑罚裁量所体现的儒家思想吸收与改造 242

一、轻刑主义 242

二、儒家“名”与“实”在西夏官员犯罪规定上的体现 247

结论 259

一、西夏法制的多元文化属性及其历史地位 259

二、西夏法制的多元文化属性与国情的特殊性 260

三、西夏法制是西夏多元文化的集中体现 263

四、“民族”与“地理”“惯性”与“吸收”:两对力量的交叉作用使西夏法制呈现多元文化属性 265

附录 267

附录一:党项一西夏大事年表 267

附录二:西夏类书《圣立义海》摘录 330

附录三:西夏疆域图 336

参考文献 338

后记 人生是一种修行 357

写在最后的话 我的法律史逐梦之旅 36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