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国有产权监督论  基于政府经济效率的分析
国有产权监督论  基于政府经济效率的分析

国有产权监督论 基于政府经济效率的分析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江龙著
  • 出 版 社: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7554808818
  • 页数:248 页
图书介绍:有资产由谁去监管?公共产权由谁来保护?为什么流失的总是国有资产,损失的总是公共财物?为什么公共资源总是被侵蚀,公共资金管理使用总是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单单财政监督尚不足以覆盖整个政府经济的监督范围,还有一块作为政府经济的重要载体——国有企业并没有包含进去,其产权主体利益如何在实践中得到有效保护乃是亟需关注的重要问题。时下,恰逢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迈向纵深,本书就是为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鼓与呼的而写就的,相关内容也体现了作者学习十八大精神及全面深化改革等有关文献的心得。
《国有产权监督论 基于政府经济效率的分析》目录

代序 1

0.导论 11

0.1 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12

0.2 相关理论回顾及文献评述 18

0.2.1 产权理论:产权分割与两权分离 19

0.2.2 信息非对称性与委托代理理论 22

0.2.3 激励与约束理论 27

0.2.4 政府监督理论 35

0.3 研究范围、方法与关键概念 43

0.3.1 研究范围与方法 43

0.3.2 关键概念 44

1.政府经济监督的理论溯源 53

1.1 社会公共需要、公共产品与公共产权 53

1.1.1 社会公共需要与公共产品特征 53

1.1.2 公共产权及其效率损失 56

1.2 国家、政府与公共受托责任 61

1.2.1 国家起源 61

1.2.2 政府与公共受托责任 62

1.3 委托代理关系与政府组织的“激励不足” 63

1.3.1 政府组织中的委托代理关系 63

1.3.2 政府组织中的“激励不足”与“有效监督” 64

1.4 小结 67

2.国有产权的代理问题分析 69

2.1 代理问题的一般分析 69

2.1.1 委托代理的特征:信息非对称性 69

2.1.2 代理问题与激励机制分析框架 72

2.1.3 “公共生产”中的道德风险与监督 74

2.2 政府经济的行政代理特征与失效 76

2.2.1 政府经济的代理特征 77

2.2.2 公共产权的政府代理 78

2.2.3 公共权力委托代理失效 81

2.3 国有产权的委托代理 84

2.3.1 国有产权的内涵与特性 84

2.3.2 国有产权的委托代理问题 85

3.国有产权监督机制分析 90

3.1 产权监督的内在逻辑 90

3.1.1 产权保护的一般性 90

3.1.2 产权主体监督的内生性 94

3.1.3 产权主体监督的制度安排 96

3.2 国有产权监督机制分析 99

3.2.1 企业监督模式 99

3.2.2 国有企业外部监督的内部化机制 106

4.国有产权监督的经济学分析 113

4.1 政府监督的“公共利益论” 113

4.1.1 政府经济的垄断、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 113

4.1.2 监督成本与收益 118

4.2 国有产权代理成本与收益分析 121

4.2.1 国有产权的代理成本 121

4.2.2 国有产权代理成本与收益 123

4.2.3 国有产权监督的内生性分析 126

4.3 代理关系非均衡与产权监督机制 130

4.3.1 代理关系非均衡特征:会计信息失真 130

4.3.2 产权监督机制优选:财务总监制 132

4.3.3 产权监督博弈:企业涉税监督 135

5.国有产权监督制度比较分析 139

5.1 典型市场经济国家国有产权演化与评析 139

5.1.1 典型市场经济国家国有企业的历史考察 139

5.1.2 制度差异:政府—企业关系比较 143

5.2 典型市场经济国家国有企业分类监督制度 145

5.2.1 国有企业实行分类式管理 146

5.2.2 国有企业实行分工监督与评析 148

5.3 启示 152

6.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现实考察 156

6.1 国有企业发展备受关注 156

6.1.1 企业家精神:能力、创新与责任 157

6.1.2 国有企业发展:控制力与影响力 161

6.2 国有资产监管问题:国有企业监管边界模糊 164

6.2.1 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不清晰 164

6.2.2 现行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缺失 167

6.2.3 国有企业改革中的问题与隐忧 169

6.3 国有企业内部治理问题:激励失衡与监督困惑 175

6.3.1 晋升激励有限:经营者激励的一般方式 175

6.3.2 剩余控制权激励充分:经营者剩余控制权的“松动” 178

6.3.3 剩余索取权激励不足:经营者剩余索取权的“审慎” 182

6.3.4 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问题:“两权激励失衡” 186

6.3.5 国有企业的监督困惑 188

7.国有产权监督的制度安排 192

7.1 梳理与评判:现行经济监督体制的缺失 192

7.2 强化外部监督氛围:完善我国政府经济监督体系 196

7.2.1 以国家权力机关为监督主体构建经济监督子系统 196

7.2.2 以监督主体分工为基础,形成监督信息共享、协调共治的监督格局 198

7.2.3 以政府经济监督为“龙头”,促进与完善会计监督体系 199

7.3 明确监督核心内容:构建国有资本监督基本框架 200

7.4 重构内部监督机制:国有企业分类监管 207

7.4.1 国有企业分类监管的可能性 207

7.4.2 国有企业分类管理的基本模式 209

7.4.3 国有企业分类监督的机制选择 213

8.研究的基本结论、局限性与展望 220

8.1 研究的基本结论 220

8.2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229

主要参考文献 231

后记 24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