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大众非言语传播的功能研究
大众非言语传播的功能研究

大众非言语传播的功能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亿本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16188859
  • 页数:279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媒介进化视角阐述了大众非言语传播的内涵、结构特征、表意机制等;在此基础上,结合受众的接受心理及具体案例,重点分析大众非言语传播在塑造媒介真实、传递情感、塑造形象和引导说服等方面正向或负向的传播功能。同时,从非言语传播视角分析“拟态环境论”、“人体延伸论”、“媒介补救论”、“地球村”理论的合理性和局限性。最后,建议提升大众非言语传播功能的路径:受众的认知心理与传播技术共同推动理论创新,再经过教育普及推动传播实务的调整,最终提升大众非言语传播功能。
《大众非言语传播的功能研究》目录

绪论 1

第一章 历史与现状:大众非言语传播的总体认知 6

第一节 非言语传播的演变历程——反思“拟态环境论”、“人体延伸论”和“媒介补救理论” 6

一 独立表意:前语言时代的非言语传播 6

二 互文表意:语言时代的人际非言语传播 10

三 延伸与补救:大众非言语传播 14

四 回归与超越:网络人际非言语传播 19

第二节 大众非言语传播的内涵界定 25

一 言语不同于语言 26

二 非言语传播不同于言语传播 28

三 大众传播不同于人际传播 31

四 大众非言语传播与相关概念比较 31

五 大众非言语传播的特殊内涵 32

第三节 大众非言语传播的特征 33

一 大众非言语传播的主体构成 33

二 大众非言语传播的符号构成 34

三 大众非言语传播的特性 40

第四节 大众非言语传播的表意机制 45

一 尼尔·波兹曼批判理论的梳理与思考 45

二 非言语传播的独立表意机制可以凸显理性 46

三 大众非言语传播的隐喻表意机制可以凸显理性 48

四 不同大众非言语传播符号之间协同表意可以凸显理性 54

五 言语传播符号与非言语传播符号的协同表意可以凸显理性 56

六 结语 60

第二章 内隐与外显:受众对大众非言语传播的需求心理 61

第一节 受众的认知心理需要大众非言语传播 61

一 受众的一般认知心理需要大众非言语传播 62

二 受众认知心理的变迁需要大众非言语传播 67

第二节 跨文化传播心理需要大众非言语传播 71

一 大众非言语传播降低跨文化传播障碍 72

二 大众非言语传播彰显本土文化的软实力 75

第三节 传媒文化转向心理需要大众非言语传播 77

一 传媒文化的视觉转向趋势明显 79

二 传媒文化的非言语特征日趋强势 80

第四节 受众其他特殊心理需要大众非言语传播 83

一 突发事件报道需要大众非言语传播 83

二 监督报道需要现场大众非言语“噪声”证实 84

三 仪式传播需要大众非言语传播营造神话环境 85

四 体、娱报道需要大众非言语传播凸显现场感 87

第三章 肖似与扭曲:大众非言语传播参与塑造媒介真实——大众非言语传播视角挖掘“拟态环境”的隐蔽性 90

第一节 显性肖似:大众非言语传播显性影响新闻的真实感 91

一 视觉静态非言语传播符号烘托新闻的真实感 92

二 视觉动态非言语传播符号烘托新闻的真实感 93

三 听觉非言语传播符号烘托新闻的真实感 96

四 大众非言语传播符号隐喻新闻的真实感 98

第二节 隐性扭曲:大众非言语传播隐性影响新闻的真实性 100

一 大众非言语符号采集过程的倾向性 101

二 大众非言语符号加工环节的目的性 103

三 大众非言语符号编排的欺骗性 106

第三节 质量互变:大众非言语传播累积影响新闻的真实度 109

一 全真新闻:言语、非言语协调反映新闻的真实性和真实感 111

二 部分失实:大众非言语失实,真实度不够 111

三 全假新闻:缺失真实性和真实感,真实度最低 113

第四节 大众非言语传播视角思考新闻真实的提升对策 114

一 新闻真实的哲学思考:言语、非言语符号的对立与统一 114

二 新闻真实的符号学思考:非言语符号具有能指与所指特性 118

三 新闻真实的心理学思考:大众非言语传播符号的演变与扭曲 121

四 如何协调新闻的真实感、真实度与真实性 126

第五节 案例分析:媒体使用虚拟非言语传播符号增强新闻真实感——基于《十八大特别报道:数字十年》的分析 128

一 化抽象为具象 129

二 化繁杂为简单 130

三 化说教为隐喻 131

第四章 抚慰与异化:大众非言语传播参与媒介的情感传播——大众非言语传播视角探索传媒的宣泄、抚慰与激发功能 132

第一节 大众媒体情感传播的内涵与特征 133

一 大众媒体情感传播的基本内涵 133

二 大众非言语传播参与情感传播的特征 135

第二节 大众非言语传播参与情感传播的类型 141

一 大众非言语传播宣泄受众压抑的情感 142

二 大众非言语传播抚慰受众受伤的情感 147

三 大众非言语传播激发受众积极的情感 151

第三节 大众非言语传播参与情感传播的异化与思考 154

一 大众非言语传播助推煽情倾向 155

二 大众非言语传播助推色情趋势 155

三 大众非言语传播造成媒介暴力 157

四 大众非言语传播异化现象的思考 158

第四节 案例分析:大众非言语传播参与情感传播的案例分析——基于央视2008年5月18日“爱的奉献”赈灾义演的分析 159

一 听觉非言语传播参与情感传播 159

二 视觉非言语传播参与情感传播 160

三 视听复合非言语传播参与情感传播 161

四 不足与思考 161

第五章 天使与魔鬼:大众非言语传播的媒介形象塑造功能——大众非言语传播视角反思大众传媒的形象塑造功能 164

第一节 大众媒体形象塑造的基本内涵 165

一 大众媒体形象塑造的内涵 165

二 大众媒体塑造形象的功能 167

三 大众媒体塑造形象的受众 168

四 大众媒体塑造形象的对象 169

第二节 天使:塑造正面形象,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171

一 视觉静态非言语传播符号塑造媒介形象 171

二 视觉动态非言语传播符号塑造媒介形象 173

三 听觉非言语传播符号塑造媒介形象 174

第三节 魔鬼:非言语传播塑造负面形象,起到鞭挞警醒功能——以“郭美美”事件相关报道为例 175

一 大众非言语符号的选择,暴露反面形象 175

二 模拟大众言语符号,塑造负面形象 176

三 大众非言语符号隐喻表意,塑造媒介形象 177

四 大众非言语传播的互文表意反映负面形象 177

第四节 案例分析:大众非言语传播参与塑造国家媒介形象——基于央视《国庆60周年特别报道·盛典》的分析 179

一 大众非言语传播符号的使用情况 180

二 对大众非言语传播塑造国家形象的建议 182

第六章 真理与偏见:大众非言语传播参与媒介的说服传播——大众非言语传播视角反思大众传媒的舆论引导功能 189

第一节 说服传播的基本内涵 190

一 说服传播的内涵及特征 190

二 说服传播的主要途径 192

三 大众非言语符号参与说服传播的方式 193

第二节 风向标:分析说服对象特征,选择说服策略 196

一 排斥型:制造说服对象既有观点的不确定性,消解其对立情绪 197

二 不感兴趣型:培养说服情感,建立沟通关系 198

三 不了解型:增进事实认知,消除不确定性 199

四 混合型:“二八”拥抱“长尾”,拓展总体说服范围 200

五 中立型:凸显确凿证据,推动态度改变 201

六 支持型:放大支持态度,产生支持行为 202

第三节 加速器:塑造说服主体形象,影响说服功能 203

一 大众非言语传播塑造说服主体形象的理论依据 203

二 视觉非言语符号塑造说服主体形象 206

三 听觉非言语符号塑造说服主体形象 208

第四节 动力源:包装说服内容,影响说服功能 210

一 大众非言语符号塑造说服信息的真实感 211

二 大众非言语符号增强说服信息的直观性 212

三 大众非言语传播增加说服观点的隐蔽性 213

四 大众非言语符号提升说服内容的情趣性 214

第五节 催化剂:营造说服情境,影响说服功能 215

一 大众非言语传播营造适宜的说服情境 217

二 大众非言语传播培养融洽的说服情感 220

三 大众非言语传播构建良性的说服关系 221

第六节 案例分析:《纽约时报》利用大众非言语传播进行说服——以最近的四次地震报道为例 224

一 大众非言语符号通过构建现象真实植入观点 225

二 大众非言语符号通过烘托情感植入观点 226

三 大众非言语传播通过与言语传播的协同表意植入观点 227

四 评析与思考 229

第七章 前瞻与思考:大众非言语传播发展展望——大众非言语传播视角下的媒介变革趋势与应对 230

第一节 推动大众非言语传播发展的源头动因探索 231

一 受众心理需求刺激大众非言语传播发展,如何精确考察? 231

二 媒介技术发展保障大众非言语传播发展,如何有效利用? 235

三 传媒人的职业理想推动大众非言语传播的发展,如何合理落实? 236

第二节 提升大众非言语传播发展的理论路径分析 238

一 反思传统经典传播理论,凸显大众非言语传播的个性特征 239

二 借鉴多学科理论,助推大众非言语传播研究的理论建构 242

三 新闻传播教育应涵盖大众非言语传播,扩大社会认知 244

第三节 提升大众非言语传播发展的业务实践探索 247

一 新闻采访过程中的非言语传播 247

二 新闻信息加工环节的非言语传播 251

三 新闻展示过程的非言语传播策略 252

第四节 全媒体格局下的大众非言语传播发展的构想 254

一 大众非言语传播视角下的“全媒体” 255

二 信息传播主体的变迁:传统记者与草根受众 256

三 信息选择标准的变迁:适合多种传播渠道要求 257

四 信息传播渠道的变迁:多种媒体针对性传播 258

五 传播效果检验标准的变迁:使用与满足的多元趋势 260

结语 262

一 理论分析:厘清一个概念 262

二 批判思考:质疑一种批判 263

三 现实考察:细化四个功能 263

四 多维启发:反思四个理论 265

五 前瞻探索:适应一种趋势 265

参考文献 267

后记 27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