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丽江市和迪庆州旅游与文化互动发展研究
丽江市和迪庆州旅游与文化互动发展研究

丽江市和迪庆州旅游与文化互动发展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福泉主编;杨杰宏,刘婷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06848015
  • 页数:541 页
图书介绍:本书既从云南,也从“大香格里拉”区域的角度,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对丽江市和迪庆州的旅游与文化互动进行一些初步的探索,以研究旅游与文化如何互补互助,文化如何对规范旅游经营、促进良好的民风民俗方面起到更好的积极作用,尤其在精神陶冶、文化熏陶、文化教育等问题上如何对旅游起到良性作用。
《丽江市和迪庆州旅游与文化互动发展研究》目录

导 论 1

上编 宏观研究 21

第一章 七论丽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1

一、为成为真正高品位的旅游地而努力 21

二、保护好丽江旅游的半个灵魂——田野之美 24

三、发现我们的软肋,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 27

四、关于古城的规划和区域的合理划分——以新华街为例 29

五、发挥丽江在“大香格里拉”旅游圈中的独特作用 31

六、丽江应该建成从空中看也赏心悦目的园林城市 33

七、推进与高原生态农业密切结合的乡村文化旅游 35

第二章 丽江建设“文化硅谷”的初步探讨 38

一、进一步做好丽江古城文化的保护与发掘 38

二、保护好并充分利用丽江古城周围的环境 41

三、借助电视剧《木府风云》的影响,拓展木府的历史文化影响力及其文化旅游效益 42

四、抓好有世界声誉的东巴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43

五、推进丽江的深度文化旅游,使其成为“文化硅谷”的重要内容 44

第三章 民族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文化产业发展间有机整合的丽江方式 46

一、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产业发展并进 46

二、城市建设中“新旧城双核模式”间有效衔接中的丽江方式 48

三、主动选择切合自身优势资源产业化开发的丽江方式 49

四、重视文化教育与民族文化人才队伍的培育 52

第四章 丽江文化旅游发展中应注意的四个关系维度 54

一、文化旅游与农村城镇化 54

二、文化保护与旅游经济发展 60

三、一域与全局 64

四、旅游资源的认识与创新 67

第五章 文化产业发展的“丽江经验”与持续发展研究 73

一、丽江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73

二、丽江文化产业发展取得的经验 74

三、推动丽江文化产业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76

第六章 云南藏区各民族的和谐共处是促进文化和旅游互动发展的基础 79

一、多民族和睦相处、互补共融的历史格局 81

二、各民族居住环境的差异性构成了经济生活的互补性 83

三、环境保护和社区资源管理的互助合作 90

四、藏族和其他各族文化的相互尊重和相互影响 91

五、云南藏区的民族融合 96

第七章 云南藏区旅游与文化互动发展的初步研究 98

一、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奠定了旅游与文化产业共同繁荣的根基 99

二、打造香格里拉品牌,实现文化兴州,产业强州 100

三、旅游与文化共同繁荣,实现云南藏区富裕民主文明开放生态和谐新生活 103

第八章 摩梭文化的研究传承和摩梭文化与旅游的互动发展 108

一、云南摩梭文化研究和文化传承简况 108

二、当前泸沽湖区域旅游存在的一些问题 114

三、几点建议 119

四、略谈促进云南四川两地摩梭(纳)文化的认同意识 121

下编个案调查研究 127

第一章 “大香格里拉”文化旅游圈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互动发展典型案例调研报告 127

一、中国民族风情魅力名镇独克宗古城的保护与发展 128

二、宗教文化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之噶丹·松赞林寺对小街子村(崩热)的影响 190

三、藏民家访——洛桑尼玛林卡以及香格里拉印经院文化(霞给民族村)旅游互动案例 216

第二章 迪庆生态和文化旅游互动发展的几个观点和案例 230

一、回顾上世纪90年代早期对迪庆藏区生态旅游前景的一些分析 230

二、“香格里拉”品牌的形成和卡瓦格博登顶风波 243

第三章 旅游场域中民族艺术的传承与变迁——以丽江洞经音乐为例 255

一、从班社到艺术团:传承组织的考察 256

二、从地方名人到市场能人:传承组织者的考察 263

三、从文人雅乐到展演节目:传承内容及形式的考察 266

四、从民间艺人到演出人员:传承主体的考察 271

五、从师徒传承到培训传承:传承模式的考察 275

六、从欣赏者到消费者:观众与艺人关系考察 277

七、现代性语境下的反思 280

第四章 旅游情境下的文化展演与民俗功能变异——以丽江东巴文化为例 286

一、东巴文化民俗功能变异的情境 286

二、东巴文化民俗功能的变异 289

第五章 品牌景区中乡村旅游的困境与出路——以丽江市玉龙县龙蟠乡为研究个案 311

一、龙蟠乡情 312

二、龙蟠文化旅游资源 313

第六章 拉市乡村旅游的调查报告 340

一、拉市旅游资源分析 341

二、拉市乡乡村旅游崛起原因探析 344

三、拉市海乡村旅游个案调查 348

四、拉市乡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356

五、对拉市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对策建议 361

第七章 丽江第一个乡村生态旅游合作社的产生——玉龙县文海村调研(上)(1993~1995) 367

一、文海村概况 367

二、文化资源和特色 371

三、传统文化与生产生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75

四、濒危的传统文化现状 378

五、保护措施与开发建议 378

第八章 乡村旅游经营权纠纷引发的问题思考——玉龙县文海村调研(下)(2012年) 382

一、文海概况 382

二、文海旅游资源 384

三、文海生态旅游的发展历程 390

四、文海旅游资源经营权的纠纷 395

五、纠纷背后的思考 397

第九章 丽江市玉龙县文化与旅游名村玉湖的跟踪调研 404

一、村名的来历 404

二、村史简述 406

三、社会组织结构 409

四、经济与资源 412

五、生态环境现状和历史的回顾 415

六、玉湖的文化旅游资源 424

七、近年来的发展变化 434

第十章 互动与制约:民俗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与应用——以丽江玉水寨为研究个案 448

一、玉水寨发展历程 449

二、玉水寨传承民族文化的现状调查 452

三、抢救、挖掘、传承了一批濒危的纳西族民间传统艺术 463

四、传承、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与丽江的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464

五、玉水寨模式的民俗旅游特点 465

六、探讨与思考 469

第十一章 在丽江进行民族民间文化传承的实践和面临的挑战 474

一、纳西族民间文化精英的培养 474

二、实施“参与式”教学,传承乡土知识 479

三、培训妇女留住她们“手上的文化”和扶贫助学 488

第十二章 泸沽湖区域旅游与文化的互动发展 491

一、泸沽湖旅游业发展历程 491

二、泸沽湖旅游业规范发展取得的经验 493

三、泸沽湖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497

四、保护优先,文化为魂,推进泸沽湖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 498

第十三章 摩梭母系文化保护和旅游发展现状调研 509

一、传统文化背景介绍 509

二、田园牧歌的过去——未醒的梦 511

三、游客来了?狼来了?或者钱来了? 512

四、山门打开之后 514

五、从家族长老制到法规的萌芽 516

六、泸沽湖旅游文化的瓶颈 519

七、冲击、磨合之后重构摩梭文化 522

八、脆弱的生态与脆弱的文化 527

九、落水村旅游发展陷入困境 532

十、泸沽湖旅游业中的环境问题 535

十一、保护母亲湖行动 537

后记 54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