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气PM2.5污染防治策略与技术途径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郝吉明,尹伟伦,岑可法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030484604
- 页数:615 页
第1章 我国大气PM2.5 的污染特征与来源解析 1
1.1 大气PM2.5 及其前体物的排放特征 3
1.1.1 1990~2013年中国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 3
1.1.2 重点区域污染物排放清单 9
1.1.3 中国高分辨率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的空间分布 11
1.2 大气PM2.5 及其前体物质量浓度及化学组成时空变化特征 14
1.2.1 我国主要城市和地区大气PM2.5 浓度特征 14
1.2.2 我国主要城市和地区大气PM2.5 前体物浓度特征 17
1.2.3 我国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分布特征 18
1.2.4 大气PM2.5 化学组成时空变化特征 21
1.3 区域大气PM2.5 的输送特征 24
1.3.1 中尺度大气输送网络统计分析 24
1.3.2 PM2.5 区域性重污染过程筛选 26
1.3.3 首都及其外围圈层PM2.5 重污染过程的浓度分布及其输送通道 26
1.4 面向环境基准的PM2.5 毒理特征 36
1.4.1 PM2.5 的细胞毒性特征 37
1.4.2 基因表达谱分析结果 41
1.4.3 GO功能显著性富集分析 44
1.4.4 KEGG通路显著性富集分析 44
1.4.5 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验证差异基因表达水平 46
1.4.6 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验证 48
1.4.7 PM2.5 诱导16-HBE细胞IL6升高剂量-效应关系 48
1.5 大气PM2.5 来源解析 49
1.5.1 基于空气质量模型的PM25来源解析 49
1.5.2 基于后向轨迹模型的大气PM2.5 来源解析 52
1.6 小结 58
参考文献 59
第2章 我国能源利用过程大气PM2.5 排放综合控制对策和技术途径 63
2.1 我国能源利用现状 65
2.1.1 我国能源消费现状 65
2.1.2 主要用能行业现状 70
2.2 我国PM2.5 及其前体物排放现状 85
2.2.1 我国主要用能行业污染点源及控制政策 85
2.2.2 我国主要用能行业PM2.5 及其前体物排放特征 89
2.3 我国主要用能行业PM2.5 及其前体物控制技术 102
2.3.1 颗粒物控制技术 102
2.3.2 二氧化硫控制技术 106
2.3.3 氮氧化物控制技术 111
2.3.4 汞等重金属污染物控制技术 113
2.3.5 挥发性有机物(VOCs)控制技术 118
2.4 我国主要用能行业PM2.5 及其前体物减排情景分析 120
2.4.1 情景设置 120
2.4.2 污染物排放预测 120
2.5 小结 125
参考文献 127
第3章 我国交通系统对大气PM2.5 污染的影响和控制战略研究 131
3.1 我国交通系统大气污染排放控制面临的挑战 133
3.2 我国交通源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 134
3.2.1 移动源排放测试方法和系统 134
3.2.2 道路机动车排放特征分析 136
3.2.3 非道路移动源排放特征分析 142
3.3 我国交通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的建立 149
3.3.1 移动源排放清单的方法学和数据库 149
3.3.2 道路移动源排放清单的建立 154
3.3.3 非道路移动源排放清单的建立 159
3.4 交通源排放控制技术和控制策略发展趋势研究 161
3.4.1 国内外道路移动源排放控制体系分析 161
3.4.2 道路移动源排放控制技术措施库的建立 168
3.4.3 中国道路移动源排放控制技术和控制策略 169
3.4.4 非道路移动源排放控制技术和控制策略 174
3.5 我国交通源污染控制情景分析和排放趋势预测 175
3.5.1 我国道路机动车保有量增长趋势 175
3.5.2 我国道路移动源排放控制情景设计和排放趋势预测 177
3.5.3 非道路机动车排放趋势预测分析 189
3.6 中国交通源PM2.5 污染控制的政策建议 194
参考文献 197
第4章 森林植被对PM2.5 污染的影响及控制策略 201
4.1 森林植被阻滞吸收PM2.5 等颗粒物的作用表现 203
4.2 森林植被对PM2.5 的调控证据 204
4.3 森林植被树木吸附、吸收PM2.5 等颗粒物及其前体物功能分析 206
4.3.1 森林植被对大气颗粒物滞尘能力的分析 206
4.3.2 森林植被对PM2.5 前体物SO2、NOx、 HF等吸收能力 215
4.3.3 森林植被对PM2.5 中水溶性无机成分的吸收分析 220
4.3.4 森林植被对PM2.5 中重金属离子的吸收研究 223
4.3.5 森林植被对PM2.5 中有机物成分的吸收研究 225
4.3.6 湿地环境对PM2.5 颗粒物污染的影响 230
4.4 森林植被的BVOCs排放状况及调控策略 231
4.4.1 植物挥发性有机物的生物合成 232
4.4.2 不同树木BVOCs排放种类与特征 234
4.4.3 树木释放的BVOCs的功能 242
4.4.4 正确认识树木BVOCs释放与PM2.5 的关系 244
4.4.5 树木BVOCs排放控制 245
4.5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246
4.5.1 研究结论 246
4.5.2 对策建议 247
参考文献 253
第5章 我国农业源氨排放数量及时空分布 265
5.1 种植业氨排放的数量与时空分布 268
5.1.1 种植业氨排放的计算依据 268
5.1.2 农田氨排放机理 270
5.1.3 农田氨排放模型 272
5.1.4 与农田氨排放有关的基础资料 275
5.2 区域种植业氨排放的数量 278
5.2.1 东北地区农田氨排放的数量与强度 278
5.2.2 华北地区农田氨排放的数量与强度 284
5.2.3 长江中下游地区农田氨排放的数量与强度 292
5.2.4 华南地区农田氨排放的数量与强度 301
5.2.5 西北地区农田氨排放的数量与强度 306
5.2.6 西南地区农田氨排放的数量与强度 313
5.3 我国种植业氨排放的分布 320
5.3.1 我国种植业氨排放数量空间分布 320
5.3.2 我国种植业氨排放的强度及空间分布 338
5.4 养殖业氨排放的数量与分布 353
5.4.1 养殖业氨排放模型 353
5.4.2 我国区域氨排放数量 357
5.4.3 我国养殖业氨排放的空间分布 358
5.5 我国农业源氨排放总量的时空分布 366
5.5.1 农业源氨排放总量的时空分布 367
5.5.2 农业源氨排放的强度的时空分布 380
5.6 小结 393
参考文献 394
第6章 我国大气PM2.5 污染的监测网络与方法体系构建 397
6.1 大气PM2.5 监测方法与仪器设备比对研究 399
6.1.1 国外大气PM2.5 监测方法应用与仪器配备情况 399
6.1.2 国外大气PM2.5 监测方法应用情况 400
6.1.3 我国大气PM2.5 自动监测方法比对结果分析 400
6.1.4 我国环境空气监测网络中PM2.5 监测方法应用情况 404
6.1.5 我国大气PM2.5 与PM10监测方法比较 404
6.2 PM2.5 监测网络设计与建设 405
6.2.1 国外大气PM2.5 监测网络布设情况 405
6.2.2 我国大气PM2.5 监测网络总体布局分析 408
6.2.3 我国现有太气PM2.5 监测点位代表性分析 417
6.3 我国大气PM2.5 监测网络运行初步结果分析 423
6.3.1 我国城市PM2.5 污染状况分析 423
6.3.2 我国农村地区PM2.5 污染状况 436
6.3.3 我国背景地区PM2.5 污染状况 436
6.3.4 国务院大气污染行动计划对PM2.5 的考核要求 437
6.3.5 我国大气PM2.5 来源解析结果分析 439
6.4 我国大气PM2.5 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体系现状 452
6.4.1 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要求 452
6.4.2 PM2.5 监测方法体系 452
6.4.3 PM2.5 监测设备技术要求 452
6.4.4 PM2.5 监测系统运行与质量控制 453
6.5 大气PM2.5 监测结果评价与信息发布 453
6.5.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453
6.5.2 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 454
6.5.3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454
6.5.4 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办法 454
6.5.5 PM2.5 监测结果信息发布 455
6.6 PM2.5 研究性监测技术体系研究 464
6.6.1 超级站的定义与功能 464
6.6.2 国外超级站建设运行概况 464
6.6.3 国内超级站建设运行概况 464
6.6.4 大气PM2.5 研究性监测 467
6.6.5 研究性超级站建设 470
6.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PM2.5 测试方法综述 471
6.7.1 固定源PM2.5 直接采样方法 472
6.7.2 固定源PM2.5 稀释采样方法 478
6.8 基于虚拟撞击原理的固定源PM2.5 采样器的研制 480
6.8.1 虚拟撞击原理 481
6.8.2 虚拟撞击采样器的设计与加工 481
6.8.3 虚拟撞击采样器的标定 482
6.8.4 虚拟撞击采样器基本参数对切割效率的影响 484
6.9 移动污染源排气中PM2.5 测试方法 485
6.9.1 移动源排放PM2.5 监测方法 486
6.9.2 移动源排放PM2.5 测量技术 490
6.9.3 移动源PM2.5 监测未来发展 494
6.10 小结 496
参考文献 498
第7章 我国大气PM2.5 污染综合防治技术途径和对策建议 505
7.1 国内外大气环境PM2.5 相关控制法规和政策分析 507
7.1.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507
7.1.2 能源利用 512
7.1.3 固定源污染控制 516
7.1.4 移动源污染控制 520
7.1.5 扬尘污染控制 525
7.1.6 VOCs污染控制 526
7.1.7 区域污染控制 530
7.2 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水平与PM2.5 的非线性响应关系研究 533
7.2.1 中国大气污染现状的模拟与验证 533
7.2.2 区域源排放-浓度非线性响应模型的建立 540
7.2.3 大气PM2.5 的主要来源识别 553
7.3 大气PM2.5 及其前体物控制技术综合评估 559
7.3.1 污染物控制技术综合评估方法 559
7.3.2 典型行业污染物控制技术综合评估案例 566
7.4 我国大气PM2.5 污染控制目标和多污染物综合防治情景 585
7.4.1 区域空气质量分阶段控制目标 585
7.4.2 各省、各污染物减排量分配 585
7.4.3 大气污染物减排的技术途径和路线图 594
7.4.4 污染拉制措施的环境效果后评估 603
7.5 我国大气PM2.5 污染控制策略和防治对策建议 605
参考文献 608
索引 612
- 《大气污染与健康维权》王灿发,谢明主编 2019
- 《基于地质雷达信号波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探测方法研究》赵贵章 2019
- 《看不见的室内空气污染》侯立安主编 2019
- 《长三角雾霾突发事件风险评估、应急决策及联动防治机制研究》叶春明著 2019
- 《污灌农田污染土壤修复试验研究》齐学斌,樊向阳,乔冬梅 2019
- 《钢铁行业污染特征与全过程控制技术研究》周长波等 2019
- 《陶瓷工业节能减排技术丛书 陶瓷工业节能减排与污染综合治理》罗民华著 2017
- 《大气中典型二恶英类物质的氧化降解机理研究》张晨曦 2017
- 《大气氮沉降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方琨,王道波 2019
-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中典型污染物控制技术》朱芬芬等编著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走近科学》精选丛书 中国UFO悬案调查》郭之文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中医骨伤科学》赵文海,张俐,温建民著 2017
- 《美国小学分级阅读 二级D 地球科学&物质科学》本书编委会 2016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强磁场下的基础科学问题》中国科学院编 2020
- 《小牛顿科学故事馆 进化论的故事》小牛顿科学教育公司编辑团队 2018
- 《小牛顿科学故事馆 医学的故事》小牛顿科学教育公司编辑团队 2018
- 《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系列教材 旅游企业岗位培训系列教材 新编北京导游英语》杨昆,鄢莉,谭明华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