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韩孟诗派群体接受史论
韩孟诗派群体接受史论

韩孟诗派群体接受史论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磊著
  • 出 版 社:济南:齐鲁书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33334345
  • 页数:418 页
图书介绍:本书研究中唐时以韩愈、孟郊为主的诗歌创作流派在我国文学史上的接受流程及规律。
《韩孟诗派群体接受史论》目录

总序 1

序&尚永亮 1

引言 1

一、韩孟诗派研究现状和问题的提出 1

二、接受美学的引入与古典文学接受史研究的展开 4

三、从作品、作家接受史到群体接受史 7

四、本书的研究思路和说明 9

第一章 韩孟诗派的群体认同和自我接受 13

第一节 以韩愈、孟郊为中心的交游群体之形成 14

一、初识:长安应试时期 15

二、发展:以汴州为中心的交游时期 18

三、高峰:由长安至洛阳的聚会时期 19

第二节 韩孟诗派的自我接受 21

一、诗派成员间的作品传播与创作互动 21

二、诗派成员间的互相推崇意识和诗歌理论主张的自觉 24

三、创作实践中的诗歌风格自觉趋同 27

四、韩孟诗派与“韩门弟子”考辨 30

第三节 元和诗坛背景下的韩孟诗派群体接受 32

一、元和诗坛上与韩孟诗派相关的“并称”现象 32

二、张籍:韩孟、元白两大诗派的联结者 35

三、韩孟诗派与“元和体”之关系 38

四、柳宗元、刘禹锡、王建与韩孟诗派 41

第二章 韩孟诗派的传播和效果史述论 45

第一节 韩孟诗派的历代传播接受背景和宏观态势 46

一、中晚唐五代时期 46

二、两宋时期 50

三、金元时期 52

四、明清时期 53

五、近代以来 55

第二节 韩孟诗派主要别集的整理与传播 56

一、韩愈诗集的整理与传播 58

二、孟郊集的整理与传播 67

三、李贺集的整理与传播 70

四、贾岛集的整理与传播 75

第三节 历代诗歌选本中的韩孟诗派 78

一、入选诗歌数量的分析 79

二、入选篇目的分析 83

三、韩孟诗派选本传播接受的内在特征 89

四、合选与合集 90

第四节 韩孟诗派多元文化传播接受管窥 92

一、由史实向传奇小说、神话传说的演变 93

二、以绘画为主要载体的图像传播 101

三、声名传播的重要途径——祭祀、崇拜和地方文化遗存 108

第三章 韩孟诗派作品接受史例析 111

第一节 韩孟联句接受史 111

一、晚唐皮陆联句对韩孟联句的效仿接受 113

二、宋金元时期对韩孟联句的接受 115

三、明清时期韩孟联句接受的游艺化倾向 117

第二节 《南山》与《北征》:比较过程中的阐释史 119

一、《南山》的创作过程、观念和动机 119

二、宋代的《南山》阐释:提出问题 121

三、明清近代时期:为《南山》正名 124

第三节 孟郊《游子吟》接受史中的文化内涵 128

一、宋人对《游子吟》价值的发现 128

二、《游子吟》接受的文化延伸 131

三、《游子吟》成为名篇的原因规律 134

第四章 历代重点读者对韩孟诗派的阐释评论(上) 135

第一节 中晚唐五代时期对韩孟诗派的阐释评论 135

一、孟诗韩笔 136

二、晚唐诗人对韩愈诗歌的阐释 138

三、杜牧:长吉诗的“第一读者” 140

第二节 两宋时期对韩孟诗派的群体阐释 147

一、新、旧《唐书》接受韩孟诗派之比较 147

二、北宋前期的尊韩与论韩 150

三、诗歌接受主导下的韩、孟分论现象 152

四、南宋:韩、孟接受态势的转变 155

五、李贺在宋代遭受的冷遇 159

第三节 苏轼对韩孟诗派的权威阐释 163

一、诗格之变,自退之始 164

二、郊寒岛瘦 168

第四节 两宋之交的分化趋向与多层面阐释 172

一、黄庭坚、陈师道的理论贡献 172

二、“以文为诗”之争的起源及其反映的诗坛动向 178

第五章 历代重点读者对韩孟诗派的阐释评论(下) 194

第一节 金元时期对韩孟诗派的阐释评论 194

一、金元北方士人阐释韩孟诗派的不同倾向 194

二、方回等元代南方士人对韩孟诗派的理论阐释 199

第二节 明清时期从整体角度对韩孟诗派的阐释评论 200

一、对韩孟诗派交往关系和整体诗风的概括 201

二、诗史地位:中唐诗变最重要的代表 211

第三节 明清时期对韩孟诗派诗人个体的阐释评论 214

一、对韩愈诗歌特色的细密阐发和宏观历史定位 214

二、挖掘孟郊诗“寒涩”中的理致韵味 230

三、对李贺奇诡诗风的持续纷争 235

第四节 20世纪韩孟诗派阐释研究史概述 239

一、20世纪韩孟诗派整体研究概况 239

二、诗人个体研究概况 244

第六章 历代重点诗人对韩孟诗派的创作接受 254

第一节 晚唐诗人对韩孟诗派的创作接受——以小李杜、皮陆唱和为中心 255

一、晚唐诗人对韩愈、孟郊的创作接受 255

二、晚唐时期李贺诗风的影响与新变 257

第二节 欧阳修、梅尧臣对韩、孟的群体接受 260

一、明确的群体接受观念 261

二、群体接受的形式:推名、唱和、联句、拟作 266

三、群体接受的内容与效应 275

四、群体接受的文化背景与深层原因 284

第三节 王安石、王令对韩孟诗派接受之异同 290

一、矛盾表象下的暗中袭承:王安石对韩诗的接受 291

二、旗帜鲜明、倾心模仿:王令对韩孟诗派的接受 294

三、二王交谊与接受韩诗 299

四、王安石、王令接受韩诗之差异的诗史意义 303

第四节 苏轼、黄庭坚、陈师道对韩孟诗派的创作接受 304

一、苏轼:“唐音”到“宋调”的成功转型 305

二、黄庭坚:因求新而好险趋奇 307

三、陈师道:“身作贾孟行诗图” 309

第五节 金元时期李贺、韩愈诗风的高涨 311

一、南宋遗民谢翱对韩孟诗派的尊崇与模仿 312

二、金末怪奇诗派对韩孟诗派的群体接受 316

三、元代盛行的崇贺之风 319

四、杨维桢“铁崖体”受李贺诗风的影响 325

第六节 明代诗人对韩孟诗派的创作接受——以徐渭为中心 331

一、明代诗人因承韩孟诗派概观 331

二、徐渭的生平、人格精神和创作态度 334

三、徐渭学韩派的创作体现 336

四、徐渭在韩孟诗派接受史上的意义 339

第七节 清代诗人对韩孟诗派的创作接受 341

一、接受韩孟诗派雄豪险怪、瑰奇诡谲诗风的寒士诗人 343

二、钱载和清代“宋诗派”诗人对韩诗“以文为诗”的创作接受 356

第七章 “郊岛”与韩孟群体接受史离合关系之嬗变 367

第一节 晚唐五代时期对贾岛的接受及其社会文化原因 367

一、接受贾岛的诗人群体与接受内容概观 368

二、“贾岛现象”的社会文化原因 373

第二节 宋代:“郊岛”与“贾姚”的分合嬗变 376

一、“郊岛”说的产生与定型 376

二、北宋时期对贾岛诗歌价值之论说 379

三、“贾姚”说的盛行以及南宋后期对贾岛的接受 380

第三节 金元明清时期对郊、岛的接受 387

一、金元时期对郊、岛寒苦诗风的冷落 387

二、明清时期对郊、岛地位高下的重视 389

三、明清时期对贾岛幽僻诗风的不同评价 391

余论 394

主要参考书目 397

后记 41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