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唐君毅全集  第10卷  人文精神之重建
唐君毅全集  第10卷  人文精神之重建

唐君毅全集 第10卷 人文精神之重建PDF电子书下载

社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唐君毅著
  • 出 版 社:北京:九州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7510841033
  • 页数:479 页
图书介绍:
《唐君毅全集 第10卷 人文精神之重建》目录

前言 1

第一部 导论(忏悔、向往,与对真理之信心) 5

宗教精神与现代人类 5

一 人与天之合作,以挽救人类之物化 5

二 流俗所谓宗教精神恒为第二义以下之宗教精神 8

三 苦痛罪恶之存在之肯定与超一般意识之解脱苦罪之意志 10

四 近代精神与宗教精神之相违 12

五 无可奈何之感与罪过之自觉 14

六 罪过之分担与悲悯之情 19

科学世界与人文世界 21

一 以德性为中心而全幅开展之人文世界 21

二 原为人所生息之人文世界,及人之自觉之与否 22

三 东西传统思想之尊人,与科学的宇宙观中人之自卑感 24

四 化人文生活为客观对象而研究之科学与人文生活之自身 26

五 求人与生物及物之共相之科学与马克思、弗洛特等之自然主义 27

六 近代科学之实际应用上之歧途,与附带产生之物化的人生 28

理想的人文世界 33

一 人的哲学、心的哲学之重要 33

二 宗教生活之必须 33

三 心与心交光互映之社会与个人关系 34

四 礼乐精神之重要 36

五 科学家之胸襟与德性 37

六 艺术科学之超政治经济性与其社会性 38

七 人文合奏之谐乐的向往,及政治上之上下位分间关系之提示 39

八 经济问题之重心不在生产分配交换而在消费 40

九 理想之社会关系与太和世界 41

论真理之客观性与普遍性 44

一 真理与偏见 44

二 “道理之是否真”与“主张一道理者为何人”之分别 46

三 真理之客观性普遍性 47

四 人之否认真理之客观性普遍性原于观念上之混淆 49

五 人之主观的私意私欲与学术思想 52

第二部 中西文化之省察 59

中西文化精神之比较 59

一 西方文化与宗教科学 59

二 西方之宗教精神科学精神与道德 62

三 西方之宗教精神科学精神与艺术 63

四 科学宗教艺术道德四种精神之差别 64

五 中国之道德精神与宗教 67

六 中国之艺术精神与科学 69

七 总论中国文化中之道德精神与艺术精神 73

中国清代以来学术文化精神之省察 78

一 导言 78

二 清代哲学之价值及其限制 80

三 清代训诂考证之学之价值及其流弊 84

四 论清末思想 87

五 新文化运动时之思想 89

六 下降之路与上达之机 92

西洋古典文化精神之省察——西洋文化精神之省察(上) 97

一 导言 97

二 希腊精神——自由理性之尊重与对普遍之理之肯定 99

三 罗马精神之形成——普遍纪律之强制的实现与普遍人性之自觉 101

四 基督教精神——绝对的普遍精神之肯定——内心之仁之自觉 104

五 基督教精神与世俗之纠缠及主观自我之自觉 106

六 近代精神与中世精神之连续性——发现或实现普遍之理于自然及社会之意志 109

西洋近代文化精神之省察——西洋文化精神之省察(下) 112

七 近代西洋文化中,求实际实现其“依理性而成的理想”之诸事业 112

八 西洋近代文化中神圣的理想之转化为罪恶之诸例证 114

九 西洋文化根本缺点之探索 117

十 理性主义、理想主义、人文主义精神之丧失与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学术精神之流弊 120

十一 结论——西洋文化之前途之展望 126

附录 130

人类的创世纪(一九五二年元旦献辞) 134

一 共产主义之力量之来源 134

二 综合性之理想与神力 138

第三部 中国固有人文精神之阐述 145

儒家之社会文化思想在人类思想中之地位 145

一 儒家与道家及个人自由主义 145

二 儒家与墨家及社会主义 147

三 儒家与法家及极权主义 150

四 结论 152

孔子与人格世界 158

一 前言 158

二 古人了解孔子之道 159

三 本文了解孔子之道 162

四 (甲)学者与事业家型 164

五 (乙)天才型 165

六 (丙)英雄型 167

七 (丁)豪杰型 169

八 (戊)超越的圣贤型——谟罕默德、释迦、甘地、耶稣、武训 171

九 (己)圆满的圣贤型——孔子 176

中国先哲之人生思想之宽平面 184

一 前言 184

二 儒道二家之宽平舒展的世界观 184

三 儒家之个体与全体相涵之人生观 189

四 儒家道德生活中之平等慧与差别慧 191

中国今日之乱之文化背景 199

一 前言 199

二 中国数十年未能建立富强国家之文化背景 201

三 中国科学不发达之文化背景 204

四 中国民主政治失败之文化背景 206

五 中共在大陆胜利之文化背景 210

六 中国文化精神之不容否定 214

第四部 中西社会人文精神之融通(上) 219

论接受西方文化思想之态度——中国知识分子自作主宰的精神气概之建立 219

一 今日中国知识分子之责任与悲痛 219

二 中国知识分子如何而有气概 222

三 中国百年来知识分子缺乏气概之事实与其原因之进一步的说明 226

四 论英型美型与德国型思想之并重 231

五 西方古典精神之不容忽视,及西方现代哲学文化思想中对中古希腊精神之回顾 236

六 中古精神之价值之认识与人类文化之远景 242

七 中国知识分子自作主宰之精神气概之建立 252

自由之种类与文化价值——中西文化思想中自由观念之会通(上) 256

一 叙言 256

二 满足欲望之自由义、立异之自由义与保持选择可能之自由义 257

三 自由权利之自由 260

四 社会群体的自由 263

五 实现人生文化价值之内在的自由 264

六 胸襟度量的自由 267

七 涵盖现实的可能的人生文化价值之仁心的自由 269

西方之自由精神、自由观念之类型——中西文化思想中自由观念之会通(中) 271

一 希腊哲人中之自由精神 271

二 基督教之自由意志之概念 274

三 近代文化中之自由精神与科学 275

四 近代西方——英国型之自由理论 277

五 康德、黑格尔之自由论及理性论与其人文精神 279

六 杜威、罗素之自由精神 283

七 略说庄子与佛家之自由精神 286

孔子精神与各类之自由——中西文化思想与自由观念之会通(下) 288

一 孔子精神之涵容的度量 288

二 孔子对于自然宇宙自然生命之肯定与欲望自由、立异自由及选择可能之自由 289

三 孔子思想与个人自由 292

四 西方自由权利之理论上的最后的保证 295

五 孔子思想进于西方近代理想主义者之处:求仁好学、礼意与家国天下之并重 298

六 余论——明本文宗旨 301

人文与民主之基本认识 305

一 前言 305

二 政治不直接实现人生人文之价值 306

三 政治之消极功能与积极功能 307

四 政治意识与道德意识 308

五 民主政治之消极的保证人文世界存在之价值 310

六 民主政治之积极的道德价值 312

七 实现民主政治与保障人权赖多种社会文化团体之存在 314

中西社会人文与民主精神 317

一 前言 317

二 西方民主政治之社会文化背景 319

三 西方个人自由精神之远原 323

四 中国文化之宽容性 326

五 中国人文精神中之民主精神 328

六 中国儒家未建立民主政治制度之原因与中西政治之不同 331

七 中国未来民主之展望 334

第五部 中西社会人文精神之融通(下) 339

西方文化中之悠久与和平问题 339

一 西方文化之悠久问题及和平问题 339

二 如何获致人类和平之各层次的见解 344

三 如何获致文化悠久存在诸可能的答案 348

西方哲学精神与和平及悠久(上) 352

一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之思想之代表性 352

二 柏拉图式精神之不能成就生命之悠久与其缺乏和天下之理念 355

三 亚里士多德之思想中有形式之永恒,无生命之悠久 357

四 科学精神之不能成就其自身之悠久 361

五 社会文化多端发展之精神与分裂人文世界之人心动机 363

西方哲学精神与和平及悠久(下) 369

六 康德、黑格尔之哲学精神与和平及悠久 369

七 黑格尔之国家论与人类历史之悠久论 374

八 黑格尔哲学之思维反证人类和平之可能,与今日之世界性的人文分裂 376

九 基督教与人类和平及人文悠久 380

十 略论西方思想未能致天下太平、成人文悠久之故,与东方智慧之方向 384

印度与中国先哲之宗教道德智慧之方向 388

一 导言 388

二 印度宗教中超化人类之非理性反理性部分之瑜伽行,与其他似消极否定的哲学 389

三 中国与印度人生智慧之相通 395

四 中国儒家所谓操存、涵养体认之工夫,皆所以使理性不致为非理性、反理性者所间隔,由天理流行,以超化非理性反理性者 398

五 中国儒家所谓省察与研几,皆在本原上超化非理性反理性者之工夫 402

中国人之日常的社会文化生活与人文悠久及人类和平 404

一 日常生活与精神文化生活之合一 404

二 自然生命之安顿于社会文化生命中 408

三 孝弟及对天地圣贤之崇敬与人类和平及人文悠久之关系 409

四 对天地之态度 412

五 乡土之情谊与农业 413

人类精神之行程(上)——中西学术文化发展三阶段之对比 418

一 导论 418

二 古代学术思想之对比 423

三 由古代至中古之宗教思想对比 427

四 中古宗教思想之发展之对比 430

人类精神之行程(下)——中西学术文化发展三阶段之对比 433

五 近代精神之始原与理性主义哲学之对比 433

六 近代之实践精神与哲学主要学派之对比 436

七 西方中古时代之内在矛盾之爆裂、西方之扩张及科学之发达;与中国之史学成就,及中国民族之和融凝协,及其力量之收敛 439

八 分门别类之科学精神及历史考证之学术价值与其限制 442

九 中西近代学术精神之成就 447

十 余论 449

附录:我对于哲学与宗教之抉择——《人文精神之重建》后序兼答客问 451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