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咸阳帝都记
咸阳帝都记

咸阳帝都记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学理著;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编
  • 出 版 社:西安:三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806283072
  • 页数:614 页
图书介绍:
《咸阳帝都记》目录

绪论 1

第一章 秦都咸阳在社会改革中兴起 21

第一节 咸阳的地理环境 22

一、位于“关中”之中 22

(一)“关中”释义 22

(二)关中的形胜 24

二、咸阳 25

(一)“山南水北皆阳” 25

(二)先秦时期咸阳原的历史变迁 26

三、秦人逐戎,实有关中 29

第二节 商鞅变法与定都咸阳 31

一、秦人出陇,向关中腹地挺进 31

(一)徘徊陇东 31

(二)沿渭东进 34

二、秦献公的改革与孝公定都咸阳 36

(一)秦国艰难的处境 36

(二)初试锋芒 38

(三)“求贤令”与定都咸阳 39

第三节 市政建设的开端 43

一、筑“冀阙宫廷” 43

(一)政治用意 43

(二)考古发掘所揭示的面貌 43

二、更筑“宫城” 47

三、编制户口 49

第二章 咸阳在秦统一事业中扩大 63

第一节 咸阳日趋繁荣的社会背景 64

一、秦国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 64

(一)农业生产 64

(二)手工业制造 69

(三)商业活动 71

二、秦国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 72

(一)封建官僚体制的建立 72

(二)形成一套完密的法律制度 74

(三)有一支强大的军队 75

三、秦国对外战争的胜利展开 77

(一)收复河西地,控制关中 77

(二)惠文君称“王”与打败五国联国 78

(三)取巴蜀,胜义渠,败楚丹阳 78

(四)拔宜阳,攻方城,囚楚怀王 79

(五)伐三晋,破合纵,参与攻齐 80

(六)拔鄢郢,攻三晋,消灭义渠 81

(七)蚕食韩土,大战长平 82

(八)灭东周,地接三晋 82

第二节 嬴政的统一与咸阳对六国文化财富的接纳 83

一、咸阳是统一之战的司令台 83

(一)相邦吕不韦与秦国的上层政治 83

(二)秦王政的统一之战 84

二、咸阳的繁荣 86

(一)一份“谏逐客书”的作用 86

(二)多方面获取六国的财富 88

第三节 咸阳范围的扩大 95

一、国都地域的拓展 95

(一)“首都”的概念 95

(二)咸阳扩大的历史轨迹 96

二、首都形制 97

(一)早期咸阳的位置、范围 97

(二)统一后大咸阳的平面布局 99

三、“内史”之地 105

(一)咸阳四邻的县邑 105

(二)内史 105

第三章 “渭水贯都”的规模 123

第一节 关于“咸阳城”的辨正 124

一、理当有城 124

(一)中国具有漫长的都城史,秦不该空白 124

(二)同秦国相并的诸侯国均有城,秦不应例外 125

(三)秦国历次迁都必筑城,最后定都咸阳也必然遵循旧制 125

(四)文献记载中的咸阳城也是极好的提示 126

二、何以寻觅不得咸阳城 126

(一)存、毁两说 126

(二)“有宫城无郭城”理论的提出 127

(三)未能确知秦门的考订 129

第二节 巍峨的宫殿建筑 130

一、咸阳宫殿知多少 130

二、秦宫殿台观的分布与考存 133

(一)市中区宫殿群 133

(二)近郊的宫殿建筑 151

(三)郊外的离宫别馆、行宫与斋宫 155

(四)内史地待考的几处宫殿遗址 170

第三节 诸庙 174

一、都咸阳以来的庙制 174

(一)“诸庙”解义 174

(二)庙制 175

二、各庙 175

(一)渭北宗庙 175

(二)昭王庙 176

(三)始皇极庙 177

三、秦始皇的陵庙 179

第四节 苑囿园池 180

一、园林 180

(一)御苑 180

(二)园囿 183

二、汤池 184

(一)温泉 184

(二)池沼 185

第五节 市肆 186

一、商业政策 186

(一)城市商业经济发展的趋势 186

(二)秦始皇的商业观与工商政策 187

二、管理与集市 192

(一)商业领导机构 192

(二)秦市的形制与位置 193

(三)咸阳诸市 194

(四)市贸内容 197

三、开市时限与商人地位 198

(一)立市 198

(二)商人 198

第四章 都下陵墓 219

第一节 毕陌陵区 219

一、最早规划的咸阳王陵区 219

二、文、武二王陵 220

(一)公陵——秦惠文王与惠文后(“魏夫人”)的合葬陵墓 220

(二)永陵——秦悼武王陵 221

三、误秦陵为周陵之辨正 222

第二节 芷阳陵区 223

一、东陵——新辟的秦王茔域 223

(一)秦昭襄王选陵 223

(二)芷阳 224

二、东陵区的秦王宗室陵墓 225

(一)文献记载中的秦王宗室陵墓 225

(二)秦芷阳地的考古勘察 226

三、芷阳陵园属主的确认 229

第三节 丽山与丽山园——秦始皇帝的陵园 234

一、择地建陵 234

二、丽山园 236

三、陵墓 238

(一)陵冢 238

(二)地宫 238

四、陵园建筑 240

(一)陵园的礼制建筑 240

(二)丽山食官 241

(三)园寺吏舍 242

(四)垣墙外的几处地面建筑 243

五、从葬坑 244

(一)陵园东侧的兵马俑阵营坑 244

(二)马厩坑 248

(三)封土四周的“御府”诸坑 251

(四)陵西的珍禽异兽坑 253

(五)武库坑 254

六、陪葬墓 254

(一)陪葬墓群 254

(二)郦山徒墓地 255

(三)从葬墓 259

第四节 亡国之君秦二世冢 260

第五节 平民墓地 260

一、渭北区秦人墓 260

(一)嫣王、黄家沟墓地 260

(二)任家嘴墓地 262

(三)塔儿坡墓地 264

(四)白庙墓地 265

(五)店上村墓群 265

(六)路家坡墓群 265

(七)童墓 265

二、渭南区秦人墓 267

(一)尤家庄墓地 267

(二)山门口墓地 267

(三)半坡墓地 268

三、丽山区的几处秦墓 271

(一)临潼刘庄墓地 271

(二)苗家坡秦墓 271

第五章 城市管理 283

第一节 人口管理 284

一、首都人口的构成 284

(一)居民成分及其来源 284

(二)咸阳城市人口数量的估计 286

二、管理制度 288

(一)组织 288

(二)接待设施 288

第二节 行政区划 289

一、地方行政管理系统 289

(一)郡、县、乡、里 289

(二)关于“亭”的性质与职能 291

二、咸阳的行政建制 293

(一)渭北区里名索解 293

(二)渭南区的乡里 301

(三)咸阳的官僚机构 303

第三节 市政设施 304

一、城市的供排水系统 304

(一)解决城区用水的途径 304

(二)蓄水方式 309

二、绿化管理 309

(一)御道植树,市容立法 309

(二)园林管理机构 310

三、宫廷的取暖与冷藏 311

(一)暖炉 311

(二)冷窖 312

第四节 仓库府藏 312

一、府库的设置 312

(一)库管思想的确立 312

(二)府库种类及其作用考订 314

二、府库管理制度 320

(一)藏储原则 320

(二)库管的法律性规定 321

(三)组织机构 323

第五节 城防与治安 325

一、禁卫军 325

(一)侍从警卫部队 325

(二)城防部队 326

(三)特警部队 326

二、由“亭”组成的社会治安网 327

(一)都亭组织 327

(二)咸阳的治安网 327

(三)几处乡亭的位置考索 328

第六章 以首都为中心的道路交通网 337

第一节 首都的道路与桥梁 340

一、御道 340

(一)阁道 340

(二)复道 341

(三)甬道 342

二、桥梁 342

(一)渭水桥(横桥) 342

(二)泾水桥 346

(三)灞桥 347

第二节 内史通天下的大道 348

一、陆路交通 348

(一)西线诸道 348

(二)通汉水、巴蜀的山间诸道 349

(三)咸阳——栎阳——蒲津大道 353

(四)咸阳——函谷关间的驰道 354

(五)咸阳——武关道 357

(六)直道 358

二、内河水道 361

(一)渭河航运 361

(二)“漕輓天下”的河、渭粮道 362

(三)漆渠 363

第三节 路政与邮传 363

一、路政立法 363

(一)道路性质与法制管理 363

(二)帝轸辄动,止人清道,实行警跸 366

(三)都市巡夜,实行宵禁 366

(四)实行关禁制度 367

二、咸阳的邮传 367

(一)邮传制度的确立 367

(二)邮传方式与咸阳的邮亭、传食 372

(三)邮传的凭证 373

第四节 交通工具 373

一、陆路乘载工具与行车礼制 373

(一)马的乘载作用 373

(二)车的种类及其主要设置 374

(三)行车礼仪述要 376

二、水上的交通工具 377

(一)水上航行与船形 377

(二)造船业 378

第七章 咸阳的文化活动 389

第一节 咸阳的宗教信仰活动 391

一、多神崇拜 391

(一)天 391

(二)上帝 392

(三)自然神 393

(四)宗祖神 395

(五)鬼神观念 395

二、信仰 396

(一)奉行阴阳五行学说 396

(二)方士求仙 398

第二节 诸子在咸阳的活动及其地位 399

一、在咸阳推行的文化政策 399

(一)从“塞私门”到“纳六国士”的转变 399

(二)博士备员 400

二、咸阳诸子及其学术成就 401

(一)法家 401

(二)儒家 403

(三)墨家 405

(四)道家 406

(五)兵家 407

(六)纵横家 408

(七)杂家 409

三、文化专制主义事件在咸阳的发生 411

(一)焚书 411

(二)坑儒 413

(三)文化政策的逆转及其影响 415

第三节 文化艺术 415

一、国家藏书 416

(一)藏书历史 416

(二)咸阳的图书馆与藏书人 417

(三)书目辑存 418

二、文学 420

(一)诗歌 420

(二)韵文 421

(三)散文 422

三、音乐,歌舞与杂技 423

(一)音乐与歌舞 423

(二)乐理与乐歌 425

(三)乐器、乐官与乐器演奏家 426

(四)杂技百戏 429

四、绘画、雕塑 430

(一)绘画 430

(二)雕塑 433

(三)工艺美术 438

五、书法艺术 450

(一)秦书法资料检索 450

(二)秦书法艺术鉴赏 467

(三)秦书法家及其遗事辨识 476

第四节 科学技术 477

一、天文与气象 477

(一)天象观测与制历 477

(二)“盖天说”的宇宙理论 478

(三)天人理论的实践 480

(四)气象观测、纪录与农事关系 482

二、地理 484

(一)大地测量与地图编绘 484

(二)地理模拟与进军路线的选择 485

三、建筑技术 487

(一)夯土版筑的高台建筑 487

(二)木构架技术 488

(三)建筑材料的科学 490

四、陶瓷 492

(一)陶质制品与陶窑 492

(二)秦代的瓷器遗物 494

五、冶金与机械制造 495

(一)冶金的成果 495

(二)机加工的创造 497

第八章 社会风尚及域外往来 515

第一节 咸阳的社会风尚 516

一、政治舞台上的奏鸣曲 516

(一)廷议之制 516

(二)招揽人才 517

(三)争权夺利百态 518

二、社会风尚 520

(一)变化中的民风 520

(二)功利主义的价值观 521

(三)重男轻女 522

(四)厚葬与盗墓 523

第二节 周边关系 524

一、同周边地域的文化交流 524

(一)北逐匈奴 524

(二)统一百越 525

(三)经略西南夷 525

二、同域外的往来 526

(一)朝鲜、韩国的秦之亡人 526

(二)徐福东渡日本 526

(三)印度的“支那”丝 528

(四)同“西域”的交往 529

第九章 秦咸阳的毁灭 537

第一节 秦帝国的残暴统治 537

一、始皇统治下的社会灾难 537

(一)战争之苦 537

(二)徭役之苦 538

(三)赋税之苦 539

(四)失田之苦 540

(五)迁徙之苦 540

(六)天灾之苦 542

(七)刑罚之苦 543

二、秦二世统治集团的黑暗 544

(一)政治上倒行逆施 544

(二)腐败偷生 547

第二节 起义的烽火与咸阳的毁灭 548

一、社会在乱荡中 548

(一)反抗情绪 548

(二)起义烽火 550

二、秦帝国的覆灭与项羽的复仇主义暴行 553

(一)刘邦、项羽入关的灭秦之战 553

(二)秦咸阳的毁灭 555

第十章 追寻咸阳的历史脚步 565

第一节 考古收获 566

一、四大区域内的重大发现 566

(一)渭北区 566

(二)渭南区 576

(三)阿房区 580

(四)骊山区 582

(五)远郊区 588

二、研究动态及我的见解 588

(一)回顾 588

(二)对几个基本观点的再申述 589

第二节 秦都咸阳考古的意义 592

一、关于历史地位 592

(一)是研究都城史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592

(二)提供有丰富的物质文化史内容 594

二、期待与希望 595

(一)当前工作 595

(二)咸阳大有希望 595

附录 604

一、秦都咸阳大事年表 604

二、秦世系表 611

后记 61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