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语文课程与教学理论新探  学理基础
语文课程与教学理论新探  学理基础

语文课程与教学理论新探 学理基础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荣生,李海林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544418270
  • 页数:242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上海教育出版社组织编写的国家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试编本)语文必修的教师用书。主要用于辅助教师教学。本书为上海教育出版社国家课程标准高中语文教科书(试编本)的配套教师手册。本手册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参考书,定稿后命名为"语文课程与教学理论新探之“学理基础”,表现出编者对语文课程理论、语文教材理论和语文教学理论等方面的探索研究、也显现出编者进一步完善试编本教材的意图。本册“学理基础”从课程、教材和教学三个方面,阐述了试编本教材编写者编写教材的理论出发点和他们的探索研究,对于试编本教材使用者以及广大语文教师较好地理解编者意图有一定的帮助。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师教学用书,是对教材使用者和广大语文教师的理论准备。
《语文课程与教学理论新探 学理基础》目录

总序 1

语文课程理论新探 3

第一讲 “语文”是由什么要素构成的? 3

1.1本体论提问与构成论回答 3

1.2“语文”是什么与“语文”不是什么 4

1.3“教什么”与什么是可教的 7

第二讲 语文教学内容是如何生成的? 11

2.1语言的背景性质与语文教学内容的寄附性 11

2.2语文教材的双重价值与语文教学内容的未定性 14

2.3语文教学内容的生成与生成者 19

2.4语文教学内容的动态呈现 22

第三讲 “语文知识”是个什么样的问题?怎样讨论? 26

3.1明确“语文知识”概念 26

3.2研究讨论的层面 27

3.3认定要讨论的问题的内涵 28

3.4“语文知识”问题的讨论方式 30

第四讲 如何正确认识“语文知识”问题? 33

4.1“语文知识”何以成为一个问题 33

4.2语文课中的知识类型 35

4.3知识作用的途径与方式 39

4.4知识开发的视域和立场问题 42

4.5知识教学的四种方法 45

第五讲 “语感”与“语识”是一种什么关系? 49

5.1“语感”与“语识” 49

5.2三种性质的语文实践活动 51

5.3语文课程的主体内容是“语识” 54

第六讲 什么是“整体感知”、“整体把握”? 57

6.1在阅读层面上的讨论 58

6.2在阅读教学层面上的讨论 63

6.3“整体感知”与“分析” 65

6.4初步的结论 68

第七讲 阅读能力与文章体式是什么关系? 69

7.1阅读能力的具体性 69

7.2阅读方法的具体性 70

7.3过去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72

7.4初步的结论 76

第八讲 我国的语文课为什么几乎没有写作教学? 79

8.1问题的提出 79

8.2“文学性的散文”及其不可教性 79

8.3“文学性的散文”应试化与“虚情假感”的盛行 82

8.4可能的解决方案:放眼“文学性的散文”之外 85

语文教材理论新探 91

第一讲 如何认识“语文教科书”? 91

1.1明确语文教科书的“课本”功能 92

1.2明确语文教科书“课程研制”的责任 94

1.3明确语文教科书“呈现方式”的教学价值 97

1.4明确语文教科书“供选择”的商品属性 99

第二讲 语文教材的“语文性”何以是一个问题? 101

2.1语文性:课程论的视角 101

2.2语文教材的“语文性” 102

2.3语文教材的“非语文性”及其来源 105

2.4“语文性”的方法论反思与现实的选择 107

第三讲 “语文教材内容”是什么含义? 109

3.1“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辨 109

3.2关于“语文课程内容” 110

3.3“语文课程内容”的教材化 111

3.4“语文教材内容”的教学化 114

第四讲 如何看待语文教材的“开放性”? 116

4.1语文教材“开放性”的含义 116

4.2“开放性”与语文教学“模糊性”的关系 119

第五讲 语文教材选文有哪几种类型? 126

5.1“定篇”类型选文 126

5.2“例文”类型选文 129

5.3“样本”类型选文 130

5.4“用件”类型选文 131

5.5选文类型鉴别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133

第六讲 如何体现语文教材的“学习指导功能”? 136

6.1语文教材的“学习指导功能” 136

6.2“练习系统”的具体化、阶梯化、流程化 138

语文教学理论新探 145

第一讲 语文教学的现状如何? 145

1.1“四方杯”优秀语文教师选拔大赛观感 145

1.2 13堂课展示的真实及问题讨论 146

第二讲 如何从教学内容的角度观课评教? 156

2.1什么是从教学内容的角度观课评教 156

2.2怎么从教学内容的角度观课评教 157

2.3什么是“连续性考察” 161

2.4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意味着什么 165

第三讲 语文课例研究有哪些样式? 168

3.1课例研究与“评课”的不同点 168

3.2语文课例研究的五种样式 171

第四讲 文学阅读该教什么?怎么教? 180

4.1对小说教学的思考 180

4.2对诗歌教学的思考 189

第五讲 如何认识阅读教学中的“对话”? 194

5.1关于“阅读对话” 194

5.2关于“教学对话” 196

5.3“阅读对话教学”的理解及出现的问题 198

5.4初步的结论 202

第六讲 如何理解“创造性阅读”? 204

6.1创造什么 204

6.2用什么来创造 208

6.3怎么创造 211

第七讲 如何理解“个性化阅读”? 217

7.1个性化阅读是必然的、可能的 217

7.2是心理个性,还是阅读个性 218

7.3“个性化阅读”的三种教学形态 220

第八讲 目前作文教学中的文章体式合适吗? 223

8.1对“四分法”的轻率改造 223

8.2“基本文体”的一系列漂移 224

8.3“三分法”给作文教学带来的后果 225

第九讲 怎样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 227

9.1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边界问题的思考 227

9.2以做小课题形式开展的语文研究性学习 23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