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歌叙而赋政而祝史  《尚书》新儒考释
歌叙而赋政而祝史  《尚书》新儒考释

歌叙而赋政而祝史 《尚书》新儒考释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陆建初著
  • 出 版 社:上海:学林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7548611264
  • 页数:508 页
图书介绍:
《歌叙而赋政而祝史 《尚书》新儒考释》目录
标签:尚书

简述 1

第一章 《尚书》新儒考释·纲要 5

1.《尚书》经义富瞻,为上廷史训;上德仁政始由上古而歌赋相传 5

2.《书》之格言警句,徵其史诗特质;诗律框格语言,信史历来可考 7

3.《尚书》自铭歌叙、赋政、祝史,犹合史诗进程及乐府古制 8

4.先夏原思维活跃,取象比类可考诸玉璧及印证陶符;“雅顺”则由《典》《谟》,遂实然理性成立;史训赋政乃国史特有,不宜框衡以西学 10

5.仁义端自人性,民本衍叙于史教;奴隶制尝存西方但不适中土,圣贤以道德论,不以阶级分,《商书》曾未“错序” 12

6.《尚书》歌谱殊由上廷乐府,主圣贤仁道;《孔传》考诸先贤而获其全旨及赋诵大体 14

7.《虞夏书》唯赖雅言歌叙而传,其“小序”亦诗史遗徵;雅乐雅言并行,华语遂具音乐特质 16

8.古文实学于《尚书》赋言知其然,而今尤宜参比《诗》读,考察诸科,究其所以然 17

9.今文《尚书》虽多误但仍存诗迹韵痕;《孔传》之古文篇辄徵群典而从赋句 19

10.华夏语文历程与《书》之体裁演进等契,事关雅言雅乐,更与训诂定则谋合 21

11.华文进程既相应《书》之六体,殷廷之“对贞”,犹示口传转册录盛行当时, 23

12.《书序》之真伪关联《孔传》及歌赋之是否;战国简拟《书》分篇,遂一并确证两《序》一《传》,“拆分说”等皆即瓦解 25

13.古文《尚书》分篇原宜诵传,侯今文经传却误作合篇,更失赋政原旨暨民本大义;古学主民贵君轻,安国、马迁因遭斥于武帝 26

14.《书序》之推勘与考据,殊方同证其真确;战国简载文释千古悬疑 29

15.《书序》牵连《孔序》,且合证赋修;并孔安国、刘歆指错今学而遥相印可 30

16.孔子择百篇旨在恢弘大道,既修之《书》遂精萃未修之《书》,然而雅言一贯,唯句叙差异互见诸典 33

17.伏生失守赋体,今学臆测微言更偏王道;古文《孔传》《毛诗》堪称正宗;孔门六艺皆涉《书》,安国承诸贤而接轨学术、成功教化 35

18.孔安国心机深密,俾《孔传》多途流播;刘歆传学经由杜林等与孔嗣家学相辅相成 37

19.东汉古学盛于野,《孔传》仍受限于官;但训诂免官禁,遂《方言》《说文》为古学复兴之铺垫;今史诗说更与古学、训诂相辅相成 40

20.《孔传》授受,乘虚而盛;刘、杜传递贾、马、郑、王等,经郑冲而成全东晋本,岂言无来历 43

21.南朝无官禁遂纳古学,《孔传》尝植南学之丰壤;古学盛于南,又一统南北 45

22.《孔传》先后被纬学,伪学之冤,终脱困于论学与考证而重生;向来之集缀说、违史说等皆可休,而史诗说与《孔传》共荣 47

第二章 先秦等视《诗》《书》,《书》犹自铭歌叙、赋修 50

1.《书》曾对言《春秋》、互称《诗》,先古歌叙亦曾并载《书》《诗》。犹人类学通义可鉴史诗历程 50

2.《书》既自证为诗,且见其体裁、章句之宜 54

3.夏代诗存佐证歌叙,诂训尤明《书》自赋修 56

4.歌传促进思想,仁学由昉《典》《谟》 57

第三章 《尧典》章句宜同《诗》 57

1.《尧典》《舜典》分编始得歌叙真相 57

2.《尧典》章句从诗其义遂大畅,犹似古文篇之赋诵易读 58

3.《尧典》诗读,且解《书》疑诸端 63

第四章 《尧典》史诗诠释,创获《书经》新义 65

1.《尧典》联结多诗,见史诗特徵;说与古学训义辄合 65

2.帝道仁和,歌叙之社情皆符史实,证于人类学诸科而明 68

3.考古及民族、民俗之原态调查等等,都资诂证 74

4.古学主“史即经”,史诗说尤证史明经,更见华夏早慧举世无双,攸关歌叙促进思想 82

第五章 《舜典》为赋政立则,尤自铭其史诗 83

1.《虞书》之尧、舜二典分篇,适诗体而宜口传,合原态而有实据;勘校则补诗格之曾缺,章句恰此《诗经》之常情 83

2.《舜典》数数举赋政,乃承《尧典》歌叙而完善 “乐府”,采诗以徵民意,以践仁政,尤亟见自铭其史诗 94

第六章 《舜典》考释,见虞廷赋政甚善 95

1.《舜典》体裁宜比《诗》,句读长短皆协律;夔乐雅谐万邦,雅言前驱形声字;据“四岳”以窥盟会程序,而后稷之称现男女权交接实情;建址考古犹符《典》载朝会实景,舜辅尧三十载而后称帝甚明;“五教在宽”殊证歌叙原态,尧舜共创赋政,意图交通朝野政见 95

第七章 《谟》续编《典》,纪言、纪事体例殊,尤格言警句琳瑯满目 113

1.华夏上古政治开明,先创精英民主及仁本法治; “九歌”叙此“九功”,《左传》《蔡传》皆明此,上古信史遂存,岂是神道、人治颠倒 113

第八章 《典》《谟》歌赋之发生,合符文明史通律;及其载事每合原态社情 125

1.歌叙、赋政贴切唐虞文明史背景,而文献、考古等俱为证据 125

2.《诗》之《颂》,正与《书》之《典》《谟》为史诗唱和 127

3.《尚书》史诗说印证于经史,每见密契 129

第九章 《典》《谟》歌叙赋修,《夏书》尤凭诗遒采编 133

1.虞《书》夏修,乐府趋善,颁赋纳言,是谓赋政 133

2.《诗》《书》同构但功用稍别,《尚书》堪称“圣贤史诗” 138

3.《尚书》赋修纳言史训,圣贤史诗以民本仁义见深蕴 140

4.赋政促成朝野沟通、思想丰饶,“圣谟”哲谚盛传 142

第十章 古文《尚书》犹获证于考古人类学新识 146

1.由陶符而窥伏羲造契之遗,且由新石代遗迹证尧舜禹歌赋之实,遂知虚无三代之说荒谬 146

2.一象多徵、简符广意,玉琢与陶文纪存先代之思维历程;原思维强盛,是为歌叙史教之前奏 148

3.史诗曾藉刻木提示梗概,遂古文《书序》可遡彼原始 153

第十一章 华夏初文明普世义及其缘歌赋推展之特殊历程 155

1.比读原态人类学以见吾华先文明之普世义 155

2.尧舜歌叙因其人文背景而凸显特殊义,并华文之发展与相牵连 156

3.殷廷承绍夏朝赋政,尤“方伯师长”聚廷而约定雅言,所创甲契形声字丰饶遂能册录歌赋 157

4.语辞、文辞交接,古言、时语兴替,由生“乱序”表相,唯其内质绪统;五千年文明绵延而派生种种特殊相,乃非西学之既定观念所宜论衡;古学据史而实证《尚书》 162

第十二章 由华夏古史特殊义见《尚书》真实义 165

1.华夏文明特殊历程事关歌叙,以西学史律论衡《尚书》故生“错序”等谬论 165

2.《商书》王道错综神道缘其史实,王权神权乃宜相制;周礼为贵族约法,高于两权,以期心德与治道齐进;“心解”而兼“物议”,由知心与物乃非并进,“倒置”说则失于机械论 167

3.商政貌似错乱,实则不脱古轨,《商书》固称真史,中介夏、周而沿革赋政仁道 170

第十三章 《尚书》易读原委及其否证与否 174

1.思维素材之言辞,曾不亚于文辞;言工传心而诗格畅咏 174

2.雅言催生形声字,遂心与文接;册书形质并进,唱诵相兼 176

3.《书》之易难两读既相关赋修与实录,又涉古学、今学之章句得失,宋儒释此高明于后学 177

4.《孔传》章句难易兼俱乃别有隐情 180

第十四章 官学流播正歧,必也版别错落、奇字遗见 181

1.殷学先曾散逸,“多十”携“书”,而往“多方”,后抑入诸子、百家,其文优劣不等 181

2.周礼蝉蜕于商礼,渺此内质而惑于表相,故误以《尚书》自《周书》始可信,犹事涉“从周” 184

3.周官之学流播,正歧较互,孔子求索精学,执修古文,《孔传》确实真典正统 185

4.依《尚书》传布经历,别版异字其来有自,无可持疑 187

第十五章 先秦学术皆出王官,转载等差乃传播常规,以剽缀证伪《书经》则妄 190

1.王学两度下放,《书》已然学术公器,势必相重诸经诸子;复孔子既修之《书》精约于先《书》。而他典称引则迭见二者 190

2.《书》之转述广泛,思想同源而表述略异,古文、今文篇均见此况;以“剽缀”否证古文《书》,未免“巅倒根叶” 192

3.散士方巫承旧学或致典坟流俗,古文经学则考稽九流不辞细末,佐例如战国古简虽下品亦宜大用 195

第十六章 西周《书》不废播颂,春秋季代则诗亡,《孔传》博考而复赋体 199

1.以《君陈》例见《周书》之不泯史诗,亦由知古学优胜今学,存赋体真貌,但非缀自子书,而具双重自证义 199

2.《君陈》章句从《诗》,大义晓畅,君臣共勉 201

3.东晋面世之《孔传》迳接祖师,孔安国比《书以《颂》,与《墨子》不谋而合;今学《书经》传代而逊诗性,事系“礼崩乐坏”,唯安国博考而复赋言 206

第十七章 秦汉儒学遭殃于始皇、武帝,两汉逸学补经内奥非浅 209

1.秦皇任荀派之刑名、灭孟派之民本,《书》殆绝;而汉武尊今学斥古学推高极权,如出一辙,事关《孔传》存亡 209

2.诸子百家同源典坟,卜贤或保真旧统;汉学今、古二家皆以纬补经,但主旨各别;今、古非仅文字异体,《说文》则不得以免谈隶书 209

3.汉儒在官在野都采补逸学,同途但殊归 214

4.安国、马迁皆陷武帝冤案而事系古学,至东汉则复兴与共;《孔传》之学承由刘歆、孔僖等,亦关联南学 217

第十八章 东汉魏晋,《孔传》由秘阁、孔门流迁学林,终立于东晋 220

1.两汉今学沦为异端邪说,古学、今学分歧亦学术、迷信分野 220

2.古学崛起遂废今学,《孔传》之秘阁承学有迹可寻 221

3.《书序》“百篇之义”之迁播与《孔传》互证成立 223

4.汉魏晋《孔传》散随士林,授学相承辄见载籍,江声《集注》亦详其源流 224

5.梅赜学术合于事理、情理,东晋《孔传》与唐石经之是非,太炎先生言宜参稽,更可求证考古成果等 227

6.北学南迁其原有自,《孔传》授受有序而树立江东,传人杜林、郑冲载史明确 231

7.古文与奇字历来认可,南北一致,今人寡闻陋识故起疑;古学与训诂互益,史诗说借力之,又转为二者之铺垫 234

第十九章 《誓》体军歌,历代衍续并新辞 237

1.《誓》体战歌而帜正义,铿锵诗言存诸夏、商《书》 237

2.《周书·牧誓》殊宜武乐,尚可旁徵《诗》《乐》,然而诵唱相兼已示演进于祝册,郭氏正解 243

第二○章 《诰》出王廷,历虞夏商周,由传赋而趋逸册 249

1.自商《盘》,作方言直录;周《诰》无暇诗修,遂违乐律 249

2.《仲虺之诰》作于商初,歌叙媲美《典》《谟》 250

3.周初“作册逸诰”,王言实录而载册传播,新政时义犹宜散文 254

第二一章 《训》由先君,《命》出今王,皆委臣工雅颂代言 257

1.《训》乃贤臣代先圣传喻以教今王,格言警训往往赋修 257

2.周初王《命》由贤臣修辞,赋传诸侯,沿袭旧制 262

3.《书》学之异同真伪辩例,见皮锡瑞主古学四言然 265

第二二章 《益稷》类《谟》,谋篇取材章句都凸诗性 269

1.启、益兴替遂损伯益叙传,《益稷》》合多诗成篇,乃史诗惯常:盛纪歌叙赋政,而“咏以出纳”畅义去疑,蔡沈、东莱解此;顾颉刚亦曾见《书》之诗义 269

2.史诗原态,谐于声节旋律,衬辞辄设为韵尾,乃乐谐而声谐进而韵谐;先贤论《书》每及诗,而雅乐雅言催生甲契,兹事称大 274

第二三章 “清华简”是真文物,但绝非“真正 的古文《尚书》” 280

1.“清华简”之文物鉴定,倘可引据《孔传》等,以明真身 280

2.科斗古文创于孔子,是为标识精修之六经;古文字形可验诸《说文》,“清华简”则如刀笔吏俗体 286

3.《孔传》来历明确,真实无疑,清华简则列另册,属类稗官野史 288

第二四章 清华简《尹诰》考学无稽,非可否证《孔传》 290

1《尚书》固有六体,《尹诰》则违例 290

2.《汤誓》始公然伐桀,《尹诰》既违史,又误章句;成语事典叠见诸子,持以等证否证彼此辄无效 291

3.句解《尹诰》,知其实属九流杂文,出战国稗官刀笔吏 297

第二五章 《虞书》著于歌叙、赋政、仁道、君臣、法礼 303

1.《典》《谟》为《虞书》惯体,歌传政教内在一致 303

2.《皋陶谟》主述君臣之道,咸有一德,极称理性、仁善;古学守正,今学“君为臣纲”则违悖 305

3.仁学始于《虞书》,孝为善端、仁凭心识、法礼德修;尤屡言臣道,虑及君位公器 310

第二六章 《夏书》今、古文体例同源于歌赋 312

1.《夏书》开篇都添旁白,见歌叙之演进,而今文、古文篇同例;《禹贡》题材叠加,释以史诗唯宜,参孙星衍断句合四言、邵望平有口碑说 312

第二七章 《商书》篇幅殊饶《夏书》,每言“天命”辄不违民本 320

1.《商书》章法说白兼诗诵,而相系《汤诰》与《史记》之出入 320

2.《太甲》之“作书”属符记进步,相去形声字咫尺 323

3.商朝君权、神权相制,孔子喻“神”既正解,后世却往往歧见 325

第二八章 《咸有一德》诗存完善,《盘庚》散体且篇章错置,据史诗说皆释疑虑 326

1.《咸有一德》贤臣传训,圣训跨代重申乃情理中事;《盘庚》三篇因载录背景而交错时序,亦不必置疑 326

2.《咸有一德》归一于民心向否,尤精思君民互为依存 329

第二九章 “傅说(悦)”声训“赋乐”,《说命》智承歌叙圣教 333

1.《说命》上、中篇诗格易诵,下篇实录君臣对答而文句趋散,合《商书》常例 333

2.上篇“朝文纳诲”,见纳诗受教民声;“以辅台德”则赋颁德政义 334

3.中篇“建邦设都,树后王君公”,乃纪邦伯集廷,通用雅言,故尔催生契文 336

第三○章 《高宗肜日》祭天传训,宜以史诗说释义通讲 340

1.训教再传,《史记》两说皆成立;句读同《诗》,天人之义愈明 340

2.三代之天命观袭旧犹维新,贯通以仁理;赋政而央廷、方国互动;商政态势有别虞夏,尤以君、神相制,《西》《微》则别有来自 344

第三一章 《周书》仍赋修显著,《泰誓》《牧誓》《武成》都据歌传修文 348

1.《泰誓》三篇成因颇可相较《盘庚》,宣战以义亦与《汤誓》一致;而“贼虐谏辅”,“辅”宜训“赋” 348

2.《泰誓》流播既广,是故出处再三;版本互异乃合情理,衡以文化传播常规皆无可疑 355

第三二章 殷人盛颂王道神助遂有《洪範》,诗言玄诀传武王而载《周书》 360

1.《洪》篇谐韵美言,为殷嗣内学复经周廷精修;《书》《诗》同源,尝各载《洪》言 360

2.“九畴”句法、遣辞类《诗》,敷之训赋亦情同虞夏商《书》;章法出格则另有成因,犹涉先有之《书》异诸既修之《书》;《洪範》精义唯上智获解,否则流于蛊惑 363

第三三章 《周书》赋诗秉承夏商,“史乃册祝”始兴而别开生面 373

1.《周书》赋制见承商廷;周族素擅歌叙,其先公之赞颂入《诗》,王之赋叙辄载《书》 373

2.《旅獒》历世警言属《训》,遂格于诗体;其民本仁道深蕴人权之义,示《书》义胜《诗》 376

第三四章 《金縢》《周诰》“史乃册祝”遂创 辟散文,《梓材》则不废诗统 380

1.《金縢》非《诰》然亦传王之言行,缘情节称奇而历经修饰而趋近春秋散文 380

2.《周诰》多产于周公时代,政治繁剧无暇诗修,直录故尔 382

3.《梓材》兼诰兼训,“天人合一”乃承旧教,以人有意识顺应于天,今学“天人感应”失其本旨 383

第三五章 周公执政,文诰大兴而深蕴时义 388

1.《召诰》《洛诰》皆合王义而周知天下,《多方》《多士》亦周廷册诰殷人庶邦 388

2.《君奭》功用、体裁均类诰,王廷立场以勉百官 390

3.周公还政,授圣言训成王遂有《无逸》诗传 392

4.周公代王立言则见《蔡仲之命》,诗文参半,可寻因由 394

第三六章 《周书》诗修关联政局甚切,《周官》 是故重境《立政》 396

1.《立政》势借先君故谓训,但言时策而无暇赋比,遂散言直录 396

2.《周官》补《立政》之短,诗修详述官制法正,为《周礼》指南;儒家礼学主公义但不废私情,不违人性 398

第三七章 《周书》逸册,《命》篇或散文或赋制,各自因由 406

1.《顾命》册录事出非常;《毕命》则循《君陈》前式仍赋修颂播,承接乐府美政 406

第三八章 穆王朝治平,《命》体复兴歌叙赋颁 412

1.《君牙》布王命、宣德教,甚宜口传周知 412

2.《冏命》主旨臣道,诵播传代;记叙句之诗读,《书》与《颂》比类此况 415

第三九章 《吕刑》类《命》,依旧赋传,乃法律史重篇 419

1.《吕刑》成因以古文说为正,章句则《孔传》《蔡传》近是 419

2.吕侯奉王命成篇,集句“”五典”暨先典衍教,警言名训珠缀,而“之”字语法甚似《诗》 430

3.华夏法治正统见诸儒典,但非秦政法术,二者之民本、君本立场迥异 432

第四○章 《文侯之命》赋修于东周,见先王君臣大义绪遗 433

1.周平王劫后偏安,修赋遍传诸侯以期拱卫 433

2.《文侯之命》接续君臣古义、仁道真性;至董学“君为臣纲”遂坠,追及程朱理学复归古典 436

第四一章 费、秦二《誓》,军歌采自诸侯,昌典义而附《书》 437

1.《费誓》军纪切实战,合旨《周礼》,故附诸《周书》 437

2.《秦誓》尤显君臣宏义乃宜《书》编;“君为臣纲”歧解先儒,有待宋明重昌内修而否“神授” 441

第四二章 古学衍生训诂以究经义 445

1.六经有待孔子“述而”、弟子传释 445

2.古学以经义为史教,以文字为经义之本,因重史实考据 446

3.许慎、杨雄皆古学名儒,《说文》《方言》作意明经 448

第四三章 “歌叙”催产形声字,鲧、禹诂义由窥 454

1.歌叙而雅言雅乐并行,雅言推广遂促成形声造字 454

2.形声字训诂为小学之枢纽,例如“鲧”之训证先古史实 455

3.歌叙考证,循声义而切事理,俾证史与解经相得益彰 457

第四四章 《说文》三阶论与诂训递进说与《尚书》歌诗自铭均相证发 459

1.夏廷雅言对应之刻木形符,即《说文》之谓“文”,宜启示华文形训 459

2.声训规则揭示于明清,旨在治经,犹窥形声造字轨迹重合歌叙历程 461

3.声借特例如“敷”、“赋”,大白三代之赋政实情,而《诗》《书》证例交互于此 462

第四五章 《说文》渊薮古体,雅字足堪训衡 466

1.《说文》为形书 祖本,其“”古文”备蕴精旨 466

2.《说文》择古、籀、篆三体妥贴,用心缜密,旨意深远 467

3.《说文》之“标目”及“古文”足堪深究,以推尧舜传《典》真相 470

4.汉武霸道率同暴秦,遂抑孔安国而推董仲舒,古学复兴有待东汉而训诂由昉 474

第四六章 《书》之诂训,殊见声源事源相系; 声义展转,而切史实原态 476

1.训诂以义理为始终,关切先古文明历程 476

2.《虞书》二《典》,典之声、形、义探源在奠,二字通假但事分先后 476

3.古学及训诂,与《尚书》歌叙说互证,俱蕴继绝学开太平旨义 480

第四七章 清华简《傅说之命》被曲解而正识何在 482

引言 482

1.《傅说之命》辅证,古文《尚书》破一切伪疑 486

2.《孔传》“析出”伪疑终得澄清 487

3.《孔传》“小序”迷霾驱散 488

4.《孔传》“大序”的确孔安国手笔 490

5.古文篇所受“剽缀”围攻即刻溃散 492

6.古文篇“易读”之误会遂亦冰释 495

7.《孔传》三分真伪之歧说可休 496

8.以“倒序”责《尚书》,犹败论于新证 498

9.《孔传》来历,证链古简而去障无碍 500

10.战国简考证与歌叙说论证殊途同归 503

11.补记 50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