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百色历史通稿
百色历史通稿

百色历史通稿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2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黄桂宁,中共百色市委员会,百色市人民政府纂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03469848
  • 页数:988 页
图书介绍:《百色历史通稿》记载着80万年前的“百色手斧”时期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百色所走过的悠远历程,是一部区域性通史。本书划分为:概述;第一章,从旧石器时代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百色;第二章,秦汉时期的百色;第三章,隋唐到五代十国时期的百色;第四章,宋元时期的百色;第五章,明朝时期的百色;第六章,清朝时期的百色;第七章,民国时期的百色;附录。各章结构包括导言、建置沿革,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重大历史事件等历史演绎过程作了客观公正的叙述。
《百色历史通稿》目录

序&彭晓春 周异决 1

概述 1

第一章 旧石器时代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百色 22

导言 22

第一节 百色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 26

一、百色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的发现 26

二、百色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简介 29

(一)旧石器早期 29

(二)旧石器中晚期 32

(三)百色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反映的社会面貌 35

三、百色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的层位、性质、年代 36

(一)石器层位 36

(二)文化内涵及性质 37

(三)石器的年代 38

第二节 百色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 42

一、百色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的发现与分布 42

二、百色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概况 43

(一)新石器时代早期 43

(二)新石器时代中期 44

(三)新石器时代晚期 45

(四)百色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反映的社会面貌 50

第三节 百色发现的古人类化石 53

一、田东定模洞人类化石 53

二、田东么会洞人类化石 53

三、隆林老磨槽洞人类化石 54

四、隆林那来洞人类化石 54

五、隆林龙洞人类化石 54

六、靖西宾山洞人类化石 55

第四节 百色春秋战国时期文化遗存 56

一、百色春秋战国时期文化遗存的发现与分布 56

二、百色春秋战国时期文化遗存概况 56

第五节 跨越时空的部落时代神话传说——壮族始祖布洛陀 61

一、历史与神话传说 61

二、布洛陀神话传说 62

(一)布洛陀《经诗》的发现及文化价值 62

(二)布洛陀与敢壮山的传说 64

(三)布洛陀、姆六甲称谓的内涵 68

(四)布洛陀造物的传说 70

第六节 平果甘桑石刻文字 88

一、甘桑石刻文的发现与发掘 88

二、甘桑石刻文的章法和笔法 89

三、甘桑石刻文的性质及其文化内涵 90

第二章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的百色 101

导言 101

第一节 秦汉至三国南北朝时期的百色建置 105

一、秦朝的百色建置 105

二、汉朝的百色建置 106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百色建置 107

第二节 秦汉时期百色的社会政治 109

一、秦汉时期百色土著民族的社会结构与族称状况 109

二、秦汉时期百色土著民族与周边民族的交流状态 110

三、汉代羁縻政策给百色酋长制社会带来的变化 112

第三节 秦汉时期的百色经济 115

一、农业 116

二、手工业 119

三、土地制度关系和奴隶主对奴隶的统治压迫 124

第四节 神秘而真实的句町古国 127

一、句町史迹概说 127

二、地理位置 130

三、句町的族系 133

四、社会经济 135

五、社会文化 139

六、句町古国演进过程 143

第五节 秦汉时期的百色文化遗存 146

一、中原文化的影响 146

二、儒家思想的传播 147

三、文学 147

四、私学的出现 151

五、稻作文化的发展 152

第三章 隋唐五代十国时期的百色 158

导言 158

第一节 隋唐五代十国时期百色行政建置 160

一、隋唐时期百色行政建置 160

二、五代十国时期百色行政建置 160

第二节 唐代的羁縻制度在百色属地实施概貌 162

一、唐代羁縻制度的形成与实施 162

二、羁縻制度给百色土著居民(僚人)社会带来的影响 164

第三节 唐代百色地区的阶级矛盾及其农民起义 166

一、唐代百色地区的阶级矛盾 166

二、唐代百色境内爆发的僚民起义 167

第四节 唐代百色的经济和交通概貌 170

一、唐代百色农业 170

二、唐代百色交通 171

第五节 唐代百色文化和教育 173

一、唐代文化教育概貌 173

二、唐代文化教育对百色的影响 174

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嘹歌 175

第四章 宋元时期的百色 182

导言 182

第一节 宋元时期百色的行政建置 191

一、宋朝时期百色的行政建置 191

二、元朝时期百色的行政建置 193

第二节 宋元时期百色属地的社会政治 195

一、社会结构和土地关系的变化 195

二、民族歧视、阶级压迫 196

第三节 宋元时期的百色经济 200

一、农业 202

二、手工业和商业 203

三、横山寨博易场 207

(一)横山马市的确立 208

(二)置马机构及其管理办法 209

(三)编纲转运及其赏罚规定 210

(四)其他商品交易 211

四、茶马古道考释 211

第四节 侬智高爱国抗交保境起兵逼宋收附 218

一、爱国抗交保境 218

二、八次要求内属均遭无理拒绝 221

三、被迫起兵逼宋收附 222

四、回师广西邕州 224

五、归仁铺大战 225

六、侬智高生死考释 226

七、对侬智高的历史评价 229

八、边民缅怀侬智高 232

第五节 宋元时期的百色文化 234

一、宋元文化对百色的影响 234

二、民族文化交流 236

三、宋元时期百色教育文化状况 237

第五章 明朝时期的百色 242

导言 242

第一节 明朝时期百色的行政建置 245

第二节 明朝时期的百色社会政治 247

一、土司制度在百色的实施 247

二、土司制度的弊端 249

第三节 明朝时期的百色经济 256

一、明朝时期的百色社会经济形态 256

(一)明朝时期百色的经济结构 256

(二)土司制度的超经济剥削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59

二、明朝时期百色地区经济发展概况 262

(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及农业经济的发展 264

(二)交通、商业的兴起及同周边的经济联系 268

第四节 壮族抗倭英雄瓦氏夫人 270

一、瓦氏夫人请缨抗击倭寇 271

二、瓦氏夫人连战皆捷,御封“二品夫人” 273

第五节 明朝时期百色属地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 278

一、土官岑瑛、岑天保、岑云汉 278

二、土司相争与朝廷讨伐 283

(一)岑浚之乱 283

(二)岑猛之乱 287

(三)卢苏、王受之乱 289

第六节 明朝时期百色的教育与文化 292

一、明代百色教育与文化艺术发展概况 292

二、王守仁田州创办学府 294

第六章 清朝时期的百色 303

导言 303

第一节 清代治边政策的演进与百色行政建置沿革 311

一、清代治边政策的演变 311

二、清代百色行政建置沿革 323

第二节 清代百色壮族地方政权建设及社会政治 325

一、 “改土归流”政策对百色少数民族管理的加强 325

二、清政府强化对百色地方的政权建设 328

三、 “改土归流”后百色社会政治 331

四、清代百色壮族地方政权建设之典型——泗城岑氏土司 336

(一)土著壮族:泗城岑氏土司的起源 336

(二)设“奉祀官”:“改土归流”后泗城岑氏土司保留的特权 339

第三节 清代百色壮族地区经济发展概况 344

一、百色山地垦荒开发与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344

二、制定鼓励农村经济开发政策 346

三、水稻高产和旱地粮食作物种植 348

四、农耕技术日趋进步与经济作物大量种植 349

五、矿产业和家庭手工业的发展 351

六、清代百色交通运输及其马帮经济 354

七、农村圩镇与城乡市场 358

第四节 百色各族人民反帝爱国壮举 360

一、反对帝国主义文化侵略——“西林教案” 360

(一) “西林教案”发生的背景 360

(二) “西林教案”的过程及结局 360

二、岑毓英抗英抗法斗争 362

(一)岑毓英之身世 362

(二)岑毓英抗英抗法背景与过程 364

(三)刘永福“黑旗军”与靖西的一段情缘 366

(四)岑毓宝与抗法宣光战役 367

第五节 中原传统文化教育对百色的影响 371

一、旧式教育对百色的影响 371

二、岑春煊重视百色民族教育 376

三、赵翼诗歌创作对镇安的影响 378

四、桂西诗歌创作之崛起 382

第六节 壮剧、粤剧等地方戏曲的产生及其丰富多彩各族文化 386

一、百色壮剧 387

(一)北路壮剧的产生及其历史沿革 387

(二)南路壮剧的产生、发展及历史沿革 389

(三)北路壮剧与南路壮剧在表演艺术上的异同 390

二、粤剧的产生及其流行 391

三、丰富多彩的各族文化 392

(一)朝里那巴岑王庙之传说 392

(二)壮族歌圩起源之传说 393

(三)“花扇舞”起源之传说 394

(四)“马驴舞”起源之故事 395

(五)“捞虾舞”起源之传说 395

(六)献红舞 396

(七)百色民族医药 396

第七章 民国时期的百色 405

导言 405

第一节 民国时期百色行政建置 417

第二节 民国时期百色社会政治 422

一、土司势力残余 422

二、封建地主、土豪劣绅的剥削压迫 424

(一)经济剥削 425

(二)政治压迫 427

三、军阀混战,匪患猖獗 429

(一)军阀割据及“广西自治军”的产生 429

(二)新、旧桂系军阀争夺右江地区的战争 430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百色经济 432

一、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 433

二、独特的农业经济 434

三、传统手工业与近代工业 442

四、交通运输与商业贸易 444

(一)交通运输 444

(二)商业贸易 445

五、民族资本家在右江流域的诞生 446

六、百色民族经济发展的畸形性 448

第四节 右江儿女反帝反封建斗争 451

一、马克思主义在右江地区的传播和中共党组织的建立 451

二、右江农民反帝反封建斗争 455

三、右江地区工人队伍的发展壮大及工人运动的兴起 457

四、抗击日本侵略军 458

(一)日本帝国主义在百色的滔天罪行 459

(二)百色人民奋起抗日 461

第五节 民国时期百色教育文化发展状况 469

一、教育事业有较快发展 469

二、民国时期的百色文化 470

(一)新文化运动对百色思想文化的深刻影响 470

(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民国时期的传承和发展 472

第六节 百色起义和创建右江革命根据地 529

一、百色起义的准备工作 529

(一)准备工作的开展 530

(二)消灭广西警备第三大队 533

二、右江地区党组织建设 534

三、百色起义的胜利举行 536

四、百色起义的历史意义 543

第七节 中国红军第七军 546

一、红七军军部机构设置 546

二、红七军的编制和各级领导的配备 548

三、红七军施政纲领 550

四、红七军保卫根据地的斗争 552

(一)百色保卫战 552

(二)隆安战斗 553

(三)马鞍山战斗和亭泗战斗 557

(四)红七军转移黔桂边开展游击活动 558

五、邓小平回到右江与收复百色战斗 561

六、红七军伏击滇军战斗 564

七、中央命令红七军北上 566

八、艰苦卓绝的北上征程 569

九、红七军在中央根据地反“围剿”中的英勇战斗 578

十、改编后的红七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的战斗历程 582

十一、改编后的红七军在抗日战争中奋勇杀敌 584

十二、改编后的红七军在解放战争中的重大贡献 586

第八节 右江革命根据地苏维埃政权建设与土地革命 589

一、右江苏维埃政权党的建设和组织机构 589

(一)右江苏维埃政权建立前党的建设 589

(二)右江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党的建设 590

(三)右江苏维埃政权的组织机构 592

二、右江苏维埃政权的军事工作 594

(一)右江苏维埃政权建立前的军事工作 594

(二)右江苏维埃政权建立后的军事工作 595

(三)红七军主力北上后右江苏维埃政权的军事斗争 598

三、右江苏维埃政权的土地革命 599

(一)土地革命政策的制定和宣传 599

(二)土地革命的试点工作 601

(三)《土地法暂行条例》和《共耕条例》的颁布和实施 602

(四)土地革命的成绩和主要经验教训 604

四、右江苏维埃政权的经济工作 607

五、右江苏维埃政权的文化教育工作 609

(一)开展移风易俗活动,进行新文化建设 609

(二)发展人民教育事业,创建和办好了一批各级各类学校 611

六、右江苏维埃政府的群众工作 613

(一)确立了人民群众的政治地位和民主权利 613

(二)把群众最关注的切身利益放在优先解决的重要地位 614

七、右江苏维埃政权的民族工作 615

(一)右江革命根据地的民族状况 615

(二)民族政策的制定及实施 616

(三)右江革命根据地民族工作的成效 622

八、右江苏维埃政权历史地位和经验教训 626

(一)右江苏维埃政权历史地位 626

(二)右江苏维埃政权建设中的经验教训 628

第九节 右江革命根据地坚持艰苦斗争的20年 630

一、红七军二十一师的组建 631

二、桂系军阀对根据地的“围剿”和根据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633

三、党领导右江革命军坚持顽强斗争 641

四、滇黔桂辖区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和发展 646

五、配合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659

附录 689

第一节 百色地区历代县志 689

第二节 百色古府州与古镇简介 691

一、百色古府厅简介 691

二、百色古府古州历代主官更迭表 698

三、百色古镇简介 710

第三节 百色重要历史人物 740

一、百色历代名人 740

二、百色革命历史人物 753

(一)百色起义领导人 753

(二)红七军将军录 765

(三)省部级领导 778

(四)军师级英烈谱 788

(五)县团级英烈谱 812

第四节 百色各少数民族风俗文化 852

第五节 百色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908

第六节 百色风景名胜简介 928

主要参考书目 974

后记 98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