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崇州民俗志
崇州民俗志

崇州民俗志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共崇州市委宣传部,崇州市地方志办公室编
  • 出 版 社:北京:方志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14401592
  • 页数:506 页
图书介绍:《崇州民俗志》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载了各主要历史阶段崇州人民在生产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习俗,展现了各个时期崇州民俗的发展情况。全书含七个大编、二十一个小篇、三百八十余节目,计70余万言,具有资政、存史、教化、交流的功能、也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和研究价值。
上一篇:鸡鸣驿壁画下一篇:丝路云谭
《崇州民俗志》目录

前言 1

凡例 1

概述 1

一、地理环境 1

二、人文遗存 3

三、独特习俗 5

(一)农本意识 5

(二)节令习俗 5

(三)道教信仰 6

(四)祖先崇拜 6

(五)豪性尚乐 7

(六)竹林桤木 8

生产民俗 9

一、农业民俗 9

(一)农业生态和耕作方式 9

(二)农作物分类和栽培过程 10

1.农作物分类 10

2.主要农作物栽培过程 10

(三)农用工具 17

(四)节气与农事 22

(五)农田灌溉 23

二、种植养殖业民俗 25

(一)畜牧 25

1.主要禽畜的养殖 25

2.祭品礼品家禽家畜 30

(二)果木栽培 31

(三)蚕桑 33

(四)种茶制茶 33

(五)蔬菜 35

(六)渔业 37

1.养鱼 37

2.捕鱼 38

(七)采集 40

三、林业民俗 44

(一)生态和种植 44

1.生态品种 44

2.一般种植 44

3.专门种植 46

(二)木材的采伐、运输和加工 49

1.采伐 49

2.运输 50

3.粗加工 51

(三)薪炭林 51

(四)旅游资源 53

1.观赏林带 53

2.古树名木 53

(五)捕猎 54

四、工业民俗 56

(一)主要工业 56

1.纺织 56

2.开采 58

3.铸造 59

4.制造 60

(二)主要手工业 62

1.三编 62

2.木、铁、捶金作坊 63

3.缝纫、染色、打草鞋 64

(三)粮油蔬菜加工 66

1.水碾、水磨、油榨 66

2.酿造、腌渍、粉房、豆腐坊 67

(四)工匠 69

1.技艺传承 69

2.行艺 71

商业交通民俗 83

一、商业民俗 83

(一)赶场 83

1.粮食市 84

2.菜油市 84

3.猪市 85

4.麻皮、麻纱、麻布市 85

5.土菸市 85

6.药材市 86

7.茶叶市 86

8.棕市 86

9.木材市 86

10.煤炭市 87

11.棉花、棉纱、土布市 87

12.蚕丝市 87

13.食糖市 88

14.薪柴市 88

15.木炭市 88

16.怀远藤器市 88

17.东关牛市 88

18.道明竹编批发市 88

19.羊马猪杂批发市 89

20.崇阳生产资料市 89

21.崇阳夜市 90

(二)招牌、商招(幌子) 95

(三)购销、议价、记账 95

1.购销方式 95

2.议价方式 96

3.记账方式 97

(四)市声、唱堂 99

(五)典当、钱庄 100

1.典当 100

2.钱庄 101

(六)民间借贷 101

1.高利贷 102

2.青苗贷 102

3.种子贷 102

4.粮食会 102

5.鸡蛋会 102

6.钱会 102

(七)会馆 103

二、交通民俗 108

(一)交通环境 108

(二)交通设施 108

1.道路 108

2.桥梁 109

3.津渡 111

4.中转 113

(三)运输 114

1.一般运输 114

2.特殊运输 116

(四)从业与出行 117

1.从业 117

2.出行 118

生活民俗 120

一、服饰民俗 120

(一)婴幼服装 120

(二)儿童服装 121

(三)山民服装 121

(四)男性服饰 122

(五)女性服饰 123

(六)其他饰品 125

二、饮食民俗 127

(一)家常饭菜 127

(二)宴席 128

(三)小吃 129

(四)水菜 130

(五)腌腊制品 131

(六)糕点 131

(七)茶饮(兼及茶馆习俗) 132

三、居住民俗 134

(一)环境生态 134

(二)营造入住 135

1.择基动土 135

2.画样套签 136

3.祭梁上梁 136

4.安神入住 137

5.煍锅底 138

(三)住房 138

1.农村住房 138

2.场镇住房 141

3.特色民居 143

4.室内陈设和附属设施 143

(四)迁徙、典当、买卖 145

1.迁徙 145

2.典当 146

3.买卖 146

(五)村落 146

1.形成概述 146

2.公共设施 147

3.村落活动 147

4.传承规约 148

社会民俗 150

一、家族宗族民俗 150

(一)姓氏 150

(二)家庭 151

1.结构 151

2.类型 151

3.称谓 152

4.家规 152

5.家务 154

(三)家族 154

1.沿流 155

2.排行 155

3.宗祠 155

(四)祖籍 157

1.明朝本县籍家族 157

2.明朝外县籍家族 158

3.清代湖广填川家族 159

二、民间会社 160

(一)行会 160

1.张爷会 160

2.王爷会 160

3.杜康会 160

4.詹王会 160

5.蔡翁会 161

6.嫘祖会 161

7.财神会 161

8.药王会 161

9.陶朱会 161

10.鲁班会 161

11.老君会 161

12.三官会 161

13.孙祖会 162

14.雷祖会 162

15.轩辕会 162

(二)慈善团体 164

1.崇庆县施药局 164

2.怀远慈善会 164

3.元通慈善会 165

4.崇州市红十字会 165

5.崇州市慈善会 165

(三)孔教会 166

(四)袍哥 167

1.公益协进社 168

2.唐安总社 168

(五)青帮 171

(六)同学会 172

(七)旅外同乡会 172

三、教育民俗 173

(一)教学体例 173

1.旧学 173

2.新学 177

3.社会助学 177

(二)教育习俗 180

1.家教习俗 180

2.学校习俗 182

(三)教育礼仪 183

1.祭孔礼仪 183

2.县考礼仪 183

3.发蒙礼仪 184

4.尊师礼仪 184

(四)教育信仰 186

1.对孔子的信仰 186

2.对教师的信仰 186

3.对师道尊严的信仰 186

4.对惜字得福的信仰 186

四、节令民俗 187

(一)农历岁时节庆 187

1.春节 187

2.清明节 190

3.端午节 190

4.中元节(俗名七月半或鬼节) 190

5.中秋节 192

6.重阳节 192

(二)地方性节俗 193

1.迎春、“打春” 193

2.童子会 193

3.元通清明会 193

4.东岳会 194

5.道明朝山会 194

6.城隍会 194

7.牛王会 194

8.雀王会 194

9.中和节 195

(三)法定节日 199

1.民国时期主要法定节日 199

2.建国后主要法定节日 199

五、礼仪民俗 200

(一)诞辰礼仪 200

1.诞生祝喜 200

2.成长礼俗 203

3.做生(含祝寿)礼俗 205

4.祝寿诸忌 207

(二)婚嫁礼仪 208

1.“六礼”拾遗 208

2.婚嫁形式 209

3.民国婚俗纪实 211

4.婚配与婚俗“编外” 213

5.婚嫁歌谣及其他 215

(三)社交礼仪 220

1.称呼应酬 220

2.通常礼节 222

3.结盟交友 224

4.礼尚往来 225

(四)丧葬礼仪 226

1.备丧 226

2.丧吊 227

3.安葬 232

4.守孝 234

六、信仰民俗 249

(一)神灵崇拜 249

1.土地神 250

2.财神 251

3.众多娘娘 251

4.城隍神 251

5.东岳菩萨 251

6.坛神 252

7.门神 252

8.灶神 252

9.陶朱公 252

10.关帝 253

11.杜康 253

12.张爷 253

13.蔡翁 253

14.三官 254

15.王爷 254

16.罗祖 254

17.詹王 254

18.雷祖 254

19.药王 255

(二)宗教崇奉 261

1.道教 261

2.佛教 263

3.天主教 270

4.基督教 271

(三)民间信仰活动 272

(四)禁忌 275

1.祭祀方面 275

2.说话方面 276

3.接物方面 276

4.处事方面 277

5.数字方面 278

七、民间医药 279

(一)药业 279

1.中药 279

2.草药 280

(二)地产名特药材 283

(三)医药习俗 284

1.卫生习俗 284

2.生育习俗 285

3.民间治疗 286

4.心理治疗 287

(四)医馆药铺 288

1.保泰和 288

2.滋生堂 289

3.德荣堂 289

八、民间技术 290

(一)营造技术 290

1.制笔 290

2.锤金 290

3.染坊 291

4.木雕 291

5.小木 292

6.土漆 292

7.引火、催火、取火 293

8.洗金 293

9.木泥鳅 293

(二)食品制作 294

1.制曲 294

2.食醋 294

3.家常甜酱 294

4.家常酱油 295

5.手工制茶 295

(三)测算技术 295

1.民间纪时 295

2.度量衡 296

3.商品计量 297

4.肥猪估重 297

5.瓶子取水 297

6.土地丈量 298

九、游乐民俗 299

(一)童趣类 299

1.骑竹马 299

2.请螺蛳孃孃 299

3.请蚂蚁 299

4.竹蜻蜓 299

5.粘蜻蜓 300

6.斗灶鸡子(蟋蟀) 300

7.弹胡豆 300

8.转青杠子 300

9.打香签子 300

10.编咪咪羊 301

11.周公作 301

12.耍木偶 301

13.扯地绷子 301

14.打仗 301

15.天鹅抱蛋 301

16.打墩儿 301

17.拍画片 302

18.放风筝 302

19.扯响篁、扯提篁 302

20.姑姑宴 302

21.点脚班班 302

22.丢帕子 303

23.老鹰抓小鸡 303

24.藏猫猫 303

25.请“花姑娘” 303

26.请“扒扒神” 304

27.请“撬狗神” 304

(二)竞技类 305

1.抓石子 305

2.丢窝 305

3.踢猪蹄骨 305

4.掰手劲 306

5.斗鸡 306

6.跳拱 306

7.滚铁环 306

8.打铜圆 306

9.划白甘蔗 306

10.跳绳 307

11.跳皮筋 307

12.跳房子 308

13.踢毽子 308

14.金骨牌 308

15.麻将 309

16.扑克 309

17.纸牌 309

(三)智力类 310

1.赛认字 310

2.押“诗条子” 310

3.走“六子冲(虫)” 310

4.走“升官图” 311

文艺民俗 312

一、民间艺术 312

(一)民间音乐 312

1.道教音乐 312

2.佛教音乐 315

3.民歌 319

4.吹打乐 322

(二)民间舞蹈 326

1.龙灯 326

2.狮灯 327

3.牛灯 327

4.幺妹灯 328

5.蚌壳灯 328

6.高脚灯 328

7.平台 328

(三)民间戏剧、曲艺 329

1.川剧 329

2.曲艺 330

3.皮影戏 330

4.木偶戏 331

二、民间工艺 331

(一)雕刻 331

(二)泥塑 332

(三)匾额 332

(四)纸扎 333

(五)金鸡风筝 333

(六)道明竹编 333

(七)怀远藤编 334

(八)崇阳大曲 334

(九)汤长发麻饼 335

(十)怀远“三绝” 335

1.叶儿粑 335

2.冻糕 335

3.豆腐帘子 336

三、民间文学 336

(一)谚语 336

1.民谚 336

2.农谚 338

3.气象谚 339

(二)谜语 340

(三)歇后语 344

(四)歌谣 349

1.歌头子 349

2.儿歌(童谣) 355

3.情歌 367

4.世象歌 380

5.行业歌 389

6.颠倒歌 404

7.当代歌谣 405

(五)对联 414

(六)故事·传说 432

1.望儿楼 432

2.唐求戏推“梅花术” 434

3.陆游与酒胡子 435

4.赵抃和白鹤仙子 436

5.王小波、李顺的传说(二则) 438

6.楼儿(琉璃)坝的传说(三则) 438

7.金龟吞太保(外一篇) 444

8.凤全知州三拍断案传奇 446

9.娘娘岗传奇 449

10.西江桥畔三个“三” 450

11.九龙池的传说 453

12.短命知监 455

13.石棺材之谜 457

14.山高石硬 459

15.吴孝贾贤“后悔早” 459

附录 461

一、人物 461

(一)竹哑巴(明轩) 461

(二)陈吉仁 463

(三)赵思进 465

(四)崇州首届十大“孝亲敬老之星”选介 466

(五)崇州第二届十大“孝亲敬老之星”选介 470

(六)崇州第一批省级“非遗”传承人名录 474

二、方言 474

(一)语音特点 474

1.声母方面 475

2.韵母方面 475

3.借字变音 476

4.方音举例 476

(二)词汇概况 477

1.单音节 477

2.双音节 482

3.三音节 489

4.四音节 494

5.称谓 496

6.歇后语 498

(三)语法特点 498

1.构词现象 498

2.成分前置 500

3.动宾之间加“个” 500

4.动词后缀“倒” 500

5.疑问句式 500

6.粗俗语的语法特点 501

7.无主句 502

三、参考书目和资料来源 503

后记 506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